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2 聲音的特性(重難點練習)(含答案)-蘇科版(202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2 聲音的特性(重難點練習)(含答案)-蘇科版(2024)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2 聲音的特性(重難點練習)
一.響度及其影響因素的辨析(共10小題)
二.音調及其影響因素的辨析(共11小題)
三.音色及其影響因素的辨析(共4小題)
四.聲音特性的綜合辨析(共7小題)
五.聲音波形圖的應用(共6小題)
六.聲音特性的探究實驗(共7小題)
一.響度及其影響因素的辨析(共10小題)
1.“小五”是面向人居環境設計的第五代類人型機器人,如圖是“小五”推輪椅上的老人外出活動的情景?!靶∥濉敝С侄噍喠鲿硨υ挘粽Z音模式從“深沉大叔”切換為“清亮女聲”,音量保持不變。語音輸出無需改變的物理量是( ?。?br/>A.頻率 B.響度 C.音色 D.音調
2.假日出游,我們在乘坐高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時,為避免影響其他乘客,交談時應“輕聲細語”、“輕聲細語”主要指控制聲音的(  )
A.響度 B.音調 C.傳播速度 D.頻率
3.如圖所示是一款骨傳導藍牙耳機,將耳機貼在顳骨附近,既可以聽到耳機發出的聲音,又不影響聽到周圍環境的聲音。使用藍牙耳機播放音樂時,為了保護聽力,需要適當調小聲音的(  )
A.音調 B.音色 C.頻率 D.響度
4.關于音響設備中的擴音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提高聲音的音調 B.改變聲音的音色
C.增大聲音的響度 D.加快聲音的傳播速度
5.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如圖所示是我國古老的傳統彈撥樂器古箏,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弦,主要改變了聲音的( ?。?br/>A.速度 B.音調 C.響度 D.音色
6.如圖所示,保持杯內水量不變,沾濕手指,用不同大小的力摩擦杯口,改變聲音的( ?。?br/>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速度
7.成語是漢語中的一種獨特表達方式,不僅能傳達具體的意思,還豐富了語言表達。下列成語對聲現象有著生動的描述,其中描述聲音響度小的是(  )
A.低聲細語 B.引吭高歌 C.悅耳動聽 D.曲高和寡
8.如圖是某城市公園科普廣場上的“聚音焦”。該裝置可以使遠處傳來的聲音在其表面發生反射而會聚,改變了聲音的( ?。?br/>A.響度 B.音色 C.音調 D.速度
9.AI智能音箱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它可以模仿很多動物的聲音,也可以與用戶進行語音對話,實現語音操控。它模仿出來的聲音之所以惟妙惟肖是因其“抓住”了聲音的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當人們對它發出“調大聲音”的指令時,音箱就自動改變聲音的 ,在其內部揚聲器的 變大。
10.如圖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紙屑,敲擊鼓面,紙屑在鼓面上跳動。此實驗現象表明 在振動;碎紙屑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比較圖中甲、乙兩次敲鼓時紙屑跳動的情況,說明兩次敲鼓時發出聲音的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不同。
二.音調及其影響因素的辨析(共11小題)
11.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確能聽見討厭的蚊子聲,主要是因為他們所發出的聲音的( )
A.音調不同 B.響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振幅不同
12.有些學生成長時聲音逐漸改變了,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聲帶振動變快 B.聲帶振動變慢
C.聲帶振幅變小 D.聲帶振幅變大
13.如圖所示,某學生練習拉奏二胡時,不斷改變手指按壓弦的位置,這是為了改變二胡發出聲音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振幅
14.“五四”來臨之際,學校舉辦了“青春與祖國共成長”校園合唱比賽。某班合唱隊有高音、中音、低音三個聲部。這里的“高”“中”“低”是指聲音的( ?。?br/>A.振幅 B.響度 C.音調 D.音色
15.編鐘是我國瑰寶。如圖,敲M處發出的聲音音調比敲N處的高,比敲P處的低。根據上述實驗,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br/>A.編鐘發出聲音的頻率與其質量、被敲擊的位置有關
B.若敲擊Q處,編鐘每秒振動的次數與敲N處時相同
C.若敲擊Q處,編鐘的振幅一定比敲N處時大
D.若敲擊Q處,編鐘的響度一定比敲N處時小
16.《詩經·關雎》中“參差荇菜”一句,以“參差”形容水草長短不齊。我國傳統管樂器排簫(圖)因竹管長短錯落,雅稱“參差”。竹管“參差”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br/>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振幅
17.無錫致力于打造“兒童友好城市”。如圖是許多公園配備的兒童設施樂風琴,利用琴槌敲擊不同的琴鍵,目的是改變發出聲音的( ?。?br/>A.振幅 B.響度 C.音調 D.音色
18.三弦是天津快板的主要伴奏樂器。演奏前,演員經常要調節弦的松緊程度,其主要目的是調節弦發出聲音的(  )
A.音色 B.響度 C.音調 D.速度
19.小福用金屬管自制小樂器,如圖所示。敲擊不同長度金屬管,能發出“do(1)”“re(2)”“mi(3)”“fa(4)”“sol(5)”“la(6)”“si(7)”。小華演奏歌曲《兩只老虎》中的“跑”時,應敲擊的金屬管是( ?。?br/>A.a B.c C.e D.g
20.如圖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會發出類似青蛙的叫聲,有時還能引起周圍青蛙的附和共鳴。用木棒快速摩擦青蛙背部時,改變的是聲音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速度
21.小明用手機調弦軟件在同一位置測吉他弦發聲的參數,兩次撥A弦后界面如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擰松A弦后,再次撥動發出聲音的頻率變高 B.第一次的振幅比第二次大
C.第一次測得的音調比第二次高 D.第一次測得A弦每秒振動56次
三.音色及其影響因素的辨析(共4小題)
22.我們能夠區分琵琶、二胡和編鐘發出的聲音,是依據聲音的(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速度
23.夏天,小明回鄉下爺爺家避暑,發現院子里常有喜鵲、斑鳩、黃鸝、布谷等鳥兒光顧,并發出悅耳的鳴叫聲,時間久了,小明只聽聲音就能斷定是何種鳥來了,其判斷依據是聲音的(  )
A.音色 B.響度 C.音調 D.頻率
24.人工智能和物聯網融合的產物(AIoT),為物聯網注入了智能的靈魂,深刻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某款AI(人工智能)音箱可以識別主人說出的“指令”,進而控制家庭物聯網中的設施,而當別人說出同樣的“指令”時,卻無法調控相關的設施,該功能主要是依據聲音的( ?。?br/>A.音色 B.音調 C.響度 D.傳播速度
25.在某校舉辦的“平安校園,反詐防騙”活動中,工作人員向同學們介紹了新型AI詐騙:行騙人提取到某人的聲音后,利用AI技術進行聲音合成,從而可以用偽造的聲音騙過其他人。偽造的聲音能夠騙過其他人的原因是( ?。?br/>A.偽造的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偽造的聲音在傳播時不需要介質
C.偽造的聲音傳播速度比光速更快 D.偽造的聲音與該人聲音音色相同
四.聲音特性的綜合辨析(共7小題)
26.二胡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樂器。下列關于二胡發出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二胡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過程中,傳播速度逐漸減小
B.二胡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過程中,響度逐漸減小
C.用力拉動二胡琴弦,聲音的音調變高
D.用力拉動二胡琴弦,聲音的音色改變
27.篪(chí)是我國古老的一種橫吹竹管樂器如圖所示。其外形與笛子相似,但兩端封閉,無孔膜,吹奏時按壓不同的孔可發出不同的聲音。下列有關篪的各種說法正確的是( ?。?br/>A.篪聲是由空氣柱振動產生的 B.篪發出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108m/s
C.能區分篪聲和笛聲是因為音調不同 D.按壓不同孔時,篪聲的響度改變
28.如圖所示是八年級學生小聰學習聲現象相關知識后自制的樂器四弦琴,能發出高低不同的弦音,關于四弦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樂器通過橡皮筋的振動產生聲音
B.四弦琴美妙的聲音通過空氣傳到我們耳朵里
C.通過橡皮筋的粗細和松緊來改變振幅,從而改變音調
D.四弦琴中間的圓口叫音孔,可以起到回音效果,增大聲音的響度
29.我國的傳統樂器有笛子、簫、琵琶、古箏、銅鼓等,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調節琵琶琴弦的松緊是為了改變音調 B.不同樂器演奏時音色不同
