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章末檢測試卷(二)第十章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B B C C B D AC題號 9 10 11 12 13 答案 BD AC (3)變小 變大 (4)變大 變小 (1)C (2)1.5×10-2 C (3)BD (4)電流 調大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題號 14 15答案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一、單項選擇題1.四個電場中,a、b兩點電場強度與電勢均相同的是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123456789101112答案電場強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由點電荷產生的電場特點可知選項A中a、b兩點電場強度方向不同,兩點電場強度不同,A錯誤;選項B中兩點電場強度大小不同,兩點電場強度不同,同時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兩點電勢也不同,B錯誤;由勻強電場的特點知選項C中a、b兩點的電場強度相同,兩點在同一等勢面上,電勢也相同,C正確;由等量異種電荷的電場線分布特點知,選項D中a、b兩點在同一等勢面上,電勢相同,但a點的電場強度比b點的大,D錯誤。1314152.將一正電荷從無窮遠處移至電場中M點,靜電力做功為-6.0×10-9 J,若將一個等量的負電荷從電場中N點移向無窮遠處,靜電力做功為-7.0×10-9 J,下列關于M、N兩點的電勢φM、φN的關系中正確的是A.φM<φN<0 B.φN>φM>0C.φN<φM<0 D.φM>φN>0√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123456789101112答案設電荷的電荷量為q,一正電荷從無窮遠處移向電場中M點,則M點電勢φM=- V一個等量的負電荷從電場中N點移向無窮遠處,則N點電勢φN=- V可見φN>φM>0,故選B。1314153.(來自粵教教材改編)如圖所示是一種電容式鍵盤,鍵盤上每個鍵下面都連有一塊小金屬片,與該金屬片隔有一定空氣間隙的是另一塊固定的小金屬片,這樣兩塊金屬片就組成一個小電容器。該電容器的電容可用公式C=ε計算,其中ε為一常量,S表示金屬片的正對面積,d表示兩金屬片間的距離。連接電源,按下某個鍵時,與之相連的電子線路就給出與該鍵相關的信號,此時該電容器的A.電容不變B.極板所帶的電荷量變大C.極板間的電壓變小D.極板間的電場強度不變√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123456789101112答案按下某個鍵時,兩金屬片間的距離d減小,由C=ε,電容器的電容變大,A錯誤;由電容的定義式C=,兩金屬片間的電勢差不變,電容變大,極板所帶的電荷量變大,B正確,C錯誤;極板間的電場強度E=變大,D錯誤。1314154.(來自魯科教材)噴墨打印機的簡化模型如圖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經帶電室后帶負電,以平行于極板方向的速度v飛入極板間的勻強電場,最終打在紙上,則微滴在極板間A.向負極板偏轉B.電勢能逐漸增大C.運動軌跡是拋物線D.運動軌跡與帶電荷量無關√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123456789101112答案不計重力的微滴帶負電,所受靜電力方向指向帶正電荷的極板,微滴向正極板偏轉,A錯誤;微滴在極板間運動時,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B錯誤;不計重力的帶負電微滴初速度和恒定靜電力垂直,故軌跡為拋物線,C正確;由F=ma,F=Eq,U=Ed,得a=,可知微滴加速度和帶電荷量有關,加速度直接影響微滴在靜電力方向上的加速運動,也會影響運動軌跡,D錯誤。1314155.(2024·廣東卷改編)污水中的污泥絮體經處理后帶負電,可利用電泳技術對其進行沉淀去污,基本原理如圖所示。涂有絕緣層的金屬圓盤和金屬棒分別接電源正、負極,金屬圓盤置于底部,金屬棒插入污水中,形成如圖所示的電場分布,其中實線為電場線,虛線為等勢面。M點和N點在同一電場線上,M點和P點在同一等勢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M點的電勢比N點的高B.N點的電場強度比P點的大C.污泥絮體從M點移到N點,電場力對其做正功D.