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二章 專題強化9 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 含有電容器的電路 故障分析(課件+學案+練習)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二章 專題強化9 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 含有電容器的電路 故障分析(課件+學案+練習)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

資源簡介

(共48張PPT)
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 含有電容器的電路 故障分析
專題強化9




1.會應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分析閉合電路的動態問題(重難點)。
2.會分析含有電容器的電路問題(重難點)。
3.會結合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和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分析電路故障(難點)。
學習目標
內容索引
專題強化練
一、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
二、含電容器的電路
三、直流電路的故障分析
< 一 >
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
(1)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R0為定值電阻,R1為滑動變阻器,當滑動變阻器R1的滑片向右滑動時,以下物理量將如何變化?(均選填“增大”或“減小”)
①回路中的電流I ;
②R0兩端電壓U0=IR0 ,內電壓U內=Ir ;
③路端電壓U外=E-U內 ,R1兩端的電壓U1
=E-I(r+R0) 。
減小
減小
減小
增大
增大
(2)如圖乙所示,若將R1并聯一定值電阻R2,其他條件不變,當滑動變阻器R1的滑片向右滑動時,R1與R2的并聯阻值R并 ,電流表 示數 ,R2所在支路的電流表 示數 ,通過R1的電流_____, 示數 , 示數 。
增大
減小
增大
減小
增大
增大
提煉·總結
閉合電路動態問題的分析方法
1.程序法:遵循“局部—整體—局部”的思路,按以下步驟分析(如圖):
2.結論法——“串反并同”
“串反”:是指某一電阻增大時,與它串聯或間接串聯的電阻中的電流、兩端電壓、電功率都將減小;某一電阻減小時,與它串聯或間接串聯的電阻中的電流、兩端電壓、電功率都將增大。
“并同”:是指某一電阻增大時,與它并聯或間接并聯的電阻中的電流、兩端電壓、電功率都將增大;某一電阻減小時,與它并聯或間接并聯的電阻中的電流、兩端電壓、電功率都將減小。
注意:此方法適用條件為電源內阻不為零。
3.極限法
因滑動變阻器滑片滑動引起電路變化的問題,可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分別滑至兩個極端,使其電阻最大或電阻為零,畫等效電路圖分析各電學量的變化情況。
 (2025·無錫市高二階段練習)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R2為滑動變阻器,R、R1為定值電阻,電路中電表均為理想電表,開關S斷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R2的滑片向下移動,A1、A2的示數都變小
B.若R2的滑片向下移動,V和A1的示數變化量
之比不變
C.閉合開關S,A1、A2的示數都變大
D.閉合開關S,V的示數變大
例1

若R2的滑片向下移動,R2接入電路阻值變小,則電路中的總電阻減小,電路總電流增大,所以A1、A2的示數變大,故A錯誤;
若R2的滑片向下移動,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U+I1(r+R),可知=-(R+r),即V和A1的示數變化量之比不變,故B正確;
閉合開關S,電路中總電阻減小,電路總電流增大,則A1的示數變大,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R及r兩端電壓變大,所以電壓表V示數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R2的電流減小,則A2的示數變小,故C、D錯誤。
通過U-I圖像辨析動態電路
對于U-I圖線,為圖像上任意一點的縱坐標和橫坐標的比值,為直線的斜率。
總結提升
1.如圖甲所示,對于定值電阻R0,U=IR0,U-I圖線為過原點的直線,=R0
2.如圖乙所示,電源的U-I圖線為傾斜的直線,U=E-Ir,=R外,||=r
3.如圖丙所示,可變電阻R的U-I圖線為傾斜的直線,U=E-I(r+R0),=R,||=r+R0
總結提升
返回
< 二 >
含電容器的電路
如圖所示,電路中R1、R2均為可變電阻,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為C,兩極板水平放置。
(1)當開關閉合時,有電流通過R1或R2嗎?若有,電流方向如何?