C.各種樂器演奏同一首樂曲,音調不同 D.樂器發出的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人們的耳朵
30.如圖,是中國古代的一些古典樂器。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撥動琵琶粗細不同的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編鐘,發出聲音的響度相同
C.吹簫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可以改變聲音的速度
D.用三種樂器在演奏同一樂曲時,發出聲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31.下列關于聲音的特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我們能區分不同人的聲音,主要是由于音色不同
B.從左向右依次用嘴吹圖示的“水瓶琴”,則其音調變低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架子鼓時,會改變鼓聲的響度
D.長笛、簫等樂器、吹奏時抬起不同的手指,就會改變聲音的音調
32.學習聲學知識后,張華利用大小不同的不銹鋼蒸篦、塑料桶、不銹鋼盆自制了一個如圖所示的架子鼓,并利用此鼓給大家帶來了精彩的表演。下列有關聲學知識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相同的力度敲擊大小不同的不銹鋼蒸篦,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B.用相同的力度敲擊塑料桶和不銹鋼盆,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C.用不同的力度敲擊同一個塑料盆,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D.距離很遠的人聽到他的演奏聲很小,是因為音調低
五.聲音波形圖的應用(共6小題)
33.如圖所示為不同的聲音信號輸入示波器時顯示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甲、丙的音色相同 B.甲、乙的音調相同
C.乙、丙的響度相同 D.丙、丁的響度相同
34.如圖所示是幾種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其中正確的是(  )
A.音調相同的是甲和丙 B.音調相同的是甲和乙
C.響度相同的是乙和丙 D.三種聲音的音色不同
35.張老師吹響長笛一個音,并用A、B兩個相同的聲音監測器在不同距離的位置監測。監測器得到如圖所示的波形圖,則(  )
A.監測器A的音調更高 B.監測器B的響度更大
C.監測器A距離張老師比監測器B近 D.聲音到達監測器B時速度更快一些
36.把一個發聲體發出的聲音信號輸入計算機,觀察到聲音的波形如圖所示,由此可以知道發聲體 (選填樂音三要素)在發生變化。
37.編鐘是我國出土的春秋戰國時代的樂器。現有四個編鐘,如圖1所示,它們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編鐘上有一隱形的裂痕,為了查找出這個編鐘,用錘子分別敲擊它們,將所產生的聲波輸入示波器中,如圖2所示四幅圖為示波器中顯示的波形圖,則 (選填“a”“b”“c”或“d”)對應的編鐘有裂紋,我們能辨別出編鐘的聲音,是利用聲音的 不同。
38.萍萍幫媽媽刷洗餐具,演奏出鍋、碗、筷、勺的“交響曲”;根據聲音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者“音色”)可以判斷出是鍋還是碗發出的響聲。某種機械,可以在6s內振動18000次,該機械振動的頻率是 Hz。音樂小組的同學制作了2件樂器,2件樂器發聲的波形圖如圖所示。2件樂器發出的聲音響度和 相同(選填“音色”或者“音調”)。
六.聲音特性的探究實驗(共7小題)
39.如圖所示,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探究聲音的特征:
A.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
B.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
C.改變薄塑科尺劃過梳子的速度
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
(1)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你認為能夠完成探究目的是 (選填字母),通過探究可知: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 決定的;
(2)如圖A所示,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齒數越多,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越高,如圖D所示,吹筆帽發出的聲音是 振動產生的;
(3)如圖B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 (選填“鋼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動發出的聲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則聽到聲音的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變大;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仔細聆聽鋼尺振動發出聲音,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
40.小琳同學學習了“聲現象”以后:
(1)她進行“音調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活動,利用一些長短、粗細、材料不同的琴弦,在圖甲中已標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細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長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且松緊程度一致,若她選擇a、d兩弦線做實驗,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與弦線 的關系;若她要研究音調與弦線粗細的關系,則應選擇 兩根弦線做實驗;
(2)她觀察到家里音箱上的揚聲器開關開啟時,紙盆有振動。于是她在一個揚聲器的紙盆上放上小紙團如圖乙,接上錄放機。播放音樂時小紙團跳動,停止播放時小紙團也停止跳動,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調大音量,紙團跳得更 (選填“高”或“低”),說明發聲體的 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
(3)她突發奇想:若將該實驗裝置移到月球上進行實驗,當揚聲器播放音樂時,她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聲音,原因是 。
41.為了探究聲音的三個特性,實驗小組同學用兩把大小完全一樣的鋼尺和塑料尺分別進行了以下操作,如圖所示;
(1)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振動的幅度(振幅)大致相同:實驗發現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慢;發出聲音的音調越 ;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的 有關;
(2)保持鋼尺伸出長度不變,用大小 (“不同”或“相同”)的力撥動它伸出桌面的端部,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從而得出了聲音的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3)把(2)步驟中的鋼尺換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聽出了兩次聲音的 不同;
(4)以上探究方法叫 ,下列研究問題的方法不是采用這種方法的是 。
A.探究擺的等時性時,保持擺線長度和擺球質量相同
B.用懸掛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
42.吉他是一種通過弦的振動發聲的樂器。小陳同學學習物理知識后知道琴弦振動發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長短、粗細和松緊有關。
(1)如圖甲所示,利用幾根弦做研究,其中a、b、c、d四根弦線的松緊相同;
①若選擇b、d兩弦線做實驗,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與弦線 的關系;
②若要探究音調與弦線粗細的關系,則應選擇 兩弦線實驗。
(2)如圖乙所示,在一個空盒上固定一根木柄,琴弦一端固定在木盒0處,就制成了一把簡單的吉他?,F用這把自制的吉他探究琴弦振動發出不同音調“do(1)、re(2)、mi(3)、fa(4)、sol(5)”,通過實驗得到如表所示的數據:
唱名 do re mi fa sol ……
頻率(f/Hz) 256 288 320 341.3 384 ……
弦長(l/cm) 60 48 45 40 ……
①此處木盒的作用是調節聲音的 ;
②根據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結論:弦發聲的音調越高,弦長越 。
