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物理作業(yè)檢查學(xué)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一、選擇題(1-10單項選擇題,11-12多選題,每小題3分,共計36分,多選題少選得2分,錯選得0分)1. 力能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效果,下列情況中與其它三個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 磁體對小鐵球吸力 B. 手對橡皮泥的壓力C. 手對撐桿的壓力 D. 手對彈簧的拉力2. 寒冷冬天,在開始供暖前需要對暖氣片放氣,小明在爸爸的指導(dǎo)下采用如圖所示的工具擰動螺絲,他發(fā)現(xiàn)手握工具的位置距離螺絲越遠越容易擰動螺絲。說明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A. 大小 B. 方向 C. 作用點 D. 施力物體3. 起重機勻速吊起一重物,開始以的速度勻速上升到某一高度,靜止2s后,又以的速度勻速下降,在勻速上升、靜止、勻速下降三個階段中,鋼絲繩的拉力( )A. 上升時最大 B. 靜止時為零C. 下降時最小 D. 始終不變4. 下列哪種摩擦屬于滾動摩擦( )A. 行駛的汽車車輪與地面間的摩擦 B. 皮帶打滑時,皮帶與皮帶輪間摩擦C. 自行車剎車時,剎車皮與鋼圈間摩擦 D. 滑冰時,冰刀與冰面間摩擦5. 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下列實例中,為了減小壓強的是( )A. 菜刀的刀刃很薄 B. 書包背帶較寬C. 注射器的針頭尖銳 D. 冰鞋的冰刀很鋒利6. 在小汽車正常行駛的過程中,將車窗微微打開,再將天窗按照如圖所示的方式打開,車內(nèi)就能快速通風換氣,這是由于( )A. 車窗處的空氣壓強比天窗處大,車內(nèi)空氣從車窗流向天窗B. 車窗處的空氣壓強比天窗處小,車內(nèi)空氣從天窗流向車窗C. 車窗處的空氣壓強比天窗處大,車內(nèi)空氣從天窗流向車窗D. 車窗處的空氣壓強比天窗處小,車內(nèi)空氣從車窗流向天窗7. 潛水艇從水面下10m深處上浮到5m深處,受到的浮力和壓強變化是( )A. 浮力變小,壓強變小 B. 浮力不變,壓強變大C. 浮力不變,壓強變小 D. 浮力變大,壓強變大8. 如圖,小軍用圖中實驗過程驗證阿基米德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由甲、乙兩實驗過程得出,,說明石塊重力減小B 由甲、乙兩實驗過程得出,石塊受到浮力C. 由可以得出,石塊受的浮力等于石塊排開液體受的重力D. 為操作方便減小實驗誤差,合理的實驗順序是乙、甲、丙、丁9. 如圖甲所示的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隨火箭加速上升的情景:如圖乙所示的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的情景,離地球最近的點叫近地點,最遠的點叫遠地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圖甲:在加速上升的過程中,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B. 圖乙:在運行過程中,當人造地球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時,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C. 圖乙:在運行過程中,當人造地球衛(wèi)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時,其速度減小D. 在甲、乙兩圖中,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機械能都不變10. 如圖所示的工具,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 鋼絲鉗 B. 食品夾C 核桃鉗 D. 酒瓶起子11. 我校中考體育測試場上出現(xiàn)的不同項目運動場景,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墊排球:排球項目中,排球上升過程中若考慮空氣阻力,排球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機械能不變B. 立定跳遠:同學(xué)在立定跳遠時,沒有助跑過程,所以不是利用慣性來完成跳遠C. 1min跳繩:跳繩時,人在下降的過程中,重力做了功D. 50m跑:跑步過程中的男生受到地面給他的摩擦力向前12. 如圖所示,用卷揚機通過一個動滑輪勻速豎直提升重為 800N的物體A,卷揚機對繩子的拉力F=500N,經(jīng)過10s物體A豎直勻速上升了2m,此過程中不計繩重和繩 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力,g=10 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動滑輪的質(zhì)量為30kg B. 滑輪對物體A做的有用功為1600JC. 拉力做功的功率為100W D. 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計22分)13. 如圖所示,將該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增大木板M與桌面的夾角α,會觀察到懸線OA的方向_________(選填“變化”或“不變”),剪斷懸線OA,觀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是_________,若將上述實驗搬到太空中的宇宙飛船里進行,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會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前者相同,后者不同”)。14. 如圖所示是哈爾濱亞冬會前夕我國滑冰運動員在訓(xùn)練中勻速通過彎道時的情景,此時他______(選填“處于”或“不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運動員在直道上勻速滑行時,運動員對冰面的壓力與冰面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一對______(選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15. 下圖是滾擺完成一次下降和上升的示意圖,根據(jù)圖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滾擺處于________位置時,重力勢能最大。(2)圖中滾擺完成一次下降和上升的過程中,滾擺的機械能是________(選填“守恒”或“不守恒”)的。16. 我國“蛟龍?zhí)枴陛d人潛水器是自主研發(fā)的深海探測“國之重器”,自2009年首次海試以來不斷突破技術(shù)瓶頸,目前已完成多項關(guān)鍵升級并投入高強度科考任務(wù)。