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全章導覽平靜的水面光滑的金屬表面靈魂三問P61我們把反射面為光滑平面的鏡子叫做平面鏡(plane mirror)。 P61光滑的玻璃表面平面鏡的成像原理:光的反射面對著平面鏡,我們就能夠看到自己的像。像是什么?怎樣描述像的特點?和實際物體比較大小像的大小物的大小正倒正立倒立縮小:照出來的像比實際的物體小等大:照出來的像與實際的物體一樣大放大:照出來的像比實際的物體大正立/倒立:照出來的像和實際的物體比較位置物到鏡子的距離:物距u像到鏡子的距離: 像距v虛實實像虛像物距u 像距v≠=物理學中,把能夠呈現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實像(realimage);把不能呈現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觀察到的像叫做虛像(virtual image)。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P62和實際物體比較3.3平面鏡成像特點活動1:鏡前觀像哪一幅是該同學的像?P61一、平面鏡成像規律實驗目的: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器材的選擇鏡子玻璃咖啡色玻璃作用:方便確認像的位置能找到鏡子后的像的位置嗎?作用:能看到更清晰的像等效替代法P62實驗目的: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器材的選擇白紙直尺長尾夾作用:成像作用:固定作用:測量物距和像距P62實驗目的: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器材的選擇作用:能看到更清晰的像物體像作用:代表物體和像物體像P62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足夠大的白紙,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白紙的上面,再取兩段長短與粗細都相同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兩側。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并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此時蠟燭B好像也被點燃了。(1)在白紙上描出物(蠟燭A)、玻璃板、像(蠟燭B)的位置,用直線連接物與像的位置。然后用直尺分別量出物到玻璃板的距離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它們就是物距AO、像距BO。(2)觀察并研究像與物的大小有怎樣的關系。(3)把蠟燭A沿AB連線前后移動,同時調整玻璃板后蠟燭B的位置,每次都使蠟燭B像被點燃一樣,觀察像的大小有無變化,并測量物距和像距。(4)移走蠟燭B,將一張紙(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在紙上能呈現出蠟燭A的像嗎 P62實驗器材:鏡子、玻璃板、茶色玻璃板、兩根蠟燭、長尾夾、白紙、直尺、打火機實驗步驟:等效替代法實驗目的: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過程:數據記錄并分析:實驗 序號 物到平面鏡的距離/cm (物距)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cm (像距) 像與物大小比較(放大、縮小或相等) 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的夾角/°第一次 4.60 4.30 相等 90第二次 6.60 6.80 相等 90第三次 9.20 9.20 相等 90距離相等等大垂直實驗目的: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P62實驗結論:實驗目的: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即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P62鏡面虛像正立活動1:鏡前觀像哪一幅是該同學的像?P61一、平面鏡成像規律D二、平面鏡的應用P63三、各種面鏡P63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凸面鏡對光有發散作用P64四、總結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即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鏡面五、練一練2.在平面鏡前有一光源S(圖3-3-9),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它在平面鏡后的像S'。SSSP64五、練一練2.在平面鏡前有一物體AB,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它在平面鏡后的像A'B'。AP64BAABB五、練一練2.在平面鏡前有一三角形ABC,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它在平面鏡后的像A'B'C'。P64ABCABCABC3.小明同學身高155cm,他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從平面鏡中看到鐘的指針如圖3-3-10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鏡中的像高____m,掛鐘顯示的實際時間是_______。5.身高1.68m的人站在豎直的大平面鏡前3m處,人與像之間的距離是_______m,鏡中的像高是______m。當人逐漸遠離平面鏡時,鏡中像的大小將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P651.557:2061.68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