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運動的描述 典型題型歸納 專項練2025-2026學年物理高一年級必修一(2019)基礎練一、質點的判斷1. 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巴黎法蘭西體育場落下帷幕,8月8日,在巴黎奧運會花樣游泳集體項目中,來自深圳的王柳懿、王芊懿奪得團體金牌。在奧運賽場為國爭光、為深圳添彩,下圖為運動員在水中花樣游泳照片。下列研究中可將運動員視為質點的是( )A.研究運動員在比賽中位置時B.研究運動員的動作難度時C.研究運動員的入水時的動作D.研究運動員的旋轉姿態3. 雄鷹飛行時扇動翅膀,情境比較復雜,但是如果我們只關注雄鷹從哪里移動到了哪里,就不必關心它的飛行姿態,而是把它看成一個點來描述它的運動。這里體現的物理方法是( )A.等效法 B.假設法 C.理想模型法 D.轉換法二、參考系的選取4. 復興號高鐵動車組運行在玉林北至南寧東的途中,高鐵內靜座的乘客發現自己是運動的,則該乘客選取參考系為( )A.車廂 B.鄰座的乘客C.遠處的山峰 D.窗臺上靜止的水杯5. 一群白鷺整齊的按“編隊”在空中飛行,以其中一只白鷺A為參考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面是靜止的B.左側的白鷺是靜止的C.拍攝者是靜止D.前方的大山是靜止的6.一位坐在火車A內的乘客觀察窗外,發現臨窗另一列火車B正向西移動,又看到另一側窗外的樹木也向西移動,若以地面為參考系,則“火車A”和“火車B”的運動情況不可能的是( ) A.火車A向東,火車B靜止B.火車A向東,火車B向西C.火車A向西,火車B向西D.火車A向東,火車B向東三、路程與位移7. 某衛星由一運載火箭從發射場的a點成功發射升空,飛行24分鐘后,在離地面高度為200km的b處星箭分離,運動軌跡如圖中的虛線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研究火箭從a到b的運動軌跡時,可以把火箭視為質點B.“24分鐘”指的是時刻C.火箭上升過程中的位移大小為200kmD.火箭上升過程中的路程為200km8. 小明同學在學校參加大掃除勞動,如圖所示,有一棱長為的正方體箱子,小明推動箱子以右下方的棱為軸轉動,則左下方點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別是( )A., B., C., D.,四、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理解9. 如圖所示,運動員在110米跨欄中奪得金牌,之所以能夠取得冠軍,取決于他在110米中( )A.某時刻的瞬時速度大 B.撞線時的瞬時速度大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時的加速度大10. 高速公路的測速有兩種:一種是定點測速,定點測速不超過限速的10%不會被處罰;另一種是區間測速,區間測速由兩個測速點組成,分別是區間的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在起點記錄通過的時刻,在終點再記錄一次通過的時刻,根據區間的里程和前后兩次時間間隔,確定該路段是否超速行駛。某段高速路上的定點測速提示牌如圖甲所示,該路段的區間測速提示牌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路段小車的區間限速為120B.圖乙中的100是指該區間大車行駛的最大瞬時速度C.若小車某時刻瞬時速度達到35,但該小車不一定會受到處罰五、平均速度的計算12. 小球繞半徑為R的圓軌道運動半周,所需時間為t。在此過程中該小球的( )A.位移大小為,平均速率為 B.位移大小為2R,平均速率為C.位移大小為,平均速率為 D.位移大小為2R,平均速率為13. 一輛汽車做單向直線運動,以10m/s的速度從甲地運動到乙地,又以20m/s的速度從乙地運動到丙地,已知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等于乙、丙兩地之間的距離的2倍,試求汽車從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 )A.20m/s B.8m/s C.14m/s D.12m/s14.周日下午天氣晴朗,小明獨自一人從山腳爬上山頂,然后又從原路返回到山腳,上山的平均速率為,下山的平均速率為,則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 B. C. D.六、x-t圖像15. 一只無人機做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關于無人機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5s內的位移為5m B.1s~3s內處于靜止狀態C.0~1s內速度大小為5m/s D.