(3)若要探究音調高低和弦的松緊的關系,應使用 (選填“同一根琴弦”或“不同的琴弦”),改變弦的松緊程度,用相同的力撥動,得出相應的結論;如果弦的松緊程度不變,撥動時所用的力不同時,會聽到發出的聲音的 不同。
43.在觀看交響樂隊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現同屬于管樂器的圓號、小號、長號、大號發出聲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管內空氣柱的長度有關;
猜想二:管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管內空氣柱的橫截面積(粗細)有關。
序號 A B C D E F
注射器規格(mL) 2.5 2.5 2.5 5 5 5
空氣柱長度(cm) 2 1.5 1 2 1.5 1
頻率(Hz) 337 488 562 300 337 488
聲強級(dB) 75 75 60 75 60 75
小華找來了兩個未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哨子(如圖所示)。注射器的規格分別為2.5mL和5mL。他一邊吹哨子一邊調整注射器內空氣柱的長度,同時利用專用儀器測出聲音的頻率和響度,詳見表。
(1)選用序號為A、B、C的三次實驗做對比,可以得出:當空氣柱的 相同時,管內空氣柱越短,音調越 。
(2)選用序號為 的兩次實驗做對比,可以得出:當空氣柱的 相同時,管內空氣柱橫截面積越大,音調越 。
(3)序號為C、F的兩次實驗中,響度大的是 。(填“C”或“F”)
44.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小明觀察到演奏二胡時可通過按壓、松開、滑動弦線等指法配合產生優美旋律。于是他提出問題: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思考后他進行了猜想: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長度、粗細和松緊有關。
實驗次數 1 2 3 4
鋼絲粗細程度 粗 細 細 ____
AB間距/cm 50 50 50 30
鉤碼個數/個 3 3 4 4
(1)為了探究小明的猜想,請將表格空格處補充完整: 。
(2)實驗中,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量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 。
(3)第1、2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弦的 的關系。撥動鋼絲后發現第1次實驗中鋼絲發聲比第2次實驗中鋼絲發聲的音調低,則可初步得出結論:當弦的長度和松緊相同時,弦越 ,發聲的音調越高。
(4)第3、4兩次實驗時,發現第3次實驗中鋼絲發聲的音調低。在二胡演奏活動中,如圖2所示,小明想要讓二胡弦發出音調較低的聲音,此時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松開 (選填“中指”或“食指”),理由是 。
45.吉他是由兩端固定的琴弦產生振動而發音的,如圖1所示。為了研究同一根鋼制琴弦發聲音調與哪些因素有關,可利用圖2所示實驗裝置,一塊厚木板上有A、B兩個楔支撐著琴弦,其中A楔固定,B楔可沿木板左右移動以改變琴弦振動部分AB的長度。將鋼制琴弦的末端固定在木板O點,另一端通過滑輪懸掛不同個數的相同重物,重物個數越多,琴弦繃的越緊。輕輕撥動琴弦,在AB間產生振動,并用儀器測出發聲頻率。
(1)某小組同學得到了下表中的數據,分析數據可以發現,該小組同學研究的是弦振動時發聲的音調與弦的 和弦的松緊程度這兩個因素的關系;
實驗序號 長度L/m 重物/個數 頻率f/Hz
1 0.4 2 375
2 0.8 2 170
3 4 265
(2)當表中的空格數據為 時,可用2、3兩次實驗來研究弦振動發聲的音調和弦的 的關系;
(3)分析表中 兩次實驗數據可以發現:同一根弦在松緊程度相同時,弦越 ,振動時弦的音調越低;
(4)在上述探究的基礎上,他們又選用一根與鋼制琴弦粗細相同的長為0.4m的尼龍弦,來探究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則需懸掛重物個數為 個;
(5)該實驗探究過程中用到的主要科學探究方法是 法。
答案與解析
一.響度及其影響因素的辨析(共10小題)
1.“小五”是面向人居環境設計的第五代類人型機器人,如圖是“小五”推輪椅上的老人外出活動的情景?!靶∥濉敝С侄噍喠鲿硨υ?,若語音模式從“深沉大叔”切換為“清亮女聲”,音量保持不變。語音輸出無需改變的物理量是( ?。?br/>A.頻率 B.響度 C.音色 D.音調
【答案】B
【詳解】頻率的高低影響的是音調,音調越高,振動頻率越高,“深沉大叔”意思是音調低,“清亮女聲”意思是音調高;音量保持不變,指的是聲音的大小不變,是指響度不變;音色是指物體發聲的特色,人們根據音色判斷是什么物體發聲。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2.假日出游,我們在乘坐高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時,為避免影響其他乘客,交談時應“輕聲細語”、“輕聲細語”主要指控制聲音的(  )
A.響度 B.音調 C.傳播速度 D.頻率
【答案】A
【詳解】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或強弱,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和特色,頻率是指振動的快慢,可以影響到音調的高低?!拜p聲細語”是指聲音小,而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所以在公共場所交談要“輕聲細語”,是指要控制聲音的響度。
故選A。
3.如圖所示是一款骨傳導藍牙耳機,將耳機貼在顳骨附近,既可以聽到耳機發出的聲音,又不影響聽到周圍環境的聲音。使用藍牙耳機播放音樂時,為了保護聽力,需要適當調小聲音的( ?。?br/>A.音調 B.音色 C.頻率 D.響度
【答案】D
【詳解】使用藍牙耳機播放音樂時,為了保護聽力,應減小音量,即需要適當調小聲音的響度,與聲音的音調、音色和頻率無關,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4.關于音響設備中的擴音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提高聲音的音調 B.改變聲音的音色
C.增大聲音的響度 D.加快聲音的傳播速度
【答案】C
【詳解】A.音調由聲波的頻率決定,擴音器不會改變原聲的頻率,不會改變聲音的音調,故A錯誤;
B.音色由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若擴音器無失真,音色不會改變,故B錯誤;
C.擴音器的作用是將電信號轉化為聲信號,并通過增大聲波的振幅來增強聲音的響度,故C正確;
D.聲音的傳播速度僅與介質種類和狀態(如溫度)有關,擴音器無法改變傳播速度,故D錯誤。
故選C。
5.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如圖所示是我國古老的傳統彈撥樂器古箏,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弦,主要改變了聲音的(  )
A.速度 B.音調 C.響度 D.音色
【答案】C
【詳解】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古箏的同一根弦,可以改變弦的振動幅度,進而來改變了聲音的響度,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如圖所示,保持杯內水量不變,沾濕手指,用不同大小的力摩擦杯口,改變聲音的( ?。?br/>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速度
【答案】A
【詳解】用不同大小的力摩擦杯口,杯口振動幅度不同,振幅影響響度,所以改變的是響度。
故選A。
7.成語是漢語中的一種獨特表達方式,不僅能傳達具體的意思,還豐富了語言表達。下列成語對聲現象有著生動的描述,其中描述聲音響度小的是( ?。?br/>A.低聲細語 B.引吭高歌 C.悅耳動聽 D.曲高和寡
【答案】A
【詳解】A.低聲細語形容聲音特別小,描述聲音的響度小。故A符合題意;
B.引吭高歌的意思是放開嗓子,大聲歌唱,描述聲音的響度大。故B不符合題意;
C.悅耳動聽形容聲音比較優美、能讓人快樂,用來描述聲音的音色好。故C不符合題意;
D.曲高和寡的意思是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指的是聲音的音調高。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 A。
8.如圖是某城市公園科普廣場上的“聚音焦”。該裝置可以使遠處傳來的聲音在其表面發生反射而會聚,改變了聲音的( ?。?br/>A.響度 B.音色 C.音調 D.速度
【答案】A
【詳解】響度的大小與聲音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該裝置可以使遠處傳來的聲音在其表面發生反射而會聚,此時改變了聲音的響度,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9.AI智能音箱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它可以模仿很多動物的聲音,也可以與用戶進行語音對話,實現語音操控。它模仿出來的聲音之所以惟妙惟肖是因其“抓住”了聲音的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當人們對它發出“調大聲音”的指令時,音箱就自動改變聲音的 ,在其內部揚聲器的 變大。
【答案】 音色 響度 振幅
【詳解】[1]不同發聲體由于材料、結構等不同,導致有不同的音色,它模仿出來的聲音之所以惟妙惟肖是因其“抓住”了聲音的音色。
