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一章 4 第2課時 實驗:金屬絲電阻率的測量(課件+學案+練習)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一章 4 第2課時 實驗:金屬絲電阻率的測量(課件+學案+練習)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

資源簡介

4 第2課時 實驗:金屬絲電阻率的測量
分值:50分
[1、2題,每題6分]
1.在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的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用刻度尺測量金屬絲全長,且測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將金屬絲接入電路中
B.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次金屬絲直徑就可以
C.用伏安法測電阻時,采用電流表內接法,多次測量后算出平均值
D.實驗中應控制電流大小,盡量減少通電時間以保持金屬絲的溫度不變
2.在“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的實驗中,用刻度尺測量金屬絲接入電路的長度l=0.810 m。測得金屬絲的直徑如圖甲所示,測得金屬絲兩端電壓及流過金屬絲的電流如圖乙所示,利用以上測量數據,可得這種材料的電阻率約為
A.4.2×10-5 Ω·m B.4.0×10-6 Ω·m
C.3.0×10-3 Ω·m D.1.0×10-4 Ω·m
3.(10分)某同學測量一個圓柱體電阻絲的電阻率時,需要測量圓柱體的尺寸和電阻。
(1)(4分)分別使用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測量圓柱體的長度和直徑,某次測量的示數如圖(a)和圖(b)所示,則圓柱體的長度為     cm, 直徑為     mm。
(2)(2分)測量電阻絲的電阻Rx,所用電流表的內阻與Rx相當,電壓表可視為理想電壓表。若使用如圖(c)所示電路圖進行實驗,要使得Rx的測量值更接近真實值,電壓表的a端應連接到電路的    ( 選填“b”或“c”)點。
(3)(4分)圖(d)為電阻絲的U-I圖像,則Rx為     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電阻絲電阻率為     Ω·m(結果保留一位有效數字 )。
4.(9分)(2024·山東卷)某學習小組對兩種型號鉛筆芯的電阻率進行測量。實驗器材如下:
學生電源(輸出電壓0~16 V)
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10 Ω,額定電流2 A);
電壓表V(量程3 V,內阻未知);
電流表A(量程3 A,內阻未知);
待測鉛筆芯R(X型號、Y型號);
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開關S,單刀雙擲開關K,導線若干。
回答以下問題:
(1)(2分)使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鉛筆芯直徑,某次測量結果如圖甲所示,該讀數為     mm;
(2)(2分)把待測鉛筆芯接入圖乙所示電路,閉合開關S后,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由最右端向左調節到合適位置,將單刀雙擲開關K分別擲到1、2端,觀察到電壓表示數變化比電流表示數變化更明顯,則測量鉛筆芯電阻時應將K擲到   (填“1”或“2”)端;
(3)(2分)正確連接電路,得到Y型號鉛筆芯I-U圖像如圖丙所示,求得電阻RY=       Ω(保留三位有效數字);采用同樣方法得到X型號鉛筆芯的電阻為1.70 Ω;
(4)(3分)使用游標卡尺測得X、Y型號鉛筆芯的長度分別為40.68 mm、60.78 mm,使用螺旋測微器測得X、Y型號鉛筆芯直徑近似相等,則X型號鉛筆芯的電阻率      (填“大于”或“小于”)Y型號鉛筆芯的電阻率。
5.(11分)(來自教材改編)(2025·朝陽市高二期中)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純凈水已經進入千家萬戶。某市對市場上出售的純凈水質量進行了抽測,結果發現有不少樣品的電導率δ(電導率是電阻率的倒數,是檢驗純凈水是否合格的一項重要指標)不合格。
(1)(4分)為了方便測量純凈水樣品的電阻,將采集的水樣裝入絕緣性能良好的塑料圓柱形容器內,容器兩端用金屬圓片電極密封,如圖甲所示,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水樣的直徑d,示數如圖乙中的①所示,則d=     mm;再用5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水樣的長度L,游標尺的零刻度線部分損壞,示數如圖乙中的②所示,則L=    cm;
(2)(3分)粗測水樣阻值約為2 000 Ω,為了更精確地測量所取水樣的電阻,該小組從實驗室中找到如下實驗器材:
A.電流表(量程2 mA,電阻約為1 Ω)
B.電流表(量程10 mA,電阻約為5 Ω)
C.電壓表(量程3 V,電阻約為3 kΩ)
D.電壓表(量程15 V,電阻約為5 kΩ)
E.滑動變阻器(0~20 Ω,額定電流2 A)
F.電源(電壓4 V)
G.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其中,電流表應選    ,電壓表應選    (均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序號),實驗電路應采用如圖    (填“丙”或“丁”)所示的電路。
