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初三物理試題本試卷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區縣、學校、姓名、考試號、座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規定位置,并核對條形碼。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涂黑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3.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嚴禁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修改。不允許使用計算器。4.保證答題卡清潔、完整,嚴禁折疊,嚴禁在答題卡上做任何標記。5.評分以答題卡上的答案為依據。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彈簧測力計只能測量重力B. 測量前應該把指針調節到指“0”的位置上C. 測量前要確認指針和彈簧不被外殼卡住D. 所測的力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2. 下列常見現象中,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收納箱底部裝有輪子B. 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C. 游樂場的滑梯表面光滑D. 給自行車車軸加潤滑油3. 如圖所示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實驗時小車可以從斜面上的任何位置開始下滑B. 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C. 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近D. 根據以上實驗現象進一步推理抽象概括可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4. 關于物體所受的浮力,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受到浮力B. 懸浮在水中的物體受到浮力C. 沉在水底的鐵球不受浮力D. 正在水中上浮物體受到浮力5. 如圖所示,兩名工人分別用F1=200N和F2=150N的力推車和拉車。這兩個力的作用效果與下列哪個力相同( )A. 50N,方向向左 B. 200N,方向向右C. 150N,方向向右 D. 350N,方向向右6. 下列幾幅圖中有關壓強的知識,正確的是( )A. 甲圖,用注射器打針利用了大氣壓B 乙圖:托里拆利實驗,玻璃管傾斜,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變大C. 丙圖:飛機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快,流體壓強小D. 丁圖:洗手池下水管只有一端開口不是連通器7. 把一塊石頭和一個西紅柿同時放入水中,它們靜止時西紅柿漂在水面上,而石頭沉入了水底,如圖所示。石頭和西紅柿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相比較( )A. 石頭受到的浮力更大些B. 西紅柿受到的浮力更大些C. 石頭和西紅柿受到的浮力一樣大D. 無法比較石頭和西紅柿受到的浮力大小8. 如圖,是我國055型萬噸級驅逐艦“延安”號。該艦滿載時,排水量約12000噸,吃水深度6.6m。下列說法正確是( )A. 排水量指的是艦船滿載時排開水的重力B. “延安”號漂浮在海面上,所受重力小于浮力C. “延安”號漂浮在海面上,所受浮力方向豎直向上D. “延安”號不能與其他艦船近距離并排航行,是因為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大9. 冰壺運動員比賽用鞋如圖,蹬冰鞋底用橡膠制成,滑行鞋底用塑料制成。運動員用滑行鞋支撐全身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停下時,用蹬冰鞋接觸冰面進行控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蹬冰鞋底是為了減小壓力B. 滑行鞋底是為了減小摩擦力C. 運動員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力來維持D. 滑行時若摩擦力消失,則運動員會停止運動10. 如圖所示,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裝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小球靜止時兩燒杯液面相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甲燒杯中液體的密度小B. 乙燒杯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大C. 甲、乙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力相等D. 甲、乙兩燒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二、多選題(本題包括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每小題至少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錯選不得分、漏選得1分)11. 下列各圖所示的情境中,說法錯誤的是( )A. 甲圖中小明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推而未動,是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B. 乙圖是利用吸力使飲料上升到嘴里C. 丙圖中密度計漂浮在水面上是因為浮力大于密度計的重力D. 丁圖是利用慣性緊固錘頭12. 如圖所示,字典的一部分懸空在水平桌面以外,小華同學用水平向右的力F將字典緩慢推回桌面,在他推著字典運動的過程中( )A. 字典對桌面壓力變大B. 字典對桌面的壓強變小C. 桌面對字典的支持力變小D. 桌面對字典的摩擦力不變13. 水平桌面上一平底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中部有一圓孔用橡皮膜封閉。當左右兩邊分別注入兩種不同液體時,橡皮膜的形狀沒有發生改變,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橡皮膜左右兩邊受到液體的壓力不相等B. 容器左右兩邊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C. 橡皮膜左右兩邊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D. 容器左邊液體的密度大于右邊液體的密度14. 關于浮沉條件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輪船從長江駛入大海時受到的浮力不變,但船體要上浮一些B. 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受到的浮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潛的C. 鋼鐵制作成輪船,是采用“空心技術”,增大了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了浮力D. 熱氣球靠改變氣球內部氣體的密度來實現浮沉15. 張明同學用力壓著物塊使其靜止在如圖所示位置,則下列各組力屬于平衡力的是( )A. 木塊所受的壓力和木塊對墻壁的壓力 B. 木塊所受的重力和木塊所受的摩擦力C. 張明對木塊的壓力和墻壁對木塊的支持力 D. 木塊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塊所受的摩擦力三、理解與應用(本題包括6個小題,共24分)16. 如圖一塊質量為5kg的長方形磚塊的長、寬、高分別為20cm、10cm和5cm,將它平放、側放、豎放在水平地面上,這三種情況下磚塊對地面的最小壓強是______(填平放、側放或豎放),最大壓強為________Pa。(g=10N/kg)17. 如圖所示,老師帶領學生用塑料瓶制作的水火箭發射成功,迅速走紅!艙體主要由飲料瓶銜接而成,把水注入“動力艙”,加入高壓,在反沖力的作用下,“水火箭”快速升空。水火箭升空,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使水火箭獲得上升的推力,該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__(填“空氣”或“噴出的水”),當水火箭到最高點時候,水火箭處于__________(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18. 如圖所示,向兩支同樣的試管中注入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發現液面在同一水平線上,則甲液體的密度______ 乙液體的密度;甲液體對試管底的壓強______ 乙液體對試管底的壓強(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9. 請根據實驗情景完成下列內容。