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肇慶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2024肇慶馬拉松于11月24日在廣東省肇慶市舉辦,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2萬余名選手齊聚肇慶,在運動中感受這座城市的美好。其中,全程馬拉松全長42.195km,其線路如圖所示,男子組冠軍的成績為2小時24分53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研究冠軍選手的技術動作時,可以把他看作質點B.“全長42.195km”是位移大小C.2小時24分53秒是沖線時刻D.冠軍的平均速率最大【答案】D【知識點】質點;時間與時刻;位移與路程;速度與速率【解析】【解答】本題題考查了基本物理量的認識,正確理解定義及其特點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A.研究具體技術動作時,手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把選手看作質點,否則就沒動作可言了,選項A錯誤;B.全長421.95km是路程,B錯誤;C.2小時24分53秒是時間間隔,C錯誤;D.第一個沖過終點,即路程相同時用時最短,故平均速率最大,D正確。故選D。【分析】根據時間間隔和時刻的區別,平均速率與路程的關系,路程和位移的區別,結合質點的特點分析求解。2.(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廣肇城際鐵路設計時速為200km/h。某次運營時列車從靜止開始沿平直軌道勻加速行駛5min,速度達到55m/s后開始做勻速運動。某電動自行車以5m/s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急剎車時能在2s內停下來,剎車過程可看作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列車啟動瞬間,速度為0,加速度也為0B.列車的加速度比電動自行車的加速度大C.列車的速度變化比電動自行車的速度變化慢D.電動自行車剎車時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答案】C【知識點】加速度【解析】【解答】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加速度的定義式,注意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運動,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物體做加速運動。A.列車啟動瞬間,速度為0,加速度不為0,A錯誤;B.列車的加速度大小電動自行車的加速度大小B錯誤;C.列車的加速度小,速度變化慢,C正確;D.電動自行車剎車時做減速運動,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D錯誤。故選C。【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根據加速度的定義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加速度小,速度變化慢,做減速運動,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3.(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如圖所示,水平課桌上放著幾本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書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書的重力B.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的形變產生的C.書對桌面的壓力方向與書發生形變的方向相同D.書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書的重力大小【答案】D【知識點】形變與彈力【解析】【解答】本題主要考查了對彈力的理解,解題關鍵是掌握壓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質的力;形變的物體為施力物體。AD.書對桌面的壓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相等,但二者是不同性質的力,不能說“就是”,A錯誤,D正確;B.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書發生形變產生的,B錯誤;C.彈力的方向與施力物體恢復形變的方向相同,與發生形變的方向相反,C錯誤。故選D。【分析】壓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質的力;形變的物體為施力物體;彈力方向與形變方向相反;在水平桌面上,書對桌面的壓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相等。4.(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產自肇慶端州的“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制作端硯時需要經過選料、制坯、設計、磨光等過程。如圖,在磨光過程中,硯臺始終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用磨石均勻用力打磨硯臺,當磨石水平向右運動時( )A.磨石對硯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桌面對硯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硯臺質量越大,桌面對硯臺的摩擦力就越大D.磨石對硯臺的摩擦力和硯臺對桌面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B【知識點】牛頓第三定律;滑動摩擦力與動摩擦因數;靜摩擦力【解析】【解答】本題主要考查對摩擦力以及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解題關鍵是掌握摩擦力方向與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A.當磨石相對硯臺向右運動時,磨石給硯臺的摩擦力水平向右,A錯誤;B.硯臺相對桌面有向右運動的趨勢,故硯臺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B正確;C.靜摩擦力與正壓力無關,C錯誤;D.磨石對硯臺的摩擦力和硯臺對桌面的摩擦力是三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不是相互作用力,D錯誤。故選B。【分析】根據墨條的相對運動方向判斷墨條和硯臺的摩擦力方向,結合硯臺的平衡狀態分析解答;根據豎直方向的平衡條件結合牛頓第三定律判斷墨條壓力,支持力的關系。5.(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某電梯的自動門如圖甲所示,電梯到達指定樓層后兩扇門從靜止開始同時向兩側平移,經2s恰好完全打開,兩扇門的移動距離均為0.5m(如圖乙),若門從靜止開始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先做勻加速運動后做勻減速運動,完全打開時速度恰好為0,則加速度大小為( )A. B. C. D.