(3)接通開關,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并記錄對應的電流表示數I,電壓表示數U。
(4)(2分)在本實驗中,某同學測得該圓柱形水樣的長度L和直徑d。用實驗過程中測量的物理量對應的字母表示,則該水樣電導率的表達式為δ=    。
(5)(2分)由于電表內阻的影響,實驗測得純凈水樣品的電導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實值。
6.(8分)(2024·廈門市高二期末)導電膠具有黏合和導電功能,在醫療輔助中有廣泛應用。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某種導電膠材料的電阻率,把導電膠裝入玻璃管中,導電膠兩端通過電阻不計的金屬片與導線相連,如圖甲所示。
(1)(4分)在裝入導電膠之前,先用游標卡尺測量玻璃管的內徑,如圖乙所示,應該用游標卡尺的    (選填“A”“B”或“C”)進行測量,該玻璃管內徑為     cm。
(2)(4分)粗略測得該導電膠電阻約為30 Ω,為精確測量其電阻阻值,現有3.0 V的干電池組、開關和若干導線及下列器材:
A.電壓表0~3 V,內阻約3 kΩ
B.電流表0~2 mA,內阻Rg=50 Ω
C.定值電阻1 Ω
D.定值電阻10 Ω
E.滑動變阻器0~10 Ω
①由于電流表量程偏小,需要對電流表進行合理改裝,改裝時應選    (填器材前面的序號)作為分流電阻R0。
②將圖丙中所示的器材符號連線,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要求電壓和電流的測量范圍盡可能大。
③測出電壓表讀數U、電流表讀數I、導電膠的直徑d和兩金屬電極間的距離L,算出該導電膠的電阻率ρ大小。
答案精析
1.D [應測量出金屬絲接入電路的有效長度三次,求平均值,而不是全長,A錯誤;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用螺旋測微器在金屬絲三個不同位置各測量一次直徑,算出其平均值,B錯誤;金屬絲電阻很小,與電壓表內阻相差很大,使電壓表和金屬絲并聯,電壓表的分流作用很小,應采用電流表外接法,C錯誤;金屬絲的電阻率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為保持電阻率不變,應保持溫度不變,D正確。]
2.A [由題圖甲可知金屬絲的直徑為d=2.5 mm+43.5×0.01 mm=2.935 mm;由題圖乙可知,電壓、電流分別為U=2.60 V,I=0.52 A;由歐姆定律可得R=,由電阻定律可得R=ρ,其中S=π()2,聯立并代入數據解得ρ≈4.2×10-5 Ω·m,故選A。]
3.(1)5.02 5.317 (2)c (3)4.1 2×10-3
解析 (1)游標卡尺的讀數為
L=50 mm+2×0.1 mm=50.2 mm=5.02 cm;
螺旋測微器讀數為
d=5 mm+31.7×0.01 mm=5.317 mm。
(2)因電壓表可視為理想電壓表,不考慮電壓表分流,應采用電流表外接法,故a端應接在c點。
(3)由U-I圖像,得Rx=4.1 Ω;
由Rx=得ρ=,代入數據得電阻絲的電阻率為
2×10-3 Ω·m。
4.(1)2.450 (2)1 (3)1.91 (4)大于
解析 (1)根據螺旋測微器的讀數規則可知,其讀數為
d=2 mm+0.01×45.0 mm=2.450 mm
(2)由于電壓表示數變化更明顯,說明電流表分壓較多,因此電流表應采用外接法,即測量鉛筆芯電阻時應將K擲到1端;
(3)根據題圖丙,結合歐姆定律有RY=≈1.91 Ω
(4)根據電阻定律R=ρ
可得ρ=
因兩種材料的橫截面積近似相等,分別代入數據可知
ρX>ρY。
5.(1)3.156 5.020 (2)A C 丙 (4) (5)小于
解析 (1)直徑d=3 mm+0.01×15.6 mm=3.156 mm
長度L=6 cm-10×0.98 mm=5.020 cm
(2)電源電壓為4 V,電壓表選C;
最大電流Im= A=1.5 mA,電流表應選A;
待測電阻遠大于電流表內阻,則采用電流表內接法;滑動變阻器用分壓電路,則電路圖應選題圖丙;
(4)根據電阻定律有Rx=ρ
其中Rx=,δ=,S=π()2
聯立可得δ=
(5)由于電表內阻的影響,實驗測得純凈水樣品的阻值偏大,電阻率偏大,則電導率小于其真實值。
6.(1)B 2.26 (2)①C ②見解析圖
解析 (1)在裝入導電膠之前,先用游標卡尺測量玻璃管的內徑,應該用游標卡尺的B內測量爪進行測量。
該玻璃管內徑為
d=22 mm+6×0.1 mm=22.6 mm=2.26 cm
(2)①估測電路可達到的最大電流為Im==100 mA
應并聯一個分流電阻,其阻值為
R'= Ω≈1 Ω
故改裝時應選C作為分流電阻R0。
②由于改裝后的電流表內阻已知,直接與導電膠串聯,電壓表測量它們的總電壓,由于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較小,應采用分壓式接法,電路如圖所示。(共60張PPT)
實驗:金屬絲電阻率的測量
第2課時




4
1.掌握測量金屬絲電阻率的實驗原理和方法(重點)。
2.了解伏安法測電阻的思路及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難點)。
學習目標
一、實驗思路
1.取一段金屬電阻絲連接到電路中,測出電阻絲的 、 和
直徑d(S= )。
2.由R=ρ得:ρ=(用R、S、l表示)=(用R、d、l、π表示),從而計算出該電阻絲所用材料的電阻率。
電阻R
長度l
1.待測電阻絲阻值較小時,電流表采用內接法,還是外接法?
思考與討論
答案 由于電阻絲阻值較小,故選擇電流表外接法。
2.為調節方便,盡可能測量多組數據,滑動變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還是分壓式接法?閉合開關S之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在什么位置?
