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章物態變化易錯精選題練習-2025-2026學年物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2024)一、單選題1.下列現象中,通過液化形成的是( )A.“流淚”的蠟燭 B.馬路上灑的水變干C.寒冬滴水成冰 D.山間形成的白霧2.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下列關于熱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夏天,在飲料中加冰塊,因為冰塊熔化放熱降溫B.皮膚上涂一些酒精會感到涼爽是因為酒精蒸發時吸熱C.100℃的水蒸氣比100℃的水燙傷更厲害,因為水蒸氣液化成同溫度的水時吸收熱量D.吹電風扇會感到涼爽,是因為電扇扇風降低了室內溫度3.冬天,銀裝素裹的“霧凇”給世界增添了一份美麗,如圖所示。它的形成屬于物態變化中的( )A.液化 B.凝華 C.升華 D.凝固4.小松同學在家煮湯,如圖所示,他煮好湯后提起鍋蓋,發現水從鍋蓋內側流下,鍋蓋內的水經歷的物態變化是( )A.先凝固后熔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固 D.先升華后凝華5.打鐵花(如圖所示)是流傳于豫晉地區的民間傳統煙火,被擊打后的鐵花紛飛場面蔚為壯觀。將鐵加熱燒成鐵汁的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華6.小明查閱資料了解到碘的熔點約為114℃,做實驗時,將密封有少量碘顆粒的錘形玻璃容器,放入約60℃左右的熱水中,過一段時間,會看到玻璃容器內出現紫紅色的碘蒸氣,拿出冷卻后,玻璃容器中又會出現碘顆粒,關于實驗過程屏釋正確的是( )A.加熱時,碘顆粒升華吸熱B.冷卻時,碘蒸氣液化放熱C.加熱時,碘顆粒熔化吸熱D.冷卻時,碘蒸氣凝固放熱7.某同學將沸水、冰水和室溫水(水溫與室溫相同)分別裝入三個相同的紙杯中,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杯的外壁可能會出現大量小水珠B.乙杯的內壁可能會出現大量小水珠C.丙杯的內壁可能會出現大量小水珠D.內壁或外壁上產生小水珠的原因是相同的8.青藏鐵路的路基凍土到了夏天會熔化。如圖所示,將灌有液態氨的中空金屬棒,上端裝有散熱片,下端埋入凍土層,吸收土壤深處的熱量。當土壤溫度升高時,液態氨吸收熱量發生物態變化后上升到熱棒上端,在熱棒上端放熱發生物態變化后下沉到下端,循環往復。關于該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熱棒下端液態氨吸熱,會發生液化 B.熱棒下端液態氨吸熱,會發生凝固C.熱棒上端氣態氨放熱,會發生汽化 D.熱棒上端氣態氨放熱,會發生液化9.小明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涂抹了少量溫度與室溫相同的酒精,時間足夠長后。能正確反映溫度計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 )A. B.C. D.10.圖示為小明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某物質加熱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物質屬于非晶體B.該物質在第3min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先升高后不變D.該物質的熔點是48℃,熔化過程用時5min 二、填空題11.常用溫度計是根據 的規律制成的。圖甲中溫度計的示數是 ℃,圖乙中體溫計的示數是 ℃。12.天氣寒冷時,我國部分地區會出現降霰的現象,如圖所示,霰是由水蒸氣遇冷 形成的雪晶遇到過冷云滴,過冷云滴在雪晶表面迅速 形成的。(均填物態變化的名稱)13.夏天吃冰棒解暑,是因為冰棒在口中 (填寫物態變化),此過程會 (選填“吸熱”或“放熱”),從而降低口腔和身體的溫度,讓人感覺涼爽。14.《淮南子·俶真訓》中記載:“今夫冶工之鑄器,金踴躍于爐中”,說的是鑄造器物時,金屬在爐中加熱后呈翻滾跳躍狀,這里涉及到的主要物態變化為 。15.如圖所示,凍干果蔬干是大家非常喜愛吃的零食,凍干技術能夠很好地保留食材本身的營養成分,其制作過程也非常簡單,只需將新鮮的水果置于低溫環境下,使其中水分 成冰狀,再通過真空脫水技術,使固態的冰直接 成氣態即可完成。16.現有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在A杯中裝有一些水,開口向上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空杯B倒扣放入盛水的容器中,如圖所示。用酒精燈給容器中的水加熱,容器中的水沸騰后繼續加熱的過程中,發現A杯中的水 沸騰,B杯中的水 沸騰(選填“能””或“不能”)。三、實驗題17.、在探究“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中,小明把一定質量的冰裝在試管中,并放在裝有水的大燒杯中進行加熱,如圖甲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此時溫度計示數為 ℃;(2)當冰全部熔化后,繼續加熱,使燒杯中的水沸騰并加熱足夠長時間,試管中的水 (選填“會”“不會”)沸騰。18.圖1是“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裝置。