【答案】C【知識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解析】【解答】本題主要是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計算,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弄清楚運動過程,合理的選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計算公式進行解答。電梯門打開過程中門先從0加速后又減速到0,由運動的對稱性可知,代入數據得故選C。【分析】由運動的對稱性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關系求解。6.(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高速公路ETC自動繳費系統有效地緩解了高速公路收費站的擁堵現象。若某汽車在收費站前方道路上行駛速度為20m/s,沿平直公路通過收費站ETC通道時,其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則0~16s內該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A.8m/s B.10m/s C.12m/s D.16m/s【答案】B【知識點】平均速度;運動學 v-t 圖象【解析】【解答】本題考查v-t圖像的應用,分析時要抓住v-t圖像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由題中圖像可知,16s內該汽車的位移為平均速度為故選B。【分析】根據v-t圖像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求出汽車位移,位移除以時間等于平均速度。7.(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如圖,質量分別為4m、2m、m、0.5m的四個小球A、B、C、D,通過細線或輕彈簧互相連接,懸掛于O點,處于靜止狀態,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若將B、C間的細線剪斷,則剪斷瞬間B和C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A.0.75g,1.5g B.g,0.5g C.0.75g,g D.1.5g,0.5g【答案】A【知識點】牛頓第二定律【解析】【解答】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力的平衡條件等知識點。關鍵點:彈簧彈力不會突變,細繩的拉力會發生突變。根據題意,由平衡條件可知,繩子剪斷前,A、B間彈簧彈力C、D間彈簧彈力繩子剪斷后,彈簧彈力不瞬變,對B,由牛頓第二定律有解得對C有解得故選A。【分析】剪斷繩子前,對BCD整體和對D分析列式;剪斷瞬間,分別對B、C分析列式,結合彈簧彈力不會突變,細繩的拉力會發生突變分析。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選的得0分。8.(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2024年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三名航天員隨飛船一起前往中國空間站開展為期半年的太空科研工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速起飛時航天員的慣性增大B.加速起飛時航天員處于超重狀態C.在空間站內,航天員不受重力D.在空間站內,航天員處于完全失重狀態【答案】B,D【知識點】慣性與質量;衛星問題【解析】【解答】本題考查慣性的決定因素、物體的受力情況和加速度判斷超失重,加速度向上為超重,加速度向下為失重。A.慣性與運動狀態無關,加速起飛時航天員質量不變,慣性不變,A錯誤;B.加速起飛時航天員加速度向上,處于超重狀態,B正確;C.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在空間站內,航天員仍受重力,C錯誤;D.在空間站內,航天員處于完全失重狀態,D正確。故選BD。【分析】根據慣性的決定因素、物體的受力情況和加速度判斷超失重狀態。9.(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工人用如圖甲所示的小推車搬運桶裝水,小推車的支架和底板相互垂直。某次工人將質量為20kg的一桶水放到底板上,用力壓把手至支架與水平面成30°角時保持靜止,如圖乙所示,不計水桶與小推車間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支架對水桶的彈力大小為B.此時底板對水桶的彈力大小為C.此時小推車對水桶的作用力小于支架對水桶的彈力D.緩慢減小支架與水平面的夾角,底板對水桶的彈力將減小【答案】A,D【知識點】共點力的平衡【解析】【解答】本題主要是考查了共點力的平衡問題,關鍵是能夠確定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邊形法則進行力的合成,然后建立平衡方程進行解答。AB.根據題意,對水桶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平衡條件有,解得,故A正確,B錯誤;C.由平衡條件可知,小推車對水桶的作用力等于水桶的重力,則此時小推車對水桶的作用力大于支架對水桶的彈力,故C錯誤;D.結合上述分析可知,底板對水桶的彈力可知,緩慢減小支架與水平面的夾角,底板對水桶的彈力將減小,故D正確。故選AD。【分析】對水桶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求解支架對水桶的彈力大小和底板對水桶的彈力大小;小推車對水桶的作用力與水桶對推車的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根據平衡條件得到底板對水桶的彈力表達式進行分析。10.(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如圖甲所示,書桌上水平疊放著一本詞典和一本課本。保持桌面不動,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下面的課本,模型簡化如圖乙。已知詞典的質量,課本的質量,課本與詞典間的動摩擦因數,課本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重力加速度g取,詞典與課本、課本與桌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時,詞典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時,詞典受到的摩擦力為3N,方向水平向右C.時,詞典的加速度大小為D.時,詞典的加速度大小為【答案】A,C【知識點】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連接體【解析】【解答】解答本題時,要注意分析詞典和課本的運動狀態,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即可解題,解題時要注意整體法與隔離法的應用。A.桌面對詞典和課本整體的滑動摩擦力為即欲使詞典和課本運動,拉力F必須大于2N,所以當時,詞典和課本保持靜止,詞典不受摩擦力的作用,A正確;D.當詞典和課本將要相對滑動時,詞典獲得最大加速度,此時有得對整體解得Fm=6N可知F=8N時,詞典的加速度為2m/s2,選項D錯誤;D錯誤;B.當時,課本和詞典不發生相對滑動,對整體有解得方向水平向右,對詞典有方向水平向右,B錯誤;C.當時,此時詞典和課本將要發生相對滑動,所以詞典的加速度大小為,C正確。故選AC正確。