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聯邦外國語學校初中部2025—2026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物理返校作業自查考試時間:9月 試卷滿分:60分 考試時長: 60分鐘出卷人:初二物理組 審卷人:楊媛第一題 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如圖所示是對測量物體長度時使用刻度尺的幾種情況分析,其中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A.甲圖:刻度線沒有緊貼被測物體 B.乙圖:刻度尺沒有放正C.丙圖:讀數時,視線沒有與刻度尺面垂直 D.丁圖:物體邊緣沒有對齊零刻度2.關于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消除實驗誤差B.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會造成實驗的誤差C.利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測量中的錯誤D.誤差是測量值與真實值的差異,在測量中,誤差是無法消除的3. 10月2日上午,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哈利姆高鐵站宣布:中印尼合建的雅萬高鐵正式啟用。這意味著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真正意義上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如圖所示,幾枚硬幣立于正在高速行駛的列車窗臺上,請判斷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以車窗為參照物,硬幣是運動的以鐵軌為參照物,硬幣是靜止的C.以列車上的座椅為參照物,硬幣是靜止的D.以在列車上行走的乘務員為參照物,硬幣是靜止的4.如圖所示,小明乘坐火車去旅游,火車在行駛的過程中,他認為自己是靜止的,所選取的參照物是( )窗外的樓房 B.對面的火車 C.路旁的樹木 D.身旁的座椅5.下列物體的運動可近似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正在進站的火車 B.站在商城自動扶梯上顧客的運動C.離開腳后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 D.繞地球勻速轉動的“北斗”衛星6.用頻閃照相機在相同時間間隔記錄物體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則其中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②④ D.②③④7.下列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說法正確的是( )A.隨著科技進步,物體不振動也能發聲B.聲音不但能在空氣、液體、固體中傳播,在真空中傳播更快C.物體只要振動就發聲,但是我們不一定能聽到D.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都是340m/s8.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丁的音調和音色相同 B.甲、丙的音調和音色相同C.甲、乙的音調和響度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響度相同9.下列關于聲學知識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噪聲監測裝置可以實時顯示噪聲響度的大小B.吹笛子時,按住不同的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C.醫生用聽診器為病人檢查身體,是利用聲音能傳遞信息D.錄播教室的墻面用粗糙多孔的吸音棉,可以有效減弱噪聲10.如圖甲是觀察某種物質熔化現象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是該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組裝甲裝置時,應該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裝配B.用“水浴法”加熱,是為了加快試管內物質熔化C.該物質是一種晶體,它的熔點是80℃,熔化過程大約持續了25minD.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1.小靜在完成水沸騰的實驗時,在剛停止沸騰的燒瓶口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燒瓶底部澆上冷水如圖,會看到燒瓶內的水再次沸騰,這是由于瓶內氣壓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水的沸點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的緣故。12.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到“若鶯飛空中,其影隨鶯而移”,圖甲為這一現象的示意圖;若在窗上開一個小孔,則在室內紙屏上也會看到“鶯的影子”,還會呈現“鶯西則影東”的現象,如圖乙所示,“鶯西則影東”描述的現象叫 ,圖甲和圖乙中的現象都可以用光的 來解釋。當一束單色光從空氣斜射向水面時,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當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相互垂直時,入射角等于 ;當增大入射角時,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之間的夾角會 (選填“增大”或“減小”)。如圖所示,當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30°時,反射角為 ,若入射光線不動,將平面鏡繞入射點順時針轉5°,則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 。14.倒車雷達是利用 (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工作的;司機通過倒車雷達發出的急促報警聲,知道距離障礙物太近,說明聲音能傳遞 (選填“信息”或“能量”)。15.智能手機的“智慧語音”功能,可以通過聲音識別實現對手機解鎖,該系統主要是根據聲音的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這一特征來工作的。城區步行街上安裝了如圖所示的噪聲監測裝置,該裝置顯示了噪聲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16.甲、乙兩組同學正在進行“探究水的沸騰”實驗。當水沸騰時,燒杯中產生大量氣泡,沸騰時的情景如圖 (選填“A”或“B”)所示;兩小組繪制了水沸騰時的溫度﹣時間圖像,得到了a、b兩種不同圖像,其原因是水a的質量比水b的質量 ;同學們發現所測水的沸點低于100℃,原因可能是此時大氣壓 1個標準大氣壓。實驗探究(共13分)17.如圖是“探究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將試管放入大燒杯的水中,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1)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將試管放入大燒杯的水中進行加熱固體的好處是 。(2)如圖乙所示為讀取溫度計示數的方法,正確的是 (選填“A”“B”或“C”)。(3)該固體熔化的圖象如圖丙,由圖象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該物質的熔化過程用了 min,BC段該物質處于 態。18.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器材: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光屏各一個,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和B,還缺少的器材是 ______ ,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 ______ .(2)在豎直的玻璃板前放點燃的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______ (選填“前”或“后”)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 ______ ,(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______ 像.(4)當蠟燭A像玻璃板靠近,蠟燭A的像 ______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5)如圖,蠟燭A和B可以放在刻度尺上通過前后移動來觀察像的大小情況,實驗中使用刻度尺,其主要目的是 ______A.觀察能否成像 B.觀察像的大小 C.比較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D.觀察像的虛實(6)實驗中,仔細觀察像的位置,會看到平面鏡中有兩個像,請你分析產生兩個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計算題(每題7分,共14分)19.一輛汽車以15m/s的速度正對山崖行駛,鳴笛后2s聽到回聲,問: (1)鳴笛處距山崖離多遠 (2)聽到回聲時,距山崖多遠?(V聲速=340m/s)20.汽車先以4米/秒的速度開行20秒,接著又以7.5米/秒的速度開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時的速度開行5分種到達目的地,求:(1)汽車在前40秒內的平均速度;(2)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