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機(jī)械運動整理與復(fù)習(xí)(二)知識梳理圖說教材 (續(xù)表)教材圖片 圖片解讀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先選定一個物體作參照,這個被選定的物體叫作 、參照物要根據(jù)問題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來選取(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運動是 ,靜止是 ,同一個物體相對不同的參照物,運動狀態(tài)(續(xù)表)教材圖片 圖片解讀劉翔沖過 110 m 終點時的速度為 ,在110m欄項目中以12.91 s的成績奪冠,用路程和時間的比值求出的是他在全程中的 (均選填“平均速度”或“瞬時速度”)(6)平均速度的測量 測量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通過的 ,用停表測 量 通 過 這 段 路 程 所 用的 ,根據(jù)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 得出某一段時間內(nèi)(或某一段路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易錯易混專練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在選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所選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 )2.刻度尺讀數(shù)時必須要讀到小數(shù)點的后一位。( )3.只要測量工具精確,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就可以消除誤差。 ( )4.運動是相對的,靜止是絕對的。 ( )5.以地面上的建筑物自身為參照物,建筑物是靜止的。( )6.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選作參照物。 ( )7.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運動狀態(tài)可能不同。( )8.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通過的路程相等,物體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 )9.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 )10.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 ( )11.平均速度就是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各段速度的平均值。 ( )12. 速度的比較:1km/h>1m /s。( )中考鏈接1.(2024常州)將來,依托人工智能技術(shù),我國研發(fā)的“忠誠僚機(jī)”FH-97A 無人機(jī)將與殲-20戰(zhàn)斗機(jī)“比翼齊飛”(即相對靜止),如圖2-F-1所示。若認(rèn)為 FH-97A 無人機(jī)是靜止的,則選取的參照物是 ( )A.殲-20戰(zhàn)斗機(jī) B. FH-97A 無人機(jī)C.地球 D.太陽2.(2024 青海)“飛天”興趣小組依照張九齡的詩繪制了如圖2-F-2所示的一幅畫,若以地面為參照物,運動的是 ( )A.升起的明月 B.海邊的礁石C.站立的詩人 D.海邊的房屋3.(2024北京)如圖2-F-3 所示為我國某型號的火箭發(fā)射時上升的情境。關(guān)于該發(fā)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發(fā)射塔為參照物,火箭是靜止的B.以火箭為參照物,發(fā)射塔是靜止的C.以地面為參照物,火箭是運動的D.以地面為參照物,發(fā)射塔是運動的4. (2024 齊齊哈爾)如圖2-F-4 所示,小軍完成學(xué)習(xí)任務(wù)后,將課本放在桌面上,請你結(jié)合課本的寬度,估算桌面AB 邊的長度約為 ( )A.10 cm B.30cmC.60 cm D.100 cm5.(2024長沙)為給課桌裁剪一塊合適的課桌墊,小明用卷尺對課桌長度進(jìn)行了三次測量,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66.8cm、67.0 cm、67.5cm。則課桌長度的測量結(jié)果應(yīng)為 ( )A.66.8cm B.67.0 cmC.67.1 cm D.67.5cm6.(2024揚州)寧揚城際鐵路將于2026 年建成,全長約58 km,快車全程用時約 30 min,則快車全程平均速度約為 ( )A.54 km/h B.77 km/hC.116 km/h D.190 km/h7.(2024新疆)如圖 2-F-5 所示為釣魚時魚漂靜浮于水面的示意圖。某次魚咬鉤后,魚漂從露出水面的長度為6 cm豎直向下運動到露出水面的長度為2cm 的過程,所用時間為0.4s,則該運動過程魚漂的平均速度為 ( )A.5cm/s B.10 cm/sC.15 cm/s D.20cm/s8.(2023瀘州改編)我國運動員在 2023 年世界泳聯(lián)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單人 10 m跳臺預(yù)賽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動作。將其下落階段中的一段運動簡化為直線運動,其中 A、B、C、D四點是她下落過程中的四個位置,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5s ,距離如圖2-F-6所示。下列關(guān)于該運動員在此段運動過程中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在AC 段做勻速直線運動B.在 AC段的平均速度為5m /sC.經(jīng)過C 點的速度為5m /sD.