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學年人教版(2024)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第四章 光現象(滿分:100分)一、選擇題(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1.在平靜的湖邊常可以看到“云在水中飄,魚在云上游”的光現象,能解釋這兩種光現象的光學原理分別是( )A.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光的直線傳播C.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光的直線傳播2.對下列幾種光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現象 B.“潭清疑水淺”——光的折射現象C.“皮影戲”——平面鏡成像原理 D.“風吹草低見牛羊”——光的直線傳播3.如圖是學校的門禁系統,“刷臉”時人臉面對攝像頭,經系統自動拍照、掃描,確認相關信息后,即可完成身份認證進出校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 B.攝像頭成像原理與投影儀相同C.“刷臉”時人臉是光源 D.人臉經攝像頭成的是虛像4.下列生活、生產中的器具,其工作原理主要利用了紫外線特性的是( )A.感應式水龍頭 B.聲光雙控路燈C.電焊用面罩 D.驗鈔機5.如圖甲所示,起初茶碗看起來是空的,但當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時,就會發現碗中原來還藏著一枚硬幣,如圖乙所示。能夠正確反 甲 乙映圖乙中硬幣被人眼看到的光路圖是 A. B. C. D. 6.關于圖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丙丁A.甲圖中,若增大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反射角也增大B.乙圖中,若蠟燭遠離平面鏡,其像將面鏡C.丙圖中,“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D.丁圖中,光的漫反射現象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7.小羽把一塊薄玻璃板豎直放置在木制桌面上,她在E點看到物體OP在薄玻璃中的像O'P',小羽從薄玻璃中看到0點的像的光路圖如圖所示;保持物體OP位置不變,薄玻璃板與桌面的接觸點不變,小羽把薄玻璃板按如圖放置.以下說法符合題意的是A.圖1中,小羽看到O點的像的光路圖是正確的B.圖1中,當小羽的眼睛移到E'位置,物體OP的像變大C.圖2中,物體OP 不能經薄玻璃板成像D.圖2中,若小羽的眼睛在E點不動,不能從薄玻璃板看到0點的像二、填空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1分)8.早在戰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象。如圖所示,他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一個小孔,發現燭焰透過小孔在墻壁上形成一個 (選填“倒立”或“正立”)的 像(選填“實”或“虛”),其成像原理是光的 。9.如圖所示,將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沿ON折疊的硬白紙板 ENF 立在平面鏡上,以此來探究光的反射規律,此時反射角的角度為 ,若將紙板 NOF 向后折疊,則反射光 (選填“會"或“不會”)消失。10.如圖所示, 一塊高1.5m 的平面鏡豎直放置,小明身高1.6m,他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高 m;當他向平面鏡靠近時,他的像將 (選填“靠近”或“遠離”)平面鏡,像的大小 .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1.我市的鼎湖山風景區以環境優美而景勝一方,河邊柳垂,水中魚游,“水中魚游”是光的 現象;在游玩時,請不要隨意丟棄透明飲料瓶,因為透明飲料瓶內進入水后,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有 (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容易造成火災;樹葉下的光斑是由 (填光的原理)形成的。12.如圖所示的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發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已知∠AOM=30°,∠M'OC=60°,則:折射光線是 (填字母),反射角等于 度,折射角等于 度。13.如圖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積水,甲、乙兩同學在較暗的月光下相向而行.月球 (選填“是”或積水者“不是”)光源;光在平靜的水面發生的是 (選填“鏡面”或“漫”)反射,甲同學看到積水的水面比路面亮,則乙同學看到水面比路面 (選填“亮”或“暗”).14.物理小組的同學模仿《北京市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項目手冊》中的“無盡頭燈廊”,利用兩個平面鏡甲和乙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兩個平面鏡的鏡面平行相對而立,平面鏡甲的中央挖有小孔,在兩平面鏡中央放一個物體S,透過小孔向鏡內看去,不僅看到物體S,還可以在平面鏡乙中看到物體的一串像S1、S2…圖中只標出了像S1.這一串像是由平面鏡 (選填“甲”、“乙”或“甲乙共同”)對光的 (選填“反射”或“折射”)作用形成的,請在圖中恰當位置標出所看到的與S1相鄰的第二個像S2. 三、作圖題(共9分)15.(1)請在圖中根據入射光線畫出反射光線;(2)請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3)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從水中斜射到空氣中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圖中已經畫出了折射光線,請大致畫出入射光線。四、實驗題(3小題,共23分)16.