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靖遠一中2026級高一入學檢測物理試題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每小題4分,共24分)1.如圖,汽車的速度計,某同學在汽車中觀察速度計指針位置的變化。開始時指針指示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經過10s后指針指示在如圖(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那么它的加速度約為( )A.1.1m/s2 B.1.4m/s2 C.2.2m/s2 D.4.4m/s22.一質點沿直線Ox方向做變速運動,它離開O點的距離x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為,它的速度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為,該質點在到內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在到內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別為( )A. B.C. D.3.一物體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加速直線運動,若物體從t時刻起,加速度a逐漸減小至零,則物體從t時刻開始( )A.速度開始減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為止 B.速度開始減小,直到速度等于零為止C.速度繼續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為止 D.位移繼續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為止4.在兩條相互垂直的水平直道上,甲正以3 m/s的速度自西向東朝十字路口走去,乙正以4 m/s的速度通過十字路口向北走去,此時甲、乙之間的距離為100 m.則在以后的過程中,甲、乙之間的最小距離是A.100 m B.80.8 m C.80 m D.70.7 m5.在某同學的物理筆記上,有一些關于運動學概念的記錄,其中記錄有誤的是( )A.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實際并不存在.B.對于勻速直線運動,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相等.C.物體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一般講平均速度時,必須講清楚是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6.一位同學去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如圖所示,他從燈市口(圖中位置)出發,沿東單北大街向南走到東單(圖中位置),然后沿東長安街向西到達天安門廣場(圖中位置)。他利用網絡地圖的測距功能測得:、間的距離約為,、間的距離約為,、間的距離約為。由以上信息可知,他從燈市口到天安門廣場的位移大小約為( )A. B. C. D.二、多選題(每小題全選對得5分,有選錯的得0分,少選得3分,共25分)7.下列物體可以看作質點的是( )A.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勻速運動的木箱B.研究從北京開往上海的一列火車C.研究一列火車通過南京長江大橋所用的時間時,這列通過大橋的火車D.研究繞地球飛行的航天飛機的飛行速度時,太空中的這架航天飛機8.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C.甲車可能向右運動,乙車向左運動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9.如圖所示是科大著名服務機器人“可佳”,現要執行一項任務,給它設定了如下動作程序:機器人在平面坐標系內,由點(0,0)出發,沿直線運動到點(3m,1m),然后又由點(3m,1m)沿直線運動到點(,),然后又由點(1m,4m)沿直線運動到點(5m,5m),然后又由點(5m,5m)沿直線運動到點(2m,2m),這個過程中機器人所用時間是。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機器人的運動軌跡是一條直線B.機器人不會兩次通過同一點C.整個過程中機器人的位移大小為D.整個過程中機器人的平均速率為10.如圖所示是A、B兩物體同時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從圖像可知在0~40s內( )A.A做勻速直線運動,B做勻加速直線運動B.20s末A、B相遇C.20s末A、B相距最遠D.40s末A、B相遇11.某同學從距離地面H高度處將一小球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與地面撞擊后彈起的最大高度為h。小球在此過程的速度-時間圖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的影響,不計小球與地面撞擊過程的時間,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小球在下落和上升階段具有的加速度都是9.8B.H的大小是1.25mC.小球與地面撞擊前后速度的變化量的大小是1.96D.H和h的差值是0.784m三、解答題(12題10分,13題12分, 14題14分, 15題15分)12.北京體育大學青年小張于某年8月8日8時整,從旅順老鐵山南岬角準時下水,于8月10日10時22分抵達蓬萊閣東沙灘,游程為123.58 km,直線距離為109 km,不借助任何漂浮物橫渡了渤海海峽。試求:(1)在這次橫渡海峽中,小張游泳的平均速率和每游100 m約需的時間分別是多少?(2)在這次橫渡中,小張游泳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13.如圖是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像,請作出圖像來描述這段運動過程。14.以下是幾種交通工具在某段時間中的運動記錄。表 三種交通工具的運動記錄交通工具 初速度 經過時間/s 末速度自行車下坡 2 2 6火車出站 0 100 20飛機飛行 200 10 200(1)以上有沒有速度大而加速度小的情況?如果有,請列舉。(2)以上有沒有速度變化量大而加速度小的情況?15.研究發現,人在飲酒后駕車的應急反應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意外情況到踩剎車的這段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做反應距離。如圖所示,某人酒后駕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m,車在到達某位置時,發現一人正從路邊出發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m/s,距離人的行走路線30m,若該司機此時的反應時間為1.8s,剎車后汽車由于慣性還要繼續行駛,再經過1s剛好駛到人的行走路線。(1)求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多少?