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運動的描述一.選擇題(共8小題)1.(2025 廣東三模)物理量,是指物理學中所描述的現象、物體或物質可定性區別和定量確定的屬性。物理量包括標量與矢量。下列物理量中,屬于矢量的是( ?。?br/>A.質量 B.沖量 C.電流 D.磁通量2.(2025 浙江三模)復興號G33次列車每天14:15從金華南站發車,歷時1小時15分到達溫州南站,全程185公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計算列車通過一座橋的時間時不能把列車看成質點B.全程平均速度約為148km/hC.“14:15”指的是時間間隔D.列車勻速轉彎時里面的乘客處于平衡狀態3.(2025 延邊州模擬)關于物體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甲圖中老鷹飛得比較高,可以看成質點B.乙圖中導航顯示的1574km是位移大小C.丙圖中籃球比賽計時牌,圖中24s為時刻D.丁圖中雷達測速儀測得的是汽車的瞬時速率4.(2025 浙江三模)如圖為泰山景區的機器狗在搬運垃圾( ?。?br/>A.在研究機器狗的爬行動作時,可以將它視為質點B.在研究機器狗的運動步距時,可以將它視為質點C.在研究垃圾桶在機器狗背部的安裝位置時,可以將機器狗視為質點D.在研究機器狗通過較長距離的運動時間時,可以將它視為質點5.(2025 蜀山區校級模擬)汽車自動駕駛時,為了保證乘客擁有良好的乘車體驗,工程師會通過實驗分析急動度對乘客舒適度的影響。急動度是描述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即j。如圖為蔚來汽車加速過程中的急動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在0~5s內,乘客會感覺越來越舒適B.在0~5s內,汽車加速度變化量大于1.5m/s2C.在5~10s內,汽車速度變化量為3m/sD.在5~10s內,汽車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6.(2024秋 定西期末)小明利用假期乘坐高鐵出游,8:44其所乘坐的“復興號”列車從起始站出發,經過2小時11分到達終點站,列車運行最大速度為350km/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8:44是指時間B.2小時11分是指時刻C.350km/h是指列車的瞬時速度大小D.列車啟動階段,加速度一定不變7.(2025 浙江模擬)在2025年的春晚上,有一場超炫的表演火遍了全世界。一群穿著大花襖的機器人排著隊走出來,手里揮著紅手絹,跳著東北秧歌。下列情況可將機器人看成質點的是( )A.設計行走路線時 B.進行跳舞時C.進行拋手帕時 D.進行謝幕鞠躬時8.(2025 浙江二模)2024年巴黎奧運會,以下場景中研究對象可視為質點的是( )A.研究標槍在空中飛行的軌跡B.分析跳水運動員空中翻轉動作細節C.觀察體操運動員在平衡木上的旋轉姿態D.研究馬拉松選手沖刺時的肌肉發力情況二.多選題(共4小題)(多選)9.(2025春 沙坪壩區校級期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物體運動的加速度不變(且不為零)時,速度也有可能保持不變B.兩物體相比,速度變化量較大的物體,其加速度可能較小C.物體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D.物體的速度減小時,其加速度不可能增大(多選)10.(2024秋 河東區期末)截止2021年12月5日,我國全海深潛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共實現了21次萬米載人深潛,最大作業深度達到10909米。在某次海試中,潛水器做直線運動,加速度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漸減小至零,則此過程中該潛水器( ?。?br/>A.位移逐漸增大,到加速度為零后,位移不再變化B.位移逐漸增大,到加速度為零后,位移繼續增大C.速度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至零時,速度達到最小值D.速度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至零時,速度達到最大值(多選)11.(2024秋 禹州市校級期末)對速度、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的變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由可知,速度與位移成正比,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成反比D.加速度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一定相同(多選)12.(2024秋 渝中區校級期末)在園博園的平靜湖面上,停放著一條3.6m的小木船。一個人在3s時間內從船尾走到船頭,船向后移動了0.6m。以湖岸為參考系,以人的運動方向為正方向,則在這3s時間內( ?。?br/>A.人的平均速度是1m/sB.人的平均速度是1.2m/sC.船的平均速度是0.2m/sD.船的平均速度是﹣0.2m/s三.填空題(共4小題)13.(2024秋 泉州期末)在臺球比賽中,一臺球以1.5m/s的速度垂直撞擊邊庫,以1.0m/s的速度反向彈回,球與邊庫接觸的時間為0.05s。該球撞擊邊庫的過程速度變化量大小為 m/s,加速度大小為 m/s2。14.(2023秋 阿克蘇市校級期末)一輛電動汽車,在公路上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8s,速度達到24m/s。此過程中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位移大小為 m。15.(2024秋 東城區校級月考)如圖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則點跡密集的地方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 (填“較大”或“較小”)。