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揭陽市一中新城惠來縣一中聯考2025-2026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一、單選題1.物理學在長期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系統的研究問題的思想方法。例比值定義法、極限思想、等效替代法、類比法、微元法等。這些思想方法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拓展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如圖中的曲線是某一質點的運動軌跡。若質點在一段時間內從B點運動到A點,當B點越來越靠近A點時,質點的平均速度方向將越來越接近A點的切線方向。當B點與A點的距離接近0時,質點在A點的速度方向沿過A點的切線方向。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方向總是一致的B.平均速度的方向與位移方向總是一致的C.當 t→0時,平均速度趨于瞬時速度D.瞬時速度的定義用到極限的思想方法2.一質點做直線運動,下列描述其位移x或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中,可能正確的是( )A. B.C. D.3.如圖所示,小球從豎直磚墻某位置靜止釋放,用頻閃照相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圖中1、2、3、4、5…所示小球運動過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連續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均為T,每塊磚的厚度為d。根據圖中的信息,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釋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為 D.小球在位置“”的速度為4.某跳水運動員在3 m長的踏板上起跳,我們通過錄像觀察到踏板和運動員要經歷如圖所示的狀態,其中A為無人時踏板靜止點,B為人站在踏板上靜止時的平衡點,C為人在起跳過程中人和踏板運動的最低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和踏板由C到B的過程中,人向上做勻加速運動B.人和踏板由C到A的過程中,人處于超重狀態C.人和踏板由C到A的過程中,先超重后失重D.人在C點具有最大速度5.消毒碗柜的金屬碗架可以將碗豎直放置于兩條金屬桿之間,如圖所示。取某個碗的正視圖如圖所示,其中a、b分別為兩光滑水平金屬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減小a、b間距,碗仍保持豎直靜止,碗的合力減小B.若減小a、b間距,碗仍保持豎直靜止,a桿受到的彈力不變C.若將質量相同、半徑更大的碗豎直放置于a、b桿之間,碗受到桿的作用力變小D.若將質量相同、半徑更大的碗豎直放置于a、b桿之間,碗受到桿的作用力不變6.如圖所示,水平橫梁一端A插在墻壁內,另一端裝有一小滑輪B.一輕繩的一端C固定于墻壁上,另一端跨過滑輪后懸掛一質量為的重物,,則滑輪受到繩子的作用力大小為(g取)( )A.50N B.60N C.120N D.100N7.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斜面體C置于水平面上,物塊B置于斜面上,通過細繩跨過光滑定滑輪與沙漏A連接,連接B的一段細繩與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緩慢流出的過程中,A、B、C都處于靜止狀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對C的摩擦力可能始終增大B.地面對C的支持力可能不變C.C對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終向左,且逐漸減小D.滑輪對繩的作用力方向發生改變二、多選題8.某汽車正以在公路上行駛,為“禮讓行人”,若以大小為加速度剎車,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有( )A.剎車后時的速度大小為 B.汽車滑行停下C.剎車后的速度大小為 D.剎車后內的位移大小為9.如圖所示,水平地面粗糙,A、B兩同學站在地上水平推墻.甲圖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墻;乙圖中A、B同時向前推墻.每人用力的大小都為F,方向水平.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圖方式中墻受到的推力為2FB.乙圖方式中墻受到的推力為2FC.甲圖方式中兩位同學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為FD.乙圖方式中兩位同學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為F10.水平地面上有一質量為的長木板,木板的左端上有一質量為的物塊,如圖(a)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塊上,F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b)所示,其中、分別為、時刻F的大小。木板的加速度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c)所示。已知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假設最大靜摩擦力均與相應的滑動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A. B.C. D.在時間段物塊與木板加速度相等三、實驗題11.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研究彈簧彈力的時候,測得彈力的大小和彈簧長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則由圖線可知:(1)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N/m。