答案 R1、R2中均有電流通過,且均沿順時針方向。
(2)電路達到穩定后,有電流通過R1或R2嗎?此時電容器兩端的電壓為多少?帶電荷量為多少?
答案 電路達到穩定后,有電流通過R1;R2所在
支路相當于斷路,R2中沒有電流通過,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就等于該支路兩端的電壓。
此時UC=U外=,QC=CUC=。
(3)電路穩定后逐漸減小R1,在此過程中,有電流通過R2嗎?若有,電流方向如何?
答案 在減小R1的過程中,電路中的總電阻減小,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總電流增大,路端電壓U外=E-Ir減小,電容器兩端電壓減小,所以電荷量減少,電容器放電,R2中有逆時針方向的電流。
(4)電路穩定后再逐漸減小R2,在此過程中,有電流通過R2嗎?若有,電流方向如何?
答案 電路達到穩定后,R2所在支路相當于斷路。若逐漸減小R2,不影響整個電路的電阻,所以電路中的總電阻不變,總電流不變,路端電壓不變,電容器上所帶電荷量不變,R2中無電流通過。
提煉·總結
1.在直流電路中,當電容器充、放電時,電路中有充、放電電流。如果電容器兩端電壓升高,電容器將充電;如果電容器兩端電壓降低,電容器將通過與它連接的電路放電。充電時電容器相當于用電器,電流從正極進,放電時電容器相當于電源,電流從正極出。
2.電路穩定后,電容器處電路可看成是斷路,由于電容器所在支路無電流通過,所以在此支路中的電阻上無電壓降低,因此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就等于該支路兩端的電壓。
 (來自魯科教材)如圖所示電路中,E=10 V,R1=4 Ω,R2=6 Ω,C=30 μF, 電源內阻可忽略。求:
(1)閉合開關S,穩定后通過R1的電流;
例2
答案 1 A
閉合開關S后,電路達到穩定時,電容器相當于斷路,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知,通過R1的電流為I= A=1 A
(2)將開關S斷開后,流過R1的總電荷量。
答案 1.2×10-4 C
斷開S前電容器兩端的電壓為U2=IR2=1×6 V=6 V
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其帶電荷量為Q1=CU2=30×10-6×6 C= 1.8×10-4 C
斷開S電路穩定后,電容器的電壓升高為U'=E=10 V
電容器被充電,上極板仍帶正電,帶電荷量為Q2=CU'=CE=30×10-6
×10 C=3×10-4 C
所以斷開S后流過R1的電荷量為ΔQ=Q2-Q1=1.2×10-4 C。
1.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結束后,通過對電路的分析與計算得出電容器兩極板的電勢,電勢高的極板帶正電。
2.如果變化前后極板帶電的電性相同,那么通過所連導線的電荷量等于始末狀態電容器電荷量之差;如果變化前后極板帶電的電性相反,那么通過所連導線的電荷量等于始末狀態電容器電荷量之和。
總結提升
返回
< 三 >
直流電路的故障分析
1.常見故障:斷路、短路。
2.常用方法:假設法
假設某電阻發生斷路(或短路),根據閉合電路動態分析方法判斷實際現象與題中情景是否相符,進而找出電路故障。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后,燈L1和L2都正常發光,后來由于某種故障使燈L2突然變亮,理想電壓表讀數增加,由此推斷,這故障可能是
A.燈L1燈絲燒斷 B.電阻R2斷路
C.電阻R2短路 D.電容器被擊穿短路
例3

若燈L1燈絲燒斷,即L1斷路,總電阻增大,總電流減小,故L2兩端電壓減小,L2變暗,A錯誤;
若電阻R2斷路,導致總電阻增大,總電流減小,L1兩端電壓減小,而路端電壓增大,則電壓表讀數增加,L2兩端電壓增大,L2變亮,B正確;
若R2短路,L2熄滅,C錯誤;
若電容器被擊穿短路,外電路總電阻減小,總電流增大,路端電壓減小,電壓表讀數減小,L2變亮,D錯誤。
返回
< 四 >
專題強化練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D D C A AD B
題號 9 10
答案 AC B
對一對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點一 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
1.(2025·欽州市高二期末)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動勢和內阻均恒定不變,電表均為理想電表,初始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位于a、b的中間位置。現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流表的示數將增大