用可以表示D、G間的平均速度,也可以粗略地代表E點的瞬時速度,為了更加精確的表示E點的瞬時速度,理論上講應把包含E點在內的時間間隔Δt取得 (填“小一些”或“大一些”)。16.(2024秋 松江區校級期中)“百公里加速時間”是反應汽車性能的一個重要數據,該數據其實反映的是汽車啟動時的速度變化快慢,在物理學中可以用物理量 來描述。若物體運動過程中,該物理量不斷減小,表明 。四.解答題(共4小題)17.(2024秋 豐臺區期末)以10m/s的速度行駛的汽車勻加速直線運動了10s后汽車的速度變為20m/s。求:(1)汽車加速度的大?。?br/>(2)10s內汽車行駛位移的大??;(3)此過程汽車平均速度的大小。18.(2023秋 藍田縣期末)登山運動時,張捷用100min由宿營地X爬到山頂Y,在山道上通過的路程是2400m,相對于X升高了1200m,如圖所示.(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少?(2)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3)計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4)他的朋友李子俊從Z點爬山,比張捷晚20min開始,平均速率為0.5m/s,還比張捷早20min到達山頂,問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過了多遠路程?19.(2024秋 福田區校級月考)有些國家的交管部門為了交通安全,特意規定了死亡加速度為500g(g為重力加速度,取值為10m/s2),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汽車的加速度超過此值,將有生命危險.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車輛正常行駛時是達不到的,但是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將會達到這一數值.若兩輛摩托車各以36km/h的速度相向行駛,碰撞時間為1.2×10﹣3s.試判斷駕駛員是否有生命危險.20.(2023秋 沁陽市校級期末)一位汽車旅游愛好者打算到某風景區去觀光,出發地和目的地之間是一條近似于直線的公路.他原計劃全程平均速度要達到30km/h,可是走出一半路程之后發現前半段路程他的平均速度僅有20km/h,如果他仍然打算將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計劃水平,那么在后半段路程里他開車的平均速度應達到多少?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運動的描述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8小題)1.(2025 廣東三模)物理量,是指物理學中所描述的現象、物體或物質可定性區別和定量確定的屬性。物理量包括標量與矢量。下列物理量中,屬于矢量的是( )A.質量 B.沖量 C.電流 D.磁通量【考點】矢量和標量的區分與判斷.【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力學綜合性應用專題;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矢量和標量的區別在于是否具有方向性。標量是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解答】解:質量、電流、磁通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為標量;沖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為矢量,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評】考查對矢量、標量的理解,熟記其定義。2.(2025 浙江三模)復興號G33次列車每天14:15從金華南站發車,歷時1小時15分到達溫州南站,全程185公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計算列車通過一座橋的時間時不能把列車看成質點B.全程平均速度約為148km/hC.“14:15”指的是時間間隔D.列車勻速轉彎時里面的乘客處于平衡狀態【考點】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質點;時刻、時間的物理意義和判斷.【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A、如果物體大小相對研究對象較小或影響不大,可以把物體看作質點;B、平均速率是單位時間內的路程,平均速度是單位時間內的位移;C、時刻是指時間軸上的一個點,表示的是某一瞬間或瞬時,時間間隔則是兩個時刻之間的長度。D、勻速轉彎時里面的乘客做勻速圓周運動,受到向心力。【解答】解:A、計算列車通過橋的時間需考慮列車長度,不能將其視為質點,故A正確;B、平均速度為位移除以時間,由題只知道路程,故B錯誤;C、“14:15”指的是列車發車的時刻,而非時間間隔,故C錯誤;D、勻速轉彎的列車乘客受到向心力,不處于平衡狀態,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質點、平均速度、時間、時刻、位移等物理學基本概念,熟記其定義。3.(2025 延邊州模擬)關于物體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圖中老鷹飛得比較高,可以看成質點B.乙圖中導航顯示的1574km是位移大小C.丙圖中籃球比賽計時牌,圖中24s為時刻D.