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章透鏡及其應用易錯精選題練習(含解析)-2025-2026學年物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202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章透鏡及其應用易錯精選題練習(含解析)-2025-2026學年物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2024)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5章透鏡及其應用易錯精選題練習-2025-2026學年物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2024)
一、單選題
1.在旅游景區或森林里,不能隨意丟棄礦泉水瓶。因為當瓶子裝有水時,在陽光的照射下,能將陽光會聚在一起,點燃枯草,引發火災。下列光學器材在使用過程中,原理與此相同的是(  )
A.潛望鏡 B.三棱境 C.玻璃磚 D.放大鏡
2.下列光現象中,說法錯誤的是(  )
A.晴天,樹蔭下的光斑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B.驗鈔機利用紫外線辨別鈔票的真偽
C.矯正近視眼要配戴凹透鏡片做成的眼鏡
D.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定發生改變
3.下列光路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李白在《月下獨酌》中的佳句,對于李白月下獨酌這一場景(如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月光從月亮傳播到地面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B.月光下李白的“孤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酒杯中的“明月”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明月”在李白的視網膜上成正立縮小的實像
5.愛學習的小明學習了“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后,總結出關于“實像”和“虛像”的一些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虛像可以用光屏接收
B.實像可能是正立的
C.既有等大的實像,也有等大的虛像
D.虛像是人的幻覺,實際上沒有光線進入到人的眼睛
6.下列四種光學器件中,屬于凹面鏡的是(  )
A. B. C. D.
7.“祝融號”火星探測器的后置照相機對著平臺先后拍攝得到甲、乙、丙3張照片,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平臺下的影子是光的折射現象 B.照相機的鏡頭是凸面鏡
C.照相機拍丙圖時成正立縮小的實像 D.拍攝過程中相機鏡頭逐漸遠離平臺
8.光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下列對于一些光學現象的認識正確的是(  )
A.甲圖可用來解釋“潛水員看岸邊景物”的場景
B.乙圖的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丙圖中的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丁圖是遠視眼的成因及其矯正方法
9.在全國防范冠狀病毒的大環境下,學校延遲開學,然而學生的學習不能停,教育部開通了各種學習平臺,號召我們停課不停學。有些平臺需要手機掃描二維碼學習,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上的二維碼是光源
B.掃碼時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維碼的像變小,只需將二維碼靠近凸透鏡
D.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實像
10.許多博物館會在較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凸透鏡,通過凸透鏡能看到文物的細微之處,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中能用來說明其成像原理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
11.如圖所示,在“刷臉”取款過程中,攝像頭相當于 透鏡;面部經攝像頭成倒立、縮小的 像。
知識點2 投影儀(幻燈機)
12.如圖是物理興趣小組的“自制水滴顯微鏡”,在實驗中,應使被觀察物體、小水滴、凸透鏡在同一豎直直線上,且始終保持凸透鏡是水平的,眼睛離凸透鏡不要太近。圖中的水滴相當于一個 鏡。
13.如圖甲所示的黑白卡片,左側在白光照射下呈現黑色是因為 ,在高腳玻璃杯前方觀察到如圖乙所示裝水部分“黑白顛倒”的現象,若希望看到“黑白顛倒”的現象重新顛倒回來,則應將高腳杯 (選填“靠近”或“遠離”)黑白卡片。
14.用如圖所示的玻璃壺燒水時,能看到大量氣泡從底部上升,氣泡里面是 (填“空氣”或“水蒸氣”);同時壺嘴處有白霧出現,白霧的產生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把一支鉛筆放在盛滿水的玻璃壺一側,透過玻璃壺去觀察鉛筆,可能會看到圖乙中的 (填序號)。
15.請你補全關于“像”的知識結構圖。(1) ;(2) ;(3) 。
16.汽車抬頭顯示系統(HUD),是將顯示器上的行車信息通過前擋風玻璃投射到駕駛員的眼中,提高駕駛安全性。
(1)如圖甲所示,顯示器發出的光在汽車的擋風玻璃上 (選填“反”或“折”)射成像,駕駛員無需低頭便能看到行車信息;