B.電壓表的示數將增大
C.電源的路端電壓將減小
D.內阻消耗的功率將減小
基礎對點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增大,電路總電阻增大,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電路總電流減小,路端電壓增大;則電流表的示數將減小,定值電阻兩端電壓減小,電壓表的示數將減小,故A、B、C錯誤;
根據P內=I2r,由于電路總電流減小,所以內阻消耗的功率將減小,故D正確。
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內阻不可忽略,開關S閉合前燈泡LA、LB、LC均已發光。那么,當開關S閉合時,LA、LB、LC三個燈泡的亮度變化情況是
A.LA亮度不變,LB變亮,LC變暗
B.LA變暗,LB變亮,LC變暗
C.LA變亮,LB變暗,LC變亮
D.LA變暗,LB變亮,LC亮度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當開關S閉合時,LC、LD并聯,并聯電阻減小,外電路總電阻R減小,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總電流I增大,LA的電壓UA=E-Ir減小,電流IA減小,LA變暗;LB的電流IB=I-IA增大,電壓UB增大,LB變亮;LC的電壓UC=UA-UB,又因為UA減小,UB增大,則UC減小,LC變暗,故B正確。
3.(來自魯科教材)火警報警器的電路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RT為用半導體熱敏材料制成的傳感器,這種半導體熱敏材料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電流表為值班室的顯示器, 電源兩極之間接一報警器。當傳感器RT所在處出現火情時,通過顯示器的電流I、報警器兩端的電壓U的變化情況是
A.I變大,U變大 B.I變大,U變小
C.I變小,U變大 D.I變小,U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當傳感器RT所在處出現火情時,RT的阻值變小,RT與R2的并聯電阻減小,外電路總電阻變小,則總電流變大,電源的內電壓變大,路端電壓變小,即報警器兩端電壓U變小,R1兩端電壓變大,則可知電路中并聯部分電壓變小,則流過電流表的電流變小,即顯示器的電流I變小,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考點二 含電容器的電路
4.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6 V,內阻不計,電阻R1=2 Ω,R2=4 Ω,R3=6 Ω,電容器電容C=4 μ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S斷開時電容器的電壓為2 V
B.S斷開時電容器a極板帶負電
C.S閉合,電路穩定后,電容器b極板帶負電
D.S閉合,電路穩定后,電容器所帶電荷量為
8×10-6 C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S斷開時,C相當于斷路,R3中無電流,C兩端電壓等于R2兩端電壓,電容器a極板的電勢比b極板的電勢高,所以電容器a極板帶正電,電容器的電壓U2==4 V,故A、B錯誤;
S閉合,電路穩定后,R1和R2先串聯再與R3并聯,電容器b極板的電勢比a極板電勢高,b極板帶正電,電容器兩端電壓即R1兩端電壓,為U1=2 V,電容器所帶電荷量為Q=CU1=8×10-6 C,故C錯誤,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考點三 直流電路故障分析
5.(2025·天津市高二期末)我們通常用電壓表來查找電路故障。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合上開關S后,兩個均標有“2.5 V 1 W”字樣的燈泡均不發光,用電壓表測得Uac=6 V,Ubd=6 V。如果各段導線及接線處均無問題,且只有一處故障。這說明
A.開關S接觸不良
B.燈泡L1燈絲斷了
C.燈泡L2燈絲斷了
D.滑動變阻器R的電阻絲斷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若開關S接觸不良,則有Uac=Ubd=0,故A錯誤;
若燈泡L1燈絲斷了,則有Uac=6 V,Ubd=0,故B錯誤;
若燈泡L2燈絲斷了,則有Uac=Ubd=6 V,故C正確;
若滑動變阻器R的電阻絲斷了,則有Uac=0,Ubd=6 V,故D錯誤。
6.(2024·西寧市高二期末)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開關閉合后,由于某一電阻元件發生短路或斷路故障,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都增大,則可能出現的故障為
