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章靜電場中的能量 第一節 電勢能和電勢 課時練(有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章靜電場中的能量 第一節 電勢能和電勢 課時練(有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十章靜電場中的能量 第一節 電勢能和電勢
一、單選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如圖所示,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運動到B點,路徑不同,靜電力做功的大小不同
B. 電荷從電場中的某點開始出發,運動一段時間后,又回到了該點,則靜電力做功為零
C. 正電荷沿著電場線運動,靜電力對正電荷做正功,負電荷逆著電場線運動,靜電力對負電荷做負功
D. 電荷在電場中運動,靜電力可能對電荷做功,能量守恒定律在電場中并不成立
2.兩帶電小球(可視為質點)的電荷量分別為+q和-q,固定在一長度為l的絕緣細桿的兩端,置于電場強度大小為E的勻強電場中,桿與電場強度方向平行,其位置如圖所示。若此桿繞過O點垂直于桿的軸轉過180°,則在此轉動過程中靜電力做的功為(  )
A. 0 B. qEl C. 2qEl D. πqEl
3.關于電勢和電勢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電場中電勢高的地方電荷具有的電勢能大
B. 在電場中放在某點的電荷的電荷量越大,它所具有的電勢能也越大
C. 在電場中的任意一點,正電荷具有的電勢能一定大于負電荷具有的電勢能
D. 取無限遠處電勢為零,在負點電荷所產生的電場中的任意一點,正電荷具有的電勢能一定小于負電荷具有的電勢能
4.如圖所示,a、b、c、d點在同一直線上,且ab=bc=cd。現將電荷量為+Q和-2Q的點電荷固定在a、d兩點,下列關于b、c兩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b點的電勢比c點高 B. b點的電場強度大小比c點大
C. 試探電荷從b移動到c點靜電力一定做正功 D. 試探電荷從b移動到c點電勢能一定增加
5.如圖所示為一正點電荷M和一金屬板N形成的電場線,a、b、c為電場中的三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正電荷在a、b兩點的電勢能大小關系為EpaB. 同一電荷在a、c點處的加速度大小關系為aa>ac
C. a、b兩點的電勢關系為φa<φb
D. 一正點電荷僅在靜電力作用下可以由a點沿電場線運動到b點
6.如圖所示,將帶負電的試探電荷沿著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從A點移動到B點,再沿連線從B點移動到C點,在此過程中(  )
A. 試探電荷所受的靜電力先減小再增大 B. 靜電力先不做功然后做正功
C. 所經過各處的電勢先降低再升高 D. 試探電荷的電勢能先不變再增大
7.如圖所示,在電場強度為E的勻強電場中,將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從電場中A點經B點移動到C點,其中AB⊥BC,AB=4d,BC=3d,則此過程中靜電力所做的功為(  )
A. 3qEd B. 4qEd C. 5qEd D. 7qEd
8.將一正電荷從無窮遠處移入電場中的M點,電勢能減少了8.0×10-9 J,若將另一等量的負電荷從無窮遠處移入電場中的N點,電勢能增加了9.0×10-9 J,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 φM<φN<0 B. φN>φM>0
C. φN<φM<0 D. φM>φN>0
9.圖甲中AB是某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若將一負電荷從A點處由靜止釋放,負電荷僅在靜電力作用下沿電場線從A到B運動過程中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關于A、B兩點的電勢高低和電場強度大小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φA>φB,EA>EB B. φA>φB,EAC. φA<φB,EA>EB D. φA<φB,EA10.把一個電荷量為-q的試探電荷,從電場中的無限遠處移到電場中的A點時,靜電力做的功為W。規定無限遠處電勢為零,則A點的電勢φA及試探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EpA分別為(  )
A. φA=,EpA=-W B. φA=-,EpA=W
C. φA=,EpA=W D. φA=-,EpA=-W
11.如圖所示,孤立的負點電荷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上有M、N兩點,箭頭代表電場的方向,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M點的電勢比N點的低
B. M點的電場強度大小一定比N點的小