(2)如圖乙所示,眼睛中的晶狀體相當于 透鏡,進入到眼睛的光線經過晶狀體后,在視網膜上形成了 (選填“實”或“虛”)像。
三、實驗題
17.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1)調節實驗器材的高度時,蠟燭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
(2)當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出現了一個清晰的倒立、 的實像。利用此時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制成的光學儀器是 (選填“照相機”“放大鏡”或“投影儀”);
(3)繼續實驗,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同學們提出了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方案一:僅將光屏適當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一段距離;
方案二:在蠟燭和凸透鏡間放一個焦距合適的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
(4)成清晰像時,保持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用焦距相同、直徑更大的凸透鏡替換原凸透鏡 (選填“更大”“更小”或“更亮”)。
18.實驗室常用蠟燭完成以下光學實驗:
(1)圖甲演示的是 成像示意圖;
(2)圖乙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點燃蠟燭A并觀察它的像,把 (選填“未點燃”或“點燃”)的蠟燭B移到蠟燭A像的位置;若用光屏代替蠟燭B,發現光屏上 像(選填“有”或“沒有”);
(3)圖丙為“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
①凸透鏡成像的原理是 ;
②實驗時,把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線處,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到 ;
③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處于圖示位置時,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到光具座的15cm刻度線處,此時可將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動適當距離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19.某小組探究平面鏡和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將光源和光屏分別豎直放置在水平光具座上的A、C位置,B是AC的中點,如圖1所示。在AB之間朝向A觀察,看到的光源形狀如圖2中的甲所示。
(1)當在圖1的B處豎直放置一塊平面鏡,鏡面朝向光源,小麗在AB之間觀察平面鏡中的像,觀察到的是圖2中的乙;小明在BC之間觀察光屏,觀察到的是圖中的丙;
(2)此后,小亮將平面鏡更換為一個凸透鏡,恰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他在BC之間觀察光屏上的像。小亮觀察到的是圖2中的 (選填“甲”“乙”“丙”“丁”或“戊”);
(3)小亮又在圓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裝滿水,把如圖乙所示的一幅卡通圖片放在玻璃瓶的一側,透過玻璃瓶可以看到那幅卡通圖片,如圖甲所示。如果把卡通圖片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地移動,通過玻璃瓶在選項中不能看到的像是圖的 。
A. B. C. D.
20.如圖所示,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高度為6cm的F形光源、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大小的變化規律,通過測量像的高度反映像的大小;
(1)將F形光源、光屏放在凸透鏡的兩側,并將F形光源的中心、凸透鏡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調整到 ;
(2)若要測量F形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
(3)將F形光源逐漸靠近凸透鏡,移動光屏,三次成倒立實像的相關數據記錄如表。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 ,像變
物高6cm
實驗次數 1 2 3
物距/cm 30 20 15
像距/cm 15 20 30
像高/cm 3 6 12
(4)繼續移動F形光源至物距為6cm時,發現無論如何移動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人眼應從 (選填“光源”或“光屏”)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F形光源的像,此時能否用(2)問中的測量工具直接測出觀察到的像高? (選填 “能”或“不能”);
(5)若保持F形光源到光屏的距離為45cm不變,僅移動凸透鏡,則上表中第 次實驗的成像情況不能探究,理由是∶ 。
四、計算題
21.透鏡焦距的長短標志著折光本領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領就越強;通常把透鏡焦距的倒數叫做透鏡的焦度,用φ表示,即;平常我們說的眼鏡片的度數就是鏡片的透鏡焦度乘以100的值;凸透鏡的度數是正值,凹透鏡的度數是負值;問:
(1)鏡片焦距為0.2m的近視眼鏡片的度數是多少?