A.R1短路 B.R2短路
C.R3短路 D.R1斷路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若R1短路,則電路中只有R3接入電路,電路總電阻減小,所以電路總電流增大,即電流表示數增大,根據U=IR3可得R3兩端的電壓增大,即電壓表示數增大,A符合題意;
若R2短路,則電流表和R1沒有電流通過,電流表示數為零,B不符合題意;
若R3短路,則電壓表示數為零,C不符合題意;
若R1斷路,則電流表示數為零,D不符合題意。
7.(多選)(2025·廈門市高二階段練習)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的內阻r不為0,當閉合開關S后,若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下調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燈L1變亮,燈L2變暗
B.燈L1變暗,燈L2變亮
C.電容器的電荷量增大
D.電容器的電荷量減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能力綜合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下調節,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減小,燈L1與滑動變阻器間接串聯,燈L2和電容器與滑動變阻器并聯,電流表與滑動變阻器串聯,根據“串反并同”規律可知,燈L1變亮,燈L2變暗,電流表示數增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減小,根據Q=CU可知電容器所帶電荷量減少,故B、C錯誤,A、D正確。
8.(來自魯科教材)如圖所示, 電路中R1、R2均為可變電阻,電源內阻不能忽略,平行板電容器C的極板水平放置。閉合開關S,電路達到穩定時,帶電油滴懸浮在兩板之間靜止不動。如果僅改變下列某一個條件,油滴能保持靜止狀態的是
A.增大R1的阻值 B.增大R2的阻值
C.增大兩板間的距離 D.斷開開關S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以油滴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可知,油滴靜止不動,所受靜電力與重力平衡,即mg=Eq=q,現欲使油滴仍能處于平衡狀態,則要保證電場強度不發生變化,即R1的電壓不變,題中R2沒有電流通過,故改變R2的阻值對電路工作狀態無影響,選項B正確,A錯誤;
而增大兩板間距離時,電場強度減小,油滴下落,選項C錯誤;
斷開開關S時,電容器與可變電阻構成閉合回路,電容器放電,油滴下落,選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9.(多選)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下滑動時,四個理想電表的示數都發生變化,電表的示數分別用I、U1、U2和U3表示,電表示數的變化量分別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變,不變 B.變大,變大
C.變大,不變 D.不變,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由題圖可知,=R1,是定值,A對;
=R2,隨P向下移動而變大,而||=R1+r不變,B錯,C對;
因=R1+R2,故此比值增大,而||=r為電源的內阻,不變,故D錯。
10.(2024·南京師范大學附屬揚子中學開學考)某簡化電路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12 V,內阻為r。當開關閉合后,電壓表示數為9 V,電流表A1示數為1 A,電流表A2示數為0.4 A。已知定值電阻R1=2.5 Ω,R2=5 Ω,電表可視為理想電表,當滑動變阻器滑片滑動時,電壓表示數變化量為ΔU,電流表A1示數變化量為ΔI1,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R3=6 Ω
B.=3 Ω
C.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A2示數增大
D.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電源輸出功率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尖子生選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根據題意可知R3==7 Ω,故A錯誤;