[2][3]當對AI智能音箱發出調大聲音的指令時,音箱就自動改變聲音的響度,響度變大,則音箱內部揚聲器振動的幅度變大。
10.如圖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紙屑,敲擊鼓面,紙屑在鼓面上跳動。此實驗現象表明 在振動;碎紙屑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比較圖中甲、乙兩次敲鼓時紙屑跳動的情況,說明兩次敲鼓時發出聲音的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不同。
【答案】 鼓面 將微小振動放大 響度
【詳解】[1][2]圖甲中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紙屑,輕敲鼓時看到紙屑上下跳動,是鼓面把紙屑彈起。這個現象說明,鼓面在振動。其中紙屑的作用是將不易發覺的鼓面的振動放大,用到了轉換法。
[3]比較圖甲、乙兩次敲鼓的情況知道,甲圖中的紙屑彈起的高度低,乙圖中的紙屑彈起的高度高,說明乙鼓面比甲鼓面振動的幅度大,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二.音調及其影響因素的辨析(共11小題)
11.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確能聽見討厭的蚊子聲,主要是因為他們所發出的聲音的( )
A.音調不同 B.響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振幅不同
【答案】A
【詳解】A.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我們的聽覺頻率范圍為,蝴蝶翅膀因振動頻率太小我們聽不到聲音,而蚊子飛行時的翅膀因振動頻率較大使我們能聽到聲音,故A符合題意;
BD.響度的大小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發聲體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蝴蝶與蚊子的發聲體是翅膀,我們之所以能聽到蚊子的聲音而聽不到蝴蝶的聲音,主要是他們所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與發聲體的振幅、響度無關,故BD均不符合題意;
C.音色與發聲體的結構、材料等有關,我們用它來區分發聲體的種類、構造等方面的不同,與本題題意不符,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2.有些學生成長時聲音逐漸改變了,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聲帶振動變快 B.聲帶振動變慢
C.聲帶振幅變小 D.聲帶振幅變大
【答案】B
【詳解】隨著學生的成長,特別是在青春期,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特征發生很大變化,其中包括聲帶的改變。聲帶長度增加,質量加大,使得聲帶振動的速度變慢,這導致音高降低,聲音變得更深沉或低沉。因此,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聲音的變化主要是由于聲帶振動變慢而引起的。
故選B。
13.如圖所示,某學生練習拉奏二胡時,不斷改變手指按壓弦的位置,這是為了改變二胡發出聲音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振幅
【答案】A
【詳解】演奏二胡時,手指不斷變化按壓琴弦的位置,改變了琴弦振動部分的長度,能改變琴弦振動的頻率,從而改變發出聲音的音調。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14.“五四”來臨之際,學校舉辦了“青春與祖國共成長”校園合唱比賽。某班合唱隊有高音、中音、低音三個聲部。這里的“高”“中”“低”是指聲音的( ?。?br/>A.振幅 B.響度 C.音調 D.音色
【答案】C
【詳解】聲音有三個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音色是指聲音的特色,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等決定。 在本題中,合唱隊的高音、中音、低音聲部,這里的 “高”“中”“低” 描述的是聲音的高低,即音調。故ABD不符合題意,C
符合題意。
故選C。
15.編鐘是我國瑰寶。如圖,敲M處發出的聲音音調比敲N處的高,比敲P處的低。根據上述實驗,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br/>A.編鐘發出聲音的頻率與其質量、被敲擊的位置有關
B.若敲擊Q處,編鐘每秒振動的次數與敲N處時相同
C.若敲擊Q處,編鐘的振幅一定比敲N處時大
D.若敲擊Q處,編鐘的響度一定比敲N處時小
【答案】A
【詳解】A.敲M處發出的聲音音調比敲N處的高,比敲P處的低,說明編鐘發出聲音的頻率與其質量、被敲擊的位置有關,故A符合題意;
B.敲M處發出的聲音音調比敲P處的低,即敲M處編鐘每秒振動的次數比敲P處的少,說明編鐘發出聲音的音調與被敲擊的位置有關,同一編鐘敲擊的位置不同,編鐘振動的頻率不同,故敲擊Q處,編鐘每秒振動的次數與敲N處時不同,故B不符合題意;
CD.編鐘的振幅和響度與敲擊的力度有關,與敲擊的位置無關,故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6.《詩經·關雎》中“參差荇菜”一句,以“參差”形容水草長短不齊。我國傳統管樂器排簫(圖)因竹管長短錯落,雅稱“參差”。竹管“參差”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br/>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振幅
【答案】A
【詳解】不同長度的竹管內空氣柱長短不一樣,因而空氣柱的振動頻率也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也會不同,所以竹管參差不齊,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7.無錫致力于打造“兒童友好城市”。如圖是許多公園配備的兒童設施樂風琴,利用琴槌敲擊不同的琴鍵,目的是改變發出聲音的( ?。?br/>A.振幅 B.響度 C.音調 D.音色
【答案】C
【詳解】不同的琴鍵長短不同,所以敲擊不同的琴鍵,振動的頻率不同,導致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振幅是指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與敲擊的力度有關,會影響響度,即聲音的大??;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 C。
18.三弦是天津快板的主要伴奏樂器。演奏前,演員經常要調節弦的松緊程度,其主要目的是調節弦發出聲音的(  )
A.音色 B.響度 C.音調 D.速度
【答案】C
【詳解】演奏前,演員經常要調節弦的松緊程度,其主要目的是調節弦振動的頻率,從而改變弦發出聲音的音調,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9.小福用金屬管自制小樂器,如圖所示。敲擊不同長度金屬管,能發出“do(1)”“re(2)”“mi(3)”“fa(4)”“sol(5)”“la(6)”“si(7)”。小華演奏歌曲《兩只老虎》中的“跑”時,應敲擊的金屬管是( ?。?br/>A.a B.c C.e D.g
【答案】B
【詳解】敲擊不同長度金屬管時,是金屬管在振動,金屬管越短,其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所以“do(1)”“re(2)”“mi(3)”“fa(4)”“sol(5)”“la(6)”“si(7)”對應的管分別是a、b、c、d、e、f、g;小華演奏歌曲《兩只老虎》中的“跑”時,對應的音是“mi(3)”,應敲擊的金屬管是c,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0.如圖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會發出類似青蛙的叫聲,有時還能引起周圍青蛙的附和共鳴。用木棒快速摩擦青蛙背部時,改變的是聲音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速度
【答案】A
【詳解】A.用木棒快速摩擦青蛙背部時,青蛙的背振動越快,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高,故A符合題意;
B.聲音的響度與振幅、傳播距離的遠近、分散程度等有關,則此時不能改變聲音的響度,故B不符合題意;
C.聲音的音色與發聲體有關,發聲體不變,音色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
D.聲音的傳播速度與傳播聲音的介質、溫度有關,此時聲音的傳播速度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1.小明用手機調弦軟件在同一位置測吉他弦發聲的參數,兩次撥A弦后界面如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擰松A弦后,再次撥動發出聲音的頻率變高 B.第一次的振幅比第二次大
C.第一次測得的音調比第二次高 D.第一次測得A弦每秒振動56次
【答案】C
【詳解】A.其他條件不變時,琴弦越緊,頻率越大,所以擰松A弦后再撥動每秒振動的次數少,再次撥動發出聲音的頻率變低,故A錯誤;
B.題目中顯示的分貝數不同,說明吉他弦的振幅不同,第一次分貝數小于第二次分貝數,即第一次的振幅小于第二次的振幅,故B錯誤;
C.音調由頻率決定,頻率大,音調高,由圖可知,第一次的頻率大于第二次的頻率,所以第一次的音調比第二次高,故C正確;
D.頻率指物體一秒振動的次數,所以第一次測得A弦每秒振動145.4次,故D錯誤。
故選 C。
三.音色及其影響因素的辨析(共4小題)