距離出發點的最遠距離為2m如圖所示為三個物體甲、乙、丙從同一地點出發做同方向的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則在0到t1時間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平均速度最大B.三者的平均速度都相同C.甲的平均速率有可能等于丙的平均速率D.丙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17. 如圖是某物體做直線運動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6s時,質點在原點B.t=3s時,質點的速度為零C.在t=0至t=6s間,質點的運動方向不變D.質點的速度大小為0.67七、加速度的理解與計算18. 彈丸和足球均以的水平向右的速度與木板作用。彈丸的作用時間是,彈丸擊穿木板后速度方向不變大小變為,如圖甲所示;足球與木板作用時間是,作用后足球反向彈回的速度大小也為,如圖乙所示,規定向右為正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丸的加速度為 B.彈丸的加速度為C.足球的加速度為 D.足球的加速度為19.學校的400米運動場平面圖如圖所示,校運動會上,甲同學參加了400米賽跑,以D為起點逆時針跑動,最終取得80s的成績;乙同學參加了100米短跑,以A為起點逆時針跑動,沖過終點線D瞬間的速度,最終取得11s的好成績。求:(1)甲同學全程的平均速度。(2)甲同學全程的平均速率。(3)乙同學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0.有些國家的交通管理部門為了交通安全,特別制定了死亡加速度為500g(g=10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車加速度超過此值,將有生命危險,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況下車輛是達不到的,但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時,將會達到這一數值。試問:(1)一輛以72km/h的速度行駛的貨車與一輛以54km/h的速度行駛的摩托車相向而行發生碰撞,碰撞時間為2.1×10-3s,摩托車駕駛員是否有生命危險;(由于貨車質量遠大于摩托車質量,兩者碰后貨車的速度可視為不變)(2)為了防止碰撞,兩車的駕駛員同時緊急剎車,貨車、摩托車急剎車后到完全靜止所需時間為4s、3s,貨車的加速度與摩托車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多少。八、加速度對運動的影響21. 一質點自原點開始在x軸上運動,初速度v >0,加速度a>0。當a值不斷減小直至為零時,質點的( )A.速度不斷減小,位移先增大后減小B.速度不斷減小,位移繼續增大C.速度不斷增大,當a=0時,速度達到最大,位移不斷增大D.速度不斷減小,當a=0時,位移達到最大值22.(24-25高一上·四川涼山·期中)(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加速度與速度反向且加速度不斷增大的單向直線運動過程中,速度在不斷減小,位移在不斷增大B.在加速度與速度反向且加速度不斷增大的單向直線運動過程中,速度、位移均在不斷增大C.在加速度與速度同向且加速度不斷減小的直線運動過程中,速度、位移均在不斷增大D.在加速度與速度同向且加速度不斷減小的直線運動過程中,速度在不斷增大,位移在不斷減小九、從v-t圖像看加速度23. (多選)如圖是A、B兩個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像,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A 做加速直線運動B.物體B做減速直線運動C.物體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D.物體A 的加速度小于 B 的加速度24. (多選)甲、乙兩個同學從同一位置同向做直線運動,他們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從甲開始運動計時60s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加速時, B.20s時,兩同學相距最遠C.40s時,兩同學相遇 D.60s時,乙的速度大小為10m/s能力練如圖所示,老鷹從空中加速撲向蹲地休息的小雞,則( )A.研究老鷹飛行的姿態時,可將老 視為質點B.研究老鷹飛行的軌跡時,可將老鷹視為質點C.以老鷹為參考系,小雞是靜止的D.以地面為參考系,老鷹是靜止的2. 高速動車組D2537列車從太原南站開往西安北站,其時刻表(部分)如下:站名 到站時間 出發時間 停留時間太原南站 - 6:26 -大荔站 9:07 9:09 2分鐘渭南北站 9:27 9:29 2分鐘西安北站 9:53 - -下列敘述中,表示時刻的是( )A.