經(jīng)過C 點的速度小于5m /s9.(2023上海)甲車從 P 點出發(fā)、乙車從 Q 點出發(fā),甲、乙相向而行,它們的s-t圖像分別如圖2-F-7(a)(b)所示。乙比甲早出發(fā)1 s,甲到 Q點時,乙距離 P 點 1m ,此時乙到Q 的距離可能為 ( )A.2m B.4mC.6m D.9 m10.(2023日照)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學(xué)校上學(xué)。某一天吃過早餐后,姐弟倆約定從小區(qū)門口出發(fā)去學(xué)校大門口會合。分別作出他們的路程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2-F-8中兩條實線所示,弟弟的圖線為直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弟弟比姐姐早5 min離開家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C.弟弟和姐姐行走時的速度相等,均為100m/ minD.姐姐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11. (2024 無錫)如圖2-F-9 所示是小球下落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其中小球運動的參照物是 ,比較小球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 ,可知小球的速度越來越 。12. (2024 宜賓)2024年2月11 日,在游泳世錦賽男子4×100 m自由泳決賽中,我國運動員在第一棒游出46.80 s 的好成績,比此前保持的男子100m自由泳世界紀(jì)錄提高了0.06 s,以看臺為參照物,該運動員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他在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為 m/s(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13. (2023 攀枝花) 如圖2-F-10 所示,一木塊沿刻度尺從 A 位置滑到 B 位置,用時0.2s,木塊運動的距離為 cm,木塊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 m/s(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14. (2024湖北)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wù)。如圖2-F-11 所示,搭乘機(jī)械臂的航天員 A 已為空間站安裝好空間碎片防護(hù)裝置,航天員 B 正在出艙。以空間站為參照物,安裝好的防護(hù)裝置是 的,航天員 B 是 的。15.(2024 自貢)為測量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上的 A 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記錄下小車在 A 點、B點和 C 點的位置和時刻如圖2-F-12 所示,則 AB 段的距離是 cm,AC 段的平均速度是 m/s。16. (2024 吉林)如圖2-F-13 所示是“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1)為便于測量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時間,應(yīng)使斜面保持較 的坡度。(2)B 為AC 中點, 兩次實驗小車都從A 點由靜止下滑,到達(dá) C 點所用時間為2.8 s,到達(dá) B 點所用時間為 2 s,則小車通過AB 段的平均速度為 m/s。(3)由實驗可得: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 。17.(2024北京海淀區(qū)模擬)某物理興趣小組用如圖2-F-14 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他們將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 cm)的斜面頂端 A 點由靜止釋放,并同時按下電子停表開始計時,圖中圓圈內(nèi)顯示了小車位于 A、B、C三點的時刻(數(shù)字分別表示“時:分:秒”)。(1)由圖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小車下滑過程中做 (選填“減速”“勻速”或“加速”)運動。(2)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小車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cm/s。(3)若在A 點時,先釋放小車,后按下停表開始計時,B、C兩點都準(zhǔn)確計時,則會使所測AB 段的平均速度 (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整理與復(fù)習(xí)(二)【知識梳理】①米(m) ②參照物③發(fā)生變化④曲線運動 ⑤時間⑥路程 ⑦速度⑧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⑨3.6⑩直線運動 保持不變【圖說教材】(1)參照物 (2)絕對的 相對的 可能不同(3)分度值 正對 分度值的下一位(4)時間 時間 速度(5)瞬時速度 平均速度(6)路程 時間【易錯易混專練】× 2. × 3. × 4. × 5. ×6. × 7. 8. × 9. × 10. ×11. × 12. ×【中考鏈接】1. A 2. A 3. C 4. C 5. C6. C 7. B 8. B 9. B 10. C11.地面 路程 大12. 運動 2.1413. 3.36 0.1714.靜止 運動15. 40.00.216. (1)小 (2)0.25 (3)大17. (1)加速 (2)50 (3)偏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