(1)某同學在安裝溫度計時,玻璃泡接觸到了燒杯底部,此時應適當將 調整(選填“①”或“②”);①A十字夾處向上②B處十字夾向下(2)實驗中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同時在5-9min觀察到燒杯內的水一直都沒有出現氣泡。此時燒杯內的水是否沸騰? 你的依據是: 。表中第 min時水的溫度值記錄錯誤;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0 98(3)刪除錯誤數據后,請在圖3中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19.探究液體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取質量相等的水和鹽水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的燒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燈同時加熱,根據實驗數據,繪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所示:(1)在調整鐵圈高度時,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酒精燈。(2)分析圖-2的圖線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推斷當時實驗室的氣壓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大氣壓。(3)對比圖-2中兩條圖線可知,選用 煮蛋可以更快地將蛋煮熟。20.不同物質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可能不同。某實驗小組選用海波和石蠟進行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除了甲圖中的實驗器材,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2)實驗小組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海波和石蠟大致的熔化圖象分別如圖乙、丙所示,分析可知,海波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其在熔化過程中的特點是:持續吸熱, 。(3)實驗小組提出了新的想法:在環境溫度恒為的實驗室中,把盛有冰塊的大試管插入裝滿冰塊的燒杯中,如圖丁所示,用酒精燈對燒杯底部慢慢加熱,當燒杯中的冰塊只剩下一小塊時,試管中的冰( )(填標號)。A.全部熔化B.熔化一部分C.一點也不熔化四、計算題21.國際單位制中所采用的溫標是熱力學溫標,它表示的溫度是熱力學溫度。熱力學溫度的單位是開爾文,符號是“K”。熱力學溫標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273.15K,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是373.15K。將273.15~373.15K等分10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K。(1)請推導熱力學溫度(T)和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式。(2)0K是熱力學溫度中的絕對零度,該溫度為多少攝氏度?22.某同學自制了一支溫度計,在其測量范圍內刻上了120格均勻的刻度,他通過實驗測定了該溫度計各個刻度對應的溫度值,并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溫度計刻度的格數(n)與實際準確溫度(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求:(1)該溫度計每1格表示的溫度是多少?(2)該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多少?(3)應把30℃標在此溫度計的第幾格處?《第3章物態變化易錯精選題練習-2025-2026學年物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2024)》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B A A D D D B1.D【詳解】A.蠟燭“流淚”是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為熔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馬路上灑的水變干,是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為汽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寒冬滴水成冰,是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為凝固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山間形成的白霧,白霧即小水滴,是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為液化現象,故D符合題意;故選D 。