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一章 3 第1課時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滑動變阻器的兩種接法(課件+學案+練習)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一章 3 第1課時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滑動變阻器的兩種接法(課件+學案+練習)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

資源簡介

(共45張PPT)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滑動變阻器的兩種
接法
第1課時




3
1.掌握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和電阻關系,并能進行有關計算(重點)。
2.理解滑動變阻器的兩種接法,并能正確選擇(難點)。
學習目標
內容索引
一、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二、滑動變阻器的兩種接法
課時對點練
< 一 >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1.串聯電路:把幾個導體或用電器依次首尾連接,接入電路的連接方式,如圖甲所示。
2.并聯電路:把幾個導體或用電器的一端連在一起,另一端也連在一起,再將兩端接入電路的連接方式,如圖乙所示。
3.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特點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
電流 關系 電流處處相等,即I=I1=I2=……=In 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即I=I1+I2+……+In
電壓 關系 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即U=U1+U2+……+Un 總電壓與各支路電壓相等,即U=U1=U2=……=Un
電阻 關系 總電阻等于各部分電路電阻_____,即R=________________
之和
R1+R2+……+Rn

數之和
+……+
1.n個相同電阻(R1)串聯或并聯,其總電阻分別為多少?
思考與討論
答案 串聯后的總電阻為R=nR1,并聯后的總電阻為 R=。
2.并聯電路中,若某一電阻增大,總電阻如何變化?若增加一支路,總電阻如何變化?
答案 并聯電路中,若某一電阻增大,則總電阻增大;若增加一支路,則總電阻減小。
3.R1和R2并聯后的總電阻與其中任一支路的電阻的阻值有什么關系?若R1遠大于R2,總電阻R有何規律?
答案 R1和R2并聯后的總電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電阻;若R1遠大于R2,總電阻R≈=R2。
(1)電路中電阻的個數越多,電路的總電阻越大。(  )
(2)無論是串聯電路還是并聯電路,只要其中一個電阻增大,總電阻就增大。(  )
×

 (來自魯科教材改編)阻值分別為R1、R2、R3的電阻串聯在電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兩端的電壓為6 V,R2兩端的電壓為12 V,則
A.電路中的電流為0.6 A
B.R2為15 Ω
C.三只電阻兩端的總電壓為20 V
D.R3兩端的電壓為4 V
例1

根據歐姆定律可得,電路中的電流為I= A=0.6 A,電阻R2的阻值為R2= Ω=20 Ω,三只電阻兩端的總電壓為U=I(R1+R2+R3)=0.6×(10+20+5) V=21 V,電阻R3兩端的電壓為U3=IR3=0.6×5 V=3 V,故選A。
 如圖所示電路中,已知R1=5 Ω,R2=12 Ω,電壓表示數為2 V,電流表示數為0.2 A,求:
例2
(1)電阻R3的阻值;
答案 12 Ω
R2兩端的電壓
U2=I2·R2=0.2 A×12 Ω=2.4 V,
通過R1的電流I==0.4 A,
R3兩端的電壓與R2兩端的電壓相同,U3=U2,
通過R3的電流I3=I-I2=0.4 A-0.2 A=0.2 A,
R3的阻值為R3==12 Ω。
(2)A、C兩端的電壓值。
答案 4.4 V
A、C兩端的電壓值UAC=U1+U2=2 V+2.4 V=4.4 V。
1.串聯電路中各電阻兩端的電壓跟它們的阻值成正比,即=
……==I或U1∶U2∶U3∶……∶Un=R1∶R2∶R3∶……∶Rn。
2.并聯電路中通過各支路電阻的電流跟它們的阻值成反比,即I1R1=I2R2=……=InRn=I總R總=U或I1∶I2∶I3∶……∶In=∶……∶。
總結提升
返回
< 二 >
滑動變阻器的兩種接法
1.兩種接法的特點
限流式接法 分壓式接法
電路圖(圖中R為測量電阻,R0為滑動變 阻器) 滑動變阻器與測量電阻串聯
滑動變阻器一部分與測量電阻并聯之后,再與滑動變阻器另一部分電阻串聯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特點 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 采用“一上兩下”的接法
限流式接法 分壓式接法
閉合開關前滑片位置 應在最____端,即保證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最____ 應在最____端,即開始時R兩端電壓為____
通過R的電流范圍
R兩端的電壓范圍 _______
優點 電路連接簡單,耗電少 R的電壓調節范圍大




0~U
2.兩種接法的適用條件
(1)限流式接法適合測量阻值較小的電阻(與滑動變阻器的總電阻相當)。由于R小,限流式接法中滑動變阻器分得的電壓大,移動滑片調節范圍大。
