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xué)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2025學(xué)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4.3.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同步練習(xí)含答案姓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 等第______第四章 光現(xiàn)象第3節(jié) 平面鏡成像第1課時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識梳理】1. 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________,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__,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________,即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guān)于鏡面________。 2. 平面鏡所成的像________(填“能”或“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實”或“虛”)像。【隨堂練習(xí)】1. 小芳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1.5m處,她在鏡中的像與她相距______m。所成的像為______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 小嬌的身高為1.6m,上學(xué)前照一下鏡子正衣冠,她站在距平面鏡2m處,她的像高是______m,當(dāng)她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時,她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 如圖所示,小光同學(xué)舉著一塊寫有“上”字的牌子站在一豎立的大平面鏡前,這時他本人通過平面鏡看到牌子上的“上”字呈現(xiàn)的情景應(yīng)該是( )4. 請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A'B'。5. 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利用如圖甲所示器材進(jìn)行了以下操作:(1) 實驗中小明為了確定像的位置,把點燃的蠟燭A放在與水平桌面垂直的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__________(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未畫出),調(diào)整蠟燭B的位置,直到與蠟燭A的像重合,則B所在的位置即為像的位置。 (2) 將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記錄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紙上,連接物和對應(yīng)的像點,如圖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結(jié)論: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__。 (3) 將光屏豎立在像的位置(與玻璃板平行),光屏上無法呈現(xiàn)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填“虛”或“實”)像。 (4) 因為蠟燭燃燒會變短,小明改用兩塊相同的圓柱體銅塊代替蠟燭。利用圓柱體銅塊做實驗,除了亮度比蠟燭暗之外,另一個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礎(chǔ)過關(guān)】1. 關(guān)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越大,所成的像越大B. 物體離平面鏡越遠(yuǎn),所成的像越小C. 物體離平面鏡越近,所成的像越大D. 平面鏡越大,所成的像越大2. 關(guān)于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探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本實驗在較亮的環(huán)境下做,效果會更好B. 如果玻璃板不與水平桌面垂直,將無法成像C. 用兩支大小相同的蠟燭有利于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guān)系D. 平面鏡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有關(guān)3. 如圖所示,小紅身高1.65m,站在平面鏡前3m處,則( )A. 若小紅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鏡,則鏡中的像相對于平面鏡的速度是1m/sB. 若小紅面鏡,則她在鏡中的像會變大C. 若小紅面鏡1m,則她與鏡中的像的距離是2mD. 平面鏡中像的高度一定比1.65m矮4. 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時,固定蠟燭甲,為確定其像的位置,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移動丙靠近乙 B. 移動丙遠(yuǎn)離乙C. 移動乙靠近丙 D. 移動乙遠(yuǎn)離丙5. 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小丑在平面鏡中成像的是( )6. 身高1.7m的小明站立在平面鏡前2m處,小明與他的像的距離為________m,像高_(dá)_______m,所成的是______(填“虛”或“實”)像。 7. 在古文中記載“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古人用銅制成的鏡子來整理自己的衣著。當(dāng)人遠(yuǎn)離銅鏡時,鏡中的像與人之間的距離將會________;像的大小將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8. 小明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 實驗過程中將光屏放在蠟燭像的位置處,觀察光屏上有無蠟燭的像,這樣做的目的是確定像的_________。 (2) 蠟燭B和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和物____________。 (3) 其他小組使用跳棋完成實驗時,發(fā)現(xiàn)棋子M的像M'偏暗,于是進(jìn)行了如圖乙所示的幾種操作,a是對著棋子M照射,b和c都是對著像M'照射,a、b、c三種操作中,觀察到M的像最亮的是______。【能力進(jìn)階】9. 如圖,蠟燭在平面鏡MNOP前AB處,所成的像在位置A'B'處,現(xiàn)將平面鏡以MN為軸,順時針旋轉(zhuǎn)1°,那么蠟燭所成的像( )A. 仍在A'B'處B. 下端不成在B'處C. 以BB'為軸旋轉(zhuǎn)1°D. 以BB'為軸旋轉(zhuǎn)2°10. 如圖所示,平面鏡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長6cm的鉛筆平放在地面上且與平面鏡垂直,筆尖離鏡面10cm,現(xiàn)鉛筆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鏡向它勻速靠近,則( )A. 鉛筆的像為虛像,且尖端朝右B. 筆尖的像移動速度大于筆尾的像移動速度C. 經(jīng)過3s,筆尖的像與筆尾的像相距6cmD. 將M逆時針轉(zhuǎn)動45°,鉛筆的像豎直且尖端朝上11. 如圖所示,請作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C'。12. 如圖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鏡。13. 小笛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進(jìn)行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1) 小笛選擇實驗器材時,他選用玻璃板而不選平面鏡來進(jìn)行實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實驗中,如果把蠟燭A遠(yuǎn)離玻璃板,看到的像會_________(填“遠(yuǎn)離”或“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 實驗過程中,如果玻璃板沒有垂直放在紙上,而是如圖乙所示傾斜,那么蠟燭A的像的位置最接近圖中的______(填“A1”“A2”或“A3”)。 (4) 若要確認(rèn)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還是實像,進(jìn)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實驗過程中,小笛仔細(xì)觀察,發(fā)現(xiàn)蠟燭的像有重影。請你幫小笛分析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知識梳理】1、相等;相等;垂直;對稱;2、不能;虛;【隨堂練習(xí)】1、3;虛;2、1.6;不變;3、B;4、如圖所示;5、未點燃;相等;虛;不能判斷像正立、倒立的情況;【基礎(chǔ)過關(guān)】1、A;2、C;3、A;4、A;5、D;6、1.7;4;虛;7、變大;不變;8、虛實;大小相等;a;【能力進(jìn)階】9、B;10、C;11、如圖所示;12、如圖所示;13、便于確定像的位置;遠(yuǎn)離;不變;A1;把蠟燭B取走,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上,看光屏上是否有蠟燭A的像,若沒有,則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玻璃板的兩個面都會反射成像,造成重影;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