【分析】根據摩擦力公式求出課本和桌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2,將力F與f2比較,分析課本能否被拉動,進而判斷詞典的運動狀態,確定詞典是否受摩擦力作用;當詞典和課本將要相對滑動時,詞典獲得最大加速度,對詞典和整體,分別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列式,即可求出此時拉力大小,再求詞典受到的摩擦力和詞典的加速度。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考生根據要求作答。11.(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某同學做“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和為細繩。請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A.逐差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理想實驗法(2)圖乙為根據實驗數據在白紙上作的圖,圖中、、F、四個力,其中力 (選填“”“”“F”或“”)不是由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得的。(3)如果沒有操作失誤,圖乙中的兩力F與,方向一定沿方向的是 (選填“F”或“”)。【答案】(1)B(2)F(3)【知識點】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解析】【解答】本題考查了“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的實驗,要明確實驗原理,掌握實驗的正確操作和注意事項。(1)探究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規律,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選B。(2)F為,的合力的理論值,是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出的,不是直接測得的。(3)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結點O時,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彈簧測力計的方向與方向相同,故為。【分析】(1)根據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規律分析判斷;(2)根據實驗原理分析判斷;(3)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分析判斷。(1)探究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規律,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選B。(2)F為,的合力的理論值,是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出的,不是直接測得的。(3)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結點O時,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彈簧測力計的方向與方向相同,故為。12.(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某學習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小車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步驟一:保持小車質量不變,通過改變沙桶中沙的質量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0.02s)步驟二:保持沙和沙桶質量不變,在小車上增加重物改變小車的質量,從而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1)實驗中,除打點計時器(含交流電源、紙帶、復寫紙)、小車、長木板、沙和沙桶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是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A.刻度尺 B.停表 C.天平(2)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A.實驗前需將小車軌道一端墊高,平衡摩擦力B.需調節滑輪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線平行于長木板C.步驟二中由于小車質量變化,則每次測量加速度時都需平衡摩擦力D.若小車的質量遠大于沙和沙桶的質量,則小車所受拉力可以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3)實驗中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由該紙帶上標示的測量數據可求得打B點時的速度 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 。(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字)(4)保持小車質量不變,學習小組又做了三組實驗,在同一坐標紙中得到的a-F圖像如圖丙所示。圖線①產生的原因可能是 ;圖線②產生的原因可能是 ;圖線③產生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1)A;C(2)A;B;D(3)0.565;1.10(4)不滿足沙和沙桶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平衡摩擦力時長木板的傾角過大(或平衡摩擦力過度);平衡摩擦力時長木板的傾角過小(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知識點】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驗證牛頓第二定律【解析】【解答】本題考查“探究加速度與作用力的關系”實驗的實驗原理及數據處理等內容。對于實驗我們要清楚每一項操作存在的理由。比如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這樣問題我們要從實驗原理和減少實驗誤差方面去解決。(1)下面的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是刻度尺用來測量紙帶;用天平測量質量;但不需要秒表。故選AC。(2)A.實驗前需將小車軌道一端墊高,平衡摩擦力,選項A正確;B.需調節滑輪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線平行于長木板,使得細線的拉力等于小車的合力,選項B正確;C.平衡摩擦力時滿足兩邊消掉了質量M,則步驟二中小車質量變化,每次測量加速度時不需平衡摩擦力,選項C錯誤;D.因T=Mg,mg-T=ma解得則若小車的質量遠大于沙和沙桶的質量,則小車所受拉力可以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選項D正確。故選ABD。(3)根據,得根據得(4)①圖線“①”發生了彎曲,原因是,當沙和沙桶的總質量逐漸增大時,加速度增加,且逐漸趨近于g;②圖線“②”表示繩子拉力為零時已經有加速度了,可能是因為木板一端墊得太高,即平衡摩擦力過度;③圖線“③”表示繩子已經有拉力了,但小車還沒有加速度,可能因為沒有平衡摩擦力或者摩擦力平衡不足。