(2)分壓式接法適合測量阻值較大的電阻(比滑動變阻器的總電阻大)。若R很大,分壓式接法中R幾乎不影響電壓的分配,移動滑片電壓變化明顯,便于調節。
(3)以下幾種情況必須采用分壓式接法
①要求電壓表能從零開始讀數,要求電壓(電流)測量范圍盡可能大;
②當待測電阻R R0(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時(限流式接法滑動變阻器幾乎不起作用);
③若采用限流式接法,電路中的最小電流仍超過電路中電表、電阻允許的最大電流。
(4)在兩種電路均可使用的情況下,應優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為限流式接法電路簡單,能耗低。
 (多選)(來自魯科教材改編)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僅將a、c兩端連在電路中,則當滑片OP向右
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增大
B.若僅將a、d兩端連在電路中,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
入電路中的阻值減小
C.將滑動變阻器以限流式接法接入電路時,必須連入三個接線柱
D.將滑動變阻器以分壓式接法接入電路時,必須連入三個接線柱
例3


若僅將a、c兩端連在電路中,aP部分將接入電路,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aP部分變長,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將增大,A正確;
若僅將a、d兩端連在電路中,也是aP部分接入電路,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aP部分變長,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將增大,B錯誤;
A、B兩個選項中均為限流式接法,可見在限流式接法中,a、b兩個接線柱中任意選一個,c、d兩個接線柱中任意選一個,接入電路即可,C錯誤;
在滑動變阻器的分壓式接法中,a、b兩個接線柱必須接入電路,c、d兩個接線柱中任意選一個接入電路即可,D正確。
(來自教科教材改編)如圖所示,滑動變阻器R1的最大阻值是200 Ω,R2=300 Ω,A、B兩端電壓UAB=8 V。
(1)當S斷開時,移動滑片P,R2兩端可獲得的電壓變化范圍是多少?
例4
答案 4.8~8 V 
S斷開時,滑動變阻器R1為限流式接法,R1的下部不接入電路中,當滑片P在最上端時,R1接入電路的電阻為零,因此R2獲得的最大電壓等于8 V,當滑片P在最下端時,R1與R2串聯,此時R2兩端的電壓最小,UR2=UAB=4.8 V,所以R2兩端可獲得的電壓變化范圍為4.8~8 V。
(2)當S閉合時,移動滑片P,R2兩端可獲得的電壓變化范圍是多少?
答案 0~8 V
當S閉合時,滑動變阻器R1為分壓式接法,當滑片P在最下端時,R2兩端電壓為0,當滑片P在最上端時,R2兩端的電壓最大,為8 V,所以R2兩端可獲得的電壓變化范圍為0~8 V。
返回
< 三 >
課時對點練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CD D BC A BC D A B
題號 9 答案 (1)40 Ω (2)80 V
對一對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考點一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1.(多選)關于并聯電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總電阻阻值必小于每一支路的電阻
B.其中一只電阻阻值增大時,總電阻阻值必減小
C.再并聯一只電阻時,總電阻阻值必減小
D.拿掉一支路時,總電阻阻值必增大
基礎對點練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電阻并聯相當于導體的橫截面積增加了,故總電阻阻值必小于每一支路的電阻,故A正確;
根據并聯電阻的總電阻規律可知,其中一只電阻阻值增大時,總電阻阻值必增大,故B錯誤;
多并聯一只電阻,相當于導體的橫截面積增加了,總電阻阻值必減小,故C正確;
拿掉一支路時,相當于導體的橫截面積減小了,總電阻阻值必增大,故D正確。
2.(2024·上海市東華大學附屬奉賢致遠中學高二期中)已知R2=R3,R1未知,把它們接成圖示電路,則它們的電流之比
I1∶I2∶I3等于
A.1∶1∶2 B.1∶2∶3
C.3∶2∶2 D.2∶1∶1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根據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可知,I1=I2+I3,U2=U3;由電阻R2=R3,可得I2=I3,則I1∶I2∶I3=2∶1∶1,D正確。
3.(多選)(2025·重慶市高二階段練習)如圖所示,R1、R2、R3的電阻之比是2∶3∶5,電壓表內阻無窮大,電路兩端的電壓恒定,則圖中兩個電壓表的示數之比和通過各電阻的電流之比為
A.U1∶U2=3∶5
B.U1∶U2=5∶8
C.I1∶I2∶I3=1∶1∶1
D.I1∶I2∶I3=5∶3∶2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由題圖可知,三個電阻串聯,流經各電阻的電流相等,即I1∶I2∶I3=1∶1∶1,設電流為I,由歐姆定律則有U1=I(R1+R2),U2=I(R2+R3),可知U1∶U2=(R1+R2)∶(R2+R3)=5∶8,故B、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4.(2024·鹽城市高二期中)如圖所示電路,電壓U保持不變。當開關S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 A;當S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9 A,則兩電阻阻值之比R1∶R2為
