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齊通中學共同體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齊通中學共同體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

資源簡介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齊通中學共同體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
一、單選題 (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
1.(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下列現象中用于增大壓強的是(  )
A.駱駝的大腳 B.啄木鳥的尖嘴
C.螺母下的墊圈 D.書包的肩帶
2.(2024八上·東坡期中)下列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滾動軸承
B.給木箱加裝輪子
C.自行車車輪有凹槽
D.磁懸浮列車與軌道不接觸
3.(2024八上·東坡期中)下面四幅圖中所描述的力,對物體做了功的是(  )
A.使小車向前運動了一段距離的推力
B.搬石頭但沒有搬動,手對石頭的力
C.托著貨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車對貨物的力
D.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
4.(2024八上·東坡期中)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每個滑輪重相同)在相同時間內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若F1和F2大小相等,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力F1和F2做的總功相同
B.力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同
C.兩個滑輪組機械效率一樣大
D.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比乙滑輪組高
5.(2024八上·東坡期中)一拖拉機以相同的功率在甲乙兩塊地上耕作,在甲地上勻速前進800米用2分鐘,在乙地上勻速前進600米用1.5分鐘,則此拖拉機在甲乙兩地耕作時受到的阻力之比為(  )
A.3∶4 B.4∶3 C.1∶1 D.2∶3.
6.(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一個長方體的物塊A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物塊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本質上也是彈力,下列關于該支持力的分析正確的是(  )
A.該支持力的作用點在水平桌面上
B.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
C.支持力是由于物塊A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
D.該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水平桌面發生形變
7.(2024八上·東坡期中)某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物體,使物體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對物體的推力等于水平面對物體的摩擦力
B.若增大推力,物體仍做勻速直線運動
C.若撤去推力,物體所受摩擦力增大
D.若撤去推力,物體的運動狀態不會發生改變
8.(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甲物重7牛,乙物重3牛。甲、乙均保持靜止狀態,不計彈簧秤自重。則甲受到的合力和彈簧秤的示數分別是(  )
A.0牛,3牛 B.0牛,4牛 C.4牛,10牛 D.4牛,3牛
9.(2024八上·東坡期中)某同學使用已經校零的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時,錯將物體掛在了拉環上,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則物體的重力為(  )
A.一定等于4N B.一定小于4N
C.一定大于4N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10.(2024八上·東坡期中)對下列物體估測正確的是(  )
A.一名初中生重約50N B.一枚郵票質量約1g
C.教室里空氣的質量約180kg D.空氣的密度約1.29×103kg/m3
11.(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別裝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a、b是體積相等的兩個小球,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沉沒在容器底。甲液面高于乙液面,且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則(  )
①兩種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②兩種液體的質量m甲>m乙
③兩個小球所受的重力Ga>Gb④兩個小球所受的浮力FaA.②正確 B.②④正確 C.①③正確 D.④正確
12.(2024八上·東坡期中)將一密度均勻的正方體輕輕放入盛滿濃鹽水的大燒杯中,靜止后有72g濃鹽水溢出;若將該物體輕輕放入盛滿煤油的大燒杯中,靜止后有64g煤油溢出(濃鹽水密度為1.2×103kg/m3,煤油密度為0.8×103kg/m3,以下說法中(  )
①該物體前后兩次所受浮力之比為9∶8
②該物體前后兩次排開液體體積之比為4∶3
③該物體的密度為0.9×103kg/m3
④該物體在煤油中可能沉底或懸浮
A.只有①③正確 B.只有②③正確
C.只有①④正確 D.只有②④正確
二、綜合題 (每空2分,共6分 )
13.(2024八上·東坡期中)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液壓機
2012年9月24日,由我國自主設計研制的首臺4萬噸模鍛液壓機(如圖甲所示),在西安正式投產,至此,中國成為繼德、美、法、俄之后又一個擁有大型模鍛液壓機的國家。這臺液壓機產生的巨大力量足以頂起北京鳥巢體育館4.2萬噸的主體鋼架。截至目前,4萬噸大型模鍛液壓機項目已成功進行了航空發動機渦輪盤等典型航空精密模鍛件的生產和試制任務,解決了飛機框、起落架、航空發動機盤類等重要構件成型的難題,從而使中國大飛機項目的研制得到保障。
液壓機為什么能產生這么巨大的力量呢?圖乙是液壓機的原理圖。它有兩個大小不同的液缸,液缸里充滿水或油,兩個液缸里都有活塞。假設小活塞的橫截面積是S1,當小活塞給液體施加向下的壓力為F1,那么小活塞對液體的壓強。小活塞對液體的壓強p能夠大小不變的被液缸內的水或油傳遞給大活塞。如果大活塞的橫截面積是S2,那么液體在大活塞上產生的壓力F2 = pS2,把大活塞頂起來。因此,在小活塞上加不大的壓力,在大活塞上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壓力。實際的液壓機,為了能夠連續工作,還要添加必要的零件。大型模鍛液壓機的構造就更為復雜了。
     
(1)在液壓機的液缸中,液體對大活塞的壓強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活塞對液體的壓強;
(2)生活中能夠支撐起汽車的油壓千斤頂(如圖丙所示)就是應用液壓機原理工作的。假如油壓千斤頂的小活塞的橫截面積是4cm2,大活塞的橫截面積是120cm2,小活塞給液體施加2800N的壓力,請計算在大活塞上能產生的壓力為   N;
三、作圖題 (14題:(1)問4分,(2)問2分;15題4分;共10分 )
14.(2024八上·東坡期中)(1)在力F1、F2的作用下杠桿處于平衡狀態,請在圖中畫出力F2的示意圖以及力F1的力臂L1   ;
(2)如圖所示是未裝配好的滑輪組,請在圖中畫出滑輪組的繞繩方法,要求使用該滑輪組提升重物時最省力   。
 