(2)為了用彈簧測定兩木塊A、B間的動摩擦因數,兩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案。為了用某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表示A和B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你認為方案 填“甲”或“乙”更合理。甲方案中,若A和B的重力分別為和。當A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的示數為,則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12.按要求填空。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用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A.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輕質細繩一端系在拉力傳感器上,另一端繞過光滑的輕質滑輪與一質量為m的鉤碼相連,調整滑輪的高度使滑塊與定滑輪間的輕繩與長木板平行;B.取下細繩和鉤碼,用墊塊將長木板右端墊高,調整長木板的傾角,接通電源,輕推滑塊后,滑塊拖著紙帶能沿長木板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C.保持長木板的傾角不變,重新掛上細繩和鉤碼,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然后讓滑塊從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沿長木板滑下,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此實驗 (填“需要”或“不需要”)滿足鉤碼的質量遠小于滑塊的質量。(2)該同學在驗證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在改變滑塊所受合力的操作中,正確的做法是改變鉤碼的質量,同時長木板的傾角 (填“不變”或“改變”)。(3)圖乙中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打點計時器接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根據圖乙求出滑塊的加速度大小a= 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4)圖乙中紙帶對應的鉤碼質量m=0.25kg,若牛頓第二定律成立,可計算出滑塊的質量為M= kg。(重力加速度g=9.80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四、解答題13.2024年伊始,黑龍江哈爾濱冰雪旅游大熱。其中滑雪圈是哈爾濱非常火的一項戶外活動項目,人們可以坐在滑雪圈內,由小伙伴拉著自己在水平雪地上肆意滑行。某次小芳用滑雪圈拉著小孫向前沿直線滑行的運動可簡化為如圖所示的情形,小芳用與水平方向夾角θ=37°、大小F=80N的拉力使質量M=54kg的小孫和m=2kg的滑雪圈在水平雪地上以1.25m/s的速度勻速前進,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1)求滑雪圈與雪地間的動摩擦因數。(2)若小芳突然放手,求撤去拉力后小孫還能繼續前進的距離。14.機場地勤工作人員利用傳送帶從飛機上卸行李。如圖所示,以恒定速率v1=0.6m/s運行的傳送帶與水平面間的夾角,轉軸間距L=3.95m。工作人員沿傳送方向以速度v2=1.6m/s從傳送帶頂端推下一件小包裹(可視為質點)。小包裹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0.8。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包裹相對傳送帶滑動時加速度的大小a;(2)小包裹通過傳送帶所需的時間t。15.如圖所示,在離地面高H處以的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地面上有一長L=5m的小車,其前端M距離拋出點的正下方s=4m,小球拋出的同時,小車由靜止開始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小球落地前最后1s內下落的高度為25m,忽略空氣阻力及小車的高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小球離地的最大高度;(2)要使小車接住小球,小車加速度的范圍。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A C D D A AB BD BCD11. 甲12.(1)不需要(2)不變(3)1.65(4)1.9713.(1)0.125(2)0.625m【詳解】(1)由平衡可知解得(2)撤去拉力后的加速度根據v2=2ax可得14.(1);(2)【詳解】(1)小包裹的速度大于傳動帶的速度,所以小包裹受到傳送帶的摩擦力沿傳動帶向上,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解得(2)根據(1)可知小包裹開始階段在傳動帶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用時在傳動帶上滑動的距離為因為小包裹所受滑動摩擦力大于重力沿傳動帶方向上的分力,即,所以小包裹與傳動帶共速后做勻速直線運動至傳送帶底端,勻速運動的時間為所以小包裹通過傳送帶的時間為15.(1)45m(2)0.5m/s2≤a≤1.125m/s2【詳解】(1))設小球豎直上拋到最高點時間為t0,根據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可得0=v0-gt0可得t0=1s到達最高點后,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設最高點到地面的高度為h,最后1s內的高度為,從最高點下落到地面所用時間為t1,有,聯立解得t1=3s,h=45m小球離地的最大高度45m。(2)小球在空中的運動時間為若小球落地時恰落在M端,則由可得a1=0.5m/s2若小球落地時恰落在N端,則由可得a2=1.125m/s2可知小車加速度范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