A.1∶2 B.2∶1
C.1∶4 D.4∶1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當開關S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 A,根據歐姆定律有I1=;當S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9 A,根據歐姆定律有I2=,解得,A正確。
考點二 滑動變阻器的兩種接法
5.(多選)甲、乙兩電路圖分別是滑動變阻器的兩種連接方式。R是滑動變阻器,P是滑動變阻器的滑片,a、b是滑動變阻器的兩端,Rx是待測電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圖電路中的滑動變阻器采用
“一上一下”的連接方式
B.在閉合開關前,甲、乙兩圖中
滑片P都應置于b端
C.要求電壓和電流調節范圍比較大時,選擇圖乙電路連接
D.甲、乙兩圖中待測電阻Rx上的電壓都可以調到零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題圖乙中的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是“一上兩下”的連接方式,故A錯誤;
在閉合開關前,題圖甲中滑動變阻器應該全部接入電路,滑片P應置于b端,題圖乙中Rx兩端的電壓應該從零開始變化,滑片P也應置于b端,故B正確;
題圖乙中待測電阻Rx兩端的電壓和電流都可以從零開始,而題圖甲中待測電阻Rx兩端的電壓和電流都無法調節到零,故題圖乙中電壓和電流調節范圍較大,故C正確,D錯誤。
6.(2024·張家口市高二月考)如圖所示電路中,其兩端的電壓恒為U,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5 Ω,負載電阻為R0=5 Ω,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a時,R0的分壓為
B.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b時,R0的分壓為
C.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a時,電路的總阻值為10 Ω
D.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b時,電路的總阻值為2.5 Ω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a時,R0與導線并聯,R0的分壓為零,故A錯誤;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b時,R0的分壓為U,故B錯誤;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a時,R0被導線短路,電路中的總電阻為R總=R=5 Ω,故C錯誤;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b時,R0與R并聯,電路中的總電阻為R總'==2.5 Ω,故D正確。
7.(2024·石嘴山市高二期中)粗細均勻的金屬環上A、B、C、D四點把其周長分成四等份,如圖所示。當A、B點接入電路中時,圓環的等效電阻為R;當A、D點接入電路中時,圓環的等效電阻為
A. B.R
C. D.3R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能力綜合練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金屬環上A、B、C、D四點把其周長分成四等份,令每一等份的電阻為R0,當A、B點接入電路中時,圓環的等效電阻為R,則有R==R0,當A、D點接入電路中時,圓環的等效電阻為R1=R0,解得R1=,A正確。
8.如圖所示電路中,電阻R1、R2、R3的阻值相等,電池兩端電壓恒定。那么開關S閉合后通過R2的電流是S閉合前的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設電池提供的電壓為U,每個電阻的阻值均為R。S閉合前,通過R2的電流I=;S閉合后,通過R2的電流I'=××,則,B項正確。
9.(來自教材)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 電阻R1為10 Ω,R2為120 Ω,R3為40 Ω。另有一個電壓恒為100 V的電源。
(1)當C、D端短路時, A、B之間的等效
電阻是多少?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答案 40 Ω
當C、D端短路時,A、B間電路的結構是電阻R2、R3并聯后與R1串聯,A、B間的等效電阻為R=+R1=40 Ω。
(2)當A、B兩端接通測試電源時,C、D兩端
的電壓是多少?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答案 80 V
當A、B兩端接通測試電源時,C、D兩端的電壓等于電阻R3兩端的電壓,則有UCD=U=80 V。
返回
本課結束




3 3 第1課時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滑動變阻器的兩種接法
分值:50分
[1~6題,每題4分]
考點一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1.(多選)關于并聯電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總電阻阻值必小于每一支路的電阻
B.其中一只電阻阻值增大時,總電阻阻值必減小
C.再并聯一只電阻時,總電阻阻值必減小
