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開學素質測試一、單項選擇題(共8題,每題4分,共計32分)1. 關于曲線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它的速度可能保持不變B. 物體只有受到一個方向不斷改變的力的作用,才可能做曲線運動C.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肯定不在一條直線上D. 所受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的物體,肯定做變加速曲線運動2. 如圖所示,時,一物體從光滑斜面上的A點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B點后進入水平面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經過B點前后速度大小不變),最后停在C點。每隔物體的瞬時速度記錄在下表中,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0 2 4 60 12 18 12A. A、B間距離等于B、C間的距離B. 段與段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 物體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D. 物體運動過程中總位移為3. 如圖,某同學將A籃球以速度v豎直向上拋出到達最高點時,將B籃球也以速度v從同一位置豎直向上拋出。不計空氣阻力,A、B兩球均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B相遇時,B速度大小為B. 自A拋出到與B相遇時間為C. 自B拋出到與A相遇上升高度為D. 兩球各自拋出到相遇過程中,A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為4. 某人站在壓力傳感器上做“下蹲一起立”的動作時,記錄的壓力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縱坐標為力(單位為N),橫坐標為時間(單位為s),由圖線可知,該人的體重約為650N。除此之外,還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 該人做了一次“下蹲一起立”的動作B. 下蹲過程中先處于超重狀態后處于失重狀態C. 5s末人正在向下勻速運動D. 下蹲過程中人的最大加速度約為5m/s25. 汽車發動機的曲柄連桿機構其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曲軸可繞固定的O點自由轉動,連桿兩端分別連接曲軸上的A點和活塞上的B點,若曲軸繞O點做勻速圓周運動,速率12m/s,OA=15cm,AB=20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活塞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B. 當OA豎直時,活塞的速度為8m/sC. 當OA與OB共線時,活塞的速度為12m/sD. 當OA與AB垂直時,活塞的速度為15m/s6. 如圖所示,垂直墻角有一個截面為半圓的光滑柱體,用細線拉住的小球靜止靠在接近半圓底端的A點。通過細線將小球從A點緩慢向上拉至半圓最高點的過程中,細線始終保持與小球所在處半圓相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小球對柱體的壓力先增大后減小B. 細線對小球拉力先減小后增大C. 柱體對豎直墻面的壓力逐漸增大D. 柱體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逐漸增大7. 為了研究空氣動力學問題,如圖所示,某人將質量為的小球從距地面高處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拋出,在距拋出點水平距離處,有一根管口比小球直徑略大的豎直細管,上管口距地面的高度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恒定風力作用,在豎直方向上阻力不計,且小球恰能無碰撞地通過細管,重力加速度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小球在管外運動的時間為 B. 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為C. 風力大小為 D. 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8. 如圖甲所示,傾斜傳送帶正以恒定速率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傳送帶的傾角為。一煤塊以初速度從傳送帶的底部沖上傳送帶并沿傳送帶向上運動,其運動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煤塊到傳送帶頂端時速度恰好為零,,。g取,則( )A. 煤塊在傳送帶上的劃痕為8米B. 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C. 摩擦力方向一直與物塊運動的方向相反D. 傳送帶轉動的速率越大,物塊到達傳送帶頂端時的速度就會越大二、多項選擇題(共2題,共計10分,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9. 越野車和自動駕駛車沿同一公路上向東行駛,自動駕駛車由靜止開始運動時,越野車剛好以速度從旁邊加速駛過,如圖所示分別為越野車和自動駕駛車的圖線,根據這些信息,可以判斷( )A. 5s末兩車速度均為9m/sB. 0時刻之后,兩車會相遇兩次C. 20s末兩車相遇D. 加速階段自動駕駛車的加速度是越野車的2倍10. 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長為0.4m木板C,一大小不計的支架B放置在木板C上,一段細線上端固定在支架上,下端連接小球A。已知小球A、支架B、木板C質量分別為1kg、2kg、3kg,支架B底座與木板C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現對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細線與豎直方向的最大偏角為53°B. 