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垂直于鏡面且可繞ON轉動。實驗次數 1 2 3 4∠AON 20° 30° 40° 50°∠BON 20° 30° 40° 50°(1)讓激光緊貼紙板射向O點,多次改變入射光的方向,測得了幾組數據,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出結論:在反射現象中, 。(2)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 方向射出,因為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3)如圖(b),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在F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OB,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三者是否在 。(4)實驗中能從多個方向看到紙板上的光路,是因為光線在紙板上發生 (選填“漫反射”或“鏡面反射”)。(5)實驗中改變入射角大小并測量對應的反射角,測量多組數據的目的是 。17.五代時期的《化書》中,記載了照鏡子時“影與形無異”的現象。小明利用方格紙、玻璃板、相同的棋子A和B等器材,設計了圖甲所示的實驗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1)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 ,(2)在玻璃板前放一個棋子A,把與棋子A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并移動,直至棋子B與A的像完全重合,為了使成的像更清晰,應用手電筒對著棋子 (選填“A”或“B”)照射。(3)移去棋子B,在其原來的位置上放一個光屏,按照圖甲中 (選填“①”“②”或“③”)的方式觀察光屏,若光屏上看不到棋子A的像,則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4)改變棋子A的位置,分別進行三次實驗得到了三組物、像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由此可知,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5)若將玻璃板向前傾斜(如圖丙),則棋子A的像會向 (選填“上”或“下”)移。(6) 小華與其他同學交流評估時,小明提出用發光的字母燈來進行實驗會更好,理由是 。若字母燈有“F”“O”“T”三種形狀,則選擇“ ”形狀的字母燈進行實驗最好。18.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鏡,白色紙板豎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部分組成,可以繞ON翻折。(1)為了看清楚紙板上的光路,紙板應選表面 (選填“光滑”或“粗糙”)的。實驗時,把紙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鏡上,光線AO的入射角大小是 度;(2)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A.改變紙板與平面鏡之間的夾角 B.沿ON向后轉動紙板EC.沿ON向后轉動紙板F D.改變入射角的大小(3)將一束光貼著紙板E沿AO射到鏡面上O點,紙板F上會顯示出反射光束OB,接著將紙板F繞ON向后翻折,則紙板F上 (選填“能”或“不能”)顯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 內(選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4)若讓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將沿OA方向射出。該實驗現象說明_________。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五、計算題(共6分)19.激光測距技術廣泛應用在人造地球衛星測控、大地測量等方面,激光測距儀向目標發射激光脈沖束,接受發射回來的激光束測出激光往返的時間,就可以算出天體與地球的距離。已知一束激光從激光測距儀發出并射向月球,經過2.52s反射回來。問:月球與地球的距離是多少?(c光=3×108m/s)六、綜合能力題(3小題,共20分)20.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汽車的智能化設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汽車也越來越智能化。如圖甲所示,汽車抬頭顯示系統,簡稱HUD,它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將顯示器上的重要行車數據通過前擋風玻璃投射在正前方(如圖乙所示)。駕駛員透過擋風玻璃往前方看的時候,能夠在看到車外景象的同時,不必低頭就可以看到車輛行駛信息,從而避免分散對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確保駕駛舒適安全。車窗采用的“智能玻璃”除了具有防曬、調節溫度的作用,還具有單向透光功能,可以從車內看到車外明亮的景象,而從車外看不見較暗的車內景象。這種玻璃還能根據車外光照度自動調節透明度(透明度是指車內光照度與車外光照度的比值),可將車內的光照度設為一個適宜的定值,經測算這種玻璃的透明度和車外光照度成反比關系,其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1)行車數據在擋風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選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2)如圖乙所示,某車輛HUD顯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臺上,通過擋風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則擋風玻璃與水平面的夾角應為 。若駕駛員發現擋風玻璃所成的像過高,不便于觀察,這時就需要將顯示器沿水平方向 (選填“遠離”或“靠近”)擋風玻璃。