15.(2024八上·東坡期中)在如圖所示的杠桿上的B點掛一重物,對杠桿施加一個最小的力,使杠桿平衡在圖中所示的位置。試畫出這個力F1的示意圖和力臂l1。
四、計算題 (16題每小問3分;17題(1)、(2)問各3分,(3)問4分;共19分 )
16.(2024八上·東坡期中)考古工作者在河底發現了古代的石像,經潛水者測量它的體積約為2m3。如圖所示,在打撈石像的過程中,考古工作者用動滑輪將石像勻速提升,需要豎直向上的拉力F=1.6×104N。若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在沒有將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
(2)石像的重力;
(3)石像的密度。
17.(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一密度均勻,質量為6 kg,底面積為600 cm2,高為20 cm的長方體木塊漂浮在靜止的水面上。(g取10 N/kg,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求:
(1)水對木塊的浮力;
(2)木塊的密度;
(3)水在木塊下表面產生的壓強。
五、實驗題 ( 每空1分,共11分 )
18.(2024八上·東坡期中)小明利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如圖所示。
(1)壓強計   (選填“屬于”或“不屬于”)連通器。
(2)壓強計在空氣中時,U形管兩液面應該相平,而小明卻觀察到如圖甲所示的情景,接下來小明應如何操作   。
A.將高液面一側的液體倒出一些
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3)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兩側液面的   來顯示橡皮膜所受壓強大小。將探頭放進盛水的容器中,探頭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會   (選填“內凹”或“外凸”)。
(4)比較A、B、D三次實驗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液體   。
(5)比較   兩次實驗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6)比較   兩次實驗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   (填“有關”或“無關”)。
19.(2024八上·東坡期中)在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每小格均等長)、鐵架臺、刻度尺、細線和若干個重為1N的鉤碼。
(1)杠桿在如圖甲的位置靜止時   (選填“是”或“不是”)處于杠桿平衡狀態。
(2)杠桿調節好后,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情景如圖乙、丙、丁所示,以兩邊鉤碼的重力分別為動力F1和阻力F2,對應的力臂為L1和L2,由此可得杠桿的平衡條件為:   。
(3)如圖戊所示,用細繩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保持杠桿平衡,將細繩轉到虛線位置時,拉力F大小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六、填空題 ( 每空1分,共18分 )
20.(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在一定范圍內手拉彈簧的力越大,彈簧的   越大,根據此原理制成了測量力的工具   .
21.(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是賽場上中國隊隊員把對方猛扣過來的球墊起來的情景,這一現象表明排球受到的作用力改變了球的   ;橡皮筋可以被拉長,說明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   。
22.(2024八上·東坡期中)賽龍舟是端午節里的傳統習俗。當號令一響,各龍舟上的運動員奮力劃漿,龍舟向前加速運動。這既可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又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23.(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兩質地均勻的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邊長之比,質量之比,則它們對地面的壓力之比   ,對地面的壓強之比   。
24.(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用12N的拉力F拉著物體A在水平面勻速直線運動了1m,用時10s,已知物體A的重力為100N,它在水平面運動時受到摩擦力是20N,則拉力F的功率是   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當把物體A換成質量更大的重物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5.(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用6N的力握住總重為1.5N的水杯靜止不動,水杯受到的重力與    (選填序號:A.手對杯子的握力;B.手對杯子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如果將水杯總重增加到2N,手握住水杯,仍然保持靜止不動,那么手與水杯之間摩擦力的大小是   N。
26.(2024八上·東坡期中)斜面是一種簡單機械,它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圖所示,將一箱重為600N的貨物從2.4m長的固定斜面勻速拉到高為1.2m的貨車上,所用拉力F=400N,則該物體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   N。
27.(2024八上·東坡期中)物理學中,把物體   叫做壓強,用200牛的壓力作用在0.2米2的面積上,產生的壓強為   帕,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把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方體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1和p2,若把甲疊放在乙上面,如圖所示,則乙對地面的壓強為   (結果用題目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駱駝長有較大面積的腳掌,墊圈比螺母的面積大,書包的肩帶做的較寬,都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CD不符合題意;
鴕木鳥長有細長而堅硬的尖嘴,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增大壓強的方法有: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力。
2.【答案】C
【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B.根據圖片可知,滾動軸承,給木箱加輪子,都是將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減小了摩擦力,故AB不符合題意;
C.自行車車輪有凹槽,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故C符合題意;
D. 懸浮列車與軌道不接觸,通過將接觸面分離減小了摩擦,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或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答案】A
【知識點】是否做功的判斷
【解析】【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小車受到向前的推力,則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因此對小車做功,故A符合題意;
B. 搬石頭但沒有搬動,石頭雖然受到向上的力,但是沒有在這個方向上通過距離, 因此對石頭不做功,故B不符合題意;
C.叉車對貨物有向上的支持力,但是貨物沒有在向上的方向上通過距離,因此對貨物不做功,故C不符合題意;
D.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沒有距離,因此對滑板,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4.【答案】D
【知識點】功率大小的比較;機械效率的大小比較;功
【解析】【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甲、乙中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分別為n=3,n=4。
AB.假設兩次實驗中重物上升高度都為h,
則兩滑輪組中繩端移動的距離分別為s甲=3h,s乙=4h,
那么甲滑輪組中拉力做的總功為W甲總F13h
乙滑輪組中拉力做的總功為W乙總F24h,
比較可知,W甲總<W乙總,故B錯誤;
由公式P 可知,拉力的功率P甲總<P乙總,故A錯誤,B錯誤;
CD.甲、乙兩滑輪組提升的物重G相同,設一個動滑輪的重為G動,根據滑輪組機械效率為
可知,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更小,
所以甲>乙,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分析】 AB.使用滑輪組時,手拉繩子自由端做的功是總功;總功與所用時間之比是拉力做功的功率;
CD.利用公式比較滑輪組機械效率。
5.【答案】C
【知識點】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速度公式及其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 在甲地上勻速前進800米用2分鐘,
則拖拉機在甲地上的速度;
在乙地上勻速前進600米用1.5分鐘,
則拖拉機在乙地上的速度;
在功率相同的情況下,根據可知,拖拉機在兩塊地耕作時的牽引力F大小相等。
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牽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
所以阻力也大小相等,即阻力之比為1∶1。
故選C。
【分析】根據公式分別計算甲和乙的速度,再根據P=Fv比較二者受到牽引力的大小,最后根據平衡力的知識比較二者受到阻力大小之比。
6.【答案】B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彈力
【解析】【解答】A.物塊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的受力物體是物塊,施力物體是桌面,則作用點在物塊上,故A錯誤;B.水平桌面發生向下凹的彈性形變,為了恢復原狀,對物塊產生向上的支持力作用,故B正確;
C.由B的分析可知,桌面發生形變對物塊產生支持力,故C錯誤;
D.該支持力作用在物塊上,使物塊發生形變,故D錯誤;
故選B。
【分析】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為了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叫彈力,據此判斷。
7.【答案】A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由于物體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態,故推力等于摩擦力,A符合題意;
B.若增大推力,推力大于摩擦力,故不是平衡態,故物體不做勻速直線運動,B不符合題意;
C.若撤去推力,物體所受摩擦力不變,摩擦力此時為滑動摩擦力,其大小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有關,這兩者都不變,故摩擦力的大小不變,C不符合題意;
D.若撤去推力,只受摩擦力,故不是平衡態,故物體的運動狀態會發生改變,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即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物體受到的力為平衡力,結合物體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
8.【答案】A
【知識點】力的合成與應用
【解析】【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甲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即處于平衡狀態,
那么此時甲物體受到的合力為0N;
乙在空中處于平衡狀態,則乙受到的拉力就等于乙的重力3N,
而彈簧秤的示數就等于這個拉力,測力計的示數為3N。
故選A。
【分析】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物體受到的合力為0。對乙進行受力分析,根據平衡力的知識計算繩子上的拉力,而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繩子的拉力。
9.【答案】B
【知識點】彈簧測力計及其使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根據圖片可知,此時彈簧測力計倒著使用,則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體和彈簧測力計外殼的重力,所以物體的重力小于4N。
故選B。
【分析】對彈簧測力計進行受力分析,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分析判斷。
10.【答案】C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
【解析】【解答】A.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0N,A不符合題意;
B.一枚郵票質量約0.1g,B不符合題意;
C.教室的體積約為140m3,空氣的密度為1.29kg/m3,教室內空氣的質量為 ,C符合題意;
D.空氣的密度約1.29kg/m3,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該題目考查的是質量、密度、重力的估計,平時注意積累記憶即可。
11.【答案】B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①根據題意可知,液面的高度h甲>h乙,且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由p=ρ液gh可知,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
故①錯誤;
②根據題意可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且容器底部的受力面積相等,
由F=pS可知,甲和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相等,即F甲=F乙,
所以G甲+Ga排=G乙+Gb排;
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且液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a排<Vb排,
故ρ甲Va排<ρ乙Vb排;
即Ga排<Gb排,
故G甲>G乙,
根據可知,液體的質量m甲>m乙,
故②正確;
③a漂浮在甲液面上,則ρa<ρ甲,
b在乙液體中沉底,則ρb>ρ乙,
則物體密度ρa<ρb;
二者體積大小相同,根據G=mg=ρVg可知,
所以Gb>Ga,
④a、b體積相同,則a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b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
a受到的浮力小于b受到的浮力,
故④正確。
故選B。
【分析】①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比較液體密度大小;
②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根據F=pS比較二者對容器底部壓力大小,然后根據壓力產生的原因比較小球質量大小即可;
③根據浮沉條件比較兩個小球的密度與液體密度的關系,進而比較物體密度大小,最后根據G=mg=ρVg比較二者重力大小;
④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較二者受到浮力的大小。
12.【答案】A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①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物體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

