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長沙市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5-2026學年高三上學期月考物理試卷(一)一、單選題1.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很多偉大的物理學家對物理的發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下列敘述與事實相符合的是( )A.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電效應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光電效應實驗中的各種現象B.湯姆孫發現了電子,并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C.麥克斯韋認為,均勻變化的磁場可以產生均勻變化的電場D.盧瑟福通過對α粒子散射實驗的研究,發現了質子2.如圖所示,由于地球自轉和離心運動,地球并不是一個絕對的球形(圖中虛線為圓形),而是赤道部分凸起、兩極凹下的橢球形(圖中實線為橢圓),A點為地表上地理緯度為的一點,在A點有一靜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設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仍然可看作是質量全部集中于地心處的質點對物體的引力,地球質量為,地球自轉周期為,地心到A點距離為,水平虛線為橢圓上過A的切線,則關于水平地面對該物體的支持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支持力沿方向向上B.物體由所受的萬有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C.支持力大小等于D.支持力大小等于3.如圖所示為醫院的應急供電系統,由交流發電機和原線圈匝數可調的理想降壓變壓器組成,發電機中矩形線圈所圍成的面積為,匝數為,內阻不計,它可繞水平軸在磁感應強度為的水平勻強磁場中以角速度勻速轉動,矩形線圈通過滑環連接降壓變壓器,滑動觸頭上下移動時可改變輸出電壓,表示輸電線的電阻,以線圈平面與磁場平行時為計時起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圖示位置線圈磁通量的變化率為0B.發電機線圈感應電動勢的瞬時值表達式為C.僅將線圈轉動角速度加倍,則副線圈的輸出功率也加倍D.當用戶數目增加時,為使用戶電壓保持不變,滑動觸頭應向下滑動4.如圖所示,ABC三個球(可視為質點)初速度大小均相同,以四種不同方式同時拋出(地面水平長度足夠),不計任何阻力,乙圖中B球與地面相比無高度。假定任意球與地面碰撞后都立即消失。則有關碰撞可能性分析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A、B不可能碰撞,B、C可能碰撞,A、C可能碰撞B.乙圖中A、B一定碰撞,B、C可能碰撞,A、C可能碰撞C.丙圖中A、B不可能碰撞,B、C可能碰撞,A、C不可能碰撞D.丁圖中A、B可能碰撞,B、C不可能碰撞,A、C不可能碰撞5.如圖所示,一根細線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在木箱上,木箱內放有一個質量m=0.1kg的物塊,物塊與水平輕質彈簧相連,彈簧的另一端與木箱左壁相連,此時彈簧處于伸長狀態,彈簧的彈力為0.5N,物塊保持靜止狀態。取重力加速度。用剪刀把細線剪斷的瞬間,物塊的加速度大小是( )A.a=0 B. C. D.6.如圖1所示,質量為的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質量為的物塊以初速度滑上木板的左端,物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在物塊滑上木板的同時,給木板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當恒力F取某一值時,物塊在木板上相對于木板滑動的路程為s,給木板施加不同大小的恒力F,得到的關系如圖2所示,其中段與橫軸平行,段的縱坐標為,若將物塊視為質點,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恒力,物塊滑出木板時的速度為B.C點縱坐標為C.隨著F增大,當外力時,物塊恰好不能從木板右端滑出D.圖像中D點對應的外力的值為二、多選題7.光的干涉現象在技術中有許多應用。如圖甲所示是利用光的干涉檢查某精密光學平面的平整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甲中上板是標準樣板,下板是待檢查的光學元件B.若換用頻率更大的單色光,其他條件不變,則圖乙中的干涉條紋變窄C.若出現圖丙中彎曲的干涉條紋,說明被檢查的平面在此處出現了凸起D.