【分析】(1)根據實驗的原理分析判斷所需要的器材,(2)根據實驗原理選擇正確的操作步驟;(3)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求打下B點的速度,根據逐差公式求加速度;(4)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結合直線縱截距分析誤差。(1)下面的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是刻度尺用來測量紙帶;用天平測量質量;但不需要秒表。故選AC。(2)A.實驗前需將小車軌道一端墊高,平衡摩擦力,選項A正確;B.需調節滑輪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線平行于長木板,使得細線的拉力等于小車的合力,選項B正確;C.平衡摩擦力時滿足兩邊消掉了質量M,則步驟二中小車質量變化,每次測量加速度時不需平衡摩擦力,選項C錯誤;D.因T=Mg,mg-T=ma解得則若小車的質量遠大于沙和沙桶的質量,則小車所受拉力可以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選項D正確。故選ABD。(3)[1]根據,得[2]根據得(4)①[1]圖線“①”發生了彎曲,原因是,當沙和沙桶的總質量逐漸增大時,加速度增加,且逐漸趨近于g;②[2]圖線“②”表示繩子拉力為零時已經有加速度了,可能是因為木板一端墊得太高,即平衡摩擦力過度;③[3]圖線“③”表示繩子已經有拉力了,但小車還沒有加速度,可能因為沒有平衡摩擦力或者摩擦力平衡不足。13.(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高空拋物會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刑法修正案(十一)新設高空拋物罪,“高空拋物”正式入刑。若一小玻璃球從高度處的樓層由靜止滑落,不計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求:(1)小玻璃球經過多長時間落到地面;(2)落地時小玻璃球的速度大小;(3)下落過程中,小玻璃球在最后2s內的位移大小。【答案】(1)解:小玻璃球做自由落體運動,由解得(2)解:由解得(3)解:前1s小玻璃球下落的位移大小為解得最后2s內的位移大小為解得【知識點】自由落體運動【解析】【分析】(1) 不計空氣阻力, 小玻璃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已知下落高度,根據位移—時間關系求解;(2)根據速度—時間關系求解落地時小玻璃球的速度大小;(3)求出第1s小玻璃球下落的位移,全過程下落3s,全過程下落高度減去第1s小玻璃球下落的位移即可。(1)小玻璃球做自由落體運動,由解得(2)由解得(3)前1s小玻璃球下落的位移大小為解得最后2s內的位移大小為解得14.(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塊甲通過三段輕繩相連,三段輕繩的結點為O,輕繩水平且B端與水平臺面上的物塊乙相連,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物塊甲及物塊乙均處于靜止狀態,物塊乙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1)求輕繩、的拉力大小;(2)求物塊乙對水平臺面的摩擦力;(3)欲使物塊乙在水平臺面上不滑動,求物塊乙的最小質量。【答案】(1)解:對O點受力分析有:,得,(2)解:對物塊乙受力分析有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物塊乙對水平臺面的摩擦力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右。(3)解:當物塊乙在水平臺面上剛要滑動時有對物塊乙由平衡條件有得【知識點】共點力的平衡【解析】【分析】(1)以結點O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圖,根據平衡條件求出輕繩OA、OB受到的拉力;(2)乙物體水平方向受到OB繩的拉力和水平面的靜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求解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3)當乙物體剛要滑動時,求出摩擦力大小,對物塊乙由平衡條件求解質量大小。(1)對O點受力分析有:,得,(2)對物塊乙受力分析有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物塊乙對水平臺面的摩擦力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右。(3)當物塊乙在水平臺面上剛要滑動時有對物塊乙由平衡條件有得15.(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如圖為某物流公司傳送包裹的示意圖。該系統由水平傳送帶、傾斜滑道與水平臺面平滑連接組成,水平傳送帶長,傾斜滑道長,傾角。將包裹輕放在速度順時針勻速運動的傳送帶左端,包裹與傳送帶共速后一起向右運動,到達傳送帶右端(有一小段圓弧)時以大小不變的速率滑入傾斜滑道,到達傾斜滑道的底端時,再以大小不變的速率平滑進入水平臺面。為了方便工人將包裹裝入車中,要求包裹到達水平臺面最右端時的速度在0~1m/s之間。運動過程中包裹未離開接觸面,包裹與傳送帶、傾斜滑道及水平臺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取重力加速度,(除摩擦外其他阻力均不計,包裹可視為質點,,)求:(1)包裹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時間t;(2)包裹到達傾斜滑道底端時的速度大小v;(3)水平臺面的長度范圍。【答案】(1)解:設包裹質量為,包裹在傳送帶上先加速運動,后勻速運動,加速過程有:得得得勻速過程有解得解得(2)解:設包裹在傾斜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為,則有根據得(3)解:設包裹在水平臺面上加速度大小為,則有得末速度為0時得末速度為1m/s時得即水平臺面的長度范圍為【知識點】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傳送帶模型;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1)包裹在傳送帶上先做勻加速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求出勻加速運動的時間和位移,再求勻速運動的時間,從而求得總時間t;(2)包裹在傾斜滑道上運動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結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包裹到達傾斜滑道底端時的速度大小v;(3)包裹在水平臺面上運動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結合速度—位移公式求水平臺面的長度范圍。(1)設包裹質量為,包裹在傳送帶上先加速運動,后勻速運動,加速過程有:得得得勻速過程有解得解得(2)設包裹在傾斜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為,則有根據得(3)設包裹在水平臺面上加速度大小為,則有得末速度為0時得末速度為1m/s時得即水平臺面的長度范圍為1 / 1廣東省肇慶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2024肇慶馬拉松于11月24日在廣東省肇慶市舉辦,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2萬余名選手齊聚肇慶,在運動中感受這座城市的美好。