物體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

故該物體前后兩次所受浮力之比為,故①正確;
②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該物體前后兩次排開液體體積之比為

故②錯誤;
③④物體排開鹽水的體積

假設物體在鹽水中懸浮或下沉,則物體的體積

由于煤油的密度小于鹽水,所以物體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則排開煤油的體積:
排開煤油的質量應該為

因為,所以物體在鹽水中不能懸浮或下沉;
可見,物體在鹽水中一定漂浮,則物體的重力;
物體受到煤油的浮力

因此,
所以物體在煤油中下沉,故④錯誤。
則物體的體積。
物體的質量;
物體的密度,
故③正確,④錯誤。
故選A。
【分析】 (1)由題知,大燒杯內原來裝滿濃鹽水,放入木塊后排開鹽水的質量等于溢出鹽水的質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體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
(2)利用F浮=ρ水V排g求排開鹽水的體積。
假設物體在鹽水中懸浮或下沉,物體的體積等于排開鹽水的體積,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可得排開煤油的體積,利用m=ρV求排開煤油的質量,和題目中溢出煤油的質量比較得出假設是錯誤的。
所以物體在鹽水中不能懸浮或下沉,物體在鹽水中一定漂浮,則物體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溢g求物體受到煤油的浮力,和物體重力比較得出物體在煤油中的浮與沉,進而求出物體的體積,求出物體的質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物體的密度。
13.【答案】(1)等于
(2)8.4×104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的特點
【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液壓機的液缸是密閉的,能夠大小不變地由液體向各個方向傳遞壓強,所以液體對大活塞的壓強等于小活塞對液體的壓強。
(2)根據大小活塞上受到的液體壓強相等得到:;
即;
解得:F大=8.4×104N,
即在大活塞上能產生8.4×104N的壓力。
【分析】(1)根據液體傳遞壓強的特點分析;
(2)根據液體壓強相等,結合列式計算即可。
(1)液壓機的液缸是密閉的,能夠大小不變地由液體向各個方向傳遞壓強,所以液體對大活塞的壓強等于小活塞對液體的壓強。
(2)因密閉液體能夠大小不變的向各個方向傳遞壓強,所以,由可得

