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彭山一中2027屆高二上入學考試物理試題本卷共7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籍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5.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一、單選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 某質點在多個共點力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僅撤去其中一個恒力,關于質點之后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一定做曲線運動B. 不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C. 質點的動量可能不變D. 若做曲線運動,合力的瞬時功率不可能為零2. 近兩年特別流行的網紅煙花加特林,由于具有觀賞性和趣味性深受大家的歡迎。元旦跨年時,一市民手持加特林煙花在一空曠的地面燃放,燃放過程中通過不斷改變煙花出射方向來改變煙花的運動軌跡,某時刻從H點連續噴出質量相等的兩束煙花分別落于( ,軌跡如圖所示,兩軌跡交于P點,兩條軌跡最高點等高,不計空氣阻力,則( )A. 兩束煙花在最高點的速度相同B. 落在Q2處的煙花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更長C. 兩束煙花運動過程中動能的變化量相同D. 兩束煙花運動過程中動量的變化量不相同3. 一輛質量為20kg的玩具賽車在水平直跑道上由靜止開始勻加速啟動,達到額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變,其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已知賽車在跑道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恒為40N,賽車從起點到終點所用的時間為35s,賽車到達終點前已達到最大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賽車勻加速行駛的距離是10mB. 賽車最大速度10m/sC. 賽車額定功率是400WD. 賽車行駛距離為550m4. 2021年4月29日,我國在海南文昌用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和核心艙送入預定軌道。核心艙運行軌道距地面的高度為400 km左右,地球同步衛星距地面的高度接近36 000 km。則該核心艙的( )A.角速度比地球同步衛星的小B.周期比地球同步衛星的長C.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同步衛星的大D.線速度比地球同步衛星的小5.如圖甲所示,物體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由靜止開始運動,在t=1 s時刻撤去恒力F,物體運動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在3 s內的位移x=3 mB.恒力F與摩擦力f大小之比F∶f=1∶3C.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3D.在撤去F前后兩個階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2∶16. 豎直平面內有一L型光滑細桿,桿上套有相同的小球A、B。現讓桿繞過底部O點所在的豎直軸勻速轉動,兩小球A、B在桿上穩定時,其相對位置關系可能正確的是( )A. B.C. D.7. 如圖所示,半徑為R=0.4 m的光滑的圓弧形軌道固定于豎直平面內,圓弧形軌道與足夠長的光滑固定水平軌道相切,可視為質點的質量均為m=0.5 kg的小球甲、乙用輕桿連接并置于圓弧形軌道上,小球甲與O點等高,小球乙位于圓心O的正下方。某時刻將兩小球由靜止釋放,最終它們在水平軌道上運動。g取 = 10 m/s2,則( )A.下滑過程中小球乙的機械能守恒B.兩小球最終在水平軌道上運動的速度大小為2 m/sC.當小球甲滑到圓弧軌道最低點時,軌道對它的支持力大小為10 ND.小球甲下滑過程中重力對它做功的功率增大二、多選題(共3道題,每小題6分,共計1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當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 如圖所示,物體A、B用足夠長的細線通過輕質定滑輪連接懸于天花板。現將A、B同時由靜止開始釋放,A下降,B上升,忽略滑輪摩擦及一切阻力,則在A、B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A機械能減少B.物體A機械能守恒C.細線對物體B做負功D.物體A和物體B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9. 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靜止物體A和B。物體A的質量是B的2倍,兩物體中間有用細繩捆綁的水平壓縮輕彈簧(彈簧和物體不栓接)。當把繩剪開以后任何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的速率是B的速率的一半B.A的動量是B的動量的兩倍C.A、B所受的力大小相等D.A、B組成的系統的總動量不為010. 如圖甲所示,在公元1267~1273年聞名于世的“襄陽炮”其實是一種大型拋石機。將石塊放在長臂一端的石袋中,在短臂端掛上重物M。發射前將長臂端往下拉至地面,然后突然松開,石袋中的石塊過最高點時就被拋出。現將其簡化為圖乙所示。將一質量m=50 kg的可視為質點的石塊裝在長L=10 m的長臂末端的石袋中,初始時長臂與水平面的夾角α=30°,松開后,長臂轉至豎直位置時,石塊被水平拋出,落在水平地面上。測得石塊落地點與O點的水平距離s=30 m,忽略長臂、短臂和石袋的質量,不計空氣阻力和所有摩擦,g=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石塊水平拋出時的初速度為10 m/sB.重物M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石塊m機械能的增加量C.石塊從A到最高點的過程中,石袋對石塊做功15 000 JD.石塊圓周運動至最高點時,石袋對石塊的作用力大小為500 N三、實驗題(本題共兩小題,其中11題6分,12題10分,共16分)11.某學習小組設計如下實驗研究平拋運動。