污泥絮體在N點的電勢能比其在P點的大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123456789101112答案因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所以M點的電勢比N點的低,A錯誤;污泥絮體帶負電,從M至N的過程中,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因M與P在同一等勢面上,故污泥絮體在M點的電勢能與在P點的電勢能相等,可知在N點的電勢能比在P點的小,故C正確,D錯誤;根據電場線的疏密程度可知N點的電場強度比P點的小,故B錯誤。1314156.(2025·黃山市屯溪第一中學高二月考)兩個等量正點電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兩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有A、B、C三點如圖所示(中垂線也在水平面內),一個帶電小物塊從C點由靜止釋放,沿路徑C→B→A運動,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小物塊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a、速度v、電勢能Ep以及從C→A的電勢φ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像可能正確的是√123456789101112答案因等量同種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各點的電場強度不等,物塊沿路徑C→B→A運動時,所受的靜電力可能一直增加,可能一直減小,也可能先增加后減小,且變化不是均勻的,則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不是直線,選項A錯誤;物塊沿路徑C→B→A運動時,加速度先增加后減小或一直增大(減小),則v-t圖像的斜率先增加后減小或逐漸增大(減小),選項B正確;帶電小物塊從C點由靜止釋放,沿路徑C→B→A運動,則靜電力一定是做正功,則電勢能一直減小,選項C錯誤;距離正電荷越近,電勢越高,則從C→A的電勢逐漸降低,選項D錯誤。1314157.(2024·河北卷)如圖,真空中有兩個電荷量均為q(q>0)的點電荷,分別固定在正三角形ABC的頂點B、C。M為三角形ABC的中心,沿AM的中垂線對稱放置一根與三角形共面的均勻帶電細桿,電荷量為。已知正三角形ABC的邊長為a,M點的電場強度為0,靜電力常量為k。頂點A處的電場強度大小為A. B.(6+)C.(3+1) D.(3+)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123456789101112答案B點和C點的點電荷在M的合電場強度為E=2cos 60°=,方向向上,由M點的電場強度為零,故帶電細桿在M點的電場強度EM=E=,方向向下,由對稱性可知帶電細桿在A點的電場強度為EA=EM=,方向向上,因此A點合電場強度為E合=EA+2cos 30°=,故選D。131415123456789101112答案二、多項選擇題8.(2024·湖北卷)關于電荷和靜電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電荷的代數和保持不變B.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且由電勢低的等勢面指向電勢高的等勢面C.點電荷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從靜止釋放,該點電荷的電勢能將減小D.點電荷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從靜止釋放,將從高電勢的地方向低電勢的地方運動√131415√123456789101112答案根據電荷守恒定律可知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這個系統的電荷的代數和是不變的,故A正確;根據電場線和等勢面的關系可知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且由電勢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低的等勢面,故B錯誤;點電荷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從靜止釋放,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根據φ=,可知正電荷將從電勢高的地方向電勢低的地方運動,負電荷將從電勢低的地方向電勢高的地方運動,故C正確,D錯誤。1314159.(來自魯科教材改編)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的兩個極板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 兩極板與一直流電源相連 (圖中電源省略)。