解得F大=8.4×104N,即在大活塞上能產生8.4×104N的壓力。
14.【答案】;
【知識點】力臂的畫法;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
【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過力臂L2的終點作力臂的垂線,垂線與杠桿的相交點就是力F2在杠桿上的作用點,在向上的方向上標上箭頭為動力F2。
過支點O作力F1作用線的垂線段,此垂線段即為力臂L1,所以作圖如下:
(2)根據圖片可知,滑輪組由1個定滑輪和1個動滑輪組成,此時承擔重力的繩子段數n最大為3。根據“奇動偶定”的規律可知,將繩子固定在動滑輪上,之后逐一繞過定滑輪和動滑輪,如下圖所示:
【分析】(1)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為力臂,即力臂和力的作用線相互垂直;
(2)根據圖片確定最省力時繩子的段數n,然后確定繩頭的位置,最后完成滑輪組的纏繞即可。
15.【答案】
【知識點】力臂的畫法;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
【解析】【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圖中的支點為杠桿的O點,A點為動力作用點,因此OA為最長的動力臂,連接OA,即為力臂l1。過A點垂直與OA作斜向左上方的力F1,即為最小的力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分析】當以杠桿的支點到力的作用點之間的線段為動力臂時最長,此時最省力,根據力臂的畫法完成作圖即可。
16.【答案】解:在沒有將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排開水的體積等于自身體積,
則石像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2m3=2×104N;
答:在沒有將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2×104N。
(2)圖中滑輪跟隨石像一起移動,則為動滑輪,承擔重力的繩子段數n=2,
則動滑輪對石像的拉力F拉=2F=2×1.6×104N=3.2×104N。
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石像的重力G=F拉+F浮=3.2×104N+2×104N=5.2×104N,
答:石像的重力5.2×104N。
(3)根據題意可知,石像的質量m===5.2×103kg,
石像的密度ρ==2.6×103kg/m3。
答:石像的密度2.6×103kg/m3。
【知識點】密度公式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動滑輪拉力的計算
【解析】【分析】 (1)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根據F浮=ρgV排求出在沒有將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
(2)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動滑輪對石像的拉力等于兩股繩子的拉力,石像勻速提升時,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和繩子的拉力、豎直向下的重力處于平衡狀態,根據石像受到的合力為零求出石像的重力;
(3)根據G=mg求出石像的質量,利用求出石像的密度。
17.【答案】解:(1)根據題意可知,木塊的支路為6kg,則木塊的重力G=mg=6kg×10N/kg=60N;
木塊漂浮時,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60N。
答:水對木塊的浮力是60N。
(2)木塊的底面積為600cm2,高度為20cm,
則木塊的體積V=Sh=600cm2×20cm=12000cm3=1.2×10-2m3;
木塊的密度ρ==0.5×103 kg/m3。
答:木塊的密度是0.5×103kg/m3。
(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塊排開水的體積
V排==6×10-3m3;
此時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h===0.1m;
水在木塊下表面產生的壓強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103Pa。
答:水在木塊下表面產生的壓強是1×103Pa。
【知識點】密度公式及其應用;液體壓強的計算;浮力的利用;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 (1)根據漂浮條件求水對木塊產生的浮力大小。
(2)根據求出密度大小;(3)根據F浮=ρ水gV排求出木塊排開水的體積,然后利用計算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利用p=ρ水gh計算水在木塊下表面上產生的壓強大小。
18.【答案】不屬于;B;高度差;內凹;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壓強相等;CD;DF;有關
【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
【解析】【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壓強計的U形管底部連通,但是上端其中一側開口,因此不是連通器。
(2)根據甲圖可知,U形管內部液面左右不相平,那么應該是壓強計內氣壓較大所致,則此時應該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故選B。
(3)①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來顯示橡皮膜所受壓強大小。
②將探頭放進盛水的容器中,水對橡皮膜產生向內的壓強,所以橡皮膜會內凹。
(4)根據圖片可知,A、B、D實驗中液體和橡皮膜所在的深度相同,只有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且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可以得出: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壓強相等。
(5)探究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規律時,需要控制液體種類相同,只改變探頭的深度,故選實驗CD。
(6)探究液體壓強和液體密度的關系時,需要控制液體深度相同,而液體密度不同,那么故選實驗D、F。在實驗中,U形管液面高度差不同,可以得出: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分析】 (1)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
(2)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氣相通的,等于大氣壓強;U形管右端液面比較高,就說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氣體壓強大于大氣壓;只要取下軟管,讓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氣相通,這樣U形管兩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3)根據轉換法,實驗中液體壓強的大小變化是通過比較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的變化;將探頭放進盛水的容器中,探頭的橡皮膜受到水向內的壓強;
(4)(5)(6)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的因素時,在探究與其中的一個因素時,就要控制另一個因素一定,需要用到控制變量法。
19.【答案】是;F1L1=F2L2;變大
【知識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
【解析】【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圖甲中杠桿處于靜止狀態,因而杠桿是處于平衡狀態。
(2)根據圖片可知,圖乙中,所杠桿兩邊2G×3L=G×6L;
圖丙中,杠桿兩邊2G×3L=3G×2L;
圖丁中,杠桿兩邊3G×4L=2G×6L;
綜上所述,得出的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3)根據圖片可知,將細繩轉到虛線位置時,此時F的力臂變短,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此時拉力變大。
【分析】 (1)杠桿的平衡狀態包括兩種: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
(2)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實驗中需多次實驗,得出平衡條件,使結論更普遍性;
(3)當拉力F向左傾斜時,分析出力臂的變化結合杠桿的平衡條件判斷力的變化。
20.【答案】伸長量;彈簧測力計
【知識點】彈力
【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在一定范圍內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越大,根據此原理人們設計了彈簧測力計。
【分析】根據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解答。
21.【答案】運動狀態;形狀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中國隊隊員把對方猛扣過來的球墊起來,排球的運動速度和方向都發生改變,那么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橡皮筋可以被拉長,則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①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②力改變物體的形狀。
22.【答案】相互;運動狀態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各龍舟上的運動員奮力劃漿,漿對水有向后的力,水對漿有一個向前的力,故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加速前進,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故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改變物體的形狀,例如橡皮筋拉長、彈簧收縮、橡皮泥變形;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使物體由動到靜,由靜到動,物體的速度大小方向發生改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A對物體B施加一個力,那么物體B一定會對物體A施加一個等大反向的力。
23.【答案】2:1;9:2
【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解答】(1)根據壓力產生的原因可知,甲、乙對地面的壓力都等于重力,
則二者的壓力之比====;
(2)根據題意可知, 它們的邊長之比,
則二者底面積之比為:S甲:S乙=l甲2:l乙2=4:9;
甲、乙對地面的壓強之比====。
【分析】(1)已知甲、乙兩正方體的質量之比,利用G=mg可求出甲、乙的重力之比,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此可知其對水平地面的壓力之比;
(2)已知甲、乙兩正方體的棱長之比,利用面積公式可求出其底面積之比,即為其受力面積之比;已知甲、乙兩正方體的受力面積之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之比,由可求出其對地面的壓強之比。
24.【答案】2.4;83.3%;變大
【知識點】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摩擦力的大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析】【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滑輪組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n=2,
物體A被拉動m時,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s'=2×1m=2m,
拉力做的總功W總=Fs=12N×2m=24J,
拉力的功率。
(2)根據題意可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20N,則克服摩擦力做的有用功W有=fs'=20N×1m=20J,
那么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當把物體A換成質量更大的重物時,它對地面的壓力增大,則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根據W有=fs'可知,此時拉力做的有用功增大,而額外功不變,這樣有用功在總功所占的比例將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變大。
【分析】 (1)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根據s=ns'求出繩端移動的距離,根據W=Fs求出拉力做的總功,根據求出拉力的功率;
(2)根據題意求出物體A在桌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阻力,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有用功,根據W=fs'求出有用功,根據求出機械效率;
(3)把物體A換成質量更大的重物時,物體A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增大,有用功增大,而額外功幾乎不變,根據機械效率定義確定機械效率的變化。
25.【答案】B;2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1)當手握水杯靜止不動時,水杯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所以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選B。
(2)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則若將水杯總重增加到2N,那么摩擦力則f=G=2N。
【分析】(1)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同一物體上;
(2)根據平衡力的條件分析解答。
26.【答案】100
【知識點】斜面的機械效率;有用功和額外功
【解析】【解答】重力的分力大小為,
摩擦力是。
【分析】已知物重和提升的高度(斜面高),根據公式W=Gh可求拉力做的有用功;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即總功;總功減去有用功即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額外功,根據W額=fs求出物體所受斜面的摩擦力。
27.【答案】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1000;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000牛;
【知識點】壓強;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解答】(1)壓強的定義為:在物理學中,把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2)根據題意可知,用200牛的壓力作用在0.2米2的面積上產生的壓強為,
它的物理意義是: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000牛。
(3)上下粗細一致且密度均勻的柱體對地面的壓強:,
則甲的棱長,乙的棱長為;
若把甲疊放在乙上面,則乙對地面的壓強