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E=U+I1(r+R1),代入數據解得r=0.5 Ω,=3 Ω,故B正確;
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小,外電路電阻減小,總電流I1增大,根據U2=E-I1(r+R1+R3),則R2兩端電壓減小,所以電流表A2示數減小,故C錯誤;
根據外電路電阻等于電源內阻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由于外電路電阻大于電源的內阻,所以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外電路電阻減小且接近電源內阻,則電源輸出功率增大,故D錯誤。
返回
本課結束



章專題強化練9 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含有電容器的電路 故障分析
分值:50分
[1~6題,每題4分]
考點一 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
1.(2025·欽州市高二期末)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動勢和內阻均恒定不變,電表均為理想電表,初始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位于a、b的中間位置。現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流表的示數將增大
B.電壓表的示數將增大
C.電源的路端電壓將減小
D.內阻消耗的功率將減小
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內阻不可忽略,開關S閉合前燈泡LA、LB、LC均已發光。那么,當開關S閉合時,LA、LB、LC三個燈泡的亮度變化情況是
A.LA亮度不變,LB變亮,LC變暗
B.LA變暗,LB變亮,LC變暗
C.LA變亮,LB變暗,LC變亮
D.LA變暗,LB變亮,LC亮度不變
3.火警報警器的電路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RT為用半導體熱敏材料制成的傳感器,這種半導體熱敏材料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電流表為值班室的顯示器, 電源兩極之間接一報警器。當傳感器RT所在處出現火情時,通過顯示器的電流I、報警器兩端的電壓U的變化情況是
A.I變大,U變大 B.I變大,U變小
C.I變小,U變大 D.I變小,U變小
考點二 含電容器的電路
4.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6 V,內阻不計,電阻R1=2 Ω,R2=4 Ω,R3=6 Ω,電容器電容C=4 μ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S斷開時電容器的電壓為2 V
B.S斷開時電容器a極板帶負電
C.S閉合,電路穩定后,電容器b極板帶負電
D.S閉合,電路穩定后,電容器所帶電荷量為8×10-6 C
考點三 直流電路故障分析
5.(2025·天津市高二期末)我們通常用電壓表來查找電路故障。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合上開關S后,兩個均標有“2.5 V 1 W”字樣的燈泡均不發光,用電壓表測得Uac=6 V,Ubd=6 V。如果各段導線及接線處均無問題,且只有一處故障。這說明
A.開關S接觸不良
B.燈泡L1燈絲斷了
C.燈泡L2燈絲斷了
D.滑動變阻器R的電阻絲斷了
6.(2024·西寧市高二期末)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開關閉合后,由于某一電阻元件發生短路或斷路故障,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都增大,則可能出現的故障為
A.R1短路 B.R2短路
C.R3短路 D.R1斷路
[7~9題,每題6分]
7.(多選)(2025·廈門市高二階段練習)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的內阻r不為0,當閉合開關S后,若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下調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燈L1變亮,燈L2變暗
B.燈L1變暗,燈L2變亮
C.電容器的電荷量增大
D.電容器的電荷量減少
8.如圖所示, 電路中R1、R2均為可變電阻,電源內阻不能忽略,平行板電容器C的極板水平放置。閉合開關S,電路達到穩定時,帶電油滴懸浮在兩板之間靜止不動。如果僅改變下列某一個條件,油滴能保持靜止狀態的是