22.我們能夠區分琵琶、二胡和編鐘發出的聲音,是依據聲音的(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速度
【答案】B
【詳解】A.音調指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故A不符合題意;
B.音色反映發聲體的品質與特色,與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同,我們能夠區分琵琶、二胡和編鐘發出的聲音,是依據聲音的音色,故B符合題意;
C.響度指聲音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幅度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古C不符合題意;
D.聲音傳播的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3.夏天,小明回鄉下爺爺家避暑,發現院子里常有喜鵲、斑鳩、黃鸝、布谷等鳥兒光顧,并發出悅耳的鳴叫聲,時間久了,小明只聽聲音就能斷定是何種鳥來了,其判斷依據是聲音的( ?。?br/>A.音色 B.響度 C.音調 D.頻率
【答案】A
【詳解】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不同的發聲體,其音調和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所以小明只聽聲音就能斷定是何種鳥來了,其判斷依據是聲音的音色。
故選A。
24.人工智能和物聯網融合的產物(AIoT),為物聯網注入了智能的靈魂,深刻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某款AI(人工智能)音箱可以識別主人說出的“指令”,進而控制家庭物聯網中的設施,而當別人說出同樣的“指令”時,卻無法調控相關的設施,該功能主要是依據聲音的(  )
A.音色 B.音調 C.響度 D.傳播速度
【答案】A
【詳解】每個人的聲帶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就不同,音箱可以識別主人說出的“指令”,進而調控家庭物聯網中的設施,而當別人說出同樣的“指令”時,卻無法調控相關設施,該功能主要依據聲音的音色。
故選A。
25.在某校舉辦的“平安校園,反詐防騙”活動中,工作人員向同學們介紹了新型AI詐騙:行騙人提取到某人的聲音后,利用AI技術進行聲音合成,從而可以用偽造的聲音騙過其他人。偽造的聲音能夠騙過其他人的原因是( ?。?br/>A.偽造的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偽造的聲音在傳播時不需要介質
C.偽造的聲音傳播速度比光速更快 D.偽造的聲音與該人聲音音色相同
【答案】D
【詳解】偽造的聲音能夠騙過其他人的原因是偽造的聲音與該人聲音音色相同,因為音色是發聲體的聲音品質,由發聲體本身的特征決定,是區別聲音的重要標志。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四.聲音特性的綜合辨析(共7小題)
26.二胡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樂器。下列關于二胡發出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二胡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過程中,傳播速度逐漸減小
B.二胡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過程中,響度逐漸減小
C.用力拉動二胡琴弦,聲音的音調變高
D.用力拉動二胡琴弦,聲音的音色改變
【答案】B
【詳解】A.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種類、狀態和溫度等因素有關,在相同條件下,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速度是不變的,不會逐漸減小,故A錯誤;
B.響度與振幅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二胡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過程中,隨著距離二胡越來越遠,響度逐漸減小,故B正確;
CD.用力拉動二胡琴弦,琴弦的振幅變大,因此聲音的響度變大,琴弦的振動頻率不變,發出聲音的音調不變,琴弦的材料和結構不變,發出聲音的音色不變,故CD錯誤。
故選B。
27.篪(chí)是我國古老的一種橫吹竹管樂器如圖所示。其外形與笛子相似,但兩端封閉,無孔膜,吹奏時按壓不同的孔可發出不同的聲音。下列有關篪的各種說法正確的是( ?。?br/>A.篪聲是由空氣柱振動產生的 B.篪發出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108m/s
C.能區分篪聲和笛聲是因為音調不同 D.按壓不同孔時,篪聲的響度改變
【答案】A
【詳解】A.一切聲音都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篪聲是由篪管內的空氣柱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
B.篪發出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40m/s,故B錯誤;
C.音色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決定,不同發聲體發出的聲音音色不同,能區分篪聲和笛聲是因為音色不同,故C錯誤;
D.按壓不同孔時,篪管內空氣柱振動頻率改變,篪聲的音調改變,故D錯誤。
故選A。
28.如圖所示是八年級學生小聰學習聲現象相關知識后自制的樂器四弦琴,能發出高低不同的弦音,關于四弦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樂器通過橡皮筋的振動產生聲音
B.四弦琴美妙的聲音通過空氣傳到我們耳朵里
C.通過橡皮筋的粗細和松緊來改變振幅,從而改變音調
D.四弦琴中間的圓口叫音孔,可以起到回音效果,增大聲音的響度
【答案】C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該樂器通過橡皮筋的振動產生聲音,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四弦琴美妙的聲音通過空氣傳到我們耳朵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通過調節橡皮筋的粗細和松緊來改變橡皮筋振動的頻率,從而改變音調,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四弦琴中間的圓口叫音孔,可以使聲音發生發射,聚攏在一起,起到回音效果,增大聲音的響度的作用,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9.我國的傳統樂器有笛子、簫、琵琶、古箏、銅鼓等,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調節琵琶琴弦的松緊是為了改變音調 B.不同樂器演奏時音色不同
C.各種樂器演奏同一首樂曲,音調不同 D.樂器發出的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人們的耳朵
【答案】C
【詳解】A.調節琵琶的琴弦的松緊,可改琴弦振動的快慢,從而改變發聲的音調,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不同物體發生的音色一般不同,所以不同樂器演奏時音色不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各種樂器發聲的音色不同,演奏同一首樂曲,音調相同,音色不同,故C錯誤,符合題意;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樂器發出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人們的耳朵中,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0.如圖,是中國古代的一些古典樂器。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撥動琵琶粗細不同的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編鐘,發出聲音的響度相同
C.吹簫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可以改變聲音的速度
D.用三種樂器在演奏同一樂曲時,發出聲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答案】A
【詳解】A.弦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與它的粗細、長短、松緊有關,撥動琵琶粗細不同的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故A正確;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編鐘,編鐘振幅不同,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故B錯誤;
C.吹簫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不能改變聲音的速度,故C錯誤;
D.聲音的音色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決定,用三種樂器在演奏同一樂曲時,發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故D錯誤。
故選 A。