C. 電子在M點的電勢能比在N點的小
D. 電子在M點受到的靜電力大小一定比在N點的小
12.一帶負電的微粒僅在靜電力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從M點沿電場線運動到N點,其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從M點到N點,電場強度先減小再增大
B. 電場強度先沿NM方向,再沿MN方向
C. 微粒在M點的電勢能大于在N點的電勢能
D. 從M點到N點,靜電力一直對微粒做負功
二、多選題
13.如圖所示,固定在Q點的正點電荷產生的電場中有M、N兩點,已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若把一正點電荷從M點沿直線移到N點,則靜電力對該電荷做正功,電勢能減少
B. 若把一正點電荷從M點沿直線移到N點,則該電荷克服靜電力做功,電勢能增加
C. 若把一負點電荷從M點沿直線移到N點,則靜電力對該電荷做正功,電勢能減少
D. 若把一負點電荷從M點沿直線移到N點,再從N點沿不同路徑移回到M點,則該電荷電勢能不變
14.如圖是某種靜電礦料分選器的原理示意圖,帶電礦粉經漏斗落入水平勻強電場后,分落在收集板中央的兩側,對礦粉分離的過程,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
A. 帶正電的礦粉落在右側 B. 靜電力對礦粉做正功
C. 帶負電的礦粉電勢能增加 D. 帶正電的礦粉電勢能減少
15.如圖所示為點電荷Q產生的電場中的三條電場線,A、B是一條電場線上的兩個點,EA、EB分別表示A、B兩點的電場強度大小,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Q為正電荷,則EA>EB,A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
B. 若Q為正電荷,則EAC. 若Q為負電荷,則EA>EB,A點電勢低于B點電勢
D. 若Q為負電荷,則EA16.如圖所示,在y軸上關于O點對稱的A、B兩點分別有等量同種點電荷+Q,在x軸上C點有點電荷-Q,且CO=OD,∠ADO=60°。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O點的電場強度為零
B. D點的電場強度為零
C. 若將點電荷+q從O點移向C點,電勢能增加
D. 若將點電荷-q從O點移向C點,電勢能增加
17.在孤立的點電荷的電場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場中電場線越密的地方,電場強度越大 B. 兩條電場線不能相交
C. 沿電場線方向電勢越來越低 D. 電場強度越大的地方電勢也越高
18.將一電荷量為+Q的小球放在不帶電的金屬球附近,穩定后所形成電場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a、b為電場中的兩點,則(  )
A. a點的電場強度比b點的大
B. a點的電勢比b點的低
C. 試探電荷-q在a點的電勢能比在b點的大
D. 將試探電荷-q從a點移到b點的過程中,靜電力做負功
19.如圖甲所示,A、B是一條電場線上的兩點,若在某點釋放一初速度為零的電子,電子僅受電場力作用,從A點運動到B點,其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乙所示。則(  )
A. A、B兩點的電勢φA<φB B. A、B兩點的電場強度EA=EB
C. 電子在A、B兩點的電勢能EpA<EpB D. 電子在A、B兩點受的靜電力FA<FB
20.如圖所示,帶正電的點電荷固定于Q點,電子在靜電力作用下做以Q為焦點的橢圓運動。M、P、N為橢圓上的三點,P點是軌道上離Q最近的點。電子在從M經P到達N點的過程中(  )
A. 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B. 速率先減小后增大
C. 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D. 電勢能先增大后減小
21.如圖是某一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A、B是電場線上的兩點,一負電荷q僅在靜電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從A向B運動并經過B點,一段時間后q以速度v又一次經過A點,且v與v0的方向相反,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B兩點的電場強度大小EA<EB B. A、B兩點的電勢φA>φB
C. 負電荷q在A、B兩點的電勢能EpA<EpBD. 負電荷q先后經過A點的速度大小v0=v
三、計算題
22.一個電場中有A、B兩點,電荷量q1為2×10-9 C的試探電荷放在電場中的A點,具有-4×10-8 J的電勢能;電荷量q2為-3×10-9 C的試探電荷放在電場中的B點,具有9×10-8 J的電勢能。
(1)求A、B兩點的電勢。
(2)將電荷量q3為-5×10-9 C的試探電荷分別放在A、B兩點,它具有的電勢能分別為多少?將試探電荷q3由A點移到B點,靜電力做多少功?