若一帶電粒子恰能沿圖中所示水平直線向右通過電容器,則在此過程中,該粒子A.所受重力與靜電力平衡B.電勢能逐漸增大C.動能逐漸增大D.做勻變速直線運動√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123456789101112答案帶電粒子恰能沿題圖中所示水平直線通過電容器,則在此過程中,該粒子所受靜電力的豎直分力與重力平衡,靜電力的水平分力做負功,運動過程中克服靜電力做功,電勢能逐漸增大,動能逐漸減小,做勻變速直線運動,選項A、C錯誤,B、D正確。13141510.(2024·哈爾濱市高二期中)電荷量為q1和q2的兩個點電荷分別固定于x軸上O、P兩點,規定無窮遠處電勢為零,一帶負電的試探電荷在x軸正半軸上各點具有的電勢能隨x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試探電荷在B、C兩點處的電勢能均為零,且OB>BP,在CF段中,E處電勢能最大,則A.=()2B.B點電場強度方向一定沿x軸正方向C.若將一正試探電荷從D點靜止釋放,一定能到達F點D.若將一正試探電荷從C點移動到F點,靜電力先做負功后做正功√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123456789101112答案圖像中E處電場強度為0,得=得=()2,A正確;帶負電的試探電荷在O點電勢能正無窮,因此O點電荷為負電荷,P點電荷為正電荷,因此B點電場強度方向一定沿x軸負方向,B錯誤;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在D點受x軸正方向的靜電力,故沿x軸正向加速運動過E點后減速,在D點與F點的電勢能相等,根據能量守恒可得,一定能到達F點,且到F點速度為0,C正確;正試探電荷從C點移動到F點所受靜電力先沿x正方向,過E點后沿x負方向,故靜電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D錯誤。131415三、非選擇題11.(2024·大同市高二期末)傳感器中經常用到電容器做基本元件,如圖為電容式液位計的原理圖,一根金屬圓柱插入金屬容器內(并未與容器底、壁接觸),另一端與電源相連,金屬圓柱為電容器的一個電極,容器壁為電容器的另一個電極,容器內充入絕緣液體,金屬容器接地。另有一靜電計與該裝置相連,靜電計外殼接地,靜電計的金屬球通過開關K2與金屬圓柱相連。某同學用該裝置做以下實驗。(1)先閉合K1,給電容器充電。(2)斷開K1,閉合K2,靜電計指針偏轉一定角度。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3)該同學給容器中加入更多絕緣液體使液面升高,此時他觀察到靜電計指針偏角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由此他推測出:液面升高使電容器的電容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變小變大123456789101112答案加入更多絕緣液體,根據電容器電容公式C=可知,原來正對面積為空氣的地方被絕緣液體替代,εr變大,電容器的電容C變大,又由于C=,且Q不變,所以U減小,即靜電計指針偏轉角度變小。131415(4)此后在保持液面不變的情況下他繼續實驗,通過絕緣手柄把金屬圓柱向上移動一段距離,他看到靜電計的指針偏角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表明電容器的電容因金屬圓柱向上移動而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變大變小123456789101112答案同理,把金屬圓柱向上移動一段距離,電容器兩極的正對面積減小,電容器的電容減小,電荷量不變,所以電容器兩端電壓變大,即靜電計指針偏角變大。13141512.(2024·上海市高二期中)用如圖所示電路,研究電容器的放電過程。實驗時,先將開關S擲向1,充電完畢后,將開關擲向2,傳感器將信號傳入計算機屏幕上,顯示出電流或電壓隨時間變化的圖線。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1)電容的定義式C=,下列物理量的表達式中,也是用其他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且為標量的是 。 A.電場強度E= B.加速度a=C.電勢φ= D.電阻R=ρC123456789101112答案E=為電場強度的定義式,采用比值定義法,但電場強度為矢量,故A錯誤;a=為加速度的決定式,即牛頓第二定律表達式,不是比值定義法,故B錯誤;φ=為電勢的定義式,為比值定義法,且電勢為標量,故C正確;R=ρ為電阻的決定式,不是比值定義法,故D錯誤。