(3)根據圖丙可知,“智能玻璃”的透明度隨車外光照度的增加而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當車外光照度為250 Lx時,“智能玻璃”的透明度會自動調節到 %。(4)HUD有一個技術難題,即擋風玻璃所成的像易產生重影,影響使用效果。重影產生的原因是擋風玻璃有一定的 (選填“厚度”或“透明度”)。為改善這一問題,廠家對前擋風玻璃進行了改造,應選用下圖中的 (選填字母)玻璃。21.閱讀短文,完成以下問題:智能汽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汽車也越來越智能化。如題圖甲所示,汽車抬頭顯示系統(HeadUpDisplay),簡稱HUD。HUD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如圖乙所示,將顯示器上的重要行車數據通過前擋風玻璃投射在前方,駕駛員透過擋風玻璃往前方看的時候,能夠在看到車外的景象的同時,不必低頭就可以看到車輛行駛信息,從而避免分散對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確保駕駛舒適安全。車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單向透光功能,使用時反射面必須是迎光面,就能從車內看到車外明亮的景物,從車外看不見較暗的車內景象。這種玻璃還能根據車外光照度自動調節透明度(透明度是指車內光照度與車外光照度的比值),實現車內的光照度為一個適宜的定值,經測算車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成反比關系,其圖像如圖丙所示。(1)夜間行車為了讓司機更清楚的看到路況,車內應 (選填“開燈”或“不開燈”);(2)如圖乙所示HUD顯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臺上,通過擋風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則擋風玻璃與水平面的夾角為 ,某駕駛員發現擋風玻璃所成的像過低,影響司機開車,這時就應將顯示器沿水平方向 (選填“遠離”或“靠近”)擋風玻璃;(3)HUD有一個技術難題,即擋風玻璃所成的像易產生重影,影響使用效果。重影產生的原因是擋風玻璃有一定的 (選填“透明度”或“厚度”);(4)炎熱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單向透光可以有效減少 (填“紅”或“紫”)外線對人體皮膚的傷害,“智能玻璃”能根據車外光照度自動調節玻璃的透明度,當車外光照度為100Lx時,“智能玻璃”的透明度會自動調節約為 。22.閱讀下面短文,并回答問題。光纖的奧秘光纖電纜是本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光纖電纜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質,使用光來傳送信號光可以從彎曲的玻璃光纖的一端傳到另一端,而不會“溜”出玻璃纖維,這是為什么呢?如圖甲所示,以某種玻璃為例,讓一束光沿半圓形玻璃磚的半徑射到平面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線從玻璃磚的平面上折射到空氣中,此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線反射入玻璃磚內;逐漸增大光的入射角,將看到折射光線離法線越來越遠,且越來越弱,反射光線越來越強。當入射角增大到41.8°,使折射角達到90°時,折射光線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線,如圖丙所示,這種現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等于90°時的入射角稱為臨界角。并非光線在任何界面都會發生全反射現象,這種現象只有在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介質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時才能發生。光纖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導纖維在結構上有內芯和包層兩種不同的透明介質,光從內芯傳播時遇到光纖包層處,會發生全反射現象,從而保證光線不會泄露到光纖外,這樣光就只能在玻璃中傳播,而不會“溜”出玻璃光纖,如圖丁所示。(1)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折射角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當入射角逐漸增大時,折射角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根據題意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的臨界角為 ;(3)光從空氣進入玻璃時,增大入射角 (選填“有可能”或“不可能”)發生全反射;(4)如圖戊所示,三棱鏡由玻璃制成,讓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鏡的一個面垂直射入,請在圖戊中完成這束入射光經過玻璃的全部光路圖 。參考答案1.【答案】C2.【答案】C3.【答案】A4.【答案】D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倒立;實;直線傳播9.【答案】垂直;40°;不會10.【答案】1.6;靠近;不變11.【答案】折射;會聚;光沿直線傳播12.【答案】OC;60;3013.【答案】不是;鏡面;暗14.【答案】甲乙共同;反射; 15.【答案】(1)(2)(3)(4)16.【答案】(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OA;可逆(3)不能;同一平面(4)漫反射(5)得到普遍規律17.【答案】(1)像的位置(2)A(3)②(4)相等(5)上(6)成像更清晰;F18.【答案】(1)粗糙;40(2)D(3)不能;同一平面(4)B19.【答案】3.78×108m20.【答案】(1)反射(2)45°;靠近(3)減小;24(4)厚度;B21.【答案】不開燈;45°;遠離;厚度;紫;60%22.【答案】(1)大于;增大(2)41.8°(3)不可能(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