(2)400度的眼鏡片的焦距是多少?
22.小安在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后,想測一測燭焰和像在光具座上移動時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他將f=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長度為1m的光具座的中點并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把蠟燭起始位置放在9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在63cm刻度線處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他在7s內將蠟燭由圖中位置移動到30cm刻度線處。
(1)7s內蠟燭移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同時移動光屏且保證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則光屏移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第5章透鏡及其應用易錯精選題練習-2025-2026學年物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2024)》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A C C D A B A
1.D
【詳解】在森林里隨地丟棄瓶子,雨水進入透明的瓶子后,形成水透鏡,水透鏡相當于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能使太陽光會聚于一點,這點的溫度很高,會把枯葉點燃,導致森林火災;
A.潛望鏡是平面鏡,平面鏡對光線有反射作用,能夠改變光路,沒有會聚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
B.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是光的色散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
C.光線經玻璃磚折射后,不會會聚,故C不符合題意;
D.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2.D
【詳解】A.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現象:小孔成像、樹蔭下的光斑等,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人民幣上有用熒光物質印的字,驗鈔機會發出一種人們看不見的光-紫外線,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從而使我們看到它,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變得更凸,焦距變小,像成在視網膜前面,需要帶凹透鏡使光發散后再會聚到視網膜上,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若光垂直入射,則光的傳播方向不變,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3.D
【詳解】A.人眼看到的水中的筷子比實際的淺,故虛線向上偏折,故A錯誤;
B.圖中表現青蛙的視野,故箭頭應指向青蛙,故B錯誤;
C.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作用,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會聚并過點F,故C錯誤;
D.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射向異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故D正確。
故選D。
4.A
【詳解】A.月光從月亮傳播到地面過程中經過不均勻的大氣層,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這是光的折射現象。所以月光從月亮傳播到地面不是沿直線傳播的。故A正確;
B.月光下李白的“孤影”是影子,李白的身體擋住了光線,從而出現了影子,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
C.酒杯中的“明月”是月亮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錯誤;
D.人眼相當于照相機,“明月”在李白的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錯誤。
故選A。
5.C
【詳解】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凸透鏡既可以成實像也可以成虛像,當u>f時,成倒立的實像,當u故選C。
6.C
【詳解】由圖知,A中透鏡中間比邊緣薄是凹透鏡,B中透鏡中間比邊緣厚是凸透鏡;C、D不是透鏡是面鏡,C光滑的一面向內凹,是凹面鏡,D是平面鏡。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D
【詳解】A.影子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平臺下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
BC.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工作時一定滿足u>2f,照相機拍丙圖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C錯誤;
D.由圖可知,像越來越小,這說明像距變小,物距變大,拍攝過程中相機鏡頭逐漸遠離平臺,故D正確。
故選D。
8.A
【詳解】A.甲圖是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圖,可用來解釋“潛水員看岸邊景物”時看到景物的像的位置比物體實際位置高的場景,故A正確;
B.小孔成像是物體表面出來的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通過小孔到達光屏會聚成實像,是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故B錯誤;
C.根據反射面的不同,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錯誤;
D.近視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使來自遠處物體的光成像在視網膜之前,近視眼可以用凹透鏡進行矯正。丁圖是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圖。故D錯誤。
故選A。
9.B