D.拿掉一支路時,總電阻阻值必增大
2.(2024·上海市東華大學附屬奉賢致遠中學高二期中)已知R2=R3,R1未知,把它們接成圖示電路,則它們的電流之比I1∶I2∶I3等于
A.1∶1∶2 B.1∶2∶3
C.3∶2∶2 D.2∶1∶1
3.(多選)(2025·重慶市高二階段練習)如圖所示,R1、R2、R3的電阻之比是2∶3∶5,電壓表內阻無窮大,電路兩端的電壓恒定,則圖中兩個電壓表的示數之比和通過各電阻的電流之比為
A.U1∶U2=3∶5
B.U1∶U2=5∶8
C.I1∶I2∶I3=1∶1∶1
D.I1∶I2∶I3=5∶3∶2
4.(2024·鹽城市高二期中)如圖所示電路,電壓U保持不變。當開關S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 A;當S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9 A,則兩電阻阻值之比R1∶R2為
A.1∶2 B.2∶1 C.1∶4 D.4∶1
考點二 滑動變阻器的兩種接法
5.(多選)甲、乙兩電路圖分別是滑動變阻器的兩種連接方式。R是滑動變阻器,P是滑動變阻器的滑片,a、b是滑動變阻器的兩端,Rx是待測電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圖電路中的滑動變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連接方式
B.在閉合開關前,甲、乙兩圖中滑片P都應置于b端
C.要求電壓和電流調節范圍比較大時,選擇圖乙電路連接
D.甲、乙兩圖中待測電阻Rx上的電壓都可以調到零
6.(2024·張家口市高二月考)如圖所示電路中,其兩端的電壓恒為U,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5 Ω,負載電阻為R0=5 Ω,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a時,R0的分壓為
B.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b時,R0的分壓為
C.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a時,電路的總阻值為10 Ω
D.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b時,電路的總阻值為2.5 Ω
[7、8題,每題8分]
7.(2024·石嘴山市高二期中)粗細均勻的金屬環上A、B、C、D四點把其周長分成四等份,如圖所示。當A、B點接入電路中時,圓環的等效電阻為R;當A、D點接入電路中時,圓環的等效電阻為
A. B.R C. D.3R
8.如圖所示電路中,電阻R1、R2、R3的阻值相等,電池兩端電壓恒定。那么開關S閉合后通過R2的電流是S閉合前的
A. B. C. D.
                
9.(10分)(來自教材)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 電阻R1為10 Ω,R2為120 Ω,R3為40 Ω。另有一個電壓恒為100 V的電源。
(1)(5分)當C、D端短路時, A、B之間的等效電阻是多少?
(2)(5分)當A、B兩端接通測試電源時, C、D兩端的電壓是多少?
答案精析
1.ACD [電阻并聯相當于導體的橫截面積增加了,故總電阻阻值必小于每一支路的電阻,故A正確;根據并聯電阻的總電阻規律可知,其中一只電阻阻值增大時,總電阻阻值必增大,故B錯誤;多并聯一只電阻,相當于導體的橫截面積增加了,總電阻阻值必減小,故C正確;拿掉一支路時,相當于導體的橫截面積減小了,總電阻阻值必增大,故D正確。]
2.D [根據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可知,I1=I2+I3,U2=U3;由電阻R2=R3,可得I2=I3,則I1∶I2∶I3=2∶1∶1,D正確。]
3.BC [由題圖可知,三個電阻串聯,流經各電阻的電流相等,即I1∶I2∶I3=1∶1∶1,設電流為I,由歐姆定律則有U1=I(R1+R2),U2=I(R2+R3),可知U1∶U2=(R1+R2)∶(R2+R3)=5∶8,故B、C正確。]
4.A [當開關S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 A,根據歐姆定律有I1=;當S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9 A,根據歐姆定律有I2=,解得=,A正確。]
5.BC [題圖乙中的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是“一上兩下”的連接方式,故A錯誤;在閉合開關前,題圖甲中滑動變阻器應該全部接入電路,滑片P應置于b端,題圖乙中Rx兩端的電壓應該從零開始變化,滑片P也應置于b端,故B正確;題圖乙中待測電阻Rx兩端的電壓和電流都可以從零開始,而題圖甲中待測電阻Rx兩端的電壓和電流都無法調節到零,故題圖乙中電壓和電流調節范圍較大,故C正確,D錯誤。]
6.D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a時,R0與導線并聯,R0的分壓為零,故A錯誤;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b時,R0的分壓為U,故B錯誤;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a時,R0被導線短路,電路中的總電阻為R總=R=5 Ω,故C錯誤;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b時,R0與R并聯,電路中的總電阻為R總'==2.5 Ω,故D正確。]
7.A [金屬環上A、B、C、D四點把其周長分成四等份,令每一等份的電阻為R0,當A、B點接入電路中時,圓環的等效電阻為R,則有R==R0,當A、D點接入電路中時,圓環的等效電阻為R1==R0,解得R1=,A正確。]