其中,全程馬拉松全長42.195km,其線路如圖所示,男子組冠軍的成績為2小時24分53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研究冠軍選手的技術動作時,可以把他看作質點B.“全長42.195km”是位移大小C.2小時24分53秒是沖線時刻D.冠軍的平均速率最大2.(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廣肇城際鐵路設計時速為200km/h。某次運營時列車從靜止開始沿平直軌道勻加速行駛5min,速度達到55m/s后開始做勻速運動。某電動自行車以5m/s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急剎車時能在2s內停下來,剎車過程可看作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列車啟動瞬間,速度為0,加速度也為0B.列車的加速度比電動自行車的加速度大C.列車的速度變化比電動自行車的速度變化慢D.電動自行車剎車時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3.(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如圖所示,水平課桌上放著幾本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書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書的重力B.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的形變產生的C.書對桌面的壓力方向與書發生形變的方向相同D.書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書的重力大小4.(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產自肇慶端州的“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制作端硯時需要經過選料、制坯、設計、磨光等過程。如圖,在磨光過程中,硯臺始終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用磨石均勻用力打磨硯臺,當磨石水平向右運動時( )A.磨石對硯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桌面對硯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硯臺質量越大,桌面對硯臺的摩擦力就越大D.磨石對硯臺的摩擦力和硯臺對桌面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5.(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某電梯的自動門如圖甲所示,電梯到達指定樓層后兩扇門從靜止開始同時向兩側平移,經2s恰好完全打開,兩扇門的移動距離均為0.5m(如圖乙),若門從靜止開始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先做勻加速運動后做勻減速運動,完全打開時速度恰好為0,則加速度大小為( )A. B. C. D.6.(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高速公路ETC自動繳費系統有效地緩解了高速公路收費站的擁堵現象。若某汽車在收費站前方道路上行駛速度為20m/s,沿平直公路通過收費站ETC通道時,其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則0~16s內該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A.8m/s B.10m/s C.12m/s D.16m/s7.(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如圖,質量分別為4m、2m、m、0.5m的四個小球A、B、C、D,通過細線或輕彈簧互相連接,懸掛于O點,處于靜止狀態,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若將B、C間的細線剪斷,則剪斷瞬間B和C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A.0.75g,1.5g B.g,0.5g C.0.75g,g D.1.5g,0.5g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選的得0分。8.(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2024年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三名航天員隨飛船一起前往中國空間站開展為期半年的太空科研工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速起飛時航天員的慣性增大B.加速起飛時航天員處于超重狀態C.在空間站內,航天員不受重力D.在空間站內,航天員處于完全失重狀態9.(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工人用如圖甲所示的小推車搬運桶裝水,小推車的支架和底板相互垂直。某次工人將質量為20kg的一桶水放到底板上,用力壓把手至支架與水平面成30°角時保持靜止,如圖乙所示,不計水桶與小推車間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支架對水桶的彈力大小為B.此時底板對水桶的彈力大小為C.此時小推車對水桶的作用力小于支架對水桶的彈力D.緩慢減小支架與水平面的夾角,底板對水桶的彈力將減小10.(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如圖甲所示,書桌上水平疊放著一本詞典和一本課本。保持桌面不動,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下面的課本,模型簡化如圖乙。已知詞典的質量,課本的質量,課本與詞典間的動摩擦因數,課本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重力加速度g取,詞典與課本、課本與桌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時,詞典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時,詞典受到的摩擦力為3N,方向水平向右C.時,詞典的加速度大小為D.時,詞典的加速度大小為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考生根據要求作答。11.(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某同學做“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和為細繩。請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A.逐差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理想實驗法(2)圖乙為根據實驗數據在白紙上作的圖,圖中、、F、四個力,其中力 (選填“”“”“F”或“”)不是由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得的。