用單色光垂直照射圖丁中的牛頓環,得到的條紋是等間距的同心圓環8.如圖所示為賽車場的一個水平“U”形彎道,轉彎處為圓心在O點的半圓,內外半徑分別為r和2r。一輛質量為m的賽車通過AB線經彎道到達線,有如圖所示的①、②、③三條路線,其中路線③是以為圓心的半圓,,賽車沿圓弧路線行駛時,路面對輪胎的最大徑向靜摩擦力為Fmax。選擇路線,賽車以不打滑的最大速率通過彎道(所選路線內賽車速率不變,發動機功率足夠大),則( )A.選擇路線①,賽車經過的路程最短B.選擇路線②,賽車的速率最小C.選擇路線③,賽車所用時間最短D.①、②、③三條路線的圓弧上,賽車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均不相等9.春節前夕,小明需移開沙發,清掃污垢。質量m=10kg的沙發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沙發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小明用力F=100N推沙發,認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力F斜向下與水平成θ角,當θ=30°時沙發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B.若力F斜向下與水平成θ角,當θ>60°時,無論力F多大,沙發都不會動C.若力F大小、方向能隨意改變,讓沙發勻速運動,F斜向上與水平成45°時,F最小D.若力F大小、方向能隨意改變,讓沙發勻速運動,F斜向上與水平成60°時,F最小10.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放置著半徑為R、圓心角為60°的圓弧軌道,一可視為質點的小球以初速度v0=5m/s沖上圓弧軌道。已知圓弧軌道質量和小球質量均為m=1kg,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計一切摩擦和空氣阻力,小球從圓弧軌道飛出時,速度方向恰好跟水平方向成30°角,則( )A.圓弧半徑R=0.9mB.小球飛出圓弧軌道時,小球和圓弧軌道的速度大小均為2.5m/sC.若小球從圓弧軌道飛出時,圓弧向右運動的距離為,則小球在軌道上運動時間D.若固定圓弧軌道,調節軌道對應的圓心角和半徑R,保持軌道最高點與地面間高度差h=0.45m不變,則小球運動至軌道最高點沿切線方向飛出后,落回水平地面的最大水平射程sm=2m三、實驗題11.某實驗小組通過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1)利用圖甲裝置進行實驗,要平衡小車受到的阻力。平衡阻力的方法是:調整軌道的傾斜度,使小車 。(選填正確答案標號)a.能在軌道上保持靜止b.受牽引時,能拖動紙帶沿軌道做勻速運動c.不受牽引時,能拖動紙帶沿軌道做勻速運動(2)利用圖乙裝置進行實驗,箱體的水平底板上安裝有力傳感器和加速度傳感器,將物體置于力傳感器上,箱體沿豎直方向運動。利用傳感器測得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和物體的加速度a,并將數據實時傳送到計算機。①圖丙是根據某次實驗采集的數據生成的和a隨時間t變化的散點圖,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時,物體處于 (選填“超重”或“失重”)狀態;以為橫軸、a為縱軸,根據實驗數據擬合得到的圖像為圖丁中的圖線a、②若將物體質量增大一倍,重新進行實驗,其圖像為圖丁中的圖線 。(選填“b”“c”或“d”)12.用伏安法可以研究電學元件的伏安特性。阻值不隨電流、電壓變化的元件稱為線性電阻元件,否則稱為非線性電阻元件。(1)利用伏安法測量某元件的電阻,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分別記為和。若將電流表內接,則 元件兩端的電壓, 元件的電阻;將電流表外接,則 流過元件的電流, 元件的電阻。(均選填“小于”或“大于”)(2)圖(a)是某實驗小組用電流表內接法測得的某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由圖可知,所測元件是 (選填“線性”或“非線性”)電阻元件。隨著電流的增加,元件的電阻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3)利用電流表(內阻)、電流表(內阻未知)以及一個用作保護電阻的定值電阻(阻值未知),測量電阻的阻值。將圖(b)中的器材符號的連線補充完整,完成實驗電路原理圖 。按完整的實驗電路測量,某次測量中電流表和的示數分別為和,則 (用和表示)。四、解答題13.醫院在轉運傳染性強的病人時需要采用負壓救護車,其核心是如圖所示的負壓艙,已知負壓艙裝載病人后空氣體積為。初始時,在甲地,負壓艙內溫度為,壓強為。轉運到乙地后,外界溫度變為,外界大氣壓變為。負壓艙導熱性良好,轉運過程中與外界無氣體交換,空氣體積保持不變。