列車一共運行了3小時27分鐘B.列車在渭南北站停留2分鐘C.列車6時26分從太原南站出發D.列車從大荔站出發到達渭南北站用時18分鐘3. 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某同學在觀看直播時注意到,返回艙從高度3090m下降到高度2010m,用時約130s。這段時間內,返回艙在豎直方向上的平均速度大小約為( )A.8.3m/s B.15.5m/s C.23.8m/s D.39.2m/s某物體位置隨時間的關系為x = 1+2t+3t2,則關于其速度與1s內的位移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是對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1s內的位移大小為6mB.速度是對物體位移變化快慢的物理量,1s內的位移大小為6mC.速度是對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1s內的位移大小為5mD.速度是對物體位移變化快慢的物理量,1s內的位移大小為5m5. 甲、乙兩輛電動小汽車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0至時間內,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2倍,且甲在至時間內的速度與0至時間內的速度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在時刻相遇 B.0至時間內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C.0至時間內,甲的速度為 D.至時間內甲的位移一籃球從離地面處靜止釋放,與地面碰撞后豎直向上運動至最大高度處,,空氣阻力不計,忽略籃球和地面的碰撞時間,則全過程籃球的位移x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一、質點的判斷1. A【詳解】A.研究運動員在比賽中位置時,不考慮其體積、大小,可以看做質點,故A正確;BCD.研究運動員的動作難度、研究運動員的入水時的動作、研究運動員的旋轉姿態,都需要考慮其體積、大小,不可以看做質點,故BCD錯誤。故選A。C【詳解】只關注雄鷹從哪里移動到了哪里,就不必關心它的飛行姿態,而是把它看成一個點來描述它的運動。這里體現的物理方法是理想模型法。故選C。二、參考系的選取3. C【詳解】如果乘客發現自己是運動的,那么他選擇的參考系應該是與他相對位置發生變化的物體。在這種情況下,遠處的山峰是與乘客相對運動的,因此乘客會感覺自己是運動的。故選C。4. B【詳解】白鷺A在飛行,以白鷺A為參考系,地面、拍攝者和前方的大山是運動的。所有白鷺整齊飛行,相對靜止,所以左側的白鷺是靜止的。故5.C【詳解】坐在火車A內的乘客觀察窗外的樹木向西移動, 若以地面為參考系,則說明火車A向東運動;坐在火車A內的乘客觀察火車B正向西移動,則火車B可能靜止不動,可能向西運動,也可能向東運動,但比火車A的速度小。所以“火車A”和“火車B”的運動情況不可能的是C。故選C。三、路程與位移6.A【詳解】A.研究火箭從a到b的運動軌跡時,可以忽略火箭的大小和形狀,視為質點,選項A正確;B.“24分鐘”是火箭上升的時間間隔,選項B錯誤;C.火箭上升過程中的位移為a點到b的有向線段,大小大于200km,選項C錯誤;D.火箭上升過程中的路程為虛線軌跡的長度,大于200km,選項D錯誤。故選A。7.C【詳解】ABCD.正方體箱子以棱為軸轉動了,由幾何關系分析,箱子上點的位移為而箱子上點實際的軌跡為以點為圓心,以為半徑的圓軌跡,所以箱子上點經過的路程為故選C。四、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理解8.C【詳解】根據運動員在110米跨欄中奪得金牌,之所以能夠取得冠軍,取決于他在110米中平均速度大,所用時間短。故選C。9.C【詳解】A.根據圖乙可知,該路段小車的區間限速為,故A錯誤;B.圖乙中的100是指該區間大車行駛的最大平均速率,故B錯誤;C.由于,則有可知未超過定點測速的10%,從定點測速的角度該看,小車不會受到處罰,而區間測速的平均速率是否超過未知,無法判斷該小車從區間測速的角度是否會受到處罰,故C正確;D.在不超速的情況下小車通過該區間測速路段的最短時間故該小車未違反區間測速的限速規定,故D錯誤。故選C。五、平均速度的計算10.B【詳解】小球繞半徑為R的圓軌道運動半周,所需時間為t。在此過程中該小球的位移大小為小球的路程為則小球的平均速率為故選B。11.D【詳解】設乙、丙兩地之間的距離為,則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為,汽車從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為故選D。