(3)如果沒有操作失誤,圖乙中的兩力F與,方向一定沿方向的是 (選填“F”或“”)。12.(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某學習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小車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步驟一:保持小車質量不變,通過改變沙桶中沙的質量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0.02s)步驟二:保持沙和沙桶質量不變,在小車上增加重物改變小車的質量,從而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1)實驗中,除打點計時器(含交流電源、紙帶、復寫紙)、小車、長木板、沙和沙桶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是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A.刻度尺 B.停表 C.天平(2)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A.實驗前需將小車軌道一端墊高,平衡摩擦力B.需調節滑輪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線平行于長木板C.步驟二中由于小車質量變化,則每次測量加速度時都需平衡摩擦力D.若小車的質量遠大于沙和沙桶的質量,則小車所受拉力可以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3)實驗中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由該紙帶上標示的測量數據可求得打B點時的速度 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 。(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字)(4)保持小車質量不變,學習小組又做了三組實驗,在同一坐標紙中得到的a-F圖像如圖丙所示。圖線①產生的原因可能是 ;圖線②產生的原因可能是 ;圖線③產生的原因可能是 。13.(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高空拋物會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刑法修正案(十一)新設高空拋物罪,“高空拋物”正式入刑。若一小玻璃球從高度處的樓層由靜止滑落,不計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求:(1)小玻璃球經過多長時間落到地面;(2)落地時小玻璃球的速度大小;(3)下落過程中,小玻璃球在最后2s內的位移大小。14.(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塊甲通過三段輕繩相連,三段輕繩的結點為O,輕繩水平且B端與水平臺面上的物塊乙相連,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物塊甲及物塊乙均處于靜止狀態,物塊乙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1)求輕繩、的拉力大小;(2)求物塊乙對水平臺面的摩擦力;(3)欲使物塊乙在水平臺面上不滑動,求物塊乙的最小質量。15.(2025高一上·肇慶期末)如圖為某物流公司傳送包裹的示意圖。該系統由水平傳送帶、傾斜滑道與水平臺面平滑連接組成,水平傳送帶長,傾斜滑道長,傾角。將包裹輕放在速度順時針勻速運動的傳送帶左端,包裹與傳送帶共速后一起向右運動,到達傳送帶右端(有一小段圓弧)時以大小不變的速率滑入傾斜滑道,到達傾斜滑道的底端時,再以大小不變的速率平滑進入水平臺面。為了方便工人將包裹裝入車中,要求包裹到達水平臺面最右端時的速度在0~1m/s之間。運動過程中包裹未離開接觸面,包裹與傳送帶、傾斜滑道及水平臺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取重力加速度,(除摩擦外其他阻力均不計,包裹可視為質點,,)求:(1)包裹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時間t;(2)包裹到達傾斜滑道底端時的速度大小v;(3)水平臺面的長度范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質點;時間與時刻;位移與路程;速度與速率【解析】【解答】本題題考查了基本物理量的認識,正確理解定義及其特點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A.研究具體技術動作時,手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把選手看作質點,否則就沒動作可言了,選項A錯誤;B.全長421.95km是路程,B錯誤;C.2小時24分53秒是時間間隔,C錯誤;D.第一個沖過終點,即路程相同時用時最短,故平均速率最大,D正確。故選D。【分析】根據時間間隔和時刻的區別,平均速率與路程的關系,路程和位移的區別,結合質點的特點分析求解。2.【答案】C【知識點】加速度【解析】【解答】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加速度的定義式,注意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運動,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物體做加速運動。A.列車啟動瞬間,速度為0,加速度不為0,A錯誤;B.列車的加速度大小電動自行車的加速度大小B錯誤;C.列車的加速度小,速度變化慢,C正確;D.電動自行車剎車時做減速運動,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D錯誤。故選C。【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根據加速度的定義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加速度小,速度變化慢,做減速運動,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3.【答案】D【知識點】形變與彈力【解析】【解答】本題主要考查了對彈力的理解,解題關鍵是掌握壓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質的力;形變的物體為施力物體。AD.書對桌面的壓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相等,但二者是不同性質的力,不能說“就是”,A錯誤,D正確;B.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書發生形變產生的,B錯誤;C.彈力的方向與施力物體恢復形變的方向相同,與發生形變的方向相反,C錯誤。故選D。【分析】壓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質的力;形變的物體為施力物體;彈力方向與形變方向相反;在水平桌面上,書對桌面的壓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相等。4.【答案】B【知識點】牛頓第三定律;滑動摩擦力與動摩擦因數;靜摩擦力【解析】【解答】本題主要考查對摩擦力以及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解題關鍵是掌握摩擦力方向與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A.