(1)如圖甲,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體重力時,依據___________原理,彈簧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2)如圖乙,用小車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時,應選擇較_________(選填“光滑”或“粗糙”)的實驗桌面;(3)如圖丙,在裝水的礦泉水瓶側面扎兩個小孔,打開瓶蓋可看到水立即向外噴出,此現象表明:液體對容器側壁有_________;(4)如圖丁,小明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發現物體B的兩部分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20. 小明將一個質量為0.12kg的小球浸沒在水中(小球未碰到容器底和側壁),小球排開水的重為2N,松手瞬間,小球所受的合力大小為_______N,小球會_______(選填“上浮”“懸浮”或“漂浮”),小球靜止時受的浮力為_______N(g=10N/kg)。21. 冰壺比賽中,推出去的冰壺最終會慢慢停下來。如圖是正在水平向右運動的冰壺,請畫出此時冰壺的受力示意圖。四、實驗與探究(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0分)22. 如圖所示是小華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1)小華用力推箱子在水平面上運動時,發現箱子越重,推起來越費力,由此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有關。(2)在實驗中,小華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木塊做__________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3)觀察____兩圖,能得出結論:壓力一定時,接觸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4)如圖丁小華同學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改進后的實驗中小華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圖丁與圖甲相比,圖丁裝置的另一優點是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更_________(選填“穩定”或“不穩定”)。(5)小華還想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受力面積有關,請利用甲圖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并寫出實驗步驟:__________。23. 同學們利用U形管壓強計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1)如圖甲所示,從結構上來看,U形管壓強計_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連通器;使用壓強計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手指輕壓探頭橡皮膜,觀察U形管的___________。(2)把U形管壓強計的探頭放在液體中,通過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來表示探頭處液體壓強的大小,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是__________。量筒、刻度尺、彈簧測力計等測量工具的設計原理也應用了這種方法的是___________。(3)通過圖乙、圖丙所示的兩次實驗得出:同種液體,同一深度,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________;通過圖乙、圖丁所示的兩次實驗得出:在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攔河大壩要做成___________(選填“上窄下寬”或“上寬下窄”)的形狀。(4)小張同學在圖丁所示的實驗中保持探頭位置不變,向容器內加入適量的濃鹽水,他發現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變大了,于是得出“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他的結論是不可靠的,原因是___________。24. 小西和同學們利用彈簧測力計、物塊、溢水杯、小桶和足量的水等實驗器材,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的實驗,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操作。(1)由____________兩圖得出物塊所受浮力,再由另外兩圖得出物塊排開液體所受重力,可初步得出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__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2)實驗時,若溢水杯中未裝滿水,則會導致測出的______。(3)為了得到更普遍的結論,接下來的操作中合理的是( )(選填字母)。A. 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求平均值B. 將水換成酒精或其他液體,用原來的方案再次進行實驗(4)小組同學經過交流、評估和反思后,得出實驗步驟的最佳順序是______________。(5)小西將水換成酒精后按照甲乙兩圖重新進行實驗,測出物體所受浮力______1N。(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另一實驗小組將物塊換成可以漂浮在水面的木塊進行實驗,則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得到與(1)相同的結論。五、分析與計算(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16分)25. 有一未裝滿水的密閉礦泉水瓶,里面盛有400g水,倒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水面高度為12cm,瓶蓋的面積為6cm2(忽略瓶蓋的厚度)。求:(,)(1)水對瓶蓋的壓強;(2)水對瓶蓋的壓力;(3)倒立放置礦泉水瓶對桌面的壓強(忽略礦泉水瓶質量)。26. 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從盛水燒杯上方某一高度緩慢下降,圓柱體浸沒后繼續下降,直到圓柱體底面與燒杯底部接觸為止,如圖乙所示是圓柱體下降過程中彈簧測力計讀數隨圓柱體下降高度變化的圖象。求:(1)圓柱體受到的重力;(2)圓柱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3)圓柱體的密度。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初三物理試題本試卷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區縣、學校、姓名、考試號、座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規定位置,并核對條形碼。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涂黑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3.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嚴禁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修改。不允許使用計算器。4.保證答題卡清潔、完整,嚴禁折疊,嚴禁在答題卡上做任何標記。5.評分以答題卡上的答案為依據。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D【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A【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D二、多選題(本題包括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每小題至少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錯選不得分、漏選得1分)【11題答案】【答案】ABC【12題答案】【答案】BD【13題答案】【答案】CD【14題答案】【答案】ACD【15題答案】【答案】BC三、理解與應用(本題包括6個小題,共24分)【16題答案】【答案】 ①. 平放 ②. 10000【17題答案】【答案】 ①. 相互的 ②. 噴出的水 ③. 非平衡【18題答案】【答案】 ①. 大于 ②. 大于【19題答案】【答案】(1)二力平衡(2)光滑 (3)壓強(4)沒有控制壓力相同【20題答案】【答案】 ①. 0.8 ②. 上浮 ③. 1.2【21題答案】【答案】四、實驗與探究(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0分)【22題答案】【答案】(1)壓力大小(2)勻速直線 (3)乙丙(4) ①. 不需要 ②. 穩定(5)見解析【23題答案】【答案】(1) ①. 不是 ②. 左右兩側液面高度差(2) ①. 轉換法 ②. 彈簧測力計(3) ①. 相等 ②. 上窄下寬(4)見解析【24題答案】【答案】(1) ①. 甲、乙 ②. 等于(2)偏小 (3)B(4)丁甲乙丙 (5)小于(6)能五、分析與計算(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16分)【25題答案】【答案】(1)1200Pa(2)(3)【26題答案】【答案】(1)12N;(2)8N;(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