2.B【詳解】A.夏天飲料中加冰塊利用了冰塊熔化吸熱,故A錯誤;B.皮膚上涂一些酒精后,酒精蒸發吸熱,所以皮膚會感到涼爽,故B正確;C.被水蒸氣燙傷比被開水燙傷更嚴重,是因為的水蒸氣液化成的水時要放熱,故C錯誤;D.吹電風扇會感到涼爽,是因為電扇扇風加快了空氣流動,從而加快了汗液的蒸發,蒸發吸熱,故D錯誤。故選 B。3.B【詳解】“霧凇”是固態小冰晶,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4.B【詳解】煮湯時,水先汽化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鍋蓋,又液化成小水滴,所以鍋蓋內的水經歷的物態變化是先汽化后液化,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5.A【詳解】鐵汁是液態的鐵水,將鐵加熱燒成鐵汁的過程是鐵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熔化現象,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6.A【詳解】已知碘的熔點約為114℃,用電吹風熱風擋對玻璃泡加熱,溫度約為60℃,低于碘的熔點,碘沒有發生熔化,觀察到玻璃泡內彌漫著紫紅色的碘蒸氣,說明固態的碘顆粒升華成碘蒸氣;停止加熱,冷卻后玻璃泡內又出現碘顆粒,說明碘蒸氣遇冷凝華成顆粒,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7.D【詳解】A.甲杯中裝的是沸水,杯內溫度高,杯內沸水蒸發產生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杯壁,會在杯子內壁液化形成小水珠,而不是外壁,故A錯誤;B.乙杯中裝的是冰水,其溫度低于室溫,杯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杯壁,會在外壁液化形成小水珠,乙杯內壁也有可能因杯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而出現少量小水珠,故B錯誤;C.丙杯中是室溫水,水溫與室溫相同,杯內外沒有明顯的溫度差,水蒸氣不會因遇冷液化,所以杯的內壁和外壁都不會出現小水珠,故C錯誤;D.內壁產生小水珠是因為杯內高溫水蒸氣遇冷杯壁液化,外壁產生小水珠是因為杯外高溫水蒸氣遇冷杯壁液化,都是液化現象,故D正確。故選D。8.D【詳解】A.熱棒下端的液態氨吸收土壤中的熱量,由液態變成氣態,這個過程是汽化,不是液化,故A錯誤;B.凝固是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且凝固需要放熱,而熱棒下端的液態氨是吸熱的,不會發生凝固,故B錯誤;C.汽化是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需要吸熱,而熱棒上端的氣態氨是放熱的,不會發生汽化,故C錯誤;D.熱棒上端的氣態氨向外放熱,由氣態變成液態,這個過程是液化,故D正確。故選D。9.D【詳解】剛開始時,溫度計示數為室溫,涂抹酒精后,因為酒精蒸發會吸收熱量,導致玻璃泡溫度降低,溫度計示數隨之下降。當酒精完全蒸發后,由于周圍環境溫度高于玻璃泡溫度,玻璃泡會從周圍環境吸收熱量,溫度逐漸升高,溫度計示數也逐漸上升,直至與室溫相同并保持穩定。溫度先下降再上升最終與室溫持平的圖像,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0.B【詳解】A.由圖像可知,該物體在熔化過程中有一段時間持續吸熱但溫度不變,符合晶體熔化時的特征,所以可知該物質屬于晶體,故A錯誤;B.因為該物質屬于晶體,所以由圖像可知在2-5min內,該物質持續吸熱但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故B正確;C.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故C錯誤;D.由圖像可知,該物質的熔點為48℃,第2min到第5min為熔化過程,時間為3min,故D錯誤。故選B。11. 液體熱脹冷縮 36.5【詳解】[1]我們常用的溫度計是液體溫度計,液體受熱以后,體積膨脹,液柱會沿著細玻璃管上升;液體遇冷以后,體積縮小,液柱會沿著細玻璃管下降,液柱的高低變化與溫度有關,我們就是以此來測量溫度的,所以,液體溫度計就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2]由圖知道,甲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由溫度計旁邊的數字向下變大可以知道,液柱是在0℃以下,所以溫度計的示數是﹣42℃。[3]乙圖中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分度值0.1℃,示數是36.5℃。12. 凝華 凝固【詳解】[1][2]空氣中水蒸氣遇冷先凝華形成雪晶,雪晶在下落過程中遇到過冷云滴,過冷云滴在雪晶表面迅速凝固形成霰,凝華和凝固過程中放出熱量。13.熔化吸熱【詳解】[1]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作熔化。[2]冰棍在口中由固態變為液態,發生了熔化,且熔化吸熱,降低口腔的溫度,所以使人感覺涼快。14.熔化【詳解】由題意可知,金屬在加熱后由固態變為液態,在物質的三態變化中屬于熔化。15. 