丁圖中雷達測速儀測得的是汽車的瞬時速率【考點】瞬時速度;質點;時刻、時間的物理意義和判斷;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運動學中的圖象專題;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A、如果物體大小相對研究對象較小或影響不大,可以把物體看作質點;B、位移是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注意位移和路程的區別;C、時刻是時間點,表示某一瞬間;D、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解答】解:A、研究對象不明確,不知在研究什么,因此無法判斷能否將老鷹看作質點,故A錯誤;B、導航上顯示的是路程而不是位移大小,故B錯誤;C、籃球比賽計時牌顯示的是時間間隔,是比賽的時間長度,故C錯誤;D、測速儀顯示的是瞬時速率,故D正確。故選:D。【點評】考查對質點、位移、時刻、時間間隔、速度等物理量的理解,掌握基礎知識即可。4.(2025 浙江三模)如圖為泰山景區的機器狗在搬運垃圾( ?。?br/>A.在研究機器狗的爬行動作時,可以將它視為質點B.在研究機器狗的運動步距時,可以將它視為質點C.在研究垃圾桶在機器狗背部的安裝位置時,可以將機器狗視為質點D.在研究機器狗通過較長距離的運動時間時,可以將它視為質點【考點】質點.【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D【分析】根據質點的概念和理解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據質點的概念,只有在研究機器狗通過較長距離的運動時間時,才可以忽略機器狗的大小和形狀,將它視為質點,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評】考查質點概念的理解和應用,會根據題意進行準確分析解答。5.(2025 蜀山區校級模擬)汽車自動駕駛時,為了保證乘客擁有良好的乘車體驗,工程師會通過實驗分析急動度對乘客舒適度的影響。急動度是描述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即j。如圖為蔚來汽車加速過程中的急動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在0~5s內,乘客會感覺越來越舒適B.在0~5s內,汽車加速度變化量大于1.5m/s2C.在5~10s內,汽車速度變化量為3m/sD.在5~10s內,汽車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考點】加速度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及物理意義.【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運動學中的圖象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B【分析】根據相應圖像的變化情況結合加速度變化量公式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根據j可知,在0~5s時間內,急動度增加,加速度增加得越來越快,乘客會感覺越來越不舒適,故A錯誤;B.在0~5s時間內,汽車加速度的變化量為Δa=jΔt0.6×5m/s2=1.5m/s2,故B正確;CD.在5~10s時間內,急動度最大且不變,則加速度均勻增加,加速度的增加量為Δa=jt=0.6×(10﹣5)m/s2=3m/s2,速度的變化量不等于3m/s,故CD錯誤。故選:B。【點評】考查相應圖像的變化情況結合加速度變化量公式的應用,會根據題意進行準確分析解答。6.(2024秋 定西期末)小明利用假期乘坐高鐵出游,8:44其所乘坐的“復興號”列車從起始站出發,經過2小時11分到達終點站,列車運行最大速度為350km/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8:44是指時間B.2小時11分是指時刻C.350km/h是指列車的瞬時速度大小D.列車啟動階段,加速度一定不變【考點】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關聯;時刻、時間的物理意義和判斷;瞬時速度.【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時刻為時間軸上的點,時間間隔為時間軸上的一段;物體經過某位置或在某時刻的瞬時速度是瞬時速度,物體位移與所用運動時間的比值是物體的平均速度;【解答】解:AB、“8點44分”在時間軸上對應對應一個點,是時刻,“2小時11分”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指時間間隔,故AB錯誤;C、最高時速可達350km/h指的是瞬時速度大小,故C正確;D、列車啟動階段,由題目的信息,無法判斷加速度一定不變,故D錯誤。故選:C。【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要掌握運動學的基本知識。7.(2025 浙江模擬)在2025年的春晚上,有一場超炫的表演火遍了全世界。一群穿著大花襖的機器人排著隊走出來,手里揮著紅手絹,跳著東北秧歌。下列情況可將機器人看成質點的是( )A.設計行走路線時 B.進行跳舞時C.進行拋手帕時 D.進行謝幕鞠躬時【考點】質點.【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如果物體大小相對研究對象較小或影響不大,可以把物體看作質點。【解答】解:設計行走路線時,機器人的動作可以忽略不計,跳舞時、拋手帕時、謝幕鞠躬時需要分析其肢體動作不能看作質點,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評】考查對質點的理解,熟記其物理定義。8.(2025 浙江二模)2024年巴黎奧運會,以下場景中研究對象可視為質點的是( ?。?br/>A.研究標槍在空中飛行的軌跡B.分析跳水運動員空中翻轉動作細節C.觀察體操運動員在平衡木上的旋轉姿態D.研究馬拉松選手沖刺時的肌肉發力情況【考點】質點.【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如果物體大小相對研究對象較小或影響不大,可以把物體看作質點。【解答】解:A.研究標槍在空中飛行的軌跡時,標槍的大小和形狀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質點,故A正確;B.