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2023級第五學期物理入學考試(2025.8.28)一、單選題(本題共7小題,每題4分,共28分)1. 根據變速運動實驗獲得的位移、時間數據作出如圖所示的x-t圖像,可以用A、B兩點之間的平均速度大致來描述P點的運動快慢。如果取更接近P點的兩點,運動的圖線接近于直線,表明物體在此段時間內的運動接近勻速;如果取非常接近P點的兩點,則運動的圖線幾乎就是一條直線了,這表明可以把段的運動看成是勻速直線運動。這里主要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br/>A. 極限法 B. 理想模型法C. 等效替代法 D. 控制變量法2. 伽利略為了研究自由落體的規律,采用“沖淡”重力的方法,測量了銅球在較小傾角斜面上運動的位移和時間,發現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增大斜面傾角,該規律仍然成立。于是,他外推到斜面傾角為90°時,就得到了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沖淡”重力是指使銅球的重力變小了B. 銅球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能說明銅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C. 伽利略對傾角為90°時的實驗情況進行了相關數據的準確測量D. 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來研究落體運動規律是為了便于測量速度3.如圖所示,長方體物塊A、疊放在斜面上,B受到一個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兩物塊保持靜止。B受力的個數為( )A. 4 B. 5 C. 6 D. 74. 抖空竹是一種傳統雜技。如圖所示,表演者一只手控制A不動,另一只手控制B分別沿圖中的四個方向緩慢移動,忽略空竹轉動的影響,不計空竹和輕質細線間的摩擦,且認為細線不可伸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沿虛線a向左移動,細線的拉力增大B. 沿虛線b向上移動,細線的拉力增大C. 沿虛線c斜向上移動,細線的拉力增大D. 沿虛線d向右移動,細線對空竹的合力增大5. 根據海水中的鹽分高低可將海水分成不同密度的區域,當潛艇從海水高密度區域駛入低密度區域,浮力頓減,稱之為“掉深”。如圖甲所示,某潛艇在高密度海水區域沿水平方向緩慢航行。t=0時,該潛艇“掉深”,隨后采取措施自救脫險,在0~50 s內潛艇豎直方向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設豎直向下為正方向)。不計水的粘滯阻力,則( )A.潛艇在t=20 s時下沉到最低點B.潛艇豎直向下的最大位移為600 mC.潛艇在0~20 s內處于超重狀態D.潛艇在“掉深”和自救時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3∶26.如圖所示,吊籃A、物體B、物體C的質量分別為m、2m、3m,B和C分別固定在豎直彈簧兩端,彈簧的質量不計。整個系統在輕繩懸掛下處于靜止狀態,重力加速度為g,現將懸掛吊籃的輕繩剪斷,在輕繩剛斷的瞬間( )A.吊籃A的加速度大小為gB.物體B的加速度大小為1.5gC.物體C的加速度大小為1.5gD.A、C間的彈力大小為mg7. 如圖所示,充滿氣的籃球放在由a、b兩根光滑桿組成的架子上。已知兩根桿相距、其所在平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籃球的半徑為R、重力為G。則a桿對籃球的支持力大小為( ?。?br/>A. B.C. D.二、多選題(本題共3小題,每題6分,共18分)8.一質點以一定的初速度從A點開始向相距8 m的B點做直線運動,運動過程中其速度的二次方v2與位移x之間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做加速度增大的變加速運動B.質點做勻加速運動,其加速度大小為2 m/s2C.質點運動的初速度大小為2 m/sD.質點從A點運動到B點所用的時間為8 s9.無線充電寶可通過磁吸力吸附在手機背面,如圖甲所示為科創小組某同學手握手機(手不接觸充電寶),利用手機軟件記錄豎直放置的手機及吸附的充電寶從靜止開始在豎直方向上的一次變速運動過程(手機與充電寶始終相對靜止),記錄的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規定向上為正方向),t2時刻充電寶速度為零,且最終處于靜止狀態。已知無線充電寶質量為0.2 kg,手機與充電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在該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充電寶受到的靜摩擦力的最大值為1 NB.t3時刻充電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0.4 NC.充電寶在t2與t3時刻所受的摩擦力方向相反D.充電寶與手機之間的吸引力大小至少為10 N10.如圖,質量為M和m的兩個物塊疊放在水平桌面上,輕繩繞過光滑的定滑輪O',一端與m相連,另一端懸掛重物A。施一外力F緩慢拉結點O,令OO'從豎直拉至水平方向,其中F方向與OO'夾角α大小恒定(α>90°),此過程中M和m兩物塊及桌子始終保持靜止,滑輪與m之間的輕繩與桌面平行,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繩子OO'的拉力先增大后減小B.m對M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C.桌面對M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D.地面對桌子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三、實驗題(每空2分,11題8分,12題10分)11.