12.D【詳解】往返的位移為零,則平均速度的大小為零;平均速率故選D。六、x-t圖像13.B【詳解】A.0~5s內的位移為,故A錯誤;B.1s~3s內無人機的位置不變,處于靜止狀態,故B正確;C.0~1s內速度大小為,故C錯誤;D.無人機距離出發點的最遠距離為3m,故D錯誤。故選B。14.B【詳解】AB.由圖看出,三個物體的初位置相同,末位置也相同,則它們通過的位移相同,運動時間都是,而平均速度公式為,可見,三個物體在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相同,故A錯誤,B正確;C.由圖看出,甲在運動過程中存在著往返,故甲的路程大于丙的路程,時間相同,而平均速率公式為,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丙的平均速率,故C錯誤;D.由圖可知,乙丙的路程相同,時間相同,而平均速率公式為,可見它們平均速率相同,故D錯誤。故選B。15.C【詳解】A.t=6s時,質點在處,A錯誤;B.圖像斜率表示速度,在t=0至t=6s間,圖像斜率不變,質點的速度為故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0.67m/s,方向沿x軸正方向,所以t=3s時,質點的速度不為零,B錯誤;C.由上述分析可知,在t=0至t=6s間,質點的運動方向不變,C正確;D.由上述分析可知,在t=0至t=6s間,質點的速度大小約為0.67,其余時間速度情況未知,D錯誤。故選C。七、加速度的理解與計算16.C【詳解】AB.加速度表示速度的變化快慢,加速度越大,速度變化越快,但速度不一定越大,故AB錯誤;CD.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可得若加速度大小為,則物體的速度每秒變化1m/s,物體的位移每秒變化不等于1m,故C正確,D錯誤。故選C。17.A【詳解】AB.規定向右為正方向,彈丸的加速度為故A正確,B錯誤;CD.足球的加速度為故CD錯誤。故選A。18.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答案】(1)0;(2)5m/s;(3)1m/s2,A指向D【詳解】(1)甲同學參加了400米賽跑,以D為起點逆時針跑動,全程位移為零,根據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時間可知,平均速度為0(2)甲同學參加了400米賽跑,以D為起點逆時針跑動,全程路程為400m,根據平均速率等于路程比時間可得(3)根據加速度定義式得方向:A指向D19.(1)有;(2)1∶1【詳解】(1)兩車碰撞過程中,取摩托車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摩托車的速度變化量為兩車相碰撞時摩托車的加速度為而因此摩托車駕駛員有生命危險。(2)設貨車、摩托車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a2,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得a1=,a2=所以有八、加速度對運動的影響20.C【詳解】因為初速度v >0,加速度a>0,可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物體做加速運動,物體速度和位移都隨時間不斷增加,當a值不斷減小直至為零時,物體的速度加速到最大值,同時物體的位移一直增加。故選C。21.AC【詳解】AB.加速度與速度反向的單向直線運動過程中,則速度逐漸減小,加速度不斷增大,則速度減小越來越快,位移在不斷增大,故A正確,B錯誤;CD.加速度與速度同向的直線運動過程中,則速度不斷增大,加速度不斷減小,速度增大的越來越慢,位移在不斷增大,故C正確,D錯誤;故選AC。九、從v-t圖像看加速度22.AD【詳解】AB.根據圖像可知,物體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B做反向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B錯誤;CD.根據圖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體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23.AD【詳解】A.圖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甲、乙加速時,,選項A正確;BC.前40s內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兩人間距一直增加,40s時,兩同學速度相等,此時相距最遠,選項BC錯誤;D.由圖像可知,60s時,乙的速度大小為10m/s,選項D正確。故選A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