當拉力時,細線對A的拉力大小為C. 當支架B與木板C間發生滑動時,拉力F最小值為45ND. 當時,B經0.4s從木板C的左端離開三、實驗題(共2小題,每空2分,滿分16分)11. 如圖甲所示,用鐵架臺、彈簧和多個已知質量且質量相等的鉤碼,探究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的實驗。(1)實驗中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______。(2)如圖乙所示,根據實驗數據繪圖,縱軸是鉤碼質量m,橫軸是彈簧的形變量x。由圖像可知:彈簧的勁度系數k=______N/m(g取10m/s2)。(3)如圖丙所示,實驗中用兩根不同的彈簧a和b,畫出彈簧彈力F與彈簧長度L關系的F-L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a的原長比b的長B.a的勁度系數比b的大C.a的勁度系數比b的小D.彈力與彈簧長度成正比12.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的加速度a與所受合力F的關系。(1)他用小木塊將長木板無滑輪的一端墊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具體操作是:把木板墊高后,小車放在木板上,在不掛小桶且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情況下,輕推一下小車,若小車拖著紙帶做勻速運動,表明已經消除了摩擦內和其他阻力的影響。正確平衡摩擦力后,改變小車的質量再次實驗,是否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__________(選小桶及砝碼填選項前的字母)。A. 需要 B. 不需要(2)實驗時保持小桶及砝碼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選填選項前的字母)。A. 小車所受拉力近似等于小桶及砝碼的總重力B. 保證小車運動的加速度不超過當地重力加速度(3)某同學通過實驗得到如圖所示的a-F圖像,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4)某同學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A、B、C、D、E、F、G是紙帶上7個連續的點,由此可算出小車的加速度________(此空保留兩位有效數字)。(5)“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在探究加速度a和小車質量M的關系時,由于沒有能夠始終滿足(m為沙桶和沙的總質量)的條件,結果得到的圖像應該是下圖中的________。A. B.C. D.四、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42分)13. 如圖,一小船從河岸的A點渡河,河的寬度d=300m,水流速度,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則:(1)要使小船在最短時間內渡河,渡河的時間是多少?位移的大小是多少?(2)當小船渡河的航程最短時,渡河的位移大小為?14. 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傾角的斜面體固定于水平桌面上,物塊A懸掛在水平繩OP和OQ的結點O處,OQ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且跨過輕質光滑定滑輪與斜面體上質量的物塊B相連。已知B與斜面體間的動摩擦因數上,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改變物塊A的質量,使A、B始終保Q持靜止,求:(1)物塊A質量的范圍。(2)若將OQ繩剪斷,對物體施加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18N作用10s,后撤去力F,從力F開始作用到B物體返回原位共需要多少時間?15. 如圖所示,緊靠(不粘連)在一起的平板A、B厚度相同,長度分別為、,均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質量的小物塊放置在平板A的左端。某時刻對物塊施加恒定的拉力,方向斜向右上方,與水平方向夾角,作用一段時間后立即撤去F。已知兩平板的質量均為,小物塊與平板A、B間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平板A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平板B的下表面光滑,各接觸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小物塊可視為質點,取重力加速度,,。(1)求剛施加拉力F時小物塊的加速度大小。(2)小物塊滑離平板A時,小物塊和平板A的速度分別是多大?(3)小物塊是否會脫離平板B?如果會脫離,通過計算說明理由;如果不會脫離,請計算小物塊最終跟平板B相對靜止時的位置與平板B左端的距離。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開學素質測試一、單項選擇題(共8題,每題4分,共計32分)【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A二、多項選擇題(共2題,共計10分,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9題答案】【答案】AB【10題答案】【答案】BCD三、實驗題(共2小題,每空2分,滿分16分)【11題答案】【答案】 ①. 刻度尺 ②. 5 ③. B【12題答案】【答案】(1)B (2)A(3)平衡摩擦力過度 (4)5.0(5)D四、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42分)【13題答案】【答案】(1)100s,500m (2)400m【14題答案】【答案】(1)(2)【15題答案】【答案】(1)(2),(3)不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