A.增大R1的阻值 B.增大R2的阻值
C.增大兩板間的距離 D.斷開開關S
9.(多選)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下滑動時,四個理想電表的示數都發生變化,電表的示數分別用I、U1、U2和U3表示,電表示數的變化量分別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變,不變 B.變大,變大
C.變大,不變 D.不變,不變
[8分]
10.(2024·南京師范大學附屬揚子中學開學考)某簡化電路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12 V,內阻為r。當開關閉合后,電壓表示數為9 V,電流表A1示數為1 A,電流表A2示數為0.4 A。已知定值電阻R1=2.5 Ω,R2=5 Ω,電表可視為理想電表,當滑動變阻器滑片滑動時,電壓表示數變化量為ΔU,電流表A1示數變化量為ΔI1,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R3=6 Ω
B.=3 Ω
C.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A2示數增大
D.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電源輸出功率減小
答案精析
1.D [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增大,電路總電阻增大,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電路總電流減小,路端電壓增大;則電流表的示數將減小,定值電阻兩端電壓減小,電壓表的示數將減小,故A、B、C錯誤;根據P內=I2r,由于電路總電流減小,所以內阻消耗的功率將減小,故D正確。]
2.B [當開關S閉合時,LC、LD并聯,并聯電阻減小,外電路總電阻R減小,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總電流I增大,LA的電壓UA=E-Ir減小,電流IA減小,LA變暗;LB的電流IB=I-IA增大,電壓UB增大,LB變亮;LC的電壓UC=UA-UB,又因為UA減小,UB增大,則UC減小,LC變暗,故B正確。]
3.D [當傳感器RT所在處出現火情時,RT的阻值變小,RT與R2的并聯電阻減小,外電路總電阻變小,則總電流變大,電源的內電壓變大,路端電壓變小,即報警器兩端電壓U變小,R1兩端電壓變大,則可知電路中并聯部分電壓變小,則流過電流表的電流變小,即顯示器的電流I變小,故選D。]
4.D [S斷開時,C相當于斷路,R3中無電流,C兩端電壓等于R2兩端電壓,電容器a極板的電勢比b極板的電勢高,所以電容器a極板帶正電,電容器的電壓U2==4 V,故A、B錯誤;S閉合,電路穩定后,R1和R2先串聯再與R3并聯,電容器b極板的電勢比a極板電勢高,b極板帶正電,電容器兩端電壓即R1兩端電壓,為U1=2 V,電容器所帶電荷量為Q=CU1=8×10-6 C,故C錯誤,D正確。]
5.C [若開關S接觸不良,則有Uac=Ubd=0,故A錯誤;
若燈泡L1燈絲斷了,則有Uac=6 V,Ubd=0,故B錯誤;
若燈泡L2燈絲斷了,則有Uac=Ubd=6 V,故C正確;
若滑動變阻器R的電阻絲斷了,則有Uac=0,Ubd=6 V,故D錯誤。]
6.A [若R1短路,則電路中只有R3接入電路,電路總電阻減小,所以電路總電流增大,即電流表示數增大,根據U=IR3可得R3兩端的電壓增大,即電壓表示數增大,A符合題意;若R2短路,則電流表和R1沒有電流通過,電流表示數為零,B不符合題意;若R3短路,則電壓表示數為零,C不符合題意;若R1斷路,則電流表示數為零,D不符合題意。]
7.AD [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下調節,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減小,燈L1與滑動變阻器間接串聯,燈L2和電容器與滑動變阻器并聯,電流表與滑動變阻器串聯,根據“串反并同”規律可知,燈L1變亮,燈L2變暗,電流表示數增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減小,根據Q=CU可知電容器所帶電荷量減少,故B、C錯誤,A、D正確。]
8.B [以油滴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可知,油滴靜止不動,所受靜電力與重力平衡,即mg=Eq=q,現欲使油滴仍能處于平衡狀態,則要保證電場強度不發生變化,即R1的電壓不變,題中R2沒有電流通過,故改變R2的阻值對電路工作狀態無影響,選項B正確,A錯誤;而增大兩板間距離時,電場強度減小,油滴下落,選項C錯誤;斷開開關S時,電容器與可變電阻構成閉合回路,電容器放電,油滴下落,選項D錯誤。]