答案 分壓式接法調壓范圍稍大,數據點可以更分散一些,選擇分壓式接法,此時應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待測電阻絲兩端的電壓從零開始。
3.請畫出測量金屬絲電阻率的實驗電路圖。
答案 
二、實驗器材
直流電流表、直流電壓表、電源、滑動變阻器、一段被測金屬電阻絲、開關1個、導線若干、毫米刻度尺、螺旋測微器(或游標卡尺)。
三、物理量的測量
1.電阻的測量
根據伏安法測電阻的思想:用電壓表測電阻絲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電阻絲中的電流,讀取多組電壓、電流值,通過U-I圖像求電阻R。
2.電阻絲有效長度的測量
用 測量電阻絲 的有效長度l。反復測量多次,得到有效長度的平均值。
3.電阻絲直徑的測量
電阻絲比較細,所以可采用累積的方法測量,或選取 或___________來測量電阻絲的直徑。在不同位置測量三次,取平均值d后,
根據S=________計算出電阻絲的橫截面積S。
刻度尺
接入電路
螺旋測微器
游標卡尺
πd2
四、實驗步驟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在不同位置測量三次,取平均值。
2.把金屬絲接入電路中,先用毫米刻度尺測量金屬絲接入電路的有效長度三次,取平均值;然后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用電壓表測金屬絲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通過金屬絲的電流,利用歐姆定律R=,得到金屬絲的電阻R。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多測幾組I、U的數值。
五、數據處理
1.電阻R的測量
(1)平均值法:用R=分別算出各次的數值,再取平均值。
(2)圖像法:用U-I圖像的斜率求出。
2.電阻率的計算
將記錄的數據R、l、d的值代入電阻率計算式得ρ=R。
六、誤差分析
1.金屬絲的橫截面積是利用直徑計算而得,直徑的測量是產生誤差的主要來源之一。
2.金屬絲的直徑長度的測量、電流表和電壓表的讀數等會帶來偶然誤差。
3.采用伏安法測量金屬絲的電阻時,電流表內阻(不是無限小)、電壓表內阻(不是無限大)會造成系統誤差。
七、注意事項
1.用分壓式接法時,閉合開關S之前,一定要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在使待測電阻被短路的位置;用限流式接法時,滑動變阻器阻值調到最大。
2.在用伏安法測電阻時,通過待測金屬絲的電流I不宜過大(電流表用0~0.6 A量程),通電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金屬絲的溫度明顯升高,造成其電阻率在實驗過程中逐漸增大。
3.若采用圖像法,在描點時,要盡量使各點間的距離大一些,連線時要盡可能地讓各點均勻分布在直線的兩側,個別明顯偏離較遠的點可以不予考慮。
 某物理學習小組的兩位同學采用伏安法測金屬絲的電阻率,實驗室備有下列實驗器材:
A.電壓表(量程0~3 V,內阻約為15 kΩ)
B.電壓表(量程0~15 V,內阻約為75 kΩ)
C.電流表(量程0~3 A,內阻約為0.2 Ω)
D.電流表(量程0~0.6 A,內阻約為1 Ω)
E.滑動變阻器R1(0~10 Ω,0.6 A)
F.滑動變阻器R2(0~2 000 Ω,0.1 A)
G.電池組E(電壓為3 V)
H.待測金屬絲Rx(阻值約為5 Ω)
I.開關S,導線若干,米尺,螺旋測微器等
例1
(1)為減小實驗誤差,電壓表應選用  ;電流表應選用  ;滑動變阻器應選用  (均填字母代號)。
A
D
E
由于電池組的電壓為3 V,所以電壓表應選A;被測電阻約為5 Ω,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約為I==0.6 A,電流表應選D;滑動變阻器若阻值太大不便于操作,所以滑動變阻器應選E。
(2)兩位同學分別畫出了兩個電路圖,如圖甲、乙所示。本實驗選用____
(填“甲”或“乙”)圖比較合適。

由于>,應采用電流表外接法,應選題圖甲所示電路。
(3)實驗中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使用時發現測微螺桿與測砧直接接觸時讀數如圖丙所示,測量金屬絲直徑時如圖丁所示,則金屬絲的直徑d=     mm。
0.510
由題圖丙可知測微螺桿與測砧直接接觸時讀數存在的誤差為0.020 mm,題圖丁讀數為0.5 mm+0.01×3.0 mm=0.530 mm,所以金屬絲直徑為0.510 mm。
(4)如果實驗中測得金屬絲的電阻值為R,用米尺測出的金屬絲長度為l,
用螺旋測微器測出的金屬絲的直徑為d,則其電阻率ρ=    (用所給字母表示)。
R=ρ,S=πd2,所以ρ=。
 (來自魯科教材改編)在“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實驗中,所用測量儀器均已校準。待測金屬絲接入電路部分的長度約為50 cm。
例2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其中某一次測量結果如圖甲所示,其讀數應為            mm(該值接近多次測量的平均值)。
0.398(0.397、0.399均可)
由題圖甲可知,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為0+39.8×0.01 mm=0.398 mm。
(2)用伏安法測金屬絲的電阻Rx。實驗所用器材:電池組(電壓為3 V)、電流表(內阻約0.1 Ω)、電壓表(內阻約3 kΩ)、滑動變阻器R(0~20 Ω,額定電流2 A)、開關、導線若干。