當磨石相對硯臺向右運動時,磨石給硯臺的摩擦力水平向右,A錯誤;B.硯臺相對桌面有向右運動的趨勢,故硯臺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B正確;C.靜摩擦力與正壓力無關,C錯誤;D.磨石對硯臺的摩擦力和硯臺對桌面的摩擦力是三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不是相互作用力,D錯誤。故選B。【分析】根據墨條的相對運動方向判斷墨條和硯臺的摩擦力方向,結合硯臺的平衡狀態分析解答;根據豎直方向的平衡條件結合牛頓第三定律判斷墨條壓力,支持力的關系。5.【答案】C【知識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解析】【解答】本題主要是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計算,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弄清楚運動過程,合理的選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計算公式進行解答。電梯門打開過程中門先從0加速后又減速到0,由運動的對稱性可知,代入數據得故選C。【分析】由運動的對稱性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關系求解。6.【答案】B【知識點】平均速度;運動學 v-t 圖象【解析】【解答】本題考查v-t圖像的應用,分析時要抓住v-t圖像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由題中圖像可知,16s內該汽車的位移為平均速度為故選B。【分析】根據v-t圖像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求出汽車位移,位移除以時間等于平均速度。7.【答案】A【知識點】牛頓第二定律【解析】【解答】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力的平衡條件等知識點。關鍵點:彈簧彈力不會突變,細繩的拉力會發生突變。根據題意,由平衡條件可知,繩子剪斷前,A、B間彈簧彈力C、D間彈簧彈力繩子剪斷后,彈簧彈力不瞬變,對B,由牛頓第二定律有解得對C有解得故選A。【分析】剪斷繩子前,對BCD整體和對D分析列式;剪斷瞬間,分別對B、C分析列式,結合彈簧彈力不會突變,細繩的拉力會發生突變分析。8.【答案】B,D【知識點】慣性與質量;衛星問題【解析】【解答】本題考查慣性的決定因素、物體的受力情況和加速度判斷超失重,加速度向上為超重,加速度向下為失重。A.慣性與運動狀態無關,加速起飛時航天員質量不變,慣性不變,A錯誤;B.加速起飛時航天員加速度向上,處于超重狀態,B正確;C.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在空間站內,航天員仍受重力,C錯誤;D.在空間站內,航天員處于完全失重狀態,D正確。故選BD。【分析】根據慣性的決定因素、物體的受力情況和加速度判斷超失重狀態。9.【答案】A,D【知識點】共點力的平衡【解析】【解答】本題主要是考查了共點力的平衡問題,關鍵是能夠確定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邊形法則進行力的合成,然后建立平衡方程進行解答。AB.根據題意,對水桶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平衡條件有,解得,故A正確,B錯誤;C.由平衡條件可知,小推車對水桶的作用力等于水桶的重力,則此時小推車對水桶的作用力大于支架對水桶的彈力,故C錯誤;D.結合上述分析可知,底板對水桶的彈力可知,緩慢減小支架與水平面的夾角,底板對水桶的彈力將減小,故D正確。故選AD。【分析】對水桶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求解支架對水桶的彈力大小和底板對水桶的彈力大小;小推車對水桶的作用力與水桶對推車的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根據平衡條件得到底板對水桶的彈力表達式進行分析。10.【答案】A,C【知識點】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連接體【解析】【解答】解答本題時,要注意分析詞典和課本的運動狀態,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即可解題,解題時要注意整體法與隔離法的應用。A.桌面對詞典和課本整體的滑動摩擦力為即欲使詞典和課本運動,拉力F必須大于2N,所以當時,詞典和課本保持靜止,詞典不受摩擦力的作用,A正確;D.當詞典和課本將要相對滑動時,詞典獲得最大加速度,此時有得對整體解得Fm=6N可知F=8N時,詞典的加速度為2m/s2,選項D錯誤;D錯誤;B.當時,課本和詞典不發生相對滑動,對整體有解得方向水平向右,對詞典有方向水平向右,B錯誤;C.當時,此時詞典和課本將要發生相對滑動,所以詞典的加速度大小為,C正確。故選AC正確。【分析】根據摩擦力公式求出課本和桌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2,將力F與f2比較,分析課本能否被拉動,進而判斷詞典的運動狀態,確定詞典是否受摩擦力作用;當詞典和課本將要相對滑動時,詞典獲得最大加速度,對詞典和整體,分別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列式,即可求出此時拉力大小,再求詞典受到的摩擦力和詞典的加速度。11.【答案】(1)B(2)F(3)【知識點】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解析】【解答】本題考查了“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的實驗,要明確實驗原理,掌握實驗的正確操作和注意事項。(1)探究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規律,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選B。(2)F為,的合力的理論值,是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出的,不是直接測得的。(3)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結點O時,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彈簧測力計的方向與方向相同,故為。【分析】(1)根據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規律分析判斷;(2)根據實驗原理分析判斷;(3)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分析判斷。(1)探究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規律,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選B。(2)F為,的合力的理論值,是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出的,不是直接測得的。(3)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結點O時,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彈簧測力計的方向與方向相同,故為。