分析跳水運動員空中翻轉動作細節時,要研究運動員的動作,不能看成質點,故B錯誤;C.觀察體操運動員在平衡木上的旋轉姿態時,要研究運動員的動作,不能看成質點,故C錯誤;D.研究馬拉松選手沖刺時的肌肉發力情況時,要研究運動員的動作,不能看成質點,故D錯誤。故選:A。【點評】考查對質點的理解,熟記其物理定義。二.多選題(共4小題)(多選)9.(2025春 沙坪壩區校級期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物體運動的加速度不變(且不為零)時,速度也有可能保持不變B.兩物體相比,速度變化量較大的物體,其加速度可能較小C.物體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D.物體的速度減小時,其加速度不可能增大【考點】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關聯.【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BC【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其方向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當加速度不為零時,速度會發生變化;而速度變化量大并不一定意味著加速度大,因為加速度還與時間有關。物體的速度減小,加速度可能增大,這通常發生在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中。【解答】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不為零,則速度一定變化,故A錯誤;B.兩物體相比,速度變化量較大的物體,其加速度可能較小,故B正確;C.物體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故C正確;D.物體的速度減小時,其加速度可能增大,例如當物體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時,故D錯誤。故選:BC。【點評】這道題主要考查加速度與速度的關系,以及加速度的定義和方向等相關知識。(多選)10.(2024秋 河東區期末)截止2021年12月5日,我國全海深潛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共實現了21次萬米載人深潛,最大作業深度達到10909米。在某次海試中,潛水器做直線運動,加速度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漸減小至零,則此過程中該潛水器( ?。?br/>A.位移逐漸增大,到加速度為零后,位移不再變化B.位移逐漸增大,到加速度為零后,位移繼續增大C.速度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至零時,速度達到最小值D.速度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至零時,速度達到最大值【考點】加速、減速的判斷;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關聯.【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BD【分析】根據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關系判斷加減速運動,結合加速度的變化情況判斷速度的變化情況以及位移的變化情況。【解答】解:因為潛水器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潛水器做加速運動,又由于加速度逐漸減小為0,故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到最后不再增加,而物體的運動位移一直在增大,故BD正確,AC錯誤。故選:BD。【點評】考查物體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變化情況以及加減速運動問題,會根據題意進行準確分析解答。(多選)11.(2024秋 禹州市校級期末)對速度、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的變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由可知,速度與位移成正比,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成反比D.加速度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一定相同【考點】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關聯.【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BD【分析】根據加速度定義式,速度定義式進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根據加速度定義式可得,速當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A錯誤;B.速度的變化率越大,則加速度一定是增大,故B正確;C.公式是速度的定義式,采用的是比值定義法,所以不能說與位移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故C錯誤;D.加速度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一定相同,故D正確。故選:BD。【點評】本題考查了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關系,熟悉加速度定義式與速度定義式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多選)12.