23.如圖所示,在電場強度大小E=1×104 N/C的水平勻強電場中,有一根長l=15 cm 的絕緣細線,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系一個質量m=3 g、電荷量q=2×10-6 C 的帶正電小球,當細線處于水平位置時,小球從靜止開始釋放,g取10 m/s2。求:
(1)小球從開始釋放到到達最低點B的重力勢能、電勢能分別變化了多少;
(2)若取A點電勢為零,則小球在B點的電勢能、電勢分別為多少。
24.如圖所示的空間內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質量m=4.0×10-3 kg、電荷量q=1.0×10-6 C的帶電小球,用絕緣輕細線懸掛起來,靜止時細線偏離豎直方向的夾角θ=37°。已知g=10 m/s2,sin 37°=0.60,cos 37°=0.80,不計空氣阻力。
(1)求小球的電性及電場強度的大小;
(2)如果將細線輕輕剪斷,從剪斷細線開始經過時間t=0.4 s,求這一段時間內小球電勢能的變化量。
25.在電場中把一個電荷量為-6×10-8 C的點電荷從A點移到B點,克服靜電力做功為3×10-5 J;將此電荷從B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功為4.5×10-5 J。
(1)若將此電荷從A點移到C點,電荷的電勢能變化多少;
(2)若A點的電勢為零,則B、C兩點的電勢分別為多少。
26.如圖所示的勻強電場中,有a、b、c三點,ab=5 cm,bc=12 cm,其中ab沿電場方向,bc和電場方向成60°角,一個電荷量為q=4×10-8 C的正電荷從a移動到b,靜電力做功為W1=1.2×10-7 J。
(1)若規定a點電勢為零,求該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
(2)求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的大小;
(3)求該電荷從b到c,電荷的電勢能的變化量。
答案與解析
1.【答案】B
【解析】靜電力做功與電荷運動路徑無關,與初、末位置有關,電荷從某點出發又回到了該點,靜電力做功為零,A錯誤,B正確;正電荷沿電場線方向運動,由于靜電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故靜電力做正功,同理,負電荷逆著電場線方向運動,靜電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靜電力也做正功,C錯誤;電荷在電場中運動時雖然靜電力對其做功,但是電荷的電勢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間的轉化仍滿足能量守恒定律,D錯誤。
2.【答案】C
【解析】靜電力對兩小球均做正功,大小與路徑無關,對每個小球做的功均為qEl,共為2qEl,故C正確。
3.【答案】D
【解析】根據公式Ep=φq可知,正電荷在電勢高的地方電勢能大,負電荷在電勢高的地方電勢能小,由于不知電荷的電性,因此無法判斷它在電勢高的地方電勢能的大小,故A錯誤;若放在電場中某點的電荷為正電荷,當該點電勢小于零時,電荷量越大,電荷具有的電勢能越小,故B錯誤;電勢能Ep=qφ,正電荷在電勢小于零處的電勢能為負值,小于負電荷在該處的電勢能,故C錯誤;取無限遠處電勢為零,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可知在負點電荷所產生的電場中的任意一點電勢均為負,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均為負值,而負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均為正值,正電荷具有的電勢能小于負電荷具有的電勢能,故D正確。
4.【答案】A
【解析】沿著電場線的方向(a→d),電勢降低,故b點的電勢比c點高,A正確;
設ab=bc=cd=r,由點電荷的電場強度公式得,b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Eb=+=,c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Ec=+=,可得Eb<Ec,所以b點的電場強度大小比c點小,B錯誤;
由于試探電荷的電性不知道,無法判斷靜電力做正功還是負功以及電勢能的變化情況,C、D錯誤。
5.【答案】B
【解析】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逐漸降低,知φa>φb,又根據Ep=qφ可知,正電荷在a、b兩點的電勢能大小關系為Epa>Epb,故A、C錯誤;電場線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電場線疏的地方電場強度小,則a、c兩點的電場強度大小關系為Ea>Ec,由牛頓第二定律有a=可知,同一電荷在a、c點處的加速度大小關系為aa>ac,故B正確;電荷所受靜電力的方向沿電場線的切線方向,所以運動軌跡不會與電場線重合,故D錯誤。
6.【答案】B
【解析】根據等量異種點電荷周圍電場分布規律可知,從A到B電場強度逐漸增大,從B到C電場強度也逐漸增大,由F=qE可知,從A經過B到C過程中,試探電荷所受的靜電力一直增大,A錯誤;從A到B試探電荷所受靜電力方向與位移方向垂直,靜電力不做功,試探電荷電勢能不變,所以從A到B所經過各處電勢不變,+Q和-Q連線上電場強度方向由+Q指向-Q,可知從B到C,試探電荷所經過各處的電勢逐漸升高,靜電力做正功,試探電荷電勢能減小,B正確,C、D錯誤。
7.【答案】B
【解析】靜電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只和始、末位置有關,從B點到C點靜電力不做功,故靜電力做功為W=qE×4d=4qEd,選項B正確。