【詳解】A.二維碼本身不發光,不是光源,故A錯誤;
B.手機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是利用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作的,所以,掃碼時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的二倍焦距以外,故B正確;
C.如果要使屏幕上二維碼的像變小,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應增大物距,應將二維碼遠離凸透鏡,故C錯誤;
D.手機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當于光屏,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錯誤。
故選B。
10.A
【詳解】許多博物館會在較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凸透鏡,便于觀察細微之處,此時的凸透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A.如圖A所示是蠟焰通過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的凸透鏡相當于放大鏡,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A符合題意;
B.如圖B所示是蠟焰通過小孔成倒立的實像,屬于小孔成像,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故B不符合題意;
C.如圖C所示是蠟燭通過平面鏡成等大的虛像,屬于平面鏡成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題意;
D.如圖D所示是蠟焰通過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但成的像是實像,與題干凸透鏡應用不符合,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1. 凸 實
【詳解】[1]攝像頭的鏡頭是凸透鏡。因為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能夠使物體成實像,而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無法形成我們所需要的這種用于“刷臉”識別的清晰實像,所以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
[2]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當物體位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時,會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在“刷臉”時,面部距離攝像頭(凸透鏡)的距離遠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此時面部經攝像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12.凸透
【詳解】在“自制水滴顯微鏡”中,水滴中間厚、邊緣薄,符合凸透鏡的結構特點(凸透鏡是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而顯微鏡的物鏡需要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凸透鏡在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時能成這樣的像,所以水滴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起到類似顯微鏡物鏡的作用,對被觀察物體進行初次放大。
13. 黑色能吸收太陽光中所有色光 靠近
【詳解】[1]卡片左側在白光照射下呈現黑色,是因為黑色能吸收太陽光中所有色光。
[2]能看到黑白顛倒的現象,是因為高腳杯與卡片之間的距離比較遠,卡片到高腳杯的距離超過了凸透鏡的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的實像。若希望黑白顛倒的像重新顛倒回來,應將高腳杯靠近黑白卡片,使卡片到高腳杯的距離小于凸透鏡的一倍焦距,成正立的虛像。
14. 水蒸氣 液化 ③
【詳解】[1]玻璃壺燒水時,能看到大量氣泡從底部上升,氣泡里的氣體是水汽化產生的,為水蒸氣。
[2]白霧是壺中冒出的高溫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
[3]裝有水的玻璃壺相當于凸透鏡,將鉛筆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移動的過程中,物距小于焦距,起到放大鏡作用,透過透鏡會看到鉛筆尖逐漸變長;物距大于焦距時,成倒立的實像,筆尖朝向發生改變,由于玻璃瓶上、下粗細均勻,鉛筆所成像的粗細一直不會有明顯的變化,故透過玻璃壺去觀察鉛筆,可能會看到圖乙中的③。
15. 凸透鏡 直線傳播 實像
【詳解】[1][2][3]凸透鏡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小孔成像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形成倒立的實像,故小孔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的相同點是都可以成倒立的實像。
16.(1)反
(2) 凸 實
【詳解】(1)從圖甲可知,顯示器發出的光在汽車的擋風玻璃上成像,這類似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擋風玻璃相當于平面鏡,通過反射使駕駛員無需低頭就能看到行車信息。
(2)[1]眼睛中的晶狀體中間厚、邊緣薄,符合凸透鏡的特征,所以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
[2]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進入眼睛,經過晶狀體等結構的折射后,在視網膜上形成倒立、縮小的像,能夠呈現在視網膜上的像為實像。
17.(1)需要
(2) 縮小 照相機
(3) 左 凹透鏡
(4)更亮
【詳解】(1)實驗時需要將蠟燭火焰的中心、透鏡光心和光屏的中心調整在同一高度上,所以需要點燃蠟燭。
(2)[1]由圖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利用此時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制成的光學儀器是照相機。
(3)[1]根據凸透鏡成像特點,成實像時,根據物遠像近的規律,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像也向左移動,所以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可以將光屏適當向左移動。