131415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2)實驗中所使用的電容器電容大小為1 500 μF,額定電壓為20 V,所使用的電源輸出電壓為10 V,則在該實驗中電容器存儲的最大電荷量為 。 1.5×10-2 C由于電源所使用的輸出電壓為10 V,根據電容的定義式可得實驗中電容器存儲的最大電荷量為Q=CU=1 500×10-6×10 C=1.5×10-2 C。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3)用q表示電容器上極板所帶的電荷量,UC表示電容器兩端的電壓,I表示電路中的電流,電容器在放電過程中的圖像正確的有 。 BD電容器在放電過程中其所帶電荷量逐漸減小,兩極板電壓減小,電流減小,且均減小的越來越慢,故選B、D。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4)由圖可知,傳感器1為 (選填“電流”或“電壓”)傳感器。為使得電容器的放電時間延長便于觀察,實驗中所使用的可變電阻阻值應適當 (選填“調大”或“調小”)。 電流調大由題圖可知,傳感器1串聯在電路中,是電流傳感器,傳感器2與可變電阻并聯,是電壓傳感器;若調大可變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則回路中電流減小,從而延長放電時間。13.如圖所示,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射入電場強度為E、方向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中,射出電場的瞬時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方向成30°角。在這個過程中,不計粒子重力。求:(1)該粒子在電場中經歷的時間;123456789101112答案答案 1314151234567891011答案12131415由粒子運動軌跡可知粒子帶正電。帶正電的粒子進入電場后做類平拋運動,在垂直電場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vx=v0,在電場方向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vy=at,a=當粒子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成30°角時,如圖所示有vy=vxtan 30°=v0粒子在電場中經歷的時間t=(2)粒子在這一過程中電勢能的增量。123456789101112答案答案 -m131415在這個過程中,靜電力對粒子做正功,粒子電勢能減小,動能增加,ΔEp=-ΔEk=Ek1-Ek2=mmv2,其中v=,可得ΔEp=-m。14.(來自教科教材)如圖所示,一對平行金屬板A、B豎直放置,其中A板接地,B板電勢為+φ。另一對平行金屬板C、D水平放置,板長為L、間距為d,兩板間電壓為U。質量為m、電荷為-q的帶電粒子(不計重力)以初速度v0從A板中心的小孔射入,從B板中心的小孔射出,最終從C、D板的右側射出。(1)帶電粒子從B板中心射出時的速度vB多大?1234567891011答案答案 121314151234567891011答案由題可知UAB=φA-φB=0-φ=-φ根據動能定理有-qUAB=mm聯立解得vB=12131415(2)帶電粒子在C、D間的運動過程是向上偏轉還是向下偏轉?1234567891011答案答案 向上偏轉12131415由題圖可知C、D兩板之間的電場強度方向由C→D,而帶電粒子帶負電荷,所以帶電粒子在C、D間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靜電力與電場強度方向相反,故帶電粒子在C、D間運動過程中向上偏轉。(3)帶電粒子從C、D板的右側射出時,偏離圖中水平虛線多遠?1234567891011答案答案 121314151234567891011答案12131415由于帶電粒子在C、D間運動過程中做類平拋運動,所以帶電粒子從C、D板右側射出的時間為t=C、D兩板間的電場強度大小為E=,加速度大小為a=從C、D板右側射出時,偏離題圖中水平虛線的距離為y=at2聯立解得y=。15.(2024·湖北云學名校聯盟高二期末)如圖所示,在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中,有一光滑半圓形絕緣軌道豎直固定放置,其半徑為R,電場線與半圓軌道處在同一平面內,半圓軌道最低點與一水平粗糙絕緣軌道MN相切于N點。一小滑塊(可視為質點)帶正電且電荷量為q,質量為m,與水平軌道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0.5mg,現將小滑塊從水平軌道的M點由靜止釋放,恰好能到達P點,MN的長度為R,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求:(sin 37°=0.6,cos 37°=0.8,sin 53°=0.8,cos 53°=0.6)1234567891011答案12131415(1)M、P兩點的電勢差大小UMP;1234567891011答案12131415答案 小滑塊恰好能到達P點,說明到達P點時速度為零,從M到P,對小滑塊根據動能定理有-mgR+qUMP-0.5mgR=0解得UMP=(2)小滑塊經過N點時滑塊對軌道的壓力大小。