某小組同學利用以上器材正確連接好電路,進行實驗測量,記錄數據如下:
次數 U/V I/A
1 0.10 0.020
2 0.30 0.060
3 0.70 0.160
4 1.00 0.220
5 1.50 0.340
6 1.70 0.460
7 2.30 0.520
由以上實驗數據可知,他們測量Rx采用的電路圖是    (選填“乙”
或“丙”)。

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所測得的最小電壓很小,接近0,故滑動變阻器是選用分壓式接法。因此實驗采用的是題圖乙所示電路。
(3)如圖丁所示是測量Rx的實驗器材實物圖,圖中已連接了部分導線,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變阻器的一端。請根據(2)中所選的電路圖,補充完整圖丁中實物間的連線,要求閉合開關的瞬間,電壓表或電流表不至于被燒壞。
答案 見解析圖(a)
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圖,實物電路圖連接如圖(a)所示。
(4)該小組同學在坐標紙上建立U-I坐標系,如圖戊所示,圖中已標出了與測量數據對應的5個坐標點,請在圖中標出第4、6次測量數據的坐標點,并描繪出U-I圖線。由圖線得到金屬絲的阻值Rx=     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答案 見解析圖(b)
4.5
連接坐標系內各測量數據的坐標點,作出U-I圖線如圖(b)所示。由于第6次測量的數據描點偏差太大,故應舍去。圖線的斜率為Rx的阻值,由圖線可知,Rx= Ω≈4.5 Ω。
(5)根據以上數據可以估算出金屬絲的電阻率約為  。
A.1×10-2 Ω·m B.1×10-3 Ω·m
C.1×10-6 Ω·m D.1×10-8 Ω·m
C
由Rx=ρ,S=π()2知,金屬絲的電阻率
ρ= Ω·m≈1×10-6 Ω·m,故C正確。
(6)任何實驗測量都存在誤差。本實驗所用測量儀器均已校準,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時,由于讀數引起的誤差屬于系統誤差
B.由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內阻引起的誤差屬于偶然誤差
C.若將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內阻計算在內,可以消除由測量儀表引起的系
統誤差
D.用U-I圖像處理數據求金屬絲的電阻可以減小偶然誤差
CD
由于讀數而引起的誤差是偶然誤差,由于電壓表與電流表的內阻而引起的誤差是系統誤差,A、B錯誤;
若將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內阻計算在內,則消除了電表內阻對實驗產生的影響,即消除了由測量儀表引起的系統誤差,C正確;
用U-I圖像處理數據,體現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思想,而且剔除了個別偶然誤差比較大的點,如圖線中的第6個點,故可以減小偶然誤差,D正確。
 某中學課題研究小組為了撰寫關于未知材料電阻率的實踐報告,設計了一個測量電阻率(被測電阻絲的阻值約為25 Ω)的實驗方案,可提供的器材有:
A.電流表G,內阻Rg=120 Ω,滿偏電流Ig=3 mA
B.電流表A,內阻約為0.2 Ω,量程為0~0.1 A
C.螺旋測微器
D.電阻箱R0(0~9 999 Ω,0.5 A)
E.滑動變阻器R(5 Ω,1 A)
F.干電池組(3 V)
G.一個開關和導線若干
例3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被測電阻絲橫截面直徑,示數如圖甲所示,可知其直徑d為    mm;用游標卡尺測其長度,示數如圖乙所示,可知其長度L為    mm。
0.268
42.40
螺旋測微器讀數為d=0+26.8×0.01 mm=0.268 mm;
游標卡尺的讀數為L=42 mm+8×0.05 mm=42.40 mm。
(2)把電流表G與電阻箱串聯改裝成電壓表使用,最大測量電壓為3 V,則電阻箱的阻值應調為R0=   Ω。
880
由歐姆定律得3 V=Ig(Rg+R0),代入數據解得R0=880 Ω。
(3)請用改造完的電壓表設計一個測量電阻絲Rx電阻率的實驗電路,根據提供的器材和實驗需要,請將圖中電路圖補畫完整。
答案 見解析圖
為了得到較大的電壓調節范圍,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等效電壓表的內阻已知,為1 000 Ω,電流表采用外接法,電路圖如圖所示。
(4)實驗數據的測量與電阻率的計算:如果電阻絲的長度用L表示,開關閉合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到合適位置,電流表G的示數為I1,電流表A的
示數為I2,請用已知量和測量量寫出計算電阻率的表達式ρ=_____________。
通過待測電阻絲的電流I=I2-I1,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為U=I1(Rg+R0)
根據歐姆定律有Rx=,根據電阻定律有
Rx=ρ,聯立解得ρ=。
返回
課時對點練
題號 1 2 3 4
答案 D A (1)5.02 5.317 (2)c  (3)4.1 2×10-3 (1)2.450 (2)1 (3)1.91 (4)大于
題號 5 6 答案 (1)B 2.26 (2)①C  ②見解析圖
對一對
答案
1
2
3
4
5
6
1.在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的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用刻度尺測量金屬絲全長,且測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將金