(8分)某物理興趣小組為測量自動筆里面被壓縮彈簧的勁度系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將自動筆活動端豎直置于電子秤上,當豎直向下按下約0.80 cm時(未按壓到底且彈簧未超過彈性限度),穩定后電子秤上的讀數增加了32.8 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4分)這支筆的重力對實驗 (填“有”或“無”)影響,這支筆里的彈簧的勁度系數k= N/m(保留3位有效數字)。 (2)(2分)他們將三根相同的彈簧串連起來,豎直懸掛在圖乙所示的裝置中。某次彈簧上的指針在刻度尺上對應的位置如圖丙所示,該處的讀數為 cm。 (3)(2分)若不考慮彈簧的重力,通過測量,他們作出三根彈簧的總長度l與相應所掛重物重力即拉力大小F的關系圖像(圖丁),則一根彈簧的勁度系數k'= N/m(保留3位有效數字)。 12.(10分)利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按照圖1安裝好器材,下列實驗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_______填各實驗步驟前的字母。A.釋放小車 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調整滑輪位置,使細線與木板平行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A、B、為依次選取的三個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有4個點未畫出,可以判斷紙帶的_______填“左端”或“右端”與小車相連。圖2中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則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_______。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來研究圓周運動。如圖3所示,將紙帶的一端固定在圓盤邊緣處的M點,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實驗時圓盤從靜止開始轉動,選取部分紙帶如圖4所示。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圓盤半徑。則這部分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打點計時器打B點時圓盤上M點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四、計算題(13題10分,14題12分,15題14分)13.(10分)如圖所示,質量m=2 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5,現對物體施加一個大小為20 N、與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F,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1)(4分)物體運動過程中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2)(3分)物體的加速度a的大小;(3)(3分)物體在拉力作用下5 s末的速度v的大小。14.(12分)如圖所示,從空中將小球P從a點豎直向上拋出的同時,將小球Q從c點由靜止釋放。若a、b兩點間的高度差為h,c、a兩點間的高度差為2h。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兩小球均可視為質點,過程中兩小球均未落地且沒有發生碰撞。運動一段時間后,小球Q在a點正下方的b點處追上小球P,求小球P相對拋出點上升的最大高度為多少?若要小球P在上升階段與小球Q相遇,求小球P的初速度大?。?br/>若要小球P在a點處與小球Q相遇,求小球P的初速度大?。?br/>15.(14分)如圖所示為工地上提升重物的示意圖。質量的物體(可視為質點)放在傾角的固定粗糙斜面上,輕質光滑定滑輪(不計定滑輪大小的影響)位于斜面頂端正上方處,用輕繩跨過定滑輪拉物體,使物體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物體位于斜面底端時,輕繩與斜面的夾角趨近于0°。已知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重力加速度g取,。在物體沿斜面從底端到頂端運動過程中,求:(1)物體出發時受到摩擦力的大?。?br/>(2)拉力F與夾角的關系式(式中僅保留F、用符號表示),及F的最小值;(3)當時拉力大小記為,當物體從處沿斜面向上運動一段位移后,拉力大小再次等于,求該位移的大小。高2023級第五學期物理入學考試(物理2025.8.28)一、單選題(本題共7小題,每題4分,共28分)1. 根據變速運動實驗獲得的位移、時間數據作出如圖所示的x-t圖像,可以用A、B兩點之間的平均速度大致來描述P點的運動快慢。如果取更接近P點的兩點,運動的圖線接近于直線,表明物體在此段時間內的運動接近勻速;如果取非常接近P點的兩點,則運動的圖線幾乎就是一條直線了,這表明可以把段的運動看成是勻速直線運動。這里主要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A. 極限法 B. 理想模型法 C. 等效替代法 D. 控制變量法【答案】A2. 伽利略為了研究自由落體的規律,采用“沖淡”重力的方法,測量了銅球在較小傾角斜面上運動的位移和時間,發現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增大斜面傾角,該規律仍然成立。于是,他外推到斜面傾角為90°時,就得到了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沖淡”重力是指使銅球的重力變小了B. 