如圖所示,彎曲軌道AB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離軌道邊緣B不遠處有一可移動的豎直平面abcd,平面中心豎直線標有刻度,0刻度線與桌面邊緣平齊。以邊緣B正下方的O點為原點建立水平x軸。實驗時,將豎直平面移動到x處,從固定立柱處由靜止釋放體積很小的鋼珠,鋼珠從B點離開后擊中中心豎直線某點,記錄刻度值y;改變x,重復實驗。(1)研究平拋運動規律時,下述條件對減小誤差沒有幫助的是________。A.彎曲軌道邊緣保持水平B.彎曲軌道盡量光滑C.保持豎直平面abcd與水平面垂直D.使用相同體積但質量較大的小鋼珠(2)如圖所示的圖像中,能正確反映y與x的關系的是________。(3)若某次將鋼珠從固定立柱處由靜止釋放,記錄鋼珠擊中中心豎直線的刻度,記為y;將豎直平面向遠離B的方向平移10.00 cm,再次將鋼珠從固定立柱處由靜止釋放,記錄鋼珠擊中中心豎直線的刻度為y1=y+5.02 cm;將豎直平面再向遠離B的方向平移10.00 cm,讓鋼珠從固定立柱處由靜止釋放,記錄鋼珠擊中中心豎直線的刻度為y2=y+19.84 cm。g取10 m/s2,則鋼珠的初速度為v0=________ m/s。12. “用DIS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1)本實驗利用________傳感器測量擺錘釋放后經過各個點的速度,結合各擋光片相對軌道最低點的________和擺錘質量,可以分析擺錘運動過程中機械能的變化。(2)將擺錘由A點靜止釋放,在擺錘擺到最低點的過程中________。A.連接桿拉力不做功,合外力不做功B.連接桿拉力不做功,合外力做正功C.連接桿拉力做正功,合外力不做功D.連接桿拉力做正功,合外力做正功(3)實驗結果繪制數據如圖所示,圖像的橫軸表示擺錘距離最低點的高度,縱軸表示擺錘的重力勢能Ep、動能Ek或機械能E。其中表示擺錘的重力勢能Ep、動能Ek的圖線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均選填“甲”“乙”或“丙”)。(4)根據實驗圖像,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解答題(本題共3小題,共38分。其中13題10分,14題12分,15題16分,解答應當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3. 電影《流浪地球》中,由于太陽即將毀滅,人類為了生存,給地球裝上推進器,“駕駛”地球逃離太陽系,飛向比鄰星系定居,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恒星的衛星。地球繞比鄰星做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為r,周期為T,比鄰星的半徑為R,引力常量為G(忽略其他星球對地球的影響),求:(1)比鄰星的平均密度。(2)比鄰星的第一宇宙速度。14. 如圖所示,固定點O上系一長L=0.5m的細繩,細繩的下端系一質量的小球(可視為質點),原來處于靜止狀態,球與平臺的邊緣B點接觸但對平臺無壓力,平臺高h=0.8m。一質量的物塊開始靜止在平臺上的P點,現使物塊獲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物塊沿粗糙平臺向右運動到平臺邊緣B處與小球m發生正碰,碰后小球m在繩的約束下做圓周運動,恰好經過最高點A,而物塊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點,其水平位移x=1m。不計空氣阻力,。求:(1)碰撞后瞬間物塊的速度大小v2;(2)碰撞后瞬間小球對細繩的拉力FT;(3)若平臺表面與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物塊與小球的初始距離為x1=6m,求物塊在P處的初速度v0大小。15. 物流園的包裹流通路線如圖所示,斜面AB長度L=2.5 m,傾角θ=37°。一個質量m=2 kg的包裹從斜面上的A點由靜止滑下,在斜面底端經過一段可忽略不計的光滑小圓弧從B點滑上水平傳送帶,傳送帶順時針勻速轉動,包裹與傳送帶共速后從傳送帶末端C點水平飛出,最后落入地面上的包裝盒中。包裝盒與C點的豎直高度h=0.8 m,水平距離為s=1.6 m。已知包裹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為μ1=0.65,包裹與傳送帶間動摩擦因數為μ2=0.2。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包裹滑上傳送帶B點時的速度大小v1;(2)傳送帶勻速運動的速度v2;(3)包裹與傳送帶間因摩擦產生的熱量Q。彭山一中2027屆高二上入學考試物理答案本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一、單選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題答案】B 【2題答案】C 【3題答案】D 【4題答案】C【5題答案】C 【6題答案】D 【7題答案】C二、多選題(共3道題,每小題6分,共計1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當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題答案】AD 【9題答案】AC 【10題答案】AC三、實驗題(本題共兩小題,其中11題6分,12題10分,共16分)【11題答案】(1)B (2)C (3)1.0【12題答案】 (1)光電門 高度 (2)B (3)乙 丙(4)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小球的機械能守恒四、解答題(本題共3小題,共38分。其中13題10分,14題12分,15題16分,解答應當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3題答案】(1);(2)【14題答案】(1)2.5 m/s;(2)30N,方向豎直向下;(3)7m/s【15題答案】答案 (1)2 m/s (2)4 m/s (3)4 J解析 (1)包裹從A到B由動能定理得 mgLsin θ-μ1mgcos θ·L=mv 解得v1=2 m/s。(2)包裹從C點飛出后做平拋運動,則有h=gt2 水平方向s=vCt解得C點速度為vC=4 m/s 由于包裹已和傳送帶共速,故傳送帶的速度為v2=4 m/s。(3)包裹滑上傳送帶后先做加速運動,與傳送帶共速后做勻速運動,設包裹加速運動過程中的時間為t1,加速度為a,位移為x1,傳送帶位移為x2,對包裹根據牛頓第二定律μ2mg=ma 共速時間為v2=v1+at1包裹的位移為x1=t1 皮帶的位移為x2=v2t1則由功能關系可得物塊和皮帶間產生的熱量Q=μ2mg(x2-x1)代入數據解得Q=4 J。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