【分析】 (1)壓強的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所受壓力的大小;根據公式計算壓強大小,根據壓強的定義理解其物理意義;
(2)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自重,根據公式得出甲、乙的高度及面積,根據公式得出疊放后乙對地面的壓強。
1 / 1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齊通中學共同體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
一、單選題 (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
1.(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下列現象中用于增大壓強的是(  )
A.駱駝的大腳 B.啄木鳥的尖嘴
C.螺母下的墊圈 D.書包的肩帶
【答案】B
【知識點】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駱駝長有較大面積的腳掌,墊圈比螺母的面積大,書包的肩帶做的較寬,都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CD不符合題意;
鴕木鳥長有細長而堅硬的尖嘴,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增大壓強的方法有: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力。
2.(2024八上·東坡期中)下列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滾動軸承
B.給木箱加裝輪子
C.自行車車輪有凹槽
D.磁懸浮列車與軌道不接觸
【答案】C
【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B.根據圖片可知,滾動軸承,給木箱加輪子,都是將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減小了摩擦力,故AB不符合題意;
C.自行車車輪有凹槽,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故C符合題意;
D. 懸浮列車與軌道不接觸,通過將接觸面分離減小了摩擦,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或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2024八上·東坡期中)下面四幅圖中所描述的力,對物體做了功的是(  )
A.使小車向前運動了一段距離的推力
B.搬石頭但沒有搬動,手對石頭的力
C.托著貨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車對貨物的力
D.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
【答案】A
【知識點】是否做功的判斷
【解析】【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小車受到向前的推力,則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因此對小車做功,故A符合題意;
B. 搬石頭但沒有搬動,石頭雖然受到向上的力,但是沒有在這個方向上通過距離, 因此對石頭不做功,故B不符合題意;
C.叉車對貨物有向上的支持力,但是貨物沒有在向上的方向上通過距離,因此對貨物不做功,故C不符合題意;
D.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沒有距離,因此對滑板,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4.(2024八上·東坡期中)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每個滑輪重相同)在相同時間內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若F1和F2大小相等,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力F1和F2做的總功相同
B.力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同
C.兩個滑輪組機械效率一樣大
D.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比乙滑輪組高
【答案】D
【知識點】功率大小的比較;機械效率的大小比較;功
【解析】【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甲、乙中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分別為n=3,n=4。
AB.假設兩次實驗中重物上升高度都為h,
則兩滑輪組中繩端移動的距離分別為s甲=3h,s乙=4h,
那么甲滑輪組中拉力做的總功為W甲總F13h
乙滑輪組中拉力做的總功為W乙總F24h,
比較可知,W甲總<W乙總,故B錯誤;
由公式P 可知,拉力的功率P甲總<P乙總,故A錯誤,B錯誤;
CD.甲、乙兩滑輪組提升的物重G相同,設一個動滑輪的重為G動,根據滑輪組機械效率為
可知,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更小,
所以甲>乙,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分析】 AB.使用滑輪組時,手拉繩子自由端做的功是總功;總功與所用時間之比是拉力做功的功率;
CD.利用公式比較滑輪組機械效率。
5.(2024八上·東坡期中)一拖拉機以相同的功率在甲乙兩塊地上耕作,在甲地上勻速前進800米用2分鐘,在乙地上勻速前進600米用1.5分鐘,則此拖拉機在甲乙兩地耕作時受到的阻力之比為(  )
A.3∶4 B.4∶3 C.1∶1 D.2∶3.
【答案】C
【知識點】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速度公式及其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 在甲地上勻速前進800米用2分鐘,
則拖拉機在甲地上的速度;
在乙地上勻速前進600米用1.5分鐘,
則拖拉機在乙地上的速度;
在功率相同的情況下,根據可知,拖拉機在兩塊地耕作時的牽引力F大小相等。
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牽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
所以阻力也大小相等,即阻力之比為1∶1。
故選C。
【分析】根據公式分別計算甲和乙的速度,再根據P=Fv比較二者受到牽引力的大小,最后根據平衡力的知識比較二者受到阻力大小之比。
6.(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一個長方體的物塊A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物塊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本質上也是彈力,下列關于該支持力的分析正確的是(  )
A.該支持力的作用點在水平桌面上
B.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
C.支持力是由于物塊A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
D.該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水平桌面發生形變
【答案】B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彈力
【解析】【解答】A.物塊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的受力物體是物塊,施力物體是桌面,則作用點在物塊上,故A錯誤;B.水平桌面發生向下凹的彈性形變,為了恢復原狀,對物塊產生向上的支持力作用,故B正確;
C.由B的分析可知,桌面發生形變對物塊產生支持力,故C錯誤;
D.該支持力作用在物塊上,使物塊發生形變,故D錯誤;
故選B。
【分析】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為了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叫彈力,據此判斷。
7.(2024八上·東坡期中)某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物體,使物體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對物體的推力等于水平面對物體的摩擦力
B.若增大推力,物體仍做勻速直線運動
C.若撤去推力,物體所受摩擦力增大
D.若撤去推力,物體的運動狀態不會發生改變
【答案】A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由于物體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態,故推力等于摩擦力,A符合題意;
B.若增大推力,推力大于摩擦力,故不是平衡態,故物體不做勻速直線運動,B不符合題意;
C.若撤去推力,物體所受摩擦力不變,摩擦力此時為滑動摩擦力,其大小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有關,這兩者都不變,故摩擦力的大小不變,C不符合題意;
D.若撤去推力,只受摩擦力,故不是平衡態,故物體的運動狀態會發生改變,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即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物體受到的力為平衡力,結合物體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
8.(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甲物重7牛,乙物重3牛。甲、乙均保持靜止狀態,不計彈簧秤自重。則甲受到的合力和彈簧秤的示數分別是(  )
A.0牛,3牛 B.0牛,4牛 C.4牛,10牛 D.4牛,3牛
【答案】A
【知識點】力的合成與應用
【解析】【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甲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即處于平衡狀態,
那么此時甲物體受到的合力為0N;
乙在空中處于平衡狀態,則乙受到的拉力就等于乙的重力3N,
而彈簧秤的示數就等于這個拉力,測力計的示數為3N。
故選A。
【分析】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物體受到的合力為0。對乙進行受力分析,根據平衡力的知識計算繩子上的拉力,而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繩子的拉力。
9.(2024八上·東坡期中)某同學使用已經校零的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時,錯將物體掛在了拉環上,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則物體的重力為(  )
A.一定等于4N B.一定小于4N
C.一定大于4N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答案】B
【知識點】彈簧測力計及其使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根據圖片可知,此時彈簧測力計倒著使用,則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體和彈簧測力計外殼的重力,所以物體的重力小于4N。
故選B。
【分析】對彈簧測力計進行受力分析,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分析判斷。
10.(2024八上·東坡期中)對下列物體估測正確的是(  )
A.一名初中生重約50N B.一枚郵票質量約1g
C.教室里空氣的質量約180kg D.空氣的密度約1.29×103kg/m3
【答案】C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
【解析】【解答】A.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0N,A不符合題意;
B.一枚郵票質量約0.1g,B不符合題意;
C.教室的體積約為140m3,空氣的密度為1.29kg/m3,教室內空氣的質量為 ,C符合題意;
D.空氣的密度約1.29kg/m3,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該題目考查的是質量、密度、重力的估計,平時注意積累記憶即可。
11.(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別裝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a、b是體積相等的兩個小球,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沉沒在容器底。甲液面高于乙液面,且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則(  )
①兩種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②兩種液體的質量m甲>m乙
③兩個小球所受的重力Ga>Gb④兩個小球所受的浮力FaA.②正確 B.②④正確 C.①③正確 D.④正確
【答案】B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①根據題意可知,液面的高度h甲>h乙,且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由p=ρ液gh可知,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
故①錯誤;
②根據題意可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且容器底部的受力面積相等,
由F=pS可知,甲和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相等,即F甲=F乙,
所以G甲+Ga排=G乙+Gb排;
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且液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a排<Vb排,
故ρ甲Va排<ρ乙Vb排;
即Ga排<Gb排,
故G甲>G乙,
根據可知,液體的質量m甲>m乙,
故②正確;
③a漂浮在甲液面上,則ρa<ρ甲,
b在乙液體中沉底,則ρb>ρ乙,
則物體密度ρa<ρb;
二者體積大小相同,根據G=mg=ρVg可知,
所以Gb>Ga,
④a、b體積相同,則a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b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
a受到的浮力小于b受到的浮力,
故④正確。
故選B。
【分析】①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比較液體密度大小;
②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根據F=pS比較二者對容器底部壓力大小,然后根據壓力產生的原因比較小球質量大小即可;
③根據浮沉條件比較兩個小球的密度與液體密度的關系,進而比較物體密度大小,最后根據G=mg=ρVg比較二者重力大小;
④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較二者受到浮力的大小。
12.(2024八上·東坡期中)將一密度均勻的正方體輕輕放入盛滿濃鹽水的大燒杯中,靜止后有72g濃鹽水溢出;若將該物體輕輕放入盛滿煤油的大燒杯中,靜止后有64g煤油溢出(濃鹽水密度為1.2×103kg/m3,煤油密度為0.8×103kg/m3,以下說法中(  )
①該物體前后兩次所受浮力之比為9∶8
②該物體前后兩次排開液體體積之比為4∶3
③該物體的密度為0.9×103kg/m3
④該物體在煤油中可能沉底或懸浮
A.只有①③正確 B.只有②③正確
C.只有①④正確 D.只有②④正確
【答案】A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①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物體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