凝固 升華【詳解】[1]凍干果蔬干的制作過程中,先是將新鮮的水果置于低溫環境下,使其中水分變成冰狀,水由液態變成固態,屬于凝固現象。[2]升華是指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而不經過液態階段;通過真空脫水技術,使固態的冰直接變成氣態,是升華現象,從而實現脫水,得到凍干果蔬干。16. 不能 不能【詳解】[1]A中水溫能達到沸點,但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能沸騰。[2]B中液面上方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水溫不能達到沸點,所以不能沸騰。17.(1)-7(2)不會【詳解】(1)觀察圖乙中的溫度計,其分度值為1°C,液柱在0°C以下,示數為-7°C。(2)當冰全部熔化后,繼續加熱使燒杯中的水沸騰。液體沸騰需要達到沸點且繼續吸熱。燒杯中的水沸騰時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試管中的水可以達到沸點,但由于試管內外溫度相同,試管中的水不能從外界繼續吸熱,所以不會沸騰。18.(1)①(2) 否 見解析 8(3)【詳解】(1)安裝器材時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實驗中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所以B處石棉網的位置不能向下調,只能將A鐵桿向上移動,使溫度計的玻璃泡稍向上移動,不再接觸燒杯底。故①符合題意,②不符合題意。故選①。(2)[1][2]沸騰是發生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劇烈的汽化現象,此過程中液態的水會變為水蒸氣,同時會產生氣泡,在5-9min觀察到燒杯內的水一直都沒有出現氣泡,說明燒杯內的水沒有沸騰。此種情況可能是由于水吸收的熱量等于水散出的熱量造成的。[3]由表中數據可知水從第4min開始溫度為98℃,第8min時水溫度為90℃,酒精燈始終加熱,溫度應保持98℃不變,故第8min的溫度90℃是錯誤的。(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圖像中找到時間和溫度的對應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連接,如圖所示:19.(1)需要(2) 保持不變 小于(3)鹽水【詳解】(1)用酒精燈加熱的時候,需要使用外焰加熱,故在調整鐵圈的時候需要點燃酒精燈,方便使用外焰加熱。(2)[1]由圖-2可知,水加熱的時候,曲線保持水平,則代表水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2]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由圖-2可知此實驗水的沸點為98℃,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故實驗室的氣壓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3)由圖-2的圖像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在同樣的加熱條件下,鹽水的沸點高于水的沸點,且升溫較快,故選用鹽水煮蛋可以更快地將雞蛋煮熟。20.(1)秒表(2) 晶體 溫度不變(3)C【詳解】(1)探究不同物質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時需要測量溫度和時間,所以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秒表。(2)[1][2]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海波大致的熔化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乙可知,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 ,溫度不變,所以海波是晶體。(3)晶體熔化需要吸熱,而熔化時保持熔點不變,故大燒杯中的溫度為0℃,試管中的冰也是0℃,溫度相同,不能吸熱,故不會熔化,故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故選C。21.(1)(2)【詳解】(1)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273.15K,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是373.15K,故熱力學溫度T和攝氏溫度t的關系是(2)0K是熱力學溫度中的絕對零度,該溫度攝氏溫度。22.(1)1.25℃(2)-12.5℃~137.5℃(3)34格【詳解】(1)由圖像知,0℃對應的是10刻度,100℃對應的是90刻度,則該溫度計每1格表示的溫度(2)該溫度計在測量范圍內該有120格,則在0℃以下有10格,最低測量溫度100℃以上有30格,最高溫度該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12.5℃到137.5℃。(3)30℃在0℃之上的格數為則30℃在此溫度計上標的格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