(2024秋 渝中區校級期末)在園博園的平靜湖面上,停放著一條3.6m的小木船。一個人在3s時間內從船尾走到船頭,船向后移動了0.6m。以湖岸為參考系,以人的運動方向為正方向,則在這3s時間內( ?。?br/>A.人的平均速度是1m/sB.人的平均速度是1.2m/sC.船的平均速度是0.2m/sD.船的平均速度是﹣0.2m/s【考點】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AD【分析】根據位移的矢量性分析人和船相對湖岸的位移,結合平均速度的定義式列式代入數據求解。【解答】解:AB.在t=3s內人相對于湖岸的位移為x人=3.6m﹣0.6m=3m,則人的平均速度,故A正確,B錯誤;CD.船的位移方向與人的位移方向相反,故x船=﹣0.6m,則船的平均速度.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點評】考查位移的矢量性和平均速度的概念問題,會根據題意進行準確分析解答。三.填空題(共4小題)13.(2024秋 泉州期末)在臺球比賽中,一臺球以1.5m/s的速度垂直撞擊邊庫,以1.0m/s的速度反向彈回,球與邊庫接觸的時間為0.05s。該球撞擊邊庫的過程速度變化量大小為 2.5 m/s,加速度大小為 50 m/s2。【考點】用定義式計算物體的加速度;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關聯.【專題】定量思想;歸納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2.5,50。【分析】速度變化量等于末速度減去初速度;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計算。【解答】解:規定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初速度v0=1.5m/s,末速度為v=﹣1.0m/s,該球撞擊邊庫的過程速度變化量大小為Δv=v﹣v0=﹣1.0m/s﹣1.5m/s=﹣2.5m/s,負號說明速度變化量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大小為a,負號說明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故答案為:2.5,50。【點評】注意速度是矢量,在計算速度變化量時要規定正方向。14.(2023秋 阿克蘇市校級期末)一輛電動汽車,在公路上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8s,速度達到24m/s。此過程中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3 m/s2,位移大小為 96 m。【考點】加速度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及物理意義.【專題】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3,96。【分析】根據速度公式求解加速度,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求解位移。【解答】解:此過程中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位移大小為。故答案為:3,96。【點評】考查對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理解,熟悉運動學公式的運用。15.(2024秋 東城區校級月考)如圖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則點跡密集的地方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 較小 (填“較大”或“較小”)。用可以表示D、G間的平均速度,也可以粗略地代表E點的瞬時速度,為了更加精確的表示E點的瞬時速度,理論上講應把包含E點在內的時間間隔Δt取得 小一些 (填“小一些”或“大一些”)。【考點】瞬時速度.【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分析綜合能力.【答案】較小,小一些。【分析】依據點與點時間間隔相同,再結合速度越大的,點間距越大,速度越小的,點間距越小,當時間間隔越小時,則的平均速度,越接近中時刻的瞬時速度,從而即可求解。【解答】解:相鄰計時點的時間間隔相等,點跡密集的地方,相鄰計時點的距離小,所以物體運動的速度比較?。?br/>用可以表示D、G間的平均速度,也可以粗略地代表E點的瞬時速度,依據極限法,當時間間隔Δt取得小一些時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時速度。故答案為:較小,小一些。【點評】掌握求解瞬時速度的要求,理解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時刻的瞬時速度的條件。16.(2024秋 松江區校級期中)“百公里加速時間”是反應汽車性能的一個重要數據,該數據其實反映的是汽車啟動時的速度變化快慢,在物理學中可以用物理量 加速度 來描述。若物體運動過程中,該物理量不斷減小,表明 速度變化不斷變慢 。【考點】加速度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及物理意義.【專題】定性思想;歸納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加速度;速度變化不斷變慢。【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表示速度變化快,加速度小表示速度變化慢。【解答】解: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變量跟發生這一改變量所用時間的比值;若物體運動過程中,加速度不斷減小,說明物體速度變化不斷變慢;故答案為:加速度;速度變化不斷變慢。【點評】本題考查對加速度的物理意義理解能力,屬于基礎題。四.解答題(共4小題)17.(2024秋 豐臺區期末)以10m/s的速度行駛的汽車勻加速直線運動了10s后汽車的速度變為20m/s。