物體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

故該物體前后兩次所受浮力之比為,故①正確;
②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該物體前后兩次排開液體體積之比為

故②錯誤;
③④物體排開鹽水的體積

假設物體在鹽水中懸浮或下沉,則物體的體積

由于煤油的密度小于鹽水,所以物體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則排開煤油的體積:
排開煤油的質量應該為

因為,所以物體在鹽水中不能懸浮或下沉;
可見,物體在鹽水中一定漂浮,則物體的重力;
物體受到煤油的浮力

因此,
所以物體在煤油中下沉,故④錯誤。
則物體的體積。
物體的質量;
物體的密度,
故③正確,④錯誤。
故選A。
【分析】 (1)由題知,大燒杯內原來裝滿濃鹽水,放入木塊后排開鹽水的質量等于溢出鹽水的質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體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
(2)利用F浮=ρ水V排g求排開鹽水的體積。
假設物體在鹽水中懸浮或下沉,物體的體積等于排開鹽水的體積,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可得排開煤油的體積,利用m=ρV求排開煤油的質量,和題目中溢出煤油的質量比較得出假設是錯誤的。
所以物體在鹽水中不能懸浮或下沉,物體在鹽水中一定漂浮,則物體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溢g求物體受到煤油的浮力,和物體重力比較得出物體在煤油中的浮與沉,進而求出物體的體積,求出物體的質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物體的密度。
二、綜合題 (每空2分,共6分 )
13.(2024八上·東坡期中)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液壓機
2012年9月24日,由我國自主設計研制的首臺4萬噸模鍛液壓機(如圖甲所示),在西安正式投產,至此,中國成為繼德、美、法、俄之后又一個擁有大型模鍛液壓機的國家。這臺液壓機產生的巨大力量足以頂起北京鳥巢體育館4.2萬噸的主體鋼架。截至目前,4萬噸大型模鍛液壓機項目已成功進行了航空發動機渦輪盤等典型航空精密模鍛件的生產和試制任務,解決了飛機框、起落架、航空發動機盤類等重要構件成型的難題,從而使中國大飛機項目的研制得到保障。
液壓機為什么能產生這么巨大的力量呢?圖乙是液壓機的原理圖。它有兩個大小不同的液缸,液缸里充滿水或油,兩個液缸里都有活塞。假設小活塞的橫截面積是S1,當小活塞給液體施加向下的壓力為F1,那么小活塞對液體的壓強。小活塞對液體的壓強p能夠大小不變的被液缸內的水或油傳遞給大活塞。如果大活塞的橫截面積是S2,那么液體在大活塞上產生的壓力F2 = pS2,把大活塞頂起來。因此,在小活塞上加不大的壓力,在大活塞上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壓力。實際的液壓機,為了能夠連續工作,還要添加必要的零件。大型模鍛液壓機的構造就更為復雜了。
     
(1)在液壓機的液缸中,液體對大活塞的壓強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活塞對液體的壓強;
(2)生活中能夠支撐起汽車的油壓千斤頂(如圖丙所示)就是應用液壓機原理工作的。假如油壓千斤頂的小活塞的橫截面積是4cm2,大活塞的橫截面積是120cm2,小活塞給液體施加2800N的壓力,請計算在大活塞上能產生的壓力為   N;
【答案】(1)等于
(2)8.4×104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的特點
【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液壓機的液缸是密閉的,能夠大小不變地由液體向各個方向傳遞壓強,所以液體對大活塞的壓強等于小活塞對液體的壓強。
(2)根據大小活塞上受到的液體壓強相等得到:;
即;
解得:F大=8.4×104N,
即在大活塞上能產生8.4×104N的壓力。
【分析】(1)根據液體傳遞壓強的特點分析;
(2)根據液體壓強相等,結合列式計算即可。
(1)液壓機的液缸是密閉的,能夠大小不變地由液體向各個方向傳遞壓強,所以液體對大活塞的壓強等于小活塞對液體的壓強。
(2)因密閉液體能夠大小不變的向各個方向傳遞壓強,所以,由可得

解得F大=8.4×104N,即在大活塞上能產生8.4×104N的壓力。
三、作圖題 (14題:(1)問4分,(2)問2分;15題4分;共10分 )
14.(2024八上·東坡期中)(1)在力F1、F2的作用下杠桿處于平衡狀態,請在圖中畫出力F2的示意圖以及力F1的力臂L1   ;
(2)如圖所示是未裝配好的滑輪組,請在圖中畫出滑輪組的繞繩方法,要求使用該滑輪組提升重物時最省力   。
 