當潛水艇沒入水中繼續(xù)下潛時,潛水艇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將______,物體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將______。17. 如圖,甲、乙、丙三個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面積相同,且裝有相同深度的水,現(xiàn)將三個完全相同的鐵球分別浸沒在三個容器的水中(鐵球未碰到容器底),水也均沒有溢出,此時, 容器底面受水的壓強最大的是________,對桌面的壓力最小的是________容器.三、作圖題(每題2分,共計4分)18.(1)請畫出圖中籃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O點為籃球的重心)(2)圖中,使杠桿OA保持靜止,畫出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力臂L2。四、實驗題(每空2分,共計24分)19. 如圖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情景。(1)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在水平長木板上做_______運動,根據(jù)_______原理,可知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通過分析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_有關(guān);(3)將甲圖中的木塊從中間豎直切開,然后疊放在一起,繼續(xù)實驗,如圖丁所示。分析甲、丁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_______;(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4)該小組實驗中發(fā)現(xiàn)較難保持木塊勻速運動,導(dǎo)致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穩(wěn)定,于是他們改進實驗,如圖戊所示,固定彈簧測力計,拉動長木板進行實驗,他們嘗試快速拉動長木板和緩慢拉動長木板,發(fā)現(xiàn)兩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_______(選填“快速拉動時大”、“緩慢拉動時大”或“一樣大”)。20. 如圖所示,這是“托里拆利實驗”的實驗過程。(1)通過計算可知當時的氣壓為______Pa(ρ水銀=13.5g/cm3,g=10N/kg);(2)如將此裝置拿到高山上,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水銀柱的豎直高度將_____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3)實驗過程中,若保持玻璃管口不離開水銀面,將玻璃管傾斜,豎直高度將會______;(選填“變長”“不變”或“變短”)(4)若在圖甲實驗過程中沒有將玻璃管灌滿水銀,會導(dǎo)致最終測得的大氣壓值比真實值______。(選填“大”或“小”)21. 小華利用帶滑槽的軌道和放在軌道上的物塊等器材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小華讓兩小球先后從軌道上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開始釋放,并與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物塊相碰,物塊在水平面上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在這個實驗中探究問題的自變量是______。(2)此實驗中小球的動能是通過______來反映的。(3)根據(jù)甲、乙兩圖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五、計算題(22題6分,23題8分,共計14分)22. 如圖所示的小型起重機,某次吊起重為6×103N的物體,電動機的拉力為4×103N,用時20s,使物體上升了5m。不計繩重和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力, g取10 N/kg,求:(1)物體的質(zhì)量;(2)起重機通過滑輪組做的有用功;(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3.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個底面積為2×10-2m2的圓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40cm,一個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物塊,通過一根細線與容器底部相連,細線受到的拉力為4N。(g取10N/kg)求:(1)此時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2)物塊的質(zhì)量;(3)細線剪斷后,物塊靜止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九年級上物理作業(yè)檢查學(xué)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一、選擇題(1-10單項選擇題,11-12多選題,每小題3分,共計36分,多選題少選得2分,錯選得0分)【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D【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C【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CD【12題答案】【答案】BD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計22分)【13題答案】【答案】 ①. 不變 ②. 豎直向下 ③. 不同【14題答案】【答案】 ①. 不處于 ②. 相互作用力【15題答案】【答案】(1)起點 (2)不守恒【16題答案】【答案】 ①.變大 ②.不變【17題答案】【答案】 ①. 甲 ②. 甲三、作圖題(每題2分,共計4分)【18題答案】【答案】(1) (2)四、實驗題(每空2分,共計24分)【19題答案】【答案】(1) ①. 勻速直線 ②. 二力平衡(2)壓力大小 (3)無關(guān)(4)一樣大【20題答案】【答案】(1)1.026×105(2)降低 (3)不變(4)小【21題答案】【答案】(1)質(zhì)量 (2)被撞物塊滑行的距離(3)速度相同時,質(zhì)量越大,物體動能越大五、計算題(22題6分,23題8分,共計14分)【22題答案】【答案】(1)600kg (2)3×104J (3)75%【23題答案】【答案】(1)4×103Pa (2)0.6kg (3)3.8×103P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