31.下列關于聲音的特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我們能區分不同人的聲音,主要是由于音色不同
B.從左向右依次用嘴吹圖示的“水瓶琴”,則其音調變低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架子鼓時,會改變鼓聲的響度
D.長笛、簫等樂器、吹奏時抬起不同的手指,就會改變聲音的音調
【答案】B
【詳解】A.音色反映發聲體的品質與特色,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同,我們能區分不同人的聲音,主要是由于音色不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從左向右依次用嘴吹圖示的“水瓶琴”,發聲體是瓶內的空氣柱,從左向右空氣柱長度變短,振動的頻率加快,則音調變高,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架子鼓、音叉等樂器時,改變了發聲體振動的幅度,從而改變了聲音的響度,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長笛、簫等樂器,吹奏時抬起不同的手指,就會改變空氣柱的長度,空氣柱的長度越短,其振動越快(頻率越大),從而改變聲音的音調,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2.學習聲學知識后,張華利用大小不同的不銹鋼蒸篦、塑料桶、不銹鋼盆自制了一個如圖所示的架子鼓,并利用此鼓給大家帶來了精彩的表演。下列有關聲學知識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用相同的力度敲擊大小不同的不銹鋼蒸篦,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B.用相同的力度敲擊塑料桶和不銹鋼盆,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C.用不同的力度敲擊同一個塑料盆,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D.距離很遠的人聽到他的演奏聲很小,是因為音調低
【答案】D
【詳解】A.用相同的力度敲擊大小不同的不銹鋼蒸篦,蒸篦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用相同的力度敲擊塑料盆和不銹鋼盆,因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用不同的力度敲擊同一個塑料盆,塑料盆的振幅不同,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距離很遠的人聽到他的演奏聲很小,是因為響度的大小不僅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還與傾聽者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距離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響度越小,而音調不變。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五.聲音波形圖的應用(共6小題)
33.如圖所示為不同的聲音信號輸入示波器時顯示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丙的音色相同 B.甲、乙的音調相同
C.乙、丙的響度相同 D.丙、丁的響度相同
【答案】C
【詳解】A.由波形圖可知,波的形狀代表聲音的音色,由圖可知,乙、丙、丁波形相同,則音色相同,甲波形與丙的波形不同,因此甲、丙的音色不同,故A錯誤;
B.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音調與聲音的振動頻率有關,頻率是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由圖可知,相同時間內,甲、丙、丁振動的次數相同,乙振動的次數最少,則音調相同的是甲、丙、丁,故B錯誤;
CD.響度指聲音的大小,與振動幅度有關,由圖可知,甲、乙、丙三圖中聲波的振幅相同,丁圖聲波振幅小一些,響度小一些,因此甲、乙、丙的響度相同,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34.如圖所示是幾種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其中正確的是( ?。?br/>A.音調相同的是甲和丙 B.音調相同的是甲和乙
C.響度相同的是乙和丙 D.三種聲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B
【詳解】AB.從甲乙丙三幅圖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是相同的,因此它們的振動頻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調是相同的,故A錯誤,B正確;
C.甲和丙兩種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乙振幅最?。灰虼思缀捅捻懚仁窍嗤?,乙振幅最小,因此響度最小,故C錯誤;
D.甲乙丙三個波形形狀一致,因此音色相同,故D錯誤。
故選B。
35.張老師吹響長笛一個音,并用A、B兩個相同的聲音監測器在不同距離的位置監測。監測器得到如圖所示的波形圖,則( ?。?br/>A.監測器A的音調更高 B.監測器B的響度更大
C.監測器A距離張老師比監測器B近 D.聲音到達監測器B時速度更快一些
【答案】B
【詳解】A.由A波形圖和B波形圖可知,發聲體振動的頻率相同,則音調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
BC.A波形圖比B波形圖振幅變小,說明B的響度大,監測器A距離張老師比監測器B遠,故B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
D.室內空氣均勻,聲音傳播的介質系相同,則聲音傳播速度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6.把一個發聲體發出的聲音信號輸入計算機,觀察到聲音的波形如圖所示,由此可以知道發聲體 (選填樂音三要素)在發生變化。
【答案】響度
【詳解】樂音的三要素是音調、響度和音色。通過觀察計算機顯示的波形圖,可以分析出聲音的特征變化。若波形圖中頻率(即波形的疏密程度)發生變化,說明音調在改變;若振幅(即波形的高低)發生變化,說明響度在改變;若波形形狀(如鋸齒、正弦等)發生變化,則說明音色在改變。因此,根據波形變化的具體特征,可以判斷發聲體的音調、響度或音色中某一要素正在發生變化。圖中的波形的高低發生變化,說明是響度在改變。
37.編鐘是我國出土的春秋戰國時代的樂器?,F有四個編鐘,如圖1所示,它們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編鐘上有一隱形的裂痕,為了查找出這個編鐘,用錘子分別敲擊它們,將所產生的聲波輸入示波器中,如圖2所示四幅圖為示波器中顯示的波形圖,則 (選填“a”“b”“c”或“d”)對應的編鐘有裂紋,我們能辨別出編鐘的聲音,是利用聲音的 不同。
【答案】 b 音色
【詳解】[1]波形圖的形狀相同則表示音色相同,由圖可知,b 的波形圖與其他三個形狀不同,因此b編鐘有裂痕。
[2]不同發聲體的材料與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我們能夠辨別出編鐘的聲音,是利用聲音的音色不同。
38.萍萍幫媽媽刷洗餐具,演奏出鍋、碗、筷、勺的“交響曲”;根據聲音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者“音色”)可以判斷出是鍋還是碗發出的響聲。某種機械,可以在6s內振動18000次,該機械振動的頻率是 Hz。音樂小組的同學制作了2件樂器,2件樂器發聲的波形圖如圖所示。2件樂器發出的聲音響度和 相同(選填“音色”或者“音調”)。
【答案】 音色 3000 音調
【詳解】[1]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們能判斷出是鍋還是碗發出的響聲,就是因為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2]頻率是指發聲體單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則該機械振動的頻率是
[3]兩種波形圖波的形狀不同,說明聲音的音色不同;振動的頻率相同,頻率影響音調,說明兩種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調相同。
六.聲音特性的探究實驗(共7小題)
39.如圖所示,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探究聲音的特征:
A.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
B.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
C.改變薄塑科尺劃過梳子的速度
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
(1)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你認為能夠完成探究目的是 (選填字母),通過探究可知: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 決定的;
(2)如圖A所示,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齒數越多,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越高,如圖D所示,吹筆帽發出的聲音是 振動產生的;