1234567891011答案12131415答案 1234567891011答案12131415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為E=M、N兩點的電勢差大小為UMN=ER=從M到N,對小滑塊根據動能定理有qUMN-0.5mgR=mv21234567891011答案12131415設小滑塊經過N點時軌道對小滑塊的支持力為F,在N點,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mg=解得F=mg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小滑塊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mg。本課結束第十章章末檢測試卷(二)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四個電場中,a、b兩點電場強度與電勢均相同的是A. B. C. D.2.將一正電荷從無窮遠處移至電場中M點,靜電力做功為-6.0×10-9 J,若將一個等量的負電荷從電場中N點移向無窮遠處,靜電力做功為-7.0×10-9 J,下列關于M、N兩點的電勢φM、φN的關系中正確的是A.φM<φN<0 B.φN>φM>0C.φN<φM<0 D.φM>φN>03.如圖所示是一種電容式鍵盤,鍵盤上每個鍵下面都連有一塊小金屬片,與該金屬片隔有一定空氣間隙的是另一塊固定的小金屬片,這樣兩塊金屬片就組成一個小電容器。該電容器的電容可用公式C=ε計算,其中ε為一常量,S表示金屬片的正對面積,d表示兩金屬片間的距離。連接電源,按下某個鍵時,與之相連的電子線路就給出與該鍵相關的信號,此時該電容器的A.電容不變 B.極板所帶的電荷量變大C.極板間的電壓變小 D.極板間的電場強度不變4.噴墨打印機的簡化模型如圖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經帶電室后帶負電,以平行于極板方向的速度v飛入極板間的勻強電場,最終打在紙上,則微滴在極板間A.向負極板偏轉 B.電勢能逐漸增大C.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D.運動軌跡與帶電荷量無關5.(2024·廣東卷改編)污水中的污泥絮體經處理后帶負電,可利用電泳技術對其進行沉淀去污,基本原理如圖所示。涂有絕緣層的金屬圓盤和金屬棒分別接電源正、負極,金屬圓盤置于底部,金屬棒插入污水中,形成如圖所示的電場分布,其中實線為電場線,虛線為等勢面。M點和N點在同一電場線上,M點和P點在同一等勢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M點的電勢比N點的高B.N點的電場強度比P點的大C.污泥絮體從M點移到N點,電場力對其做正功D.污泥絮體在N點的電勢能比其在P點的大6.(2025·黃山市屯溪第一中學高二月考)兩個等量正點電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兩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有A、B、C三點如圖所示(中垂線也在水平面內),一個帶電小物塊從C點由靜止釋放,沿路徑C→B→A運動,小物塊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a、速度v、電勢能Ep以及從C→A的電勢φ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像可能正確的是A. B. C. D.7.(2024·河北卷)如圖,真空中有兩個電荷量均為q(q>0)的點電荷,分別固定在正三角形ABC的頂點B、C。M為三角形ABC的中心,沿AM的中垂線對稱放置一根與三角形共面的均勻帶電細桿,電荷量為。已知正三角形ABC的邊長為a,M點的電場強度為0,靜電力常量為k。頂點A處的電場強度大小為A. B.(6+) C.(3+1) D.(3+)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2024·湖北卷)關于電荷和靜電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電荷的代數和保持不變B.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且由電勢低的等勢面指向電勢高的等勢面C.