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全章導覽 3.7眼睛與光學儀器 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人眼看見物體,是因為接收到發光物體發出的光或物體反射的光。 P80 人眼的成像圖 P80 眼球結構圖 凸透鏡 光屏 眼睛中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眼球后部的視網膜相當于光屏。物體經晶狀體成像于視網膜上,再通過視神經把信息傳入大腦,從而產生視覺。 眼睛成像原理 眼睛成像原理 晶狀體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視網膜 (凸透鏡) (光屏) 眼睛成像原理 依靠人眼睛調節,所能看清的最遠和最近的兩個極限點,叫做遠點和近點 遠點:無限遠處 近點:離眼睛約10cm處 眼睛 明視距離(25cm) 最清楚而又不疲勞的距離 人的眼睛是靠調節晶狀體的彎曲程度,相當于改變凸透鏡的焦距,從而獲得清晰的像。 P80 活動1:研究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 P80 如果遠處景物經過晶狀體后所成的像不能落到視網膜上,而位于視網膜前,這就是近視眼;遠視眼看物體時,經過晶狀體后所成的像落在視網膜后面。近視眼和遠視眼都可通過戴合適的眼鏡來矯正視力。 眼球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眼球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 成像 成像 (1)觀察比較這兩種眼鏡有什么不同。 (2)參照圖3-7-3、圖3-7-4分析并討論:為什么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而遠視眼鏡的鏡片是凸透鏡? P81 成像在前 成像在后 圖3-7-3近視眼及其矯正 圖3-7-4遠視眼及其矯正 活動1:研究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 使光發散落在視網膜上 使光會聚落在視網膜上 凹透鏡 凸透鏡 近視眼 近視眼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近視眼的矯正 遠視眼矯正 遠視眼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跨學科實踐:用“水透鏡”探究近視眼的形成原因 P81 眼鏡的度數 在配眼鏡時,常用“度數”來反映眼鏡的性能。眼鏡的度數等于鏡片焦距(單位:m)的倒數乘以100得到的數值。例如,某一老花眼鏡鏡片(凸透鏡)的焦距f是0.5m,眼鏡的度數就是 x100=2x100=200(度)。 P82 影像的保存 照相機[圖3-7-7(a)]是利用凸透鏡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鏡頭、光圈、快門和暗盒等部件組成。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暗盒中的感光膠片(或感光元件)相當于光屏。選定被拍攝的景物后,調節鏡頭到膠片(或感光元件)的距離,由于被攝景物一般是在鏡頭的2倍焦距以外,因此膠片(或感光元件)上會出現倒立、縮小的實像,從而使膠片(或感光元件)感光,影像便記錄在膠片(或感光元件)上[圖3-7-7(b)]。 P83 照相機 實物圖 凸透鏡 光屏 物體 照相機[圖3-7-7(a)]是利用凸透鏡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鏡頭、光圈、快門和暗盒等部件組成。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暗盒中的感光膠片(或感光元件)相當于光屏。選定被拍攝的景物后,調節鏡頭到膠片(或感光元件)的距離,由于被攝景物一般是在鏡頭的2倍焦距以外,因此膠片(或感光元件)上會出現倒立、縮小的實像,從而使膠片(或感光元件)感光,影像便記錄在膠片(或感光元件)上[圖3-7-7(b)]。 P83 光路圖 2F 2F 眼睛的好幫手 顯微鏡(圖3-7-8)主要由物鏡和目鏡兩組凸透鏡組成。通過物鏡和目鏡可形成物體的放大的虛像,我們就能觀察到肉眼無法看到的微小物體或物體的精細結構(圖3-7-9)。 P84 光學顯微鏡的發明,使人們觀察到了微生物,發現了細胞,引發了醫學和生物學的劃時代革命。 P84 認識望遠鏡 普通望遠鏡(圖3-7-10)和天文望遠鏡(圖3-7-11)主要也是由物鏡和目鏡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通過目鏡觀察到物體的虛像,好像物體被移近了,我們就能看清遠處的物體,拓寬了觀察的視野。 P85 普通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 中國天眼 FAST天文射電望遠鏡 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