銅球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能說明銅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C. 伽利略對傾角為90°時的實驗情況進行了相關數據的準確測量D. 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來研究落體運動規律是為了便于測量速度【答案】B3.如圖所示,長方體物塊A、疊放在斜面上,B受到一個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兩物塊保持靜止。B受力的個數為( )A. 4 B. 5 C. 6 D. 7【答案】C 4. 抖空竹是一種傳統雜技。如圖所示,表演者一只手控制A不動,另一只手控制B分別沿圖中的四個方向緩慢移動,忽略空竹轉動的影響,不計空竹和輕質細線間的摩擦,且認為細線不可伸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沿虛線a向左移動,細線的拉力增大B. 沿虛線b向上移動,細線的拉力增大C. 沿虛線c斜向上移動,細線的拉力增大D. 沿虛線d向右移動,細線對空竹的合力增大【答案】C5. 根據海水中的鹽分高低可將海水分成不同密度的區域,當潛艇從海水高密度區域駛入低密度區域,浮力頓減,稱之為“掉深”。如圖甲所示,某潛艇在高密度海水區域沿水平方向緩慢航行。t=0時,該潛艇“掉深”,隨后采取措施自救脫險,在0~50 s內潛艇豎直方向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設豎直向下為正方向)。不計水的粘滯阻力,則( )A.潛艇在t=20 s時下沉到最低點B.潛艇豎直向下的最大位移為600 mC.潛艇在0~20 s內處于超重狀態D.潛艇在“掉深”和自救時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3∶2答案 D6.如圖所示,吊籃A、物體B、物體C的質量分別為m、2m、3m,B和C分別固定在豎直彈簧兩端,彈簧的質量不計。整個系統在輕繩懸掛下處于靜止狀態,重力加速度為g,現將懸掛吊籃的輕繩剪斷,在輕繩剛斷的瞬間( )A.吊籃A的加速度大小為gB.物體B的加速度大小為1.5gC.物體C的加速度大小為1.5gD.A、C間的彈力大小為mg答案 C7. 如圖所示,充滿氣的籃球放在由a、b兩根光滑桿組成的架子上。已知兩根桿相距、其所在平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籃球的半徑為R、重力為G。則a桿對籃球的支持力大小為( )A. B.C. D.【答案】A多選題(本題共3小題,每題6分,共18分)8.一質點以一定的初速度從A點開始向相距8 m的B點做直線運動,運動過程中其速度的二次方v2與位移x之間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C )A.質點做加速度增大的變加速運動B.質點做勻加速運動,其加速度大小為2 m/s2C.質點運動的初速度大小為2 m/sD.質點從A點運動到B點所用的時間為8 s9.無線充電寶可通過磁吸力吸附在手機背面,如圖甲所示為科創小組某同學手握手機(手不接觸充電寶),利用手機軟件記錄豎直放置的手機及吸附的充電寶從靜止開始在豎直方向上的一次變速運動過程(手機與充電寶始終相對靜止),記錄的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規定向上為正方向),t2時刻充電寶速度為零,且最終處于靜止狀態。已知無線充電寶質量為0.2 kg,手機與充電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在該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充電寶受到的靜摩擦力的最大值為1 NB.t3時刻充電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0.4 NC.充電寶在t2與t3時刻所受的摩擦力方向相反D.充電寶與手機之間的吸引力大小至少為10 N答案 BD10.如圖,質量為M和m的兩個物塊疊放在水平桌面上,輕繩繞過光滑的定滑輪O',一端與m相連,另一端懸掛重物A。施一外力F緩慢拉結點O,令OO'從豎直拉至水平方向,其中F方向與OO'夾角α大小恒定(α>90°),此過程中M和m兩物塊及桌子始終保持靜止,滑輪與m之間的輕繩與桌面平行,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繩子OO'的拉力先增大后減小B.m對M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C.桌面對M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D.地面對桌子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答案 ABD解析 對結點O受力分析,繩子拉力和F的夾角不變,合力與重物的重力等大反向,作出受力分析圖如圖,分析發現,隨著繩子拉力FT由豎直逐漸變為水平過程,繩子拉力先增大后減小,A正確;對m分析,繩子的拉力與M對m的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等大反向,繩子拉力先增大后減小,則M對m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根據牛頓第三定律,m對M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挥缮鲜龇治隹芍猰對M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則桌面對M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C錯誤;對M和m以及桌子、重物及滑輪等物體整體,根據平衡條件,F的水平分力與地面對桌子的摩擦力等大反向,由圖像可知,F的水平分力大小(圖中F與FT在圓上交點到G的距離)先增大后減小,則地面對桌子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 D正確。