8.B [設電池提供的電壓為U,每個電阻的阻值均為R。S閉合前,通過R2的電流I==;S閉合后,通過R2的電流I'=×=×=,則=,B項正確。]
9.(1)40 Ω (2)80 V
解析 (1)當C、D端短路時,A、B間電路的結構是電阻R2、R3并聯后與R1串聯,A、B間的等效電阻為R=+R1=40 Ω。
(2)當A、B兩端接通測試電源時,C、D兩端的電壓等于電阻R3兩端的電壓,則有UCD=U=80 V。3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學習目標] 1.掌握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和電阻關系,并能進行有關計算(重點)。2.理解滑動變阻器的兩種接法,并能正確選擇(難點)。
一、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1.串聯電路:把幾個導體或用電器依次首尾連接,接入電路的連接方式,如圖甲所示。
2.并聯電路:把幾個導體或用電器的一端連在一起,另一端也連在一起,再將兩端接入電路的連接方式,如圖乙所示。
3.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特點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
電流關系 電流處處相等,即I=I1=I2=……=In 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即I=I1+I2+……+In
電壓關系 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即U=U1+U2+……+Un 總電壓與各支路電壓相等,即U=U1=U2=……=Un
電阻關系 總電阻等于各部分電路電阻    ,即R=         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支路電阻的      ,即=          
1.n個相同電阻(R1)串聯或并聯,其總電阻分別為多少?
2.并聯電路中,若某一電阻增大,總電阻如何變化?若增加一支路,總電阻如何變化?
3.R1和R2并聯后的總電阻與其中任一支路的電阻的阻值有什么關系?若R1遠大于R2,總電阻R有何規律?
(1)電路中電阻的個數越多,電路的總電阻越大。(  )
(2)無論是串聯電路還是并聯電路,只要其中一個電阻增大,總電阻就增大。(  )
例1 阻值分別為R1、R2、R3的電阻串聯在電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兩端的電壓為6 V,R2兩端的電壓為12 V,則(  )
A.電路中的電流為0.6 A
B.R2為15 Ω
C.三只電阻兩端的總電壓為20 V
D.R3兩端的電壓為4 V
例2 如圖所示電路中,已知R1=5 Ω,R2=12 Ω,電壓表示數為2 V,電流表示數為0.2 A,求:
(1)電阻R3的阻值;
(2)A、C兩端的電壓值。
1.串聯電路中各電阻兩端的電壓跟它們的阻值成正比,即==……===I或U1∶U2∶U3∶……
∶Un=R1∶R2∶R3∶……∶Rn。
2.并聯電路中通過各支路電阻的電流跟它們的阻值成反比,即I1R1=I2R2=……=InRn=I總R總=U或I1∶I2∶
I3∶……∶In=∶∶∶……∶。
二、滑動變阻器的兩種接法
1.兩種接法的特點
限流式接法 分壓式接法
電路圖(圖中R為測量電阻,R0為滑動變阻器) 滑動變阻器與測量電阻串聯 滑動變阻器一部分與測量電阻并聯之后,再與滑動變阻器另一部分電阻串聯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特點 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 采用“一上兩下”的接法
閉合開關前滑片位置 應在最  端,即保證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最    應在最  端,即開始時R兩端電壓為    
通過R的電流范圍 ~ 0~
R兩端的電壓范圍 U~U    
優點 電路連接簡單,耗電少 R的電壓調節范圍大
2.兩種接法的適用條件
(1)限流式接法適合測量阻值較小的電阻(與滑動變阻器的總電阻相當)。由于R小,限流式接法中滑動變阻器分得的電壓大,移動滑片調節范圍大。
(2)分壓式接法適合測量阻值較大的電阻(比滑動變阻器的總電阻大)。若R很大,分壓式接法中R幾乎不影響電壓的分配,移動滑片電壓變化明顯,便于調節。
(3)以下幾種情況必須采用分壓式接法
①要求電壓表能從零開始讀數,要求電壓(電流)測量范圍盡可能大;
②當待測電阻R R0(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時(限流式接法滑動變阻器幾乎不起作用);
③若采用限流式接法,電路中的最小電流仍超過電路中電表、電阻允許的最大電流。
(4)在兩種電路均可使用的情況下,應優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為限流式接法電路簡單,能耗低。
例3 (多選)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僅將a、c兩端連在電路中,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增大
B.若僅將a、d兩端連在電路中,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減小
C.將滑動變阻器以限流式接法接入電路時,必須連入三個接線柱
D.將滑動變阻器以分壓式接法接入電路時,必須連入三個接線柱
例4 如圖所示,滑動變阻器R1的最大阻值是200 Ω,R2=300 Ω,A、B兩端電壓UAB=8 V。
(1)當S斷開時,移動滑片P,R2兩端可獲得的電壓變化范圍是多少?
