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二章 機械運動第3節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2.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3.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1.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知道如何規范地測量時間。你能否結合生活經驗,準確描述人們是如何比較各支隊伍運動快慢的?你還知道其他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嗎 賽龍舟是我國端午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各支隊伍都想在比賽中拔得頭籌。知識點一:時間的測量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秒(s)。常用單位:小時(h)、分鐘(min)、毫秒(ms)、微秒(μs)。時間單位的換算:1h = 60min = 3600s1min = 60s1ms = 0.001s = 10-3s1μs = 10-3ms = 10-6s1.時間的單位2.測量時間的工具古代工具沙漏日晷現代工具電子手表機械停表電子停表石英鐘啟動暫停鍵回零健秒針測量工具——機械停表實驗室里常用的計時工具是停表(機械停表和電子停表),這是我們在實驗室里常用的一種儀器。機械停表的主要組成:計時鍵,回零健,分針、秒針,小表盤、大表盤等。分針小表盤大表盤機械停表的量程、分度值量程和分度值:機械停表的外圈(大表盤)以s為單位,內圈(小表盤)以min為單位,不同停表量程和分度值會不同,量程以小圈為準,分度值看外圈。如圖所示,小表盤量程為15min,外圈分度值為0.1s。機械停表的讀數讀數方法:示數 = 小盤讀數(min)+大盤讀數(s)在讀數時,先讀出小表盤上指針所通過的分鐘數(按整數讀);再觀察小表盤上的指針是否超過兩數字之間的半分鐘刻度線,若不超過,則大表盤按照0~30s讀數,若超過,則大表盤按照31~60s讀數。小表盤 的示數 大表盤 的示數 停表的讀數9min47.3s9min47.3s學生實驗測量脈搏跳動的時間先估測自己的脈搏跳動10次、50次、100次所用的時間,再用停表測量,將數據記錄在表中。測量脈搏跳動的時間測量方法 脈搏跳動的時間/s 脈搏跳動10次 脈搏跳動50次 脈搏跳動100次估測用停表測量賽龍舟活動中,所有龍舟均未到達終點時,人們如何判斷哪一條龍舟運動得更快呢 知識點二:速度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問題與猜想】對于運動情況不同的龍舟,如何比較它們的運動快慢?如何描述它們的運動快慢?用小車模擬龍舟的運動,讓小車A、B分別在水平面上運動,觀察、記錄它們在水平面上的運動情況。【制訂方案】(1)在水平面上標定一段距離,測量小車A、B通過這段距離的時間,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圖甲)。甲:相同距離,測量時間(2)測量小車A、B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距離,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圖乙)。乙:相同時間,測量距離【收集證據】按照制訂的方案進行實驗,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中。表1:相同距離,測量時間觀察對象 距離s/m 時間t/s小車A小車B甲:相同距離,測量時間表2:相同時間,測量距離觀察對象 時間t/s 距離s/m小車A小車B乙:相同時間,測量距離思考:如果兩個運動的物體,在不同的時間內通過了不同的距離,又如何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呢?【分析與論證】通過實驗,可得到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1)相同路程比較時間,用時越少運動越快。(2)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經過路程越大運動越快。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要用到路程和時間兩個物理量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叫作速度。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其中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v表示速度)1、速度的定義:2、公式:3、速度的單位及其換算1m/s = = =3.6km/h在交通運輸中:千米/小時,符號km/h 或 km·h-1單位換算國際單位制中:米/秒,符號 m/s 或 m·s-11m/s =3.6km/h國際單位的組合路程 s:米(m)時間 t:秒(s)速度 v:米/秒(m/s)常用單位的組合路程 s:千米(km)時間 t:小時(h)速度 v:千米/小時(km/h)【小資料】一些物體運動的大致速度(m/s)物體運動 速度/(m/s) 物體運動 速度/(m/s)噴氣客機飛行 230 游隼俯沖 108高速動車組列車行駛 100 旗魚游動 30汽車行駛 30 獵豹奔跑 27輪船航行 10 羚羊奔跑 22人騎自行車 4 野兔奔跑 18人步行 1.3 蝸牛爬行 0.003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時間的測量速度單位換算基本單位是秒(s)1 h=3 600 s1 min=60 s1 ms=10-3s1 us=10-6s定義:單位及其換算公式: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叫作速度。1.物理學中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是( )A.比較時間的長短B.比較路程的大小C.相同時間比路程D.運動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快C2.如圖所示是某種機械停表的實物圖,長針轉一圈度量的時間是 ,分度值是 ;短針轉一圈度量的時間是 ,圖中顯示的時間是 。30s0.1s30s(或0.5min)9min38.4s0312334356378394110431214451647184920512253242655572859012678910113451213143.對于“速度”的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物體的速度越大,它運動得越快B.物體的速度越大,運動的時間越短C.物體的速度越大,通過一定路程用的時間越少D.物體的速度越大,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就越大B4.某老師晨練時,在45 min內快步行走4.5 km。他在這段時間內行走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時?相當于多少米每秒?該老師晨練時行走的時間速度:t = 45min = 0.75h行走的的路程 :s=4.5 km,根據 可得 =6 = 1.67 m/s即他在這段時間內行走的速度是6,相當于1.67 m/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