三、實驗題(每空2分,11題8分,12題10分)11.(8分)某物理興趣小組為測量自動筆里面被壓縮彈簧的勁度系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將自動筆活動端豎直置于電子秤上,當豎直向下按下約0.80 cm時(未按壓到底且彈簧未超過彈性限度),穩定后電子秤上的讀數增加了32.8 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4分)這支筆的重力對實驗 (填“有”或“無”)影響,這支筆里的彈簧的勁度系數k= N/m(保留3位有效數字)。 (2)(2分)他們將三根相同的彈簧串連起來,豎直懸掛在圖乙所示的裝置中。某次彈簧上的指針在刻度尺上對應的位置如圖丙所示,該處的讀數為 cm。 (3)(2分)若不考慮彈簧的重力,通過測量,他們作出三根彈簧的總長度l與相應所掛重物重力即拉力大小F的關系圖像(圖丁),則一根彈簧的勁度系數k'= N/m(保留3位有效數字)。 答案 (1)無 41.0 (2)7.20 (3)50.0解析 (1) 沒有影響,這是由于彈簧受擠壓時彈力大小可借助于電子秤測出,所以與筆的重力無關。根據胡克定律,可得彈簧勁度系數為k= N/m=41.0 N/m(2)如題圖丙所示,刻度尺分度值為0.1 cm,應估讀到下一位,指針對應處的讀數為7.20 cm。(3)由于有三根彈簧,則彈簧勁度系數滿足k'= N/m=50.0 N/m。12.(10分)利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按照圖1安裝好器材,下列實驗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_______填各實驗步驟前的字母。A.釋放小車 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調整滑輪位置,使細線與木板平行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A、B、為依次選取的三個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有4個點未畫出,可以判斷紙帶的_______填“左端”或“右端”與小車相連。圖2中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則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_______。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來研究圓周運動。如圖3所示,將紙帶的一端固定在圓盤邊緣處的M點,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實驗時圓盤從靜止開始轉動,選取部分紙帶如圖4所示。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圓盤半徑。則這部分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打點計時器打B點時圓盤上M點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答案】 左端 四、計算題(13題10分,14題12分,15題14分)13.(10分)如圖所示,質量m=2 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5,現對物體施加一個大小為20 N、與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F,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1)(4分)物體運動過程中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2)(3分)物體的加速度a的大??;(3)(3分)物體在拉力作用下5 s末的速度v的大小。答案 (1)2 N (2)7 m/s2 (3)35 m/s解析 (1)根據題意,對物體受力分析,豎直方向上,由平衡條件有FN+Fsin 37°=mg解得FN=8 N物體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Ff=μFN=2 N(2)水平方向上對物體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cos 37°-Ff=ma解得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a=7 m/s2(3)由運動學公式可得,物體在拉力作用下5 s末的速度大小為v=at5=35 m/s。如圖所示,從空中將小球P從a點豎直向上拋出的同時,將小球Q從c點由靜止釋放。若a、b兩點間的高度差為h,c、a兩點間的高度差為2h。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兩小球均可視為質點,過程中兩小球均未落地且沒有發生碰撞。運動一段時間后,(1)小球Q在a點正下方的b點處追上小球P,求小球P相對拋出點上升的最大高度為多少?(2)若要小球P在上升階段與小球Q相遇,求小球P的初速度大小?(3)若要小球P在a點處與小球Q相遇,求小球P的初速度大小?解:(1)Q:3h=gt2 t=P: h=H=(2)令PQ最高點遇 2h= t=P: t高= t=t高 V0= V0 在上升相遇.(3)PQ在a點遇Q:2h=gt2 P:t=2 V0= 在a點相遇.15.如圖所示為工地上提升重物的示意圖。質量的物體(可視為質點)放在傾角的固定粗糙斜面上,輕質光滑定滑輪(不計定滑輪大小的影響)位于斜面頂端正上方處,用輕繩跨過定滑輪拉物體,使物體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物體位于斜面底端時,輕繩與斜面的夾角趨近于0°。已知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重力加速度g取,。