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1.3 運動的快慢第一章 機械運動龜兔賽跑比賽開始前一階段,“觀眾”認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判斷依據是什么?白兔驕傲自大,在比賽途中睡了一覺。而烏龜在落后的情況下始終堅持不懈,“裁判員”判定先到達終點的烏龜勝利。開始階段比賽途中最終勝利在百米競賽中,運動員甲用10s跑完全程,運動員乙用11s跑完全程,哪位運動員跑得快?汽車A在2h內行駛80km,汽車B在2h內行駛170km,哪輛汽車運動得快?若路程不相同,時間也不相同時,那如何去比較呢例:運動員用10s跑了100m,汽車在2h內行駛了72km,那運動員和汽車哪個快呢?總結: 當所走的路程,所用的時間都不一樣時,用單位時間內的路程來比較(統一標準)。比較運動快慢有兩種方法:一是看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所用時間的長短; 二是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看路程的大小。2秒內運動了100米3秒內運動了900米一秒內運動:____一秒內運動:____50米300米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等于在物理學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通常用字母υ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那么有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這個數值越大,表明物體運動得越快。速度速度的單位由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組合而成。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單位是米每秒,符號是m/s或m s-1,這種單位叫做組合單位。在交通運輸中速度的單位也常用千米每小時,符號是km·h或km·h-1。這兩個單位的關系是1m/s=3.6km/h速度單位的物理意義:(1)一輛汽車的速度是50 m/s表示的意思是:(2)一個人步行的速度是1.2 m/s表示的意思是:(3)火車行使的速度是28 m/s表示的意思是:(4)一輛卡車行駛的速度是75 Km/h表示的意思是:汽車1s通過的路程是50m。一個人步行1s通過的路程是1.2m。火車1s通過的路程是28m。卡車1小時通過的路程是75km。關系:1m/s=1m1s=13600h11000km=3.6km/h1m/s=3.6km/h 1km/h=13.6m/s1km/h==13.6m/s1000m3600s1km1h=換算1m/s=3.6km/h結論:把m/s換算成km/h,數值上直接乘以3.6把km/h 換算成m/s,數值上直接除以3.6算算看:1m/s的速度與1km/h的速度比較那個大?1.按照運動路線,機械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2.在直線運動中,按速度可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3.我們把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大小和方向)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4.物體做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在任意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這種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機械運動的分類想想議議,回答下面問題:1、哪個球運動的時間比較長?2、哪個小球運動的速度(即運動快慢)基本保持不變?3、哪個小球的運動越來越快?注意:同一照片中兩個球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同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平穩運行的列車近似認為是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物體做直線運動且速度大小改變的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駛的小車是變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變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但我們可以求平均速度s-t 圖像0t/sv/m/sDCv-t 圖像勻速直線運動圖像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路程-時間(s-t)圖像、速度-時間(v-t)圖像。1221其他常見的(v-t)圖像、(s-t)圖像表示的物理含義。0tv表示:加速運動F0tsE表示:靜止0ts表示:變速運動G知識點四:勻速直線運動圖像10延伸拓展s-t 圖中直線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斜率越大的,速度越大根據 可解得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ν=s-t 圖中直線越傾斜,速度越大巧記為了粗略描述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時間內運動的快慢程度,我們引入了平均速度這一概念,平均速度等于物體運動的路程除以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物體做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這種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的計算式:s表示通過的路程,t表示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v表示物體在這段時間內或通過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特別提醒:由于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是變化的,所以通過不同的路程或在不同的時間內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平均速度用來粗略地描述做變速運動的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但不能精確地知道它的運動情況,即不知它何時加速,何時減速,何時中途停留。例:小明在跑百米時,前50 m用時6 s,后50 m用時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小明前50 m路程s1=50 m,用時t1=6s,后50 m路程s2=50 m,用時t2=7 s,全程s3=100 m,用時t3。根據公式和題意有:分析:50 m50 m6 s13 s100 m7 s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別為8.3 m/s、7.1 m/s和7.7 m/s。前50 m平均速度:v1= = ≈8.3m/s后50 m平均速度:v2= = ≈7.1m/s全程平均速度:v3= = ≈7.7m/s全程時間:= +1.下列關于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物體速度越大,物體運動越快。速度是表示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B.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隨著路程和時間的增加而增大C.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D.平均速度描述做變速運動物體的運動快慢程度,是速度的平均值課堂練習【詳解】A.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故A錯誤;B.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不變,故B錯誤;D.平均速度描述做變速運動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故D 錯誤。C2.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83s的成績成為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裁判員是通過___________相等,比較___________的方法來判斷運動員運動的快慢,比賽全程運動員做______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答案】路程 時間 變速3. 甲、乙兩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沿直線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0﹣5s內,甲、乙的平均速度均為3m/sB.3﹣5s內,乙做勻速直線運動C.4s時,甲在乙前方D.5s時,甲、乙兩物體的速度相等A課堂總結運動的快慢速度:物體運動的路程與時間之比: ,速度單位是:m/s。平均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直線運動與曲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做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速度不變運動圖像:路程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