[2]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的作用,根據物遠像近的規律,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像向左移動,成像在光屏的前面,因此可以在蠟燭和凸透鏡間放一個焦距合適的凹透鏡,則所成的像變遠,可以重新呈現在光屏上。
(4)物距和焦距不變,像距也不會改變,凸透鏡直徑變大了,通過的光線更多,所以像會變得更亮。
18.(1)小孔
(2) 未點燃 沒有
(3) 光的折射 同一高度 左
【詳解】(1)圖甲演示的是小孔成像示意圖,其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2)[1][2]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點燃蠟燭A并觀察它的像,為增強明暗對比,使得成像更清晰,蠟燭B不點燃,并把蠟燭B移到蠟燭A像的位置;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平面鏡成的是虛像,所以若用光屏代替蠟燭B,發現光屏上沒有像。
(3)[1]光經過凸透鏡后會發生偏折,然后成像,所以凸透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2]根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到同一高度。
[3]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到光具座的15cm刻度線處,物距變大,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物遠像近像變小”,像距變小,此時可將光屏向左移動適當距離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19. 丁 AC
【詳解】(2)[1]將平面鏡更換為一個凸透鏡,恰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當u=v=2f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所成的像上下左右都相反,他在BC之間觀察光屏上的像,小亮看到的像是圖丁。
(3)[2]由于玻璃杯的上下是一樣粗細的,相當于一個柱面透鏡,成像時,像始終是正立的。把卡通圖片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的移動時,實際是物體逐漸遠離凸透鏡。由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物體在一倍焦距內靠近焦點時,像正立且會逐漸變大;當物體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時,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變寬的實像,遠離焦點時會逐漸變小;當物距為2f,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實像;大于二倍焦距時,成的是正立的、縮小的實像。故不可能看到A和C,故選AC。
20.(1)同一高度
(2)刻度尺
(3) 大 大
(4) 光屏 不能
(5) 2 第2次實驗時,物距和像距之和為40cm,小于45cm
【詳解】(1)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F形光源的中心、凸透鏡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調整到同一高度。
(2)若要測量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屬于長度的測量,故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
(3)[1][2]由表中數據可知,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由30厘米到15厘米變小,像距由15厘米到30厘米變大,像高由5厘米到12厘米變高,故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
(4)[1][2]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當繼續移動光源至物距為6cm,此時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同側,因此人眼應從光屏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光源的像;因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不能用(2)問中的測量工具直接測出觀察到的像高。
(5)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離為45cm不變,僅移動凸透鏡改變物距,由表中數據可知,第1次實驗的物距等于第3次實驗的像距,第1次實驗的像距等于第3次實驗的物距,根據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實像,而第2次實驗
即物距和像距之和為40cm,小于45cm,因此僅移動凸透鏡不能探究第2次實驗。
21.(1)-500度;(2)0.25m
【詳解】解:(1)焦距0.2m的透鏡其焦度為
故度數是-500度;
(2)由題可知,平常我們說的眼鏡片的度數就是鏡片的透鏡焦度乘以100的值;400度的眼鏡片,它們的焦度是4m﹣1;400度的眼鏡片焦距為
答:(1)焦距0.2m的近視眼鏡片的度數是-500度;
(2)400度的眼鏡片的焦距是0.25m;
22.(1)3cm/s;(2)1cm/s
【詳解】解:(1)由題意可知,蠟燭移動距離
則蠟燭移動的平均速度
(2)若同時移動光屏且保證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則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光屏最多能移動到70cm處,則光屏移動距離
故光屏移動的平均速度
答:(1)7s內蠟燭移動的平均速度是3cm/s;
(2)若同時移動光屏且保證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則光屏移動的平均速度是1cm/s。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虹口区| 偃师市| 壤塘县| 余江县| 陇南市| 陈巴尔虎旗| 钟山县| 定结县| 凤冈县| 赫章县| 枝江市| 汝阳县| 休宁县| 西青区| 招远市| 石林| 睢宁县| 昌吉市| 姜堰市| 湘潭市| 双流县| 吉林市| 大洼县| 敖汉旗| 连江县| 徐闻县| 梁山县| 田阳县| 铅山县| 长岭县| 唐山市| 巴塘县| 景德镇市| 集贤县| 恭城| 嘉兴市| 桂东县| 江北区| 沐川县| 铜梁县|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