點電荷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從靜止釋放,該點電荷的電勢能將減小D.點電荷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從靜止釋放,將從高電勢的地方向低電勢的地方運動9.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的兩個極板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 兩極板與一直流電源相連 (圖中電源省略)。若一帶電粒子恰能沿圖中所示水平直線向右通過電容器,則在此過程中,該粒子A.所受重力與靜電力平衡 B.電勢能逐漸增大C.動能逐漸增大 D.做勻變速直線運動10.(2024·哈爾濱市高二期中)電荷量為q1和q2的兩個點電荷分別固定于x軸上O、P兩點,規定無窮遠處電勢為零,一帶負電的試探電荷在x軸正半軸上各點具有的電勢能隨x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試探電荷在B、C兩點處的電勢能均為零,且OB>BP,在CF段中,E處電勢能最大,則A.=()2B.B點電場強度方向一定沿x軸正方向C.若將一正試探電荷從D點靜止釋放,一定能到達F點D.若將一正試探電荷從C點移動到F點,靜電力先做負功后做正功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11.(8分)(2024·大同市高二期末)傳感器中經常用到電容器做基本元件,如圖為電容式液位計的原理圖,一根金屬圓柱插入金屬容器內(并未與容器底、壁接觸),另一端與電源相連,金屬圓柱為電容器的一個電極,容器壁為電容器的另一個電極,容器內充入絕緣液體,金屬容器接地。另有一靜電計與該裝置相連,靜電計外殼接地,靜電計的金屬球通過開關K2與金屬圓柱相連。某同學用該裝置做以下實驗。(1)先閉合K1,給電容器充電。(2)斷開K1,閉合K2,靜電計指針偏轉一定角度。(3)(4分)該同學給容器中加入更多絕緣液體使液面升高,此時他觀察到靜電計指針偏角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由此他推測出:液面升高使電容器的電容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4分)此后在保持液面不變的情況下他繼續實驗,通過絕緣手柄把金屬圓柱向上移動一段距離,他看到靜電計的指針偏角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表明電容器的電容因金屬圓柱向上移動而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2.(8分)(2024·上海市高二期中)用如圖所示電路,研究電容器的放電過程。實驗時,先將開關S擲向1,充電完畢后,將開關擲向2,傳感器將信號傳入計算機屏幕上,顯示出電流或電壓隨時間變化的圖線。(1)(2分)電容的定義式C=,下列物理量的表達式中,也是用其他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且為標量的是 。 A.電場強度E= B.加速度a=C.電勢φ= D.電阻R=ρ(2)(2分)實驗中所使用的電容器電容大小為1 500 μF,額定電壓為20 V,所使用的電源輸出電壓為10 V,則在該實驗中電容器存儲的最大電荷量為 。 (3)(2分)用q表示電容器上極板所帶的電荷量,UC表示電容器兩端的電壓,I表示電路中的電流,電容器在放電過程中的圖像正確的有 。 (4)(2分)由圖可知,傳感器1為 (選填“電流”或“電壓”)傳感器。為使得電容器的放電時間延長便于觀察,實驗中所使用的可變電阻阻值應適當 (選填“調大”或“調小”)。13.(10分)如圖所示,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射入電場強度為E、方向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中,射出電場的瞬時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方向成30°角。在這個過程中,不計粒子重力。求:(1)(6分)該粒子在電場中經歷的時間;(2)(4分)粒子在這一過程中電勢能的增量。14.(13分)如圖所示,一對平行金屬板A、B豎直放置,其中A板接地,B板電勢為+φ。另一對平行金屬板C、D水平放置,板長為L、間距為d,兩板間電壓為U。質量為m、電荷為-q的帶電粒子(不計重力)以初速度v0從A板中心的小孔射入,從B板中心的小孔射出,最終從C、D板的右側射出。(1)(4分)帶電粒子從B板中心射出時的速度vB多大?(2)(2分)帶電粒子在C、D間的運動過程是向上偏轉還是向下偏轉?(3)(7分)帶電粒子從C、D板的右側射出時,偏離圖中水平虛線多遠?15.