(2)當S閉合時,移動滑片P,R2兩端可獲得的電壓變化范圍是多少?
答案精析
一、
3.之和 R1+R2+……+Rn 
倒數之和 ++……+
思考與討論
1.串聯后的總電阻為R=nR1,并聯后的總電阻為 R=。
2.并聯電路中,若某一電阻增大,則總電阻增大;若增加一支路,則總電阻減小。
3.R1和R2并聯后的總電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電阻;若R1遠大于R2,總電阻R≈=R2。
易錯辨析
(1)× (2)√
例1 A [根據歐姆定律可得,電路中的電流為I== A=0.6 A,電阻R2的阻值為R2== Ω=20 Ω,三只電阻兩端的總電壓為U=I(R1+R2+R3)=0.6×(10+20+5) V=21 V,電阻R3兩端的電壓為U3=IR3=0.6×5 V=3 V,故選A。]
例2 (1)12 Ω (2)4.4 V
解析 (1)R2兩端的電壓
U2=I2·R2=0.2 A×12 Ω=2.4 V,
通過R1的電流I===0.4 A,
R3兩端的電壓與R2兩端的電壓相同,U3=U2,
通過R3的電流I3=I-I2=0.4 A-0.2 A=0.2 A,
R3的阻值為R3===12 Ω。
(2)A、C兩端的電壓值
UAC=U1+U2=2 V+2.4 V=4.4 V。
二、
1.左 大 左 零 0~U
例3 AD [若僅將a、c兩端連在電路中,aP部分將接入電路,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aP部分變長,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將增大,A正確;若僅將a、d兩端連在電路中,也是aP部分接入電路,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aP部分變長,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將增大,B錯誤;A、B兩個選項中均為限流式接法,可見在限流式接法中,a、b兩個接線柱中任意選一個,c、d兩個接線柱中任意選一個,接入電路即可,C錯誤;在滑動變阻器的分壓式接法中,a、b兩個接線柱必須接入電路,c、d兩個接線柱中任意選一個接入電路即可,D正確。]
例4 (1)4.8~8 V (2)0~8 V
解析 (1)S斷開時,滑動變阻器R1為限流式接法,R1的下部不接入電路中,當滑片P在最上端時,R1接入電路的電阻為零,因此R2獲得的最大電壓等于8 V,當滑片P在最下端時,R1與R2串聯,此時R2兩端的電壓最小,UR2=UAB=4.8 V,所以R2兩端可獲得的電壓變化范圍為4.8~8 V。
(2)當S閉合時,滑動變阻器R1為分壓式接法,當滑片P在最下端時,R2兩端電壓為0,當滑片P在最上端時,R2兩端的電壓最大,為8 V,所以R2兩端可獲得的電壓變化范圍為0~8 V。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莱西市| 民权县| 恩平市| 建阳市| 厦门市| 宝兴县| 宁蒗| 丽水市| 夹江县| 沙湾县| 平顺县| 洪洞县| 泽普县| 沽源县| 改则县| 延津县| 浮山县| 株洲县| 台州市| 湟源县| 甘洛县| 天津市| 南江县| 涿州市| 新宁县| 马尔康县| 株洲市| 射洪县| 绥滨县| 色达县| 屯门区| 固原市| 永登县| 海口市| 郑州市| 关岭| 临清市| 温宿县| 寿光市|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