(3)如圖B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 (選填“鋼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動發出的聲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則聽到聲音的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變大;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仔細聆聽鋼尺振動發出聲音,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
【答案】(1) ABC 頻率
(2) 音調 空氣
(3) 鋼尺 響度 見解析
【詳解】(1)[1]A.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故A符合題意;
B.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鋼尺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故B符合題意;
C.改變薄塑科尺劃過梳子的速度,梳子齒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故C符合題意;
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振幅不同,響度不同,研究響度跟振幅的關系,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BC。
[2]通過探究可知: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2)[1]如圖A所示,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齒數越多,硬紙板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2]如圖D所示,吹筆帽發出的聲音是筆帽內空氣振動產生的。
(3)[1]將一把鋼尺緊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鋼尺振動發出的聲音。
[2]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鋼尺的振幅變大,則響度變大。
[3]增大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其伸出桌面的一端,這樣會導致鋼尺振動變慢,即頻率降低,發出聲音的音調變低,則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振動得很慢,即鋼尺振動的頻率小于20Hz,低于人耳的聽覺范圍,所以人耳聽不到。
40.小琳同學學習了“聲現象”以后:
(1)她進行“音調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活動,利用一些長短、粗細、材料不同的琴弦,在圖甲中已標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細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長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且松緊程度一致,若她選擇a、d兩弦線做實驗,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與弦線 的關系;若她要研究音調與弦線粗細的關系,則應選擇 兩根弦線做實驗;
(2)她觀察到家里音箱上的揚聲器開關開啟時,紙盆有振動。于是她在一個揚聲器的紙盆上放上小紙團如圖乙,接上錄放機。播放音樂時小紙團跳動,停止播放時小紙團也停止跳動,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調大音量,紙團跳得更 (選填“高”或“低”),說明發聲體的 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
(3)她突發奇想:若將該實驗裝置移到月球上進行實驗,當揚聲器播放音樂時,她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聲音,原因是 。
【答案】(1) 長度 a、b
(2) 振動 高 振幅
(3) 不能 真空不能傳聲
【詳解】(1)[1]a、d兩弦線材料和粗細相同而長度不同,所以可用于探究音調與弦線長度的關系。
[2]要研究音調與弦線粗細的關系,則應控制長度和材料相同而弦線粗細不同,所以應選擇a、b兩弦線做實驗。
(2)[1]實驗中小紙團的作用是將紙盆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這叫做轉換法。播放音樂時,放在紙盆上的紙團會不斷地跳動,音樂停止,紙團也停止跳動。這表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2][3]調大音量,紙盆的振幅變大,紙團跳得更高,聲音的響度隨振幅的增大而增大,聽到的聲音的響度增大,說明發聲體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
(3)[1][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真空不能傳聲,因此若將該實驗裝置移到月球上進行實驗,當揚聲器播放音樂時,能看到小紙團跳動,但不能聽到聲音。
41.為了探究聲音的三個特性,實驗小組同學用兩把大小完全一樣的鋼尺和塑料尺分別進行了以下操作,如圖所示;
(1)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振動的幅度(振幅)大致相同:實驗發現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慢;發出聲音的音調越 ;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的 有關;
(2)保持鋼尺伸出長度不變,用大小 (“不同”或“相同”)的力撥動它伸出桌面的端部,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從而得出了聲音的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3)把(2)步驟中的鋼尺換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聽出了兩次聲音的 不同;
(4)以上探究方法叫 ,下列研究問題的方法不是采用這種方法的是 。
A.探究擺的等時性時,保持擺線長度和擺球質量相同
B.用懸掛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
【答案】(1) 低 頻率
(2)不同
(3)音色
(4) 控制變量法 B
【詳解】(1)[1][2]尺子發出聲音的音調與尺子振動快慢有關;當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時,振動越慢;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當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時,振動越快;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高;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發聲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
(2)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它,這樣會導致鋼尺振動的幅度不同,即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從而得出了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
(3)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同,把(2)步驟中的鋼尺換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時,振動的物體不同,所以聽到聲音的音色不同。
(4)[1]探究音調時,控制發聲體的音色和響度不變;探究響度時,控制發聲體的音色和音調不變;這種探究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2]A.探究擺的等時性時,控制了擺線長度和擺球質量相同,采用了控制變量法,故A不符合題意;
B.用懸掛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這個是要是用來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沒有應用控制變量法,而是采用了轉換法,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42.吉他是一種通過弦的振動發聲的樂器。小陳同學學習物理知識后知道琴弦振動發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長短、粗細和松緊有關。
(1)如圖甲所示,利用幾根弦做研究,其中a、b、c、d四根弦線的松緊相同;
①若選擇b、d兩弦線做實驗,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與弦線 的關系;
②若要探究音調與弦線粗細的關系,則應選擇 兩弦線實驗。
(2)如圖乙所示,在一個空盒上固定一根木柄,琴弦一端固定在木盒0處,就制成了一把簡單的吉他?,F用這把自制的吉他探究琴弦振動發出不同音調“do(1)、re(2)、mi(3)、fa(4)、sol(5)”,通過實驗得到如表所示的數據:
唱名 do re mi fa sol ……
頻率(f/Hz) 256 288 320 341.3 384 ……
弦長(l/cm) 60 48 45 40 ……
①此處木盒的作用是調節聲音的 ;
②根據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結論:弦發聲的音調越高,弦長越 。
(3)若要探究音調高低和弦的松緊的關系,應使用 (選填“同一根琴弦”或“不同的琴弦”),改變弦的松緊程度,用相同的力撥動,得出相應的結論;如果弦的松緊程度不變,撥動時所用的力不同時,會聽到發出的聲音的 不同。
【答案】(1) 長短 a、b
(2) 響度 短
(3) 同一根琴弦 響度
【詳解】(1)①[1]若選擇b、d兩弦線做實驗,由圖甲可知,兩根弦的粗細和松緊相同,長度不同,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與弦線長短的關系。
②[2]若要探究音調與弦線粗細的關系,根據控制變量法,必須控制弦的長度、材料相同,粗細不同,應選擇a、b兩弦線進行實驗。
(2)①[1]木盒起到了共鳴箱的作用,能增大聲音的響度,使聲音比較洪亮,因此木盒的作用是調節聲音的響度。
②[2]由表格數據知,從左到右,聲音的音調是逐漸升高的,對應的弦長越來越短。
(3)[1]根據控制變量法,若要探究音調高低和弦的松緊的關系,應控制弦的材料和長短相同,只改變弦的松緊,因此應使用同一根琴弦。
[2]如果弦的松緊程度不變,撥動時所用的力不同時,則弦的振動幅度不同,發出的聲音的響度不同。
43.在觀看交響樂隊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現同屬于管樂器的圓號、小號、長號、大號發出聲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管內空氣柱的長度有關;
猜想二:管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管內空氣柱的橫截面積(粗細)有關。
序號 A B C D E F
注射器規格(mL) 2.5 2.5 2.5 5 5 5
空氣柱長度(cm) 2 1.5 1 2 1.5 1
頻率(Hz) 337 488 562 300 337 488
聲強級(dB) 75 75 60 75 60 75
小華找來了兩個未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哨子(如圖所示)。注射器的規格分別為2.5mL和5mL。他一邊吹哨子一邊調整注射器內空氣柱的長度,同時利用專用儀器測出聲音的頻率和響度,詳見表。
(1)選用序號為A、B、C的三次實驗做對比,可以得出:當空氣柱的 相同時,管內空氣柱越短,音調越 。
(2)選用序號為 的兩次實驗做對比,可以得出:當空氣柱的 相同時,管內空氣柱橫截面積越大,音調越 。
(3)序號為C、F的兩次實驗中,響度大的是 。(填“C”或“F”)
【答案】(1) 橫截面積 高
(2) C、F 長度 低
(3)F
【詳解】(1)[1][2]由表格數據可知,A、B、C的三次實驗注射器規格相同,即空氣柱的橫截面積相同,發現管內空氣柱越短,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2)[1][2][3]由表格數據可知,C、F二次實驗空氣柱長度相同,管內空氣柱橫截面積越大,頻率越小,音調越低。
(3)聲音強度等級用dB表示,聲音強度等級越大,則響度越大。由表格數據可知,C、F的兩次實驗中,F聲音等級強度大于C,所以F響度大。
44.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小明觀察到演奏二胡時可通過按壓、松開、滑動弦線等指法配合產生優美旋律。于是他提出問題: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思考后他進行了猜想: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長度、粗細和松緊有關。
實驗次數 1 2 3 4
鋼絲粗細程度 粗 細 細 ____
AB間距/cm 50 50 50 30
鉤碼個數/個 3 3 4 4
(1)為了探究小明的猜想,請將表格空格處補充完整: 。
(2)實驗中,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量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 。
(3)第1、2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弦的 的關系。撥動鋼絲后發現第1次實驗中鋼絲發聲比第2次實驗中鋼絲發聲的音調低,則可初步得出結論:當弦的長度和松緊相同時,弦越 ,發聲的音調越高。
(4)第3、4兩次實驗時,發現第3次實驗中鋼絲發聲的音調低。在二胡演奏活動中,如圖2所示,小明想要讓二胡弦發出音調較低的聲音,此時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松開 (選填“中指”或“食指”),理由是 。
【答案】(1)細
(2)松緊程度
(3) 粗細 細
(4) 中指 其他因素相同時,鋼絲長度越長,音調越低
【詳解】(1)由表可知,1、2兩次實驗鋼絲的粗細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調高低與鋼絲的粗細的關系;2、3兩次實驗鉤碼個數不同,則鋼絲的松緊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調高低與鋼絲的松緊的關系;3、4兩次實驗應探究音調高低與弦的長度的關系,所以應控制鋼絲的粗細和松緊(鉤碼個數)相同,改變鋼絲的長度,故表格空格處應填細。
(2)鉤碼個數不同,則對鋼絲的拉力不同,鋼絲的繃緊程度就不同。所以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目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松緊程度。
(3)[1]1、2兩次實驗鋼絲的粗細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調高低與鋼絲的粗細的關系。
[2]第1次實驗中鋼絲更粗,發出聲音的音調低,說明當弦的松緊和長度相同時,弦越細,發聲的音調越高。
(4)[1][2]3、4兩次實驗鋼絲的長度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調高低與弦的長度的關系,結果第3次實驗中鋼絲更長,發出的聲音的音調低,說明其他因素相同時,鋼絲長度越長,音調越低。所以小明想要讓二胡弦發出音調較低的聲音,此時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松開中指,使二胡弦更長。
45.吉他是由兩端固定的琴弦產生振動而發音的,如圖1所示。為了研究同一根鋼制琴弦發聲音調與哪些因素有關,可利用圖2所示實驗裝置,一塊厚木板上有A、B兩個楔支撐著琴弦,其中A楔固定,B楔可沿木板左右移動以改變琴弦振動部分AB的長度。將鋼制琴弦的末端固定在木板O點,另一端通過滑輪懸掛不同個數的相同重物,重物個數越多,琴弦繃的越緊。輕輕撥動琴弦,在AB間產生振動,并用儀器測出發聲頻率。
(1)某小組同學得到了下表中的數據,分析數據可以發現,該小組同學研究的是弦振動時發聲的音調與弦的 和弦的松緊程度這兩個因素的關系;
實驗序號 長度L/m 重物/個數 頻率f/Hz
1 0.4 2 375
2 0.8 2 170
3 4 265
(2)當表中的空格數據為 時,可用2、3兩次實驗來研究弦振動發聲的音調和弦的 的關系;
(3)分析表中 兩次實驗數據可以發現:同一根弦在松緊程度相同時,弦越 ,振動時弦的音調越低;
(4)在上述探究的基礎上,他們又選用一根與鋼制琴弦粗細相同的長為0.4m的尼龍弦,來探究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則需懸掛重物個數為 個;
(5)該實驗探究過程中用到的主要科學探究方法是 法。
【答案】(1)長度/長短
(2) 0.8 松緊
(3) 1、2 長
(4)2
(5)控制變量
【詳解】(1)由題意可知,重物個數越多,琴弦繃的越緊。1、2兩次實驗中所掛的重物個數相同,說明琴弦的松緊程度相同,而琴弦的長度不同,所以1、2兩次實驗是研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長度的關系。
(2)[1][2]根據控制變量法,當控制長度不變時,改變重物的個數,可以改變弦的松緊程度,故用2、3兩次實驗可以研究弦的音調和弦的松緊程度的關系,所以表中的空格數據為0.8。
(3)[1][2]由(1)分析可知,1、2兩次實驗是研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長度的關系,由表中數據可知,所掛重物個數相同,即琴弦的松緊程度相同,第2次弦較長,頻率較低,弦的音調較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同一根弦在松緊程度相同時,琴弦越長,琴弦的音調越低。
(4)如果選用一根與鋼制琴弦粗細相同的長為0.4m的尼龍琴弦,探究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應控制琴弦的長度和松緊程度度相同,故需懸掛重物個數為2個。
(5)探究弦振動時發聲的音調與弦的長度關系時,控制弦的松緊程度相同;探究弦振動時發聲的音調與弦的松緊程度關系時,控制弦的長度相同,故該實驗探究過程中用到的主要科學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泗洪县| 乳山市| 灵丘县| 鲁甸县| 谷城县| 龙江县| 寻乌县| 民权县| 枣阳市| 信阳市| 宜兰市| 乡城县| 壶关县| 布拖县| 大安市| 略阳县| 淮安市| 临洮县| 五大连池市| 孟村| 石楼县| 固阳县| 日照市| 全椒县| 洛阳市| 沈丘县| 青浦区| 长宁区| 台东市| 乌苏市| 长葛市| 万年县| 和田市| 礼泉县| 大同市| 金坛市| 翁源县| 中宁县| 静乐县| 集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