9.AC [由題圖可知,==R1,是定值,A對;=R2,隨P向下移動而變大,而||=R1+r不變,B錯,C對;因=R1+R2,故此比值增大,而||=r為電源的內阻,不變,故D錯。]
10.B [根據題意可知R3==7 Ω,故A錯誤;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E=U+I1(r+R1),代入數據解得r=0.5 Ω,=3 Ω,故B正確;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小,外電路電阻減小,總電流I1增大,根據U2=E-I1(r+R1+R3),則R2兩端電壓減小,所以電流表A2示數減小,故C錯誤;根據外電路電阻等于電源內阻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由于外電路電阻大于電源的內阻,所以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外電路電阻減小且接近電源內阻,則電源輸出功率增大,故D錯誤。]專題強化9 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 含有電容器的電路 故障分析
[學習目標] 1.會應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分析閉合電路的動態問題(重難點)。2.會分析含有電容器的電路問題(重難點)。3.會結合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和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分析電路故障(難點)。
一、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
(1)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R0為定值電阻,R1為滑動變阻器,當滑動變阻器R1的滑片向右滑動時,以下物理量將如何變化?(均選填“增大”或“減小”)
①回路中的電流I    ;
②R0兩端電壓U0=IR0    ,內電壓U內=Ir    ;
③路端電壓U外=E-U內    ,R1兩端的電壓U1=E-I(r+R0)    。
(2)如圖乙所示,若將R1并聯一定值電阻R2,其他條件不變,當滑動變阻器R1的滑片向右滑動時,R1與R2的并聯阻值R并    ,電流表示數    ,R2所在支路的電流表示數    ,通過R1的電流    ,示數    ,示數   。
閉合電路動態問題的分析方法
1.程序法:遵循“局部—整體—局部”的思路,按以下步驟分析(如圖):
2.結論法——“串反并同”
“串反”:是指某一電阻增大時,與它串聯或間接串聯的電阻中的電流、兩端電壓、電功率都將減小;某一電阻減小時,與它串聯或間接串聯的電阻中的電流、兩端電壓、電功率都將增大。
“并同”:是指某一電阻增大時,與它并聯或間接并聯的電阻中的電流、兩端電壓、電功率都將增大;某一電阻減小時,與它并聯或間接并聯的電阻中的電流、兩端電壓、電功率都將減小。
注意:此方法適用條件為電源內阻不為零。
3.極限法
因滑動變阻器滑片滑動引起電路變化的問題,可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分別滑至兩個極端,使其電阻最大或電阻為零,畫等效電路圖分析各電學量的變化情況。
例1 (2025·無錫市高二階段練習)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R2為滑動變阻器,R、R1為定值電阻,電路中電表均為理想電表,開關S斷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R2的滑片向下移動,A1、A2的示數都變小
B.若R2的滑片向下移動,V和A1的示數變化量之比不變
C.閉合開關S,A1、A2的示數都變大
D.閉合開關S,V的示數變大
通過U-I圖像辨析動態電路和
對于U-I圖線,為圖像上任意一點的縱坐標和橫坐標的比值,為直線的斜率。
1.如圖甲所示,對于定值電阻R0,U=IR0,U-I圖線為過原點的直線,==R0
2.如圖乙所示,電源的U-I圖線為傾斜的直線,U=E-Ir,=R外,||=r
3.如圖丙所示,可變電阻R的U-I圖線為傾斜的直線,U=E-I(r+R0),=R,||=r+R0
二、含電容器的電路
如圖所示,電路中R1、R2均為可變電阻,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為C,兩極板水平放置。
(1)當開關閉合時,有電流通過R1或R2嗎?若有,電流方向如何?
(2)電路達到穩定后,有電流通過R1或R2嗎?此時電容器兩端的電壓為多少?帶電荷量為多少?
(3)電路穩定后逐漸減小R1,在此過程中,有電流通過R2嗎?若有,電流方向如何?
(4)電路穩定后再逐漸減小R2,在此過程中,有電流通過R2嗎?若有,電流方向如何?