屬絲接入電路中
B.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次金屬絲直徑就可以
C.用伏安法測電阻時,采用電流表內接法,多次測量后算出平均值
D.實驗中應控制電流大小,盡量減少通電時間以保持金屬絲的溫度不變
1
2
3
4
5
6
答案

1
2
3
4
5
6
答案
應測量出金屬絲接入電路的有效長度三次,求平均值,而不是全長,A錯誤;
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用螺旋測微器在金屬絲三個不同位置各測量一次直徑,算出其平均值,B錯誤;
金屬絲電阻很小,與電壓表內阻相差很大,使電壓表和金屬絲并聯,電壓表的分流作用很小,應采用電流表外接法,C錯誤;
金屬絲的電阻率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為保持電阻率不變,應保持溫度不變,D正確。
1
2
3
4
5
6
答案
2.(來自教材改編)在“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的實驗中,用刻度尺測量金屬絲接入電路的長度l=0.810 m。測得金屬絲的直徑如圖甲所示,測得金屬絲兩端電壓及流過金屬絲的電流如圖乙所示,利用以上測量數據,可得這種材料的電阻率約為
A.4.2×10-5 Ω·m
B.4.0×10-6 Ω·m
C.3.0×10-3 Ω·m
D.1.0×10-4 Ω·m

1
2
3
4
5
6
答案
由題圖甲可知金屬絲的直徑為d=2.5 mm+43.5×0.01 mm=2.935 mm;由題圖乙可知,電壓、電流分別為U=2.60 V,I=0.52 A;由歐姆定律可得R=,由電阻定律可得R=ρ,其中S=π()2,聯立并代入數據解得ρ≈4.2×10-5 Ω·m,故選A。
3.(來自魯科教材)某同學測量一個圓柱體電阻絲的電阻率時,需要測量圓柱體的尺寸和電阻。
1
2
3
4
5
6
答案
(1)分別使用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測量圓柱體的長度和直徑,某次測量的示數如圖(a)和圖(b)所示,則圓柱體的長度為    cm, 直徑為______mm。
5.02
5.317
1
2
3
4
5
6
答案
游標卡尺的讀數為
L=50 mm+2×0.1 mm=50.2 mm=5.02 cm;
螺旋測微器讀數為
d=5 mm+31.7×0.01 mm=5.317 mm。
(2)測量電阻絲的電阻Rx,所用電流表的內阻與Rx相當,電壓表可視為理想電壓表。若使用如圖(c)所示電路圖進行實驗,要使得Rx的測量值更接近真實值,電壓表的a端應連接到電路的
  ( 選填“b”或“c”)點。
1
2
3
4
5
6
答案
c
因電壓表可視為理想電壓表,不考慮電壓表分流,應采用電流表外接法,故a端應接在c點。
(3)圖(d)為電阻絲的U-I圖像,則Rx為   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電阻絲電阻率為    Ω·m(結果保留一位有效數字 )。
1
2
3
4
5
6
答案
4.1
由U-I圖像,得Rx=4.1 Ω;
由Rx=得ρ=,代入數據得電阻絲的電阻率為2×10-3 Ω·m。
2×10-3
4.(2024·山東卷)某學習小組對兩種型號鉛筆芯的電阻率進行測量。實驗器材如下:
學生電源(輸出電壓0~16 V)
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10 Ω,額定電流2 A);
電壓表V(量程3 V,內阻未知);
電流表A(量程3 A,內阻未知);
待測鉛筆芯R(X型號、Y型號);
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開關S,單刀雙擲開關K,導線若干。
1
2
3
4
5
6
答案
回答以下問題:
(1)使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鉛筆芯直徑,某次測量結果如圖甲所示,該讀數為     mm;
1
2
3
4
5
6
答案
2.450
根據螺旋測微器的讀數規則可知,其讀數為
d=2 mm+0.01×45.0 mm=2.450 mm
(2)把待測鉛筆芯接入圖乙所示電路,閉合開關S后,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由最右端向左調節到合適位置,將單刀雙擲開關K分別擲到1、2端,觀察到電壓表示數變化比電流表示數變化更明顯,則測量鉛筆芯電阻時應將K擲到  (填“1”或“2”)端;
1
2
3
4
5
6
答案
1
由于電壓表示數變化更明顯,說明電流表分壓較多,因此電流表應采用外接法,即測量鉛筆芯電阻時應將K擲到1端;
(3)正確連接電路,得到Y型號鉛筆芯I-U圖像如圖丙所示,求得電阻RY=    Ω(保留三位有效數字);采用同樣方法得到X型號鉛筆芯的電阻為1.70 Ω;
1
2
3
4
5
6
答案
1.91
根據題圖丙,結合歐姆定律有RY=≈1.91 Ω
(4)使用游標卡尺測得X、Y型號鉛筆芯的長度分別為40.68 mm、60.78 mm,使用螺旋測微器測得X、Y型號鉛筆芯直徑近似相等,則X型號鉛筆芯的電阻率   (填“大于”或“小于”)Y型號鉛筆芯的電阻率。
1
2
3
4
5
6
答案
大于
根據電阻定律R=ρ
可得ρ=
因兩種材料的橫截面積近似相等,分別代入數據可知ρX>ρY。
5.(來自教材改編)(2025·朝陽市高二期中)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純凈水已經進入千家萬戶。某市對市場上出售的純凈水質量進行了抽測,結果發現有不少樣品的電導率δ(電導率是電阻率的倒數,是檢驗純凈水是否合格的一項重要指標)不合格。