12.【答案】(1)A;C(2)A;B;D(3)0.565;1.10(4)不滿足沙和沙桶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平衡摩擦力時長木板的傾角過大(或平衡摩擦力過度);平衡摩擦力時長木板的傾角過小(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知識點】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驗證牛頓第二定律【解析】【解答】本題考查“探究加速度與作用力的關系”實驗的實驗原理及數據處理等內容。對于實驗我們要清楚每一項操作存在的理由。比如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這樣問題我們要從實驗原理和減少實驗誤差方面去解決。(1)下面的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是刻度尺用來測量紙帶;用天平測量質量;但不需要秒表。故選AC。(2)A.實驗前需將小車軌道一端墊高,平衡摩擦力,選項A正確;B.需調節滑輪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線平行于長木板,使得細線的拉力等于小車的合力,選項B正確;C.平衡摩擦力時滿足兩邊消掉了質量M,則步驟二中小車質量變化,每次測量加速度時不需平衡摩擦力,選項C錯誤;D.因T=Mg,mg-T=ma解得則若小車的質量遠大于沙和沙桶的質量,則小車所受拉力可以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選項D正確。故選ABD。(3)根據,得根據得(4)①圖線“①”發生了彎曲,原因是,當沙和沙桶的總質量逐漸增大時,加速度增加,且逐漸趨近于g;②圖線“②”表示繩子拉力為零時已經有加速度了,可能是因為木板一端墊得太高,即平衡摩擦力過度;③圖線“③”表示繩子已經有拉力了,但小車還沒有加速度,可能因為沒有平衡摩擦力或者摩擦力平衡不足。【分析】(1)根據實驗的原理分析判斷所需要的器材,(2)根據實驗原理選擇正確的操作步驟;(3)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求打下B點的速度,根據逐差公式求加速度;(4)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結合直線縱截距分析誤差。(1)下面的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是刻度尺用來測量紙帶;用天平測量質量;但不需要秒表。故選AC。(2)A.實驗前需將小車軌道一端墊高,平衡摩擦力,選項A正確;B.需調節滑輪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線平行于長木板,使得細線的拉力等于小車的合力,選項B正確;C.平衡摩擦力時滿足兩邊消掉了質量M,則步驟二中小車質量變化,每次測量加速度時不需平衡摩擦力,選項C錯誤;D.因T=Mg,mg-T=ma解得則若小車的質量遠大于沙和沙桶的質量,則小車所受拉力可以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選項D正確。故選ABD。(3)[1]根據,得[2]根據得(4)①[1]圖線“①”發生了彎曲,原因是,當沙和沙桶的總質量逐漸增大時,加速度增加,且逐漸趨近于g;②[2]圖線“②”表示繩子拉力為零時已經有加速度了,可能是因為木板一端墊得太高,即平衡摩擦力過度;③[3]圖線“③”表示繩子已經有拉力了,但小車還沒有加速度,可能因為沒有平衡摩擦力或者摩擦力平衡不足。13.【答案】(1)解:小玻璃球做自由落體運動,由解得(2)解:由解得(3)解:前1s小玻璃球下落的位移大小為解得最后2s內的位移大小為解得【知識點】自由落體運動【解析】【分析】(1) 不計空氣阻力, 小玻璃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已知下落高度,根據位移—時間關系求解;(2)根據速度—時間關系求解落地時小玻璃球的速度大小;(3)求出第1s小玻璃球下落的位移,全過程下落3s,全過程下落高度減去第1s小玻璃球下落的位移即可。(1)小玻璃球做自由落體運動,由解得(2)由解得(3)前1s小玻璃球下落的位移大小為解得最后2s內的位移大小為解得14.【答案】(1)解:對O點受力分析有:,得,(2)解:對物塊乙受力分析有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物塊乙對水平臺面的摩擦力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右。(3)解:當物塊乙在水平臺面上剛要滑動時有對物塊乙由平衡條件有得【知識點】共點力的平衡【解析】【分析】(1)以結點O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圖,根據平衡條件求出輕繩OA、OB受到的拉力;(2)乙物體水平方向受到OB繩的拉力和水平面的靜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求解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3)當乙物體剛要滑動時,求出摩擦力大小,對物塊乙由平衡條件求解質量大小。(1)對O點受力分析有:,得,(2)對物塊乙受力分析有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物塊乙對水平臺面的摩擦力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右。(3)當物塊乙在水平臺面上剛要滑動時有對物塊乙由平衡條件有得15.【答案】(1)解:設包裹質量為,包裹在傳送帶上先加速運動,后勻速運動,加速過程有:得得得勻速過程有解得解得(2)解:設包裹在傾斜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為,則有根據得(3)解:設包裹在水平臺面上加速度大小為,則有得末速度為0時得末速度為1m/s時得即水平臺面的長度范圍為【知識點】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傳送帶模型;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1)包裹在傳送帶上先做勻加速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求出勻加速運動的時間和位移,再求勻速運動的時間,從而求得總時間t;(2)包裹在傾斜滑道上運動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結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包裹到達傾斜滑道底端時的速度大小v;(3)包裹在水平臺面上運動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結合速度—位移公式求水平臺面的長度范圍。(1)設包裹質量為,包裹在傳送帶上先加速運動,后勻速運動,加速過程有:得得得勻速過程有解得解得(2)設包裹在傾斜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為,則有根據得(3)設包裹在水平臺面上加速度大小為,則有得末速度為0時得末速度為1m/s時得即水平臺面的長度范圍為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肇慶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肇慶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