8.【答案】C
【解析】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則正電荷在M點的電勢能為-8×10-9 J,負電荷在N點的電勢能為9×10-9 J。由φ=知,M點的電勢φM<0,N點的電勢φN<0,且|φN|>|φM|,即φN<φM<0,故C正確。
9.【答案】C
【解析】負電荷從A點由靜止釋放能加速運動到B點,說明負電荷受到的靜電力方向從A指向B,那么電場方向就是由B指向A,由于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所以A、B兩點的電勢關系是φA<φB;負電荷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加速度是逐漸減小的,由牛頓第二定律知,負電荷從A運動到B時,受到的靜電力是逐漸減小的,由E=知,EA>EB,C正確。
10.【答案】A
【解析】根據功能關系有W=0-EpA=-EpA,解得EpA=-W,根據電勢的定義有φA==,故選A。
11.【答案】A
【解析】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所以M點的電勢比N點的低,根據Ep=qφ,可知電子在M點的電勢能比在N點的大,故A正確,C錯誤;依題意,孤立的負點電荷位于M點的左側,根據點電荷電場線分布特點,可知M點的電場線較密集,N點的電場線較稀疏,即M點的電場強度大小一定比N點的大,根據F=qE可知電子在M點受到的靜電力大小一定比在N點的大,故B、D錯誤。
12.【答案】C
【解析】從M點到N點,由速度—時間圖像可知微粒的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微粒僅受靜電力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電場強度的定義式可得,電場強度先增大后減小,A錯誤;從M點到N點,微粒速度一直增大,故靜電力一直做正功,帶負電的微粒逆著電場線方向運動,故電場強度沿NM方向,B、D錯誤;微粒從M點到N點,靜電力一直對微粒做正功,電勢能減小,故微粒在M點的電勢能大于在N點的電勢能,C正確。
13.【答案】AD
【解析】在正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正電荷受到的靜電力沿電場線方向,從M點移到N點,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A正確,B錯誤;在正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負點電荷受到的靜電力與電場線方向相反,負點電荷從M點移到N點,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C錯誤;把一負點電荷從M點沿直線移到N點,再從N點沿不同路徑移回到M點,靜電力做的總功為零,電勢能不變,D正確。
14.【答案】BD
【解析】由題圖可知,礦料分選器內的電場方向水平向左,帶正電的礦粉受到水平向左的靜電力,所以會落到左側,選項A錯誤;無論礦粉帶什么電,在水平方向上都會在靜電力的作用下沿靜電力的方向偏移,故靜電力做正功,礦粉的電勢能減少,選項C錯誤,B、D正確。
15.【答案】AC
【解析】電場線越密,電場強度越大,可得EA>EB,根據電場線分布,可知點電荷Q在A點左側,若Q為正電荷,過A、B點的電場線方向為A→B,根據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可知A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故A正確,B錯誤;若Q為負電荷,過A、B點的電場線方向為B→A,根據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可知A點電勢低于B點電勢,故C正確,D錯誤。
16.【答案】BD
【解析】A、B兩點的等量同種點電荷在O點產生的合電場強度為0,而C點的負點電荷在O點產生的電場強度方向向左,故O點的合電場強度大小不為零,方向向左,A錯誤;設AD=L,則由幾何關系知AD=BD=CD=L,A、B兩點的點電荷在D點產生的合電場強度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右,C點負點電荷在D點產生的電場強度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左,故D點合電場強度為0,B正確;OC間各點的合電場強度方向向左,若將點電荷+q從O點移向C點,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C錯誤;若將點電荷-q從O點移向C點,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D正確。
17.【答案】ABC
【解析】電場中電場線越密的地方,電場強度越大,A正確;若兩條電場線相交,在相交處電場強度就有兩個方向,所以兩條電場線不能相交,B正確;沿電場線方向電勢越來越低,C正確;電場強度的大小與電勢的大小無關,D錯誤。
18.【答案】AD
【解析】電場線的疏密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據圖可知,a點的電場強度比b點的電場強度大,故A正確; a點所在處的電場線從Q發出到不帶電的金屬球終止,所以a點的電勢高于金屬球的電勢,而b點所在處的電場線從金屬球發出到無窮遠,所以金屬球的電勢高于b點的電勢,所以a點的電勢比b點的電勢高,故B錯誤; 電勢越高的地方,負電荷具有的電勢能越小,即負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較b點小,把試探電荷-q從電勢能小的a點移動到電勢能大的b點,電勢能增加,靜電力做負功,故C錯誤,D正確。
19.【答案】AD