空氣視為理想氣體,絕對零度取,求:(以下計算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1)運送到乙地后,負壓艙內的壓強;(2)運送到乙地后,需要將負壓艙內壓強調整到比低50Pa,計算需要抽出空氣體積與原艙內空氣之比(假設抽氣過程負壓艙溫度不變)。14.如圖所示,真空中足夠長的鋁板M和金屬板N平行豎直放置,N板中心有一小孔。N板右側有一相切于點的半徑為的圓形勻強磁場區域,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磁場上方有一水平放置的熒光屏。已知鋁的逸出功為,普朗克常量為,電子的電量為,質量為。用某單色光照射鋁板,當M、N間電壓為時,剛好沒有電子能從孔飛出。保持M、N間電壓大小為,若僅將M、N間電場改為反向,從點垂直N板射入磁場且動能最大的電子,經過磁場后剛好可以垂直打到熒光屏上。不計電子間的相互作用。求:(1)入射光的頻率;(2)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3)電子能夠打到熒光屏上的位置距板的最遠距離。15.如圖所示,一塊長為、質量為的木板靜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質量為的物塊。木板右側距離為處有一光滑水平軌道,軌道表面與木板上表面齊平,質量為的物塊B靜置于軌道的點,與軌道左端點距離為,水平軌道點右邊長度可以調節。軌道右端N點平滑連接一段外表面光滑的圓弧形軌道,圓弧的圓心在N點正下方(圖中沒有畫出),半徑為,圓弧軌道末端點的切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現對物塊施加一個水平向右、大小為的恒力,物塊和木板開始向右運動,當木板撞上軌道時,物塊恰好運動到木板右端并滑上軌道。在恒力作用下,物塊與物塊B可能發生多次彈性碰撞,一旦物塊B滑到點右側,則立即撤走物塊。已知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木板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不計A、B物塊的大小,物塊從木板滑上軌道瞬間速度大小不變。(取,)(1)求的大小;(2)若點與臺階右端點的距離足夠長,物塊與物塊B發生碰撞后,求兩物塊間的最大距離;(3)要物塊B能夠沿著圓弧軌道外表面運動到點,求、兩點間的距離的取值范圍。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C D B CD AC AB ACD11.(1)c(2) 失重 d12.(1) 大于 大于 大于 小于(2) 非線性 減小(3)13.(1)(2)【詳解】(1)以負壓艙內氣體為研究對象,體積不變,初態,末態壓強為,溫度為由查理定律可得解得(2)此時艙內氣體壓強為,需要降到可假設首先讓艙內氣體進行等溫膨脹,設膨脹前的氣體體積為,膨脹后的氣體體積為V,則由玻意耳定律可得然后抽去空氣體積為則抽出空氣體積與原艙內空氣之比聯立解得14.(1)(2)(3)【詳解】(1)根據光電效應方程有根據動能定理有可得入射光頻率(2)電場反向后,根據動能定理得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則有根據幾何關系有可解得(3)進入磁場中動能最大的電子速度大小相同,由圓形磁場磁擴散的特點可知,都可以垂直打到熒光屏上從M板射出的電子中,方向平行M板向下且初動能最大的電子,經過電場偏轉后若恰能從點射出,其進入磁場時的速度也最大,且與N板間夾角最小,經磁場偏轉后能垂直打到熒光屏上,該電子打到熒光屏上的位置距N板距離最遠,如圖所示設電子從板射出的最大初速度大小為,由已知條件有設電子從孔射出的最大速率為,根據動能定理有可得設粒子進入磁場時速度與板間的最小夾角為,則有可得則打到熒光屏上粒子到板的最遠距離解得15.(1)(2)(3)【詳解】(1)對A有 ①可得:對長木板有 ②可得:長木板運動過的位移時,物塊相對長木板的位移為,即 ③ ④由①②③④可得 ⑤(2)由①可知,物塊A在M點的速度為A物塊從M點到P點的運動過程中有 ⑥可得:對A、B第一碰撞,由動量守恒有 ⑦由機械能守恒有 ⑧由⑦⑧可得,此后,B向前勻速,A向前勻加速運動,對A有在第二次碰撞前,當A的速度與B的速度相同時,A、B間的距離達到最大,即又 ⑨可得此后A繼續加速再經相同的時間追上B。追上B前一瞬間,A的速度為,則對A、B第二次碰撞瞬間,有 ⑩ 由⑩ 可得,設A、B第n次碰撞前的速度為、,第n次碰后的速度為、由⑩ 兩式的規律可得A、B的圖像所示結合圖像所示的規律可知,此后A、B相鄰兩次碰撞之間的最大距離都是,即有 (3)由(2)的分析可知,A與B第n次碰撞后,B的速度為 若B物塊過N點后能沿著光滑圓弧軌道外表面恰好能滑到P點,在P點有 對B物塊從N滑到P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由 可得要物塊能夠滑到P點,應有,可得則不能過長,若A、B恰好要發生第4次碰撞時,恰好到達N點,此時在水平軌道上的總位移為 則的長度應滿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