1
2
3
4
5
6
答案
1
2
3
4
5
6
答案
(1)為了方便測量純凈水樣品的電阻,將采集的水樣裝入絕緣性能良好的塑料圓柱形容器內,容器兩端用金屬圓片電極密封,如圖甲所示,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水樣的直徑d,示數如圖乙中的①所示,則d=    mm;再用5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水樣的長度L,游標尺的零刻度線部分損壞,示數如圖乙中的②所示,則L=     cm;
3.156
5.020
1
2
3
4
5
6
答案
直徑d=3 mm+0.01×15.6 mm=3.156 mm
長度L=6 cm-10×0.98 mm=5.020 cm
1
2
3
4
5
6
答案
(2)粗測水樣阻值約為2 000 Ω,為了更精確地測量所取水樣的電阻,該小組從實驗室中找到如下實驗器材:
A.電流表(量程2 mA,電阻約為1 Ω)
B.電流表(量程10 mA,電阻約為5 Ω)
C.電壓表(量程3 V,電阻約為3 kΩ)
D.電壓表(量程15 V,電阻約為5 kΩ)
E.滑動變阻器(0~20 Ω,額定電流2 A)
F.電源(電壓4 V)
G.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其中,電流表應選   ,電壓表應選   (均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序號),實驗電路應采用如圖   (填“丙”或“丁”)所示的電路。
C
A

1
2
3
4
5
6
答案
電源電壓為4 V,電壓表選C;
最大電流Im= A=1.5 mA,電流表應選A;
待測電阻遠大于電流表內阻,則采用電流表內接法;滑動變阻器用分壓電路,則電路圖應選題圖丙;
1
2
3
4
5
6
答案
(3)接通開關,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并記錄對應的電流表示數I,電壓表示數U。
(4)在本實驗中,某同學測得該圓柱形水樣的長度L和直徑d。用實驗過程中
測量的物理量對應的字母表示,則該水樣電導率的表達式為δ=_________。
根據電阻定律有Rx=ρ
其中Rx=,δ=,S=π()2
聯立可得δ=
1
2
3
4
5
6
答案
(5)由于電表內阻的影響,實驗測得純凈水樣品的電導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實值。
由于電表內阻的影響,實驗測得純凈水樣品的阻值偏大,電阻率偏大,則電導率小于其真實值。
小于
6.(2024·廈門市高二期末)導電膠具有黏合和導電功能,在醫療輔助中有
1
2
3
4
5
6
答案
廣泛應用。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某種導電膠材料的電阻率,把導電膠裝入玻璃管中,導電膠兩端通過電阻不計的金屬片與導線相連,如圖甲所示。
(1)在裝入導電膠之前,先用游標卡尺測量玻璃管的內徑,如圖乙所示,應該用游標卡尺的  (選填“A”“B”或“C”)進行測量,該玻璃管內徑為    cm。
B
2.26
1
2
3
4
5
6
答案
在裝入導電膠之前,先用游標卡尺測量玻璃管的內徑,應該用游標卡尺的B內測量爪進行測量。
該玻璃管內徑為d=22 mm+6×0.1 mm=22.6 mm=2.26 cm
1
2
3
4
5
6
答案
(2)粗略測得該導電膠電阻約為30 Ω,為精確測量其電阻阻值,現有3.0 V的干電池組、開關和若干導線及下列器材:
A.電壓表0~3 V,內阻約3 kΩ
B.電流表0~2 mA,內阻Rg=50 Ω
C.定值電阻1 Ω
D.定值電阻10 Ω
E.滑動變阻器0~10 Ω
①由于電流表量程偏小,需要對電流表進行合理改裝,改裝時應選_____
(填器材前面的序號)作為分流電阻R0。
C
1
2
3
4
5
6
答案
估測電路可達到的最大電流為
Im==100 mA
應并聯一個分流電阻,其阻值為
R'= Ω≈1 Ω
故改裝時應選C作為分流電阻R0。
1
2
3
4
5
6
答案
②將圖丙中所示的器材符號連線,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要求電壓和電流的測量范圍盡可能大。
答案 見解析圖
由于改裝后的電流表內阻已知,直接與導電膠串聯,電壓表測量它們的總電壓,由于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較小,應采用分壓式接法,電路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答案
③測出電壓表讀數U、電流表讀數I、導電膠的直徑d和兩金屬電極間的距離L,算出該導電膠的電阻率ρ大小。
本課結束




4第2課時 實驗:金屬絲電阻率的測量
[學習目標] 1.掌握測量金屬絲電阻率的實驗原理和方法(重點)。2.了解伏安法測電阻的思路及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難點)。
一、實驗思路
1.取一段金屬電阻絲連接到電路中,測出電阻絲的     、     和直徑d(S=     )。
2.由R=ρ得:ρ=      (用R、S、l表示)=      (用R、d、l、π表示),從而計算出該電阻絲所用材料的電阻率。
1.待測電阻絲阻值較小時,電流表采用內接法,還是外接法?
2.為調節方便,盡可能測量多組數據,滑動變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還是分壓式接法?閉合開關S之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在什么位置?