在物體沿斜面從底端到頂端運動過程中,求:(1)物體出發時受到摩擦力的大??;(2)拉力F與夾角的關系式(式中僅保留F、用符號表示),及F的最小值;(3)當時拉力大小記為,當物體從處沿斜面向上運動一段位移后,拉力大小再次等于,求該位移的大小。【答案】(1);(2),;(3)【難度】0.4【詳解】(1)當物體位于斜面底端時,輕繩與斜面的夾角趨近于0°。則剛出發時繩子的拉力沿斜面向上,根據垂直斜面方向平衡可知根據滑動摩擦力公式(2)對物體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有又有解得由數學知識可得當時,F的最小值為(3)設拉力大小再次等于,時繩與斜面的夾角為,則有解得如圖,根據數學知識得到圖中各角的度數根據正弦定理可得根據正弦定理解得該位移的大小一、二選擇題(其中1—7小題為單項選擇,每小題4分;8-10小題為多項選擇,每小題6分,共46分)1 A B C D 6 A B C D 16 A B C D2 A B C D 7 A B C D 17 A B C D3 A B C D 8 A B C D 18 A B C D4 A B C D 9 A B C D 19 A B C D5 A B C D 10 A B C D 20 A B C D三、實驗題(共16 分)11.(8分)(1) (2) (3) 12.(10分)(1) (2) (3) (4)四、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8分)13.(10分)14.(12分)15.(14分)F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1.某同學身高1.8m,在運動會上他參加跳高比賽,:6.音樂噴泉是一種為了娛樂而創造出來的可以活動起跳后身體橫著越過了1.8m高的橫桿。據此可的噴泉,隨著音樂變換,豎直向上噴出的水柱可以估算出他起跳時豎直向上的速度約為)高達幾十米?,F有一音樂噴泉,噴出的水經2$到A.2 m/s B.4 m/s C.6 m/sD.8 m/s達最高點,把水噴射的總高度分成四等份,水通過2.某同學看到橋上掉下一把鑰匙,此時,一只小船前端:前兩等份高度用時記為t1,通過最后一等份高度用恰好在鑰匙正下方20m處,船以2m/s的速度向前運動,那么船至少多長才可以讓鑰匙掉在小船上()時記為2。不計空氣阻力,則2滿足()A.2 mB.4 mC.6 mD.8 mB.3<2之53.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小球從光電門正上方由靜A1<餐<3止自由下落,開始時球心到光電門的距離為h,經過時間t小球的下邊緣開始擋光,小球c.5<號<D.1<<9:7.(2025·陜西西安模擬)(多選)物體甲從地面上的擋光的總時間為△t,不計空氣阻力,C點豎直上拋,同時物體乙從C點正上方的A點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由釋放,經過時間t兩者在B點相遇,相遇時兩者A.小球下落的加速度等于光電門2速度大小相等都是,空氣阻力不計,忽略甲、乙相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于2遇時對各自的影響,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球心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等于2A.AB之間的距離等于BC之間的距離△tB.物體甲從B點再經過2t將回落到地面D.球心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大于△tC.B點距離地面34.(多選)如圖所示的自由落錘式強夯機將8~30t的重錘從6一30m高處自由落下,對土進行強力夯D.A點距離地面g實。某次重錘從某一高度自由落8.如圖所示,從空中將小球P從α點豎直向上拋出下,已知重錘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的同時,將小球Q從c點由靜止釋放,一段時間后為t1、從自由下落到運動至最低Q在a點正下方的b點時追上P,此過程中c。Q點經歷的時間為t2,重錘從地面兩小球均未落地且沒有發生碰撞。若α、b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可視為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當地重力加速度兩點間的高度差為h,c、α兩點間的高度差a●P為g,則該次夯土作業為2h。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兩b小球均可視為質點,則小球P相對拋出點上A.重錘開始自由下落時離地高度為之g12升的最大高度為B.重錘接觸地面后下降的距離為弓g2A臺B.號c.合C,重錘接觸地面后的加速度大小為,9.如圖所示,地面上方離地面高度分別為h1=6L、t2-t1h2=4L、h3=3L的三個金屬小球a、b、c,若先后釋D.重錘在空中運動的平均速度大于接觸地面后的放a、b、c,三球剛好同時落到地面e平均速度上,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5.(2024·佛山高三模擬)甲、乙兩個小球先后從同g,則)h一水平面的兩個位置,以相同的hh2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小球距拋A.a與b開始下落的時間差等于b出點的高度h與時間t的關系圖與c開始下落的時間差像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重B.a、b、c三小球運動時間之比為W√6:2:1力加速度為g,則兩小球同時在Ca比6早釋放的時間為2,3一2V侶同一水平線上時,距離拋出點的高度為D.三小球到達地面時的速度大小之比是6:4:3A.合g9B.28(t22-t12)答題號234567891C.4g(t22-t12)D.88(t22-t12)欄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物理.docx 物理答案.docx 物理答題卡.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