(15分)(2024·湖北云學名校聯盟高二期末)如圖所示,在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中,有一光滑半圓形絕緣軌道豎直固定放置,其半徑為R,電場線與半圓軌道處在同一平面內,半圓軌道最低點與一水平粗糙絕緣軌道MN相切于N點。一小滑塊(可視為質點)帶正電且電荷量為q,質量為m,與水平軌道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0.5mg,現將小滑塊從水平軌道的M點由靜止釋放,恰好能到達P點,MN的長度為R,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求:(sin 37°=0.6,cos 37°=0.8,sin 53°=0.8,cos 53°=0.6)(1)(4分)M、P兩點的電勢差大小UMP;(2)(11分)小滑塊經過N點時滑塊對軌道的壓力大小。 答案精析1.C [電場強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由點電荷產生的電場特點可知選項A中a、b兩點電場強度方向不同,兩點電場強度不同,A錯誤;選項B中兩點電場強度大小不同,兩點電場強度不同,同時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兩點電勢也不同,B錯誤;由勻強電場的特點知選項C中a、b兩點的電場強度相同,兩點在同一等勢面上,電勢也相同,C正確;由等量異種電荷的電場線分布特點知,選項D中a、b兩點在同一等勢面上,電勢相同,但a點的電場強度比b點的大,D錯誤。]2.B [設電荷的電荷量為q,一正電荷從無窮遠處移向電場中M點,則M點電勢φM=-= V一個等量的負電荷從電場中N點移向無窮遠處,則N點電勢φN=-= V可見φN>φM>0,故選B。]3.B [按下某個鍵時,兩金屬片間的距離d減小,由C=ε,電容器的電容變大,A錯誤;由電容的定義式C=,兩金屬片間的電勢差不變,電容變大,極板所帶的電荷量變大,B正確,C錯誤;極板間的電場強度E=變大,D錯誤。]4.C [不計重力的微滴帶負電,所受靜電力方向指向帶正電荷的極板,微滴向正極板偏轉,A錯誤;微滴在極板間運動時,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B錯誤;不計重力的帶負電微滴初速度和恒定靜電力垂直,故軌跡為拋物線,C正確;由F=ma,F=Eq,U=Ed,得a=,可知微滴加速度和帶電荷量有關,加速度直接影響微滴在靜電力方向上的加速運動,也會影響運動軌跡,D錯誤。]5.C [因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所以M點的電勢比N點的低,A錯誤;污泥絮體帶負電,從M至N的過程中,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因M與P在同一等勢面上,故污泥絮體在M點的電勢能與在P點的電勢能相等,可知在N點的電勢能比在P點的小,故C正確,D錯誤;根據電場線的疏密程度可知N點的電場強度比P點的小,故B錯誤。]6.B [因等量同種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各點的電場強度不等,物塊沿路徑C→B→A運動時,所受的靜電力可能一直增加,可能一直減小,也可能先增加后減小,且變化不是均勻的,則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不是直線,選項A錯誤;物塊沿路徑C→B→A運動時,加速度先增加后減小或一直增大(減小),則v-t圖像的斜率先增加后減小或逐漸增大(減小),選項B正確;帶電小物塊從C點由靜止釋放,沿路徑C→B→A運動,則靜電力一定是做正功,則電勢能一直減小,選項C錯誤;距離正電荷越近,電勢越高,則從C→A的電勢逐漸降低,選項D錯誤。]7.D [B點和C點的點電荷在M的合電場強度為E=2cos 60°=,方向向上,由M點的電場強度為零,故帶電細桿在M點的電場強度EM=E=,方向向下,由對稱性可知帶電細桿在A點的電場強度為EA=EM=,方向向上,因此A點合電場強度為E合=EA+2cos 30°=,故選D。]8.AC [根據電荷守恒定律可知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這個系統的電荷的代數和是不變的,故A正確;根據電場線和等勢面的關系可知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且由電勢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低的等勢面,故B錯誤;點電荷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從靜止釋放,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根據φ=,可知正電荷將從電勢高的地方向電勢低的地方運動,負電荷將從電勢低的地方向電勢高的地方運動,故C正確,D錯誤。]