3.請畫出測量金屬絲電阻率的實驗電路圖。
二、實驗器材
直流電流表、直流電壓表、電源、滑動變阻器、一段被測金屬電阻絲、開關1個、導線若干、毫米刻度尺、螺旋測微器(或游標卡尺)。
三、物理量的測量
1.電阻的測量
根據伏安法測電阻的思想:用電壓表測電阻絲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電阻絲中的電流,讀取多組電壓、電流值,通過U-I圖像求電阻R。
2.電阻絲有效長度的測量
用     測量電阻絲      的有效長度l。反復測量多次,得到有效長度的平均值。
3.電阻絲直徑的測量
電阻絲比較細,所以可采用累積的方法測量,或選取       或      來測量電阻絲的直徑。在不同位置測量三次,取平均值d后,根據S=     計算出電阻絲的橫截面積S。
四、實驗步驟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在不同位置測量三次,取平均值。
2.把金屬絲接入電路中,先用毫米刻度尺測量金屬絲接入電路的有效長度三次,取平均值;然后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用電壓表測金屬絲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通過金屬絲的電流,利用歐姆定律R=,得到金屬絲的電阻R。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多測幾組I、U的數值。
五、數據處理
1.電阻R的測量
(1)平均值法:用R=分別算出各次的數值,再取平均值。
(2)圖像法:用U-I圖像的斜率求出。
2.電阻率的計算
將記錄的數據R、l、d的值代入電阻率計算式得ρ=R=。
六、誤差分析
1.金屬絲的橫截面積是利用直徑計算而得,直徑的測量是產生誤差的主要來源之一。
2.金屬絲的直徑長度的測量、電流表和電壓表的讀數等會帶來偶然誤差。
3.采用伏安法測量金屬絲的電阻時,電流表內阻(不是無限小)、電壓表內阻(不是無限大)會造成系統誤差。
七、注意事項
1.用分壓式接法時,閉合開關S之前,一定要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在使待測電阻被短路的位置;用限流式接法時,滑動變阻器阻值調到最大。
2.在用伏安法測電阻時,通過待測金屬絲的電流I不宜過大(電流表用0~0.6 A量程),通電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金屬絲的溫度明顯升高,造成其電阻率在實驗過程中逐漸增大。
3.若采用圖像法,在描點時,要盡量使各點間的距離大一些,連線時要盡可能地讓各點均勻分布在直線的兩側,個別明顯偏離較遠的點可以不予考慮。
例1 某物理學習小組的兩位同學采用伏安法測金屬絲的電阻率,實驗室備有下列實驗器材:
A.電壓表(量程0~3 V,內阻約為15 kΩ)
B.電壓表(量程0~15 V,內阻約為75 kΩ)
C.電流表(量程0~3 A,內阻約為0.2 Ω)
D.電流表(量程0~0.6 A,內阻約為1 Ω)
E.滑動變阻器R1(0~10 Ω,0.6 A)
F.滑動變阻器R2(0~2 000 Ω,0.1 A)
G.電池組E(電壓為3 V)
H.待測金屬絲Rx(阻值約為5 Ω)
I.開關S,導線若干,米尺,螺旋測微器等
(1)為減小實驗誤差,電壓表應選用   ;電流表應選用    ;滑動變阻器應選用    (均填字母代號)。
(2)兩位同學分別畫出了兩個電路圖,如圖甲、乙所示。本實驗選用    (填“甲”或“乙”)圖比較合適。
(3)實驗中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使用時發現測微螺桿與測砧直接接觸時讀數如圖丙所示,測量金屬絲直徑時如圖丁所示,則金屬絲的直徑d=     mm。
(4)如果實驗中測得金屬絲的電阻值為R,用米尺測出的金屬絲長度為l,用螺旋測微器測出的金屬絲的直徑為d,則其電阻率ρ=         (用所給字母表示)。
例2 在“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實驗中,所用測量儀器均已校準。待測金屬絲接入電路部分的長度約為50 cm。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其中某一次測量結果如圖甲所示,其讀數應為    mm(該值接近多次測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測金屬絲的電阻Rx。實驗所用器材:電池組(電壓為3 V)、電流表(內阻約0.1 Ω)、電壓表(內阻約3 kΩ)、滑動變阻器R(0~20 Ω,額定電流2 A)、開關、導線若干。
某小組同學利用以上器材正確連接好電路,進行實驗測量,記錄數據如下:
次數 U/V I/A
1 0.10 0.020
2 0.30 0.060
3 0.70 0.160
4 1.00 0.220
5 1.50 0.340
6 1.70 0.460
7 2.30 0.520
由以上實驗數據可知,他們測量Rx采用的電路圖是    (選填“乙”或“丙”)。
(3)如圖丁所示是測量Rx的實驗器材實物圖,圖中已連接了部分導線,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變阻器的一端。請根據(2)中所選的電路圖,補充完整圖丁中實物間的連線,要求閉合開關的瞬間,電壓表或電流表不至于被燒壞。
(4)該小組同學在坐標紙上建立U-I坐標系,如圖戊所示,圖中已標出了與測量數據對應的5個坐標點,請在圖中標出第4、6次測量數據的坐標點,并描繪出U-I圖線。由圖線得到金屬絲的阻值Rx=     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5)根據以上數據可以估算出金屬絲的電阻率約為    。
A.1×10-2 Ω·m B.1×10-3 Ω·m
C.1×10-6 Ω·m D.1×10-8 Ω·m
(6)任何實驗測量都存在誤差。本實驗所用測量儀器均已校準,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時,由于讀數引起的誤差屬于系統誤差