求:(1)汽車加速度的大小;(2)10s內汽車行駛位移的大??;(3)此過程汽車平均速度的大小。【考點】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1)汽車加速度的大小為1m/s2;(2)10s內汽車行駛位移的大小為150m;(3)此過程汽車平均速度的大小為15m/s。【分析】(1)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列式求解;(2)(3)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平均速度的公式列式解答。【解答】解:(1)由速度公式vt=v0+at,可得,代入vt=20m/s,v0=10m/s,t=10s,解得a=1m/s2(2)由位移公式,代入數據,解得 x=150m;(3)由平均速度公式,代入數據,可得。答:(1)汽車加速度的大小為1m/s2;(2)10s內汽車行駛位移的大小為150m;(3)此過程汽車平均速度的大小為15m/s。【點評】考查加速度的定義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規律,會根據題意進行準確分析解答。18.(2023秋 藍田縣期末)登山運動時,張捷用100min由宿營地X爬到山頂Y,在山道上通過的路程是2400m,相對于X升高了1200m,如圖所示.(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少?(2)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3)計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4)他的朋友李子俊從Z點爬山,比張捷晚20min開始,平均速率為0.5m/s,還比張捷早20min到達山頂,問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過了多遠路程?【考點】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速度與速率的定義、物理意義、標矢性及換算和比較;平均速率.【專題】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位移等于首末位移的距離,路程表示運動軌跡的總長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解答】解:(1)位移等于首末位移的距離,總位移x2000m方向:由X指向Y(2)平均速率0.4m/s(3)平均速度0.33m/s(4)路程S=Vt=0.5×60×60=1800m答:(1)由X點到Y點總的位移是2000m(2)他爬山的平均速率0.4m/s.(3)計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0.33m/s.(4)小李由Z點爬到Y點共通過了1800m路程.【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區別,以及知道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區別.19.(2024秋 福田區校級月考)有些國家的交管部門為了交通安全,特意規定了死亡加速度為500g(g為重力加速度,取值為10m/s2),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汽車的加速度超過此值,將有生命危險.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車輛正常行駛時是達不到的,但是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將會達到這一數值.若兩輛摩托車各以36km/h的速度相向行駛,碰撞時間為1.2×10﹣3s.試判斷駕駛員是否有生命危險.【考點】用定義式計算物體的加速度.【專題】計算題;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兩輛摩托車相向行駛,發生碰撞,速度減為零,根據速度—時間公式求出摩托車的加速度,判斷駕駛員是否有生命危險.【解答】解:36km/h=10m/s.根據速度—時間公式得,加速度大?。?br/>500g.知駕駛員有生命危險.答:駕駛員有生命危險.【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公式,并能靈活運用.20.(2023秋 沁陽市校級期末)一位汽車旅游愛好者打算到某風景區去觀光,出發地和目的地之間是一條近似于直線的公路.他原計劃全程平均速度要達到30km/h,可是走出一半路程之后發現前半段路程他的平均速度僅有20km/h,如果他仍然打算將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計劃水平,那么在后半段路程里他開車的平均速度應達到多少?【考點】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專題】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先算出以20km/h的速度行駛了整個路程的一半的路程,再根據后一半路程的時間算出速度;汽車行駛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為總路程與總時間的商【解答】解:設全程的位移為 x,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為 v.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t 1,后半段路程所用時間 t 2據平均速度定義可得,解得 v=60 km/h答:在后半段路程里他開車的平均速度應達到60km/h【點評】本題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計算,弄清前一半路程用的時間與后一半路程用的時間是解題的關鍵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