9.BD [帶電粒子恰能沿題圖中所示水平直線通過電容器,則在此過程中,該粒子所受靜電力的豎直分力與重力平衡,靜電力的水平分力做負功,運動過程中克服靜電力做功,電勢能逐漸增大,動能逐漸減小,做勻變速直線運動,選項A、C錯誤,B、D正確。]10.AC [圖像中E處電場強度為0,得=得=()2,A正確;帶負電的試探電荷在O點電勢能正無窮,因此O點電荷為負電荷,P點電荷為正電荷,因此B點電場強度方向一定沿x軸負方向,B錯誤;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在D點受x軸正方向的靜電力,故沿x軸正向加速運動過E點后減速,在D點與F點的電勢能相等,根據能量守恒可得,一定能到達F點,且到F點速度為0,C正確;正試探電荷從C點移動到F點所受靜電力先沿x正方向,過E點后沿x負方向,故靜電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D錯誤。]11.(3)變小 變大 (4)變大 變小解析 (3)加入更多絕緣液體,根據電容器電容公式C=可知,原來正對面積為空氣的地方被絕緣液體替代,εr變大,電容器的電容C變大,又由于C=,且Q不變,所以U減小,即靜電計指針偏轉角度變小。(4)同理,把金屬圓柱向上移動一段距離,電容器兩極的正對面積減小,電容器的電容減小,電荷量不變,所以電容器兩端電壓變大,即靜電計指針偏角變大。12.(1)C (2)1.5×10-2 C (3)BD (4)電流 調大解析 (1)E=為電場強度的定義式,采用比值定義法,但電場強度為矢量,故A錯誤;a=為加速度的決定式,即牛頓第二定律表達式,不是比值定義法,故B錯誤;φ=為電勢的定義式,為比值定義法,且電勢為標量,故C正確;R=ρ為電阻的決定式,不是比值定義法,故D錯誤。(2)由于電源所使用的輸出電壓為10 V,根據電容的定義式可得實驗中電容器存儲的最大電荷量為Q=CU=1 500×10-6×10 C=1.5×10-2 C。(3)電容器在放電過程中其所帶電荷量逐漸減小,兩極板電壓減小,電流減小,且均減小的越來越慢,故選B、D。(4)由題圖可知,傳感器1串聯在電路中,是電流傳感器,傳感器2與可變電阻并聯,是電壓傳感器;若調大可變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則回路中電流減小,從而延長放電時間。13.(1) (2)-m解析 (1)由粒子運動軌跡可知粒子帶正電。帶正電的粒子進入電場后做類平拋運動,在垂直電場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vx=v0,在電場方向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vy=at,a=當粒子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成30°角時,如圖所示有vy=vxtan 30°=v0粒子在電場中經歷的時間t===(2)在這個過程中,靜電力對粒子做正功,粒子電勢能減小,動能增加,ΔEp=-ΔEk=Ek1-Ek2=m-mv2,其中v=,可得ΔEp=-m。14.(1) (2)向上偏轉(3)解析 (1)由題可知UAB=φA-φB=0-φ=-φ根據動能定理有-qUAB=m-m聯立解得vB=(2)由題圖可知C、D兩板之間的電場強度方向由C→D,而帶電粒子帶負電荷,所以帶電粒子在C、D間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靜電力與電場強度方向相反,故帶電粒子在C、D間運動過程中向上偏轉。(3)由于帶電粒子在C、D間運動過程中做類平拋運動,所以帶電粒子從C、D板右側射出的時間為t=C、D兩板間的電場強度大小為E=,加速度大小為a=從C、D板右側射出時,偏離題圖中水平虛線的距離為y=at2聯立解得y=。15.(1) (2)mg解析 (1)小滑塊恰好能到達P點,說明到達P點時速度為零,從M到P,對小滑塊根據動能定理有-mgR+qUMP-0.5mgR=0解得UMP=(2)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為E==M、N兩點的電勢差大小為UMN=ER=從M到N,對小滑塊根據動能定理有qUMN-0.5mgR=mv2設小滑塊經過N點時軌道對小滑塊的支持力為F,在N點,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mg=解得F=mg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小滑塊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m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檢測試卷(二).docx 第十章 章末檢測試卷(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