B.由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內阻引起的誤差屬于偶然誤差
C.若將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內阻計算在內,可以消除由測量儀表引起的系統誤差
D.用U-I圖像處理數據求金屬絲的電阻可以減小偶然誤差
例3 某中學課題研究小組為了撰寫關于未知材料電阻率的實踐報告,設計了一個測量電阻率(被測電阻絲的阻值約為25 Ω)的實驗方案,可提供的器材有:
A.電流表G,內阻Rg=120 Ω,滿偏電流Ig=3 mA
B.電流表A,內阻約為0.2 Ω,量程為0~0.1 A
C.螺旋測微器
D.電阻箱R0(0~9 999 Ω,0.5 A)
E.滑動變阻器R(5 Ω,1 A)
F.干電池組(3 V)
G.一個開關和導線若干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被測電阻絲橫截面直徑,示數如圖甲所示,可知其直徑d為    mm;用游標卡尺測其長度,示數如圖乙所示,可知其長度L為    mm。
(2)把電流表G與電阻箱串聯改裝成電壓表使用,最大測量電壓為3 V,則電阻箱的阻值應調為R0=    Ω。
(3)請用改造完的電壓表設計一個測量電阻絲Rx電阻率的實驗電路,根據提供的器材和實驗需要,請將圖中電路圖補畫完整。
(4)實驗數據的測量與電阻率的計算:如果電阻絲的長度用L表示,開關閉合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到合適位置,電流表G的示數為I1,電流表A的示數為I2,請用已知量和測量量寫出計算電阻率的表達式ρ=    。
答案精析
一、
1.電阻R 長度l 
2. 
思考與討論
1.由于電阻絲阻值較小,故選擇電流表外接法。
2.分壓式接法調壓范圍稍大,數據點可以更分散一些,選擇分壓式接法,此時應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待測電阻絲兩端的電壓從零開始。
3.
三、
2.刻度尺 接入電路
3.螺旋測微器 游標卡尺 πd2
例1 (1)A D E (2)甲 (3)0.510 (4)
解析 (1)由于電池組的電壓為3 V,所以電壓表應選A;被測電阻約為5 Ω,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約為I==0.6 A,電流表應選D;滑動變阻器若阻值太大不便于操作,所以滑動變阻器應選E。
(2)由于>,應采用電流表外接法,應選題圖甲所示電路。
(3)由題圖丙可知測微螺桿與測砧直接接觸時讀數存在的誤差為0.020 mm,
題圖丁讀數為0.5 mm+0.01×3.0 mm=0.530 mm,
所以金屬絲直徑為0.510 mm。
(4)R=ρ,S=πd2,所以ρ=。
例2 (1)0.398(0.397、0.399均可)(2)乙 
(3)見解析圖(a) (4)見解析圖(b) 4.5 (5)C (6)CD
解析 (1)由題圖甲可知,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為
0+39.8×0.01 mm=0.398 mm。
(2)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所測得的最小電壓很小,接近0,故滑動變阻器是選用分壓式接法。因此實驗采用的是題圖乙所示電路。
(3)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圖,實物電路圖連接如圖(a)所示。
(4)連接坐標系內各測量數據的坐標點,作出U-I圖線如圖(b)所示。由于第6次測量的數據描點偏差太大,故應舍去。圖線的斜率為Rx的阻值,由圖線可知,
Rx== Ω≈4.5 Ω。
(5)由Rx=ρ,S=π()2知,金屬絲的電阻率
ρ== Ω·m
≈1×10-6 Ω·m,故C正確。
(6)由于讀數而引起的誤差是偶然誤差,由于電壓表與電流表的內阻而引起的誤差是系統誤差,A、B錯誤;若將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內阻計算在內,則消除了電表內阻對實驗產生的影響,即消除了由測量儀表引起的系統誤差,C正確;用U-I圖像處理數據,體現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思想,而且剔除了個別偶然誤差比較大的點,如圖線中的第6個點,故可以減小偶然誤差,D正確。
例3 (1)0.268 42.40 (2)880
(3)見解析圖 (4)
解析 (1)螺旋測微器讀數為
d=0+26.8×0.01 mm=0.268 mm;
游標卡尺的讀數為
L=42 mm+8×0.05 mm=42.40 mm。
(2)由歐姆定律得3 V=Ig(Rg+R0),
代入數據解得R0=880 Ω。
(3)為了得到較大的電壓調節范圍,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等效電壓表的內阻已知,為1 000 Ω,電流表采用外接法,電路圖如圖所示。
(4)通過待測電阻絲的電流
I=I2-I1,
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為
U=I1(Rg+R0)
根據歐姆定律有Rx=,根據電阻定律有
Rx=ρ,聯立解得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兴县| 甘孜县| 阿拉善盟| 中牟县| 黑河市| 象州县| 巍山| 礼泉县| 北碚区| 建始县| 金乡县| 翁源县| 南皮县| 芦山县| 杭锦后旗| 兴文县| 怀来县| 潮安县| 桃江县| 丰台区| 江城| 娱乐| 大石桥市| 辽宁省| 龙游县| 永嘉县| 彩票| 华蓥市| 鲁山县| 泽州县| 林芝县| 微山县| 三都| 聊城市| 碌曲县| 突泉县| 漳平市| 南康市| 全椒县| 池州市|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