【答案】;
【知識點】力臂的畫法;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
【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過力臂L2的終點作力臂的垂線,垂線與杠桿的相交點就是力F2在杠桿上的作用點,在向上的方向上標上箭頭為動力F2。
過支點O作力F1作用線的垂線段,此垂線段即為力臂L1,所以作圖如下:
(2)根據圖片可知,滑輪組由1個定滑輪和1個動滑輪組成,此時承擔重力的繩子段數n最大為3。根據“奇動偶定”的規律可知,將繩子固定在動滑輪上,之后逐一繞過定滑輪和動滑輪,如下圖所示:
【分析】(1)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為力臂,即力臂和力的作用線相互垂直;
(2)根據圖片確定最省力時繩子的段數n,然后確定繩頭的位置,最后完成滑輪組的纏繞即可。
15.(2024八上·東坡期中)在如圖所示的杠桿上的B點掛一重物,對杠桿施加一個最小的力,使杠桿平衡在圖中所示的位置。試畫出這個力F1的示意圖和力臂l1。
【答案】
【知識點】力臂的畫法;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
【解析】【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圖中的支點為杠桿的O點,A點為動力作用點,因此OA為最長的動力臂,連接OA,即為力臂l1。過A點垂直與OA作斜向左上方的力F1,即為最小的力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分析】當以杠桿的支點到力的作用點之間的線段為動力臂時最長,此時最省力,根據力臂的畫法完成作圖即可。
四、計算題 (16題每小問3分;17題(1)、(2)問各3分,(3)問4分;共19分 )
16.(2024八上·東坡期中)考古工作者在河底發現了古代的石像,經潛水者測量它的體積約為2m3。如圖所示,在打撈石像的過程中,考古工作者用動滑輪將石像勻速提升,需要豎直向上的拉力F=1.6×104N。若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在沒有將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
(2)石像的重力;
(3)石像的密度。
【答案】解:在沒有將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排開水的體積等于自身體積,
則石像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2m3=2×104N;
答:在沒有將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2×104N。
(2)圖中滑輪跟隨石像一起移動,則為動滑輪,承擔重力的繩子段數n=2,
則動滑輪對石像的拉力F拉=2F=2×1.6×104N=3.2×104N。
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石像的重力G=F拉+F浮=3.2×104N+2×104N=5.2×104N,
答:石像的重力5.2×104N。
(3)根據題意可知,石像的質量m===5.2×103kg,
石像的密度ρ==2.6×103kg/m3。
答:石像的密度2.6×103kg/m3。
【知識點】密度公式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動滑輪拉力的計算
【解析】【分析】 (1)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根據F浮=ρgV排求出在沒有將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
(2)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動滑輪對石像的拉力等于兩股繩子的拉力,石像勻速提升時,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和繩子的拉力、豎直向下的重力處于平衡狀態,根據石像受到的合力為零求出石像的重力;
(3)根據G=mg求出石像的質量,利用求出石像的密度。
17.(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一密度均勻,質量為6 kg,底面積為600 cm2,高為20 cm的長方體木塊漂浮在靜止的水面上。(g取10 N/kg,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求:
(1)水對木塊的浮力;
(2)木塊的密度;
(3)水在木塊下表面產生的壓強。
【答案】解:(1)根據題意可知,木塊的支路為6kg,則木塊的重力G=mg=6kg×10N/kg=60N;
木塊漂浮時,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60N。
答:水對木塊的浮力是60N。
(2)木塊的底面積為600cm2,高度為20cm,
則木塊的體積V=Sh=600cm2×20cm=12000cm3=1.2×10-2m3;
木塊的密度ρ==0.5×103 kg/m3。
答:木塊的密度是0.5×103kg/m3。
(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塊排開水的體積
V排==6×10-3m3;
此時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h===0.1m;
水在木塊下表面產生的壓強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103Pa。
答:水在木塊下表面產生的壓強是1×103Pa。
【知識點】密度公式及其應用;液體壓強的計算;浮力的利用;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 (1)根據漂浮條件求水對木塊產生的浮力大小。
(2)根據求出密度大小;(3)根據F浮=ρ水gV排求出木塊排開水的體積,然后利用計算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利用p=ρ水gh計算水在木塊下表面上產生的壓強大小。
五、實驗題 ( 每空1分,共11分 )
18.(2024八上·東坡期中)小明利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如圖所示。
(1)壓強計   (選填“屬于”或“不屬于”)連通器。
(2)壓強計在空氣中時,U形管兩液面應該相平,而小明卻觀察到如圖甲所示的情景,接下來小明應如何操作   。
A.將高液面一側的液體倒出一些
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3)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兩側液面的   來顯示橡皮膜所受壓強大小。將探頭放進盛水的容器中,探頭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會   (選填“內凹”或“外凸”)。
(4)比較A、B、D三次實驗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液體   。
(5)比較   兩次實驗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6)比較   兩次實驗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   (填“有關”或“無關”)。
【答案】不屬于;B;高度差;內凹;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壓強相等;CD;DF;有關
【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
【解析】【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壓強計的U形管底部連通,但是上端其中一側開口,因此不是連通器。
(2)根據甲圖可知,U形管內部液面左右不相平,那么應該是壓強計內氣壓較大所致,則此時應該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故選B。
(3)①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來顯示橡皮膜所受壓強大小。
②將探頭放進盛水的容器中,水對橡皮膜產生向內的壓強,所以橡皮膜會內凹。
(4)根據圖片可知,A、B、D實驗中液體和橡皮膜所在的深度相同,只有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且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可以得出: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壓強相等。
(5)探究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規律時,需要控制液體種類相同,只改變探頭的深度,故選實驗CD。
(6)探究液體壓強和液體密度的關系時,需要控制液體深度相同,而液體密度不同,那么故選實驗D、F。在實驗中,U形管液面高度差不同,可以得出: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分析】 (1)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
(2)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氣相通的,等于大氣壓強;U形管右端液面比較高,就說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氣體壓強大于大氣壓;只要取下軟管,讓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氣相通,這樣U形管兩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3)根據轉換法,實驗中液體壓強的大小變化是通過比較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的變化;將探頭放進盛水的容器中,探頭的橡皮膜受到水向內的壓強;
(4)(5)(6)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的因素時,在探究與其中的一個因素時,就要控制另一個因素一定,需要用到控制變量法。
19.(2024八上·東坡期中)在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每小格均等長)、鐵架臺、刻度尺、細線和若干個重為1N的鉤碼。
(1)杠桿在如圖甲的位置靜止時   (選填“是”或“不是”)處于杠桿平衡狀態。
(2)杠桿調節好后,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情景如圖乙、丙、丁所示,以兩邊鉤碼的重力分別為動力F1和阻力F2,對應的力臂為L1和L2,由此可得杠桿的平衡條件為:   。
(3)如圖戊所示,用細繩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保持杠桿平衡,將細繩轉到虛線位置時,拉力F大小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是;F1L1=F2L2;變大
【知識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
【解析】【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圖甲中杠桿處于靜止狀態,因而杠桿是處于平衡狀態。
(2)根據圖片可知,圖乙中,所杠桿兩邊2G×3L=G×6L;
圖丙中,杠桿兩邊2G×3L=3G×2L;
圖丁中,杠桿兩邊3G×4L=2G×6L;
綜上所述,得出的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3)根據圖片可知,將細繩轉到虛線位置時,此時F的力臂變短,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此時拉力變大。
