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9月綿陽南山中學高2023級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物理試題本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其中試題卷由第1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組成,共6頁:答題卡共2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填寫清楚,同時用2B鉛筆將考號準確填涂在“準考證號”欄目內。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第I卷(選擇題,共46分)一、單項選擇題:共7題,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結合課本和生活中出現的以下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王平太空授課紅利略的理斜面實A.圖甲中木塊對托盤的壓力就是木塊的總重力B.圖乙中伽利略利用該實驗說明了“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C.圖丙中A同學推動B同學時,A對B的作用力大于B對A的作用力D.圖丁中,王亞平在太空授課時處于完全失重狀態,重力消失了2.在物理實驗課上,某同學站在實驗室的智能力傳感器上連續完成多次下蹲起立動作,以探究超重與失重現象。實驗員以某時刻作為計時起點,傳感器與計算機連接后,得到力的傳感器示數F隨時間t變化的圖◆FN像(如圖所示)。已知該同學質量m=60kg,重力加速度960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4s完成了兩次下蹲過程600B.0~8s該同學向上的最大加速度約為16m/s2240C.0~8s該同學向下的最大加速度約為6m/s2/s01.822.246D.1.8s該同學向下速度達到最大3.如圖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物體B沿水平面向右運動,物體A恰勻速上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1A.物體B正向右做勻減速運動B.物體B正向右做加速運動C.地面對B的摩擦力減小BFD.右側繩與水平方向成30°角時,v陽=√3:27777777777第1頁共5頁4.如圖所示,質量為3kg的物體A靜止在勁度系數為100N/m的豎直輕彈簧上方,質量為2kg的物體B用細線懸掛起來,A、B緊挨在一起但A、B之間無壓力。某時刻將細線剪斷,則細線剪斷瞬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g取10m/s2)()A.輕彈簧的壓縮量為0.5mB.物體B的瞬時加速度為0C.物體A的瞬時加速度為號ms2D.物體B對物體A的壓力為12N5.如圖所示,從地面豎直上拋一物體A,同時在離地面某一高度H處有一物體B開始自由下落,兩物體在空中同時到達同一高度h時速度大小均為v,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物體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相等,加速度相同B.A上拋的初速度與B落地時速度大小均為2yC.A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B開始下落時的高度HD.高度h一定小于號6在足夠長的斜面上,使A、B兩個相同小物塊分別從不同位置沿斜面方向同時出發,選擇沿斜面向上為正方向,它們運動的圖像如15fulms1圖所示。在仁4s時,A、B兩物塊恰好在斜面上某一位置相遇,重力10加速度g取10m/s2,據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5A.該斜面動摩擦系數為μ01234h6-5B.斜面傾角0=37°的g乙.0-“心量園,T火水-10C.仁2s時,A、B兩物塊相距最遠因木,-15D.A、B兩物塊在斜面上出發時相距45m7.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放置著兩個靠在一起、橫截面為梯形的物體P和Q,0一37°,P和Q質量分別為5m和2m,所有接觸面均光滑。若把大小為F1、方向向左的水平推力作用在P上,P和Q恰好相對靜止;若把大小為F2、方向向右的水平推力作用在Q上,P和Q也恰好相對靜止,sin37°-0.6,cos37°-0.8,則()A.作用力為F時,Q的加速度大小為9。tanB.作用力為F時,P、Q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為gP777C.作用力為B時,P的加速度大小為品D.F1和F2的大小之比2:5二、多項選擇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都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板,上面固定一支架,在支架的端點用細線懸掛一個小球,現對小球施加一始終垂直于懸線的拉力F,將小球從豎直位置緩慢向上移動,直到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060°為止。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拉力F不斷增大B.細線的拉力不斷變大C.地面對木板的摩擦力不斷變大D.地面對木板的支持力不斷變小第2頁共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