【解析】由圖可知,電子做初速度為零的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線運動,說明電子所受靜電力增大,電子在A點受到的靜電力小于在B點受到的電場力,即FA<FB,由F=qE可知,A點的電場強度小于B點的電場強度,即EA<EB,故D正確,B錯誤;電子由靜止開始沿電場線從A運動到B,靜電力的方向從A指向B,而電子帶負電,則電場強度方向從B指向A,根據沿著電場線電勢降低可知,A點的電勢低于B點電勢,即φA<φB,故A正確;由圖可知,電子的速度增大,動能增大,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電子的電勢能減小,則電子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在B點的電勢能,即EpA>EpB,故C錯誤。
20.【答案】AC
【解析】點電荷帶正電,從M點經P點到達N點的過程中,電子先靠近正電荷后遠離正電荷,電子只受靜電力作用,靜電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電子的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故動能先增大后減小,則速率先增大后減小,A、C對,B、D錯。
21.【答案】BCD
【解析】由分析可知,負電荷從A至B做減速運動,則負電荷所受靜電力的方向為B→A,電場的方向應為A→B,所以φA>φB,EpA<EpB,選項B、C正確;由于只有一條電場線,不知道電場的具體分布,所以無法判斷A、B兩點電場強度的大小,選項A錯誤;負電荷再回到A點時,其電勢能不變,動能也不變,所以v與v0大小相等,選項D正確。
22.【答案】(1)-20 V -30 V
(2)1×10-7 J 1.5×10-7 J -5×10-8 J
【解析】(1)φA==V=-20 V,
φB==V=-30 V。
(2)將試探電荷q3分別放在A、B兩點,它具有的電勢能分別為
EpA′=q3φA=-5×10-9×(-20) J=1×10-7 J
EpB′=q3φB=-5×10-9×(-30) J=1.5×10-7 J
將試探電荷q3由A點移到B點,靜電力做的功為WAB=EpA′-EpB′=-5×10-8 J。
23.【答案】(1)-4.5×10-3 J 3×10-3 J
(2)3×10-3 J 1.5×103 V
【解析】(1)在該過程中,小球的重力勢能變化量ΔEp=-mgl=-4.5×10-3 J
電勢能變化量ΔEp電=qEl=3×10-3 J。
(2)若取A點電勢為零,則EpA=qφA=0,因ΔEp電=EpB-EpA,故小球在B點的電勢能EpB=ΔEp電+EpA=3×10-3 J,所以φB==1.5×103 V。
24.【答案】(1)正電 3×104 N/C (2)1.8×10-2 J
【解析】(1)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小球受到的靜電力與電場線方向相同, 故小球帶正電,根據平衡條件得
F電=qE=mgtan 37°,解得E=3×104 N/C。
(2)剪斷細線后,小球向右下方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m/s2=12.5 m/s2
則0.4 s內的位移為
x=at2=×12.5×0.42 m=1 m
根據功能關系得
ΔEp電=-qExsin 37°
=-3×104×1.0×10-6×1×0.6 J=-1.8×10-2 J
即電勢能減少了1.8×10-2 J。
25.【答案】(1)減少1.5×10-5 J (2)-500 V 250 V
【解析】(1)依題意,將此電荷從A點移到B點靜電力做功WAB=-3×10-5 J,
從B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功WBC=4.5×10-5 J,
從A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功為
WAC=WAB+WBC=-3×10-5 J+4.5×10-5 J=1.5×10-5 J
故從A點移到C點,電荷的電勢能減少1.5×10-5 J。
(2)設B、C兩點的電勢分別為φB、φC,有:
φA-φB=-==,
φA-φC=-=,
解得φB=-500 V,φC=250 V。
26.【答案】(1)-1.2×10-7 J (2)60 V/m (3)減少1.44×10-7 J
【解析】(1)靜電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系為
W1=Epa-Epb
規定a點電勢為零,即Epa=0
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為
Epb=-W1=-1.2×10-7 J;
(2)正電荷從a移動到b,靜電力做功可表示為
W1=qE·ab
代入數據解得E=60 V/m;
(3)該電荷從b到c,
靜電力做功W2=F·bc· cos 60°=qE·bc·cos 60°
代入數據解得W2=1.44×10-7 J
所以該過程電荷的電勢能減少1.44×10-7 J。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天长市| 元阳县| 深水埗区| 鄂温| 全椒县| 治多县| 高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黄山市| 富顺县| 云梦县| 双桥区| 内黄县| 崇阳县| 扎鲁特旗| 三都| 界首市| 久治县| 淮北市| 和静县| 景德镇市| 云阳县| 庆城县| 黑龙江省| 濮阳市| 渝中区| 孟连| 九台市| 新丰县| 邵东县| 通山县| 无为县| 天镇县| 斗六市| 宣汉县| 隆化县| 巢湖市| 罗定市| 延川县|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