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4.如圖所示,S,和S2是兩相干水波波源,它們振動同步且振幅均為10cm。實線和虛線分別表示在某一時刻它們所發出的波(可視為簡諧波)的波峰和波谷。A、B、C三質點的平衡位高一物理置在同一直線上,且B點為AC連線的中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質點A的振幅為10cm(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B.質點B的振幅為0注意事項:C.此時質點A、C的豎直高度差為40cmD.再經過半個周期,質點A處于平衡位置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5,如圖所示,α、b為不同頻率的單色細光束,以不同的入射角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三棱鏡中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出射光恰好合為一束。a、b兩束光相比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A.用同一裝置進行單縫衍射實驗,b光衍射現象更明顯卷上無效。B.用同一裝置進行雙縫干涉實驗,a光的條紋間距較大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C.在此玻璃三棱鏡中,a光的傳播速度較小D.兩束光從同種玻璃射向空氣時,b光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較大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6.如圖甲所示,單擺固定懸點為O,將可看成質點的擺球拉至A點,然后由靜止釋放,并開合題目要求。1.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牛頓曾設想在高山上水平拋出物體,若速度一次比始計時,擺球在豎直平面內的A、C之間來回擺動,擺角小于5°,B點為運動中的最低次大,落點就一次比一次遠,如圖所示。當速度足夠大時,物體就不位置。擺球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x隨時間1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會落回地面而成為人造衛星了,已知地球半徑為6.4×10km,重力加加速度g取9.8m/s2,π2≈9.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速度g取9.8m/s2,若不計空氣阻力,這個足夠大的速度至少約為A.該單擺擺長約為1mA.340m/sB.3.0×10m/sB.擺球受到重力、拉力、向心C.11.2×10m/sD.7.9×10m/s力、回復力的作用2.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足夠長木板A,其上表面粗糙,兩物塊B、C以不同的水平C.擺球在B點處,速度最大速度分別從兩端滑上木板A。物塊B、C在木板A上滑動的過程中,由A、B、C組成的系統回復力也最大A.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D.在0.5~1s內,擺球從C點向B.動量守恒,機械能不守恒BAB點運動C.動量不守恒,機械能守恒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質量為1kg的小車在水平的直軌道上由靜止開始在牽引力作用下運動,其v-1圖像如圖所D.動量不守恒,機械能不守恒示,圖中除2~10s時間段圖線為曲線外,其余時間段圖線均為直線。已知小車運動過程中,3.在炎熱的夏季,“水上飛人”娛樂項目十分火爆,其原理是人借助腳下的噴水裝置產生的2~14s內所受牽引力的功率保持不變,在第14s末撤去牽引力,整個運動過程中小車所受到反沖作用力騰空而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的阻力大小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勻速豎直上升時,其機械能守恒A.小車所受的阻力大小為3N◆v/(ms)B.人懸空靜止一段時間內,水的反沖作用力做的功為零,沖量也為零B.1014s內,牽引力的功率為18WC.人向上加速運動過程中,水的反沖作用力對裝置向上的沖量大于裝C.0-10s內,小車的位移大小為40m置對水向下的沖量D.整個過程中,牽引力對小車做功為117JD.人向上減速運動過程中,水的反沖作用力對裝置做正功24681012141618高一物理第1頁(共6頁》高一物理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