1.在直流電路中,當電容器充、放電時,電路中有充、放電電流。如果電容器兩端電壓升高,電容器將充電;如果電容器兩端電壓降低,電容器將通過與它連接的電路放電。充電時電容器相當于用電器,電流從正極進,放電時電容器相當于電源,電流從正極出。
2.電路穩定后,電容器處電路可看成是斷路,由于電容器所在支路無電流通過,所以在此支路中的電阻上無電壓降低,因此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就等于該支路兩端的電壓。
例2 如圖所示電路中,E=10 V,R1=4 Ω,R2=6 Ω,C=30 μF, 電源內阻可忽略。求:
(1)閉合開關S,穩定后通過R1的電流;
(2)將開關S斷開后,流過R1的總電荷量。
1.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結束后,通過對電路的分析與計算得出電容器兩極板的電勢,電勢高的極板帶正電。
2.如果變化前后極板帶電的電性相同,那么通過所連導線的電荷量等于始末狀態電容器電荷量之差;如果變化前后極板帶電的電性相反,那么通過所連導線的電荷量等于始末狀態電容器電荷量之和。
三、直流電路的故障分析
1.常見故障:斷路、短路。
2.常用方法:假設法
假設某電阻發生斷路(或短路),根據閉合電路動態分析方法判斷實際現象與題中情景是否相符,進而找出電路故障。
例3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后,燈L1和L2都正常發光,后來由于某種故障使燈L2突然變亮,理想電壓表讀數增加,由此推斷,這故障可能是(  )
A.燈L1燈絲燒斷
B.電阻R2斷路
C.電阻R2短路
D.電容器被擊穿短路
答案精析
一、
(1)①減小 ②減小 減小 
③增大 增大 (2)增大 減小
增大 減小 增大 增大
例1 B [若R2的滑片向下移動,R2接入電路阻值變小,則電路中的總電阻減小,電路總電流增大,所以A1、A2的示數變大,故A錯誤;
若R2的滑片向下移動,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U+I1(r+R),可知=-(R+r),即V和A1的示數變化量之比不變,故B正確;
閉合開關S,電路中總電阻減小,電路總電流增大,則A1的示數變大,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R及r兩端電壓變大,所以電壓表V示數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R2的電流減小,則A2的示數變小,故C、D錯誤。]
二、
(1)R1、R2中均有電流通過,且均沿順時針方向。
(2)電路達到穩定后,有電流通過R1;R2所在支路相當于斷路,R2中沒有電流通過,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就等于該支路兩端的電壓。
此時UC=U外=,QC=CUC=。
(3)在減小R1的過程中,電路中的總電阻減小,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總電流增大,路端電壓U外=E-Ir減小,電容器兩端電壓減小,所以電荷量減少,電容器放電,R2中有逆時針方向的電流。
(4)電路達到穩定后,R2所在支路相當于斷路。若逐漸減小R2,不影響整個電路的電阻,所以電路中的總電阻不變,總電流不變,路端電壓不變,電容器上所帶電荷量不變,R2中無電流通過。
例2 (1)1 A (2)1.2×10-4 C
解析 (1)閉合開關S后,電路達到穩定時,電容器相當于斷路,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知,
通過R1的電流為I== A=1 A
(2)斷開S前電容器兩端的電壓為
U2=IR2=1×6 V=6 V
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其帶電荷量為
Q1=CU2=30×10-6×6 C= 1.8×10-4 C
斷開S電路穩定后,電容器的電壓升高為U'=E=10 V
電容器被充電,上極板仍帶正電,帶電荷量為
Q2=CU'=CE=30×10-6×10 C=3×10-4 C
所以斷開S后流過R1的電荷量為
ΔQ=Q2-Q1=1.2×10-4 C。
例3 B [若燈L1燈絲燒斷,即L1斷路,總電阻增大,總電流減小,故L2兩端電壓減小,L2變暗,A錯誤;若電阻R2斷路,導致總電阻增大,總電流減小,L1兩端電壓減小,而路端電壓增大,則電壓表讀數增加,L2兩端電壓增大,L2變亮,B正確;若R2短路,L2熄滅,C錯誤;若電容器被擊穿短路,外電路總電阻減小,總電流增大,路端電壓減小,電壓表讀數減小,L2變亮,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县| 满城县| 花垣县| 青阳县| 玉门市| 中牟县| 新闻| 云龙县| 泾源县| 突泉县| 长泰县| 卢龙县| 孟村| 桑日县| 郓城县| 莫力| 同仁县| 沙洋县| 临颍县| 思茅市| 扬中市| 都江堰市| 梨树县| 潍坊市| 靖宇县| 邻水| 安塞县| 丰都县| 宜宾市| 南木林县| 壤塘县| 唐河县| 山东省| 辽阳市| 敦煌市| 岱山县| 武定县| 乌鲁木齐市| 类乌齐县| 海林市|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