【分析】 (1)杠桿的平衡狀態包括兩種: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
(2)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實驗中需多次實驗,得出平衡條件,使結論更普遍性;
(3)當拉力F向左傾斜時,分析出力臂的變化結合杠桿的平衡條件判斷力的變化。
六、填空題 ( 每空1分,共18分 )
20.(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在一定范圍內手拉彈簧的力越大,彈簧的   越大,根據此原理制成了測量力的工具   .
【答案】伸長量;彈簧測力計
【知識點】彈力
【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在一定范圍內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越大,根據此原理人們設計了彈簧測力計。
【分析】根據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解答。
21.(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是賽場上中國隊隊員把對方猛扣過來的球墊起來的情景,這一現象表明排球受到的作用力改變了球的   ;橡皮筋可以被拉長,說明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   。
【答案】運動狀態;形狀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中國隊隊員把對方猛扣過來的球墊起來,排球的運動速度和方向都發生改變,那么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橡皮筋可以被拉長,則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①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②力改變物體的形狀。
22.(2024八上·東坡期中)賽龍舟是端午節里的傳統習俗。當號令一響,各龍舟上的運動員奮力劃漿,龍舟向前加速運動。這既可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又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答案】相互;運動狀態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各龍舟上的運動員奮力劃漿,漿對水有向后的力,水對漿有一個向前的力,故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加速前進,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故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改變物體的形狀,例如橡皮筋拉長、彈簧收縮、橡皮泥變形;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使物體由動到靜,由靜到動,物體的速度大小方向發生改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A對物體B施加一個力,那么物體B一定會對物體A施加一個等大反向的力。
23.(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兩質地均勻的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邊長之比,質量之比,則它們對地面的壓力之比   ,對地面的壓強之比   。
【答案】2:1;9:2
【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解答】(1)根據壓力產生的原因可知,甲、乙對地面的壓力都等于重力,
則二者的壓力之比====;
(2)根據題意可知, 它們的邊長之比,
則二者底面積之比為:S甲:S乙=l甲2:l乙2=4:9;
甲、乙對地面的壓強之比====。
【分析】(1)已知甲、乙兩正方體的質量之比,利用G=mg可求出甲、乙的重力之比,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此可知其對水平地面的壓力之比;
(2)已知甲、乙兩正方體的棱長之比,利用面積公式可求出其底面積之比,即為其受力面積之比;已知甲、乙兩正方體的受力面積之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之比,由可求出其對地面的壓強之比。
24.(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用12N的拉力F拉著物體A在水平面勻速直線運動了1m,用時10s,已知物體A的重力為100N,它在水平面運動時受到摩擦力是20N,則拉力F的功率是   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當把物體A換成質量更大的重物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2.4;83.3%;變大
【知識點】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摩擦力的大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析】【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滑輪組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n=2,
物體A被拉動m時,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s'=2×1m=2m,
拉力做的總功W總=Fs=12N×2m=24J,
拉力的功率。
(2)根據題意可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20N,則克服摩擦力做的有用功W有=fs'=20N×1m=20J,
那么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當把物體A換成質量更大的重物時,它對地面的壓力增大,則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根據W有=fs'可知,此時拉力做的有用功增大,而額外功不變,這樣有用功在總功所占的比例將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變大。
【分析】 (1)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根據s=ns'求出繩端移動的距離,根據W=Fs求出拉力做的總功,根據求出拉力的功率;
(2)根據題意求出物體A在桌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阻力,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有用功,根據W=fs'求出有用功,根據求出機械效率;
(3)把物體A換成質量更大的重物時,物體A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增大,有用功增大,而額外功幾乎不變,根據機械效率定義確定機械效率的變化。
25.(2024八上·東坡期中)如圖所示,用6N的力握住總重為1.5N的水杯靜止不動,水杯受到的重力與    (選填序號:A.手對杯子的握力;B.手對杯子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如果將水杯總重增加到2N,手握住水杯,仍然保持靜止不動,那么手與水杯之間摩擦力的大小是   N。
【答案】B;2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1)當手握水杯靜止不動時,水杯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所以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選B。
(2)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則若將水杯總重增加到2N,那么摩擦力則f=G=2N。
【分析】(1)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同一物體上;
(2)根據平衡力的條件分析解答。
26.(2024八上·東坡期中)斜面是一種簡單機械,它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圖所示,將一箱重為600N的貨物從2.4m長的固定斜面勻速拉到高為1.2m的貨車上,所用拉力F=400N,則該物體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   N。
【答案】100
【知識點】斜面的機械效率;有用功和額外功
【解析】【解答】重力的分力大小為,
摩擦力是。
【分析】已知物重和提升的高度(斜面高),根據公式W=Gh可求拉力做的有用功;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即總功;總功減去有用功即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額外功,根據W額=fs求出物體所受斜面的摩擦力。
27.(2024八上·東坡期中)物理學中,把物體   叫做壓強,用200牛的壓力作用在0.2米2的面積上,產生的壓強為   帕,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把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方體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1和p2,若把甲疊放在乙上面,如圖所示,則乙對地面的壓強為   (結果用題目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1000;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000牛;
【知識點】壓強;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解答】(1)壓強的定義為:在物理學中,把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2)根據題意可知,用200牛的壓力作用在0.2米2的面積上產生的壓強為,
它的物理意義是: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000牛。
(3)上下粗細一致且密度均勻的柱體對地面的壓強:,
則甲的棱長,乙的棱長為;
若把甲疊放在乙上面,則乙對地面的壓強

【分析】 (1)壓強的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所受壓力的大小;根據公式計算壓強大小,根據壓強的定義理解其物理意義;
(2)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自重,根據公式得出甲、乙的高度及面積,根據公式得出疊放后乙對地面的壓強。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胶南市| 独山县| 麦盖提县| 台南县| 潮安县| 沙湾县| 麻阳| 嵩明县| 文山县| 安多县| 遵义市| 抚顺市| 额敏县| 兴宁市| 永春县| 泸州市| 连云港市| 关岭| 沛县| 开封县| 南宫市| 赤城县| 诸暨市| 分宜县| 宁陵县| 剑河县| 黎平县| 台山市| 仁怀市| 高青县| 罗田县| 怀柔区| 吐鲁番市| 黄陵县| 福清市| 永德县| 临江市| 瑞金市| 黄冈市|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