(2)若人以1.2m/s的速度勻速行走,請計算說明汽車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該車的寬度約1.8m)(3)請你為駕駛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條文明交通的警示語。試卷第2頁,共5頁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C C B ABD CD ABD ACD題號 11答案 AD1.A【詳解】由甲圖知,初速度為20km/h=5.56m/s,圖乙可知,末速度為60km/h=16.67m/s,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將速度換成國際單位后,代入上式,可得因此A正確,BCD錯誤。故選A。2.B【詳解】根據離開O點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可得出時時時則質點在到內的平均速度大小在到內的平均速度大小選項ACD錯誤,B正確。故選B。3.C【詳解】一物體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加速直線運動,當加速度a逐漸減小時,因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所以物體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速度繼續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速度達到最大值,此后,將以這一最大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位移仍將繼續增大。故選C。4.C【詳解】如圖所示: 設經ts兩人相距最近,此時甲運動到了C點,乙運動到了D點;此時甲向東運動了 ;乙向北運動了4t;則此時二人相距當時二人相遇最近,此時二次函數有最小值,且最小值為 ,故C正確;故選C點睛:設兩人距離最小時用時間為t,由位移公式可求得經t時兩人所在的位置;由位移的定義可得出位移表達式,分析可得出最小距離.5.C【詳解】A.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實際并不存在,此說法正確,選項A不符合題意;B. 對于勻速直線運動,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相等,此說法正確,選項B不符合題意;C.物體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則速度減小,此說法錯誤,選項C符合題意;D.一般講平均速度時,必須講清楚是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此說法正確,選項D不符合題意.6.B【詳解】位移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則他從燈市口到天安門廣場的位移大小等于、間的距離,約為。故選B。7.ABD【詳解】物體可以簡化成質點的條件是:在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體積和形狀屬于無關因素或次要因素。一般來說,物體平動時或所研究的距離遠大于物體本身的幾何尺寸時,便可簡化為質點。A.選項中木箱是平動的,木箱的體積屬于無關因素,故木箱可以看作質點,選項A正確;B.選項中北京與上海間的距離遠大于火車長度,火車可以看作質點,選項B正確;C.選項中所要研究的時間與火車長度有關系,故火車不可以看作質點,選項C錯誤;D.選項中航天飛機的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無影響,故航天飛機可以看作質點,選項D正確。故選ABD。8.CD【詳解】由圖可知,甲車上的小旗與房子上的煙方向一致,甲車可能靜止或向右運動;而乙車上的小旗與房子上的煙方向相反,乙車應向左運動.AB.由上分析知,甲車可能靜止或向右運動,乙車應向左運動,故選項AB不合題意;CD. 由上分析知,甲車可能靜止或向右運動,乙車應向左運動,故選項CD符合題意.9.ABD由圖可知機器人的運動軌跡不是一條直線,故A錯誤,符合題意;B.由圖可知機器人會兩次通過同一點,故B錯誤,符合題意;C.起點在坐標原點,終點在點(2m,2m),位移大小是這兩點連線的長,故位移大小為,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整個過程中機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為,平均速率大于,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ABD。10.ACD【詳解】A.由圖像可知,物體A的速度保持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B的v-t圖線的斜率保持不變,故物體B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選項A正確;BC.在0~20 s內物體A的速度始終大于物體B的速度,速度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差值表示兩者之間的距離,由圖像可知,在相遇之前,20 s末A、B相距最遠,選項B錯誤,C正確;D.由圖像可知,40 s末A的位移x1=5×40 m=200 mB的位移x2= m=200 m故40 s末A、B相遇,選項D正確。故選ACD。11.AD【詳解】A.圖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則小球在下落的加速度上升階段具有的加速度選項A正確;B.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等于位移,則H的大小是選項B錯誤;C.小球與地面撞擊前后速度的變化量的是(-2.94 m/s)-4.90 m/s =-7.84m/s,即速度變化量大小為7.84m/s,選項C錯誤;D.其中的H和h的差值是H-h=0.784m選項D正確。故選AD。12.(1)147s(2)【詳解】(1)小張游泳的平均速率為每游100m所需要的時間為(2)小張游泳的平均速度為13.見解析圖【詳解】因x-t圖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得0~2s內的速度為1m/s;2~4s內的速度為0;4~8s內的速度為-2.5m/s;8~10s內的速度為1m/s;10~12s內的速度為0;12~14s內的速度為1.5m/s;則v-t圖像如圖;14.(1)飛機的速度較大,但是加速度卻為零;(2)火車的速度變化量較大,但是加速度小于自行車的加速度。【詳解】(1)飛機的速度較大,但是加速度卻為零;(2)火車的速度變化量為20m/s,大于自行車的速度變化量4m/s,加速度為即火車的加速度小于自行車的加速度。15.(1)27m;(2)汽車有撞上行人的可能;(3)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嚴禁酒后駕車;行人過馬路要注意看信號燈,不要闖紅燈。【詳解】(1)因為司機的反應時間是1.8s,且這段時間內保持15m/s的原速前進所以(2)汽車從該點到行人的行走路線用時在這段時間內,行人行走的路程車的遠端距馬路邊緣的距離為車的近端距馬路邊緣的距離為由于:,故汽車有可能撞上行人。(3)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嚴禁酒后駕車;行人過馬路要注意看信號燈,不要闖紅燈答案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