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二節 聲音的特性第二章 聲現象魯科版(五四學制)(2024)八年級上冊同步課件1.知道聲音的特性,能結合具體實例,區分和判斷聲音的三個特性。2.知道聲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知道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知道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3.通過“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和“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實驗探究,進一步了解學習控制變量法轉換法、圖象法等探究方法。“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激昂的歌聲催人奮進,交織的旋律熱烈澎湃。如何辨別大合唱中的不同聲音 聲音有哪些基本的特性呢 知識點一:響度隆隆的雷聲使人感到震耳欲聾擊打鼓面也會產生震耳欲聾的聲音聲音的強弱主要由什么因素決定呢?實驗1:用不同的力敲擊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起的高度。結論:音叉振動的幅度越大,發出的聲音越大。探究影響聲音強弱的因素實驗2: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撥動鋼尺,觀察它振動的幅度,同時聽它振動發聲的響度。改變撥動鋼尺的幅度,重復上述過程。結論:鋼尺振動的幅度越大,發出的聲音越大。實驗3: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觀察鼓面的紙屑。結論:鼓面振動的幅度越大,發出的聲音越大。1.響度:聲音的強弱。2.振幅:物體振動的幅度叫振幅。3.發聲體的振幅越大,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大。4.聲音的波形響度小響度大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的振幅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你還能說出其他影響響度的因素嗎?距離發聲體的遠近:距離發聲體越遠,響度越小;距離發聲體越近,響度越大。聲音的發散程度:聲音越集中,響度越大。思考知識點二:音調尖細、清脆粗狂、低沉音調高音調低1.音調:聲音的高低。我們接觸到的各種聲音,有的聽起來音調高,有的聽起來音調低。聲音為什么會有音調高低的不同?什么因素決定音調的高低?如圖,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使它伸出桌邊的部分較長,撥動鋼尺,觀察它的振動情況,同時聽它的音調高低;逐漸縮短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重復前面的操作與觀察,比較得出結論。結論物體振動越快,發出的音調越高,振動越慢,發出的音調越低。發聲體振動的快慢是一個很重要的物理量,它決定著音調的高低。2.頻率(4)單位: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1)物理意義:描述物體振動的快慢。(2)定義: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頻率。(3)符號:f例:若物體每秒振動100次,則其振動頻率為100Hz。翅膀振動快,頻率高翅膀振動慢,頻率低3.不同頻率的聲音的波形256Hz音叉聲音的波形440Hz音叉聲音的波形低音調的波形比較稀疏,聲音的頻率較低。高音調的波形更密集,聲音的頻率較高。在唱歌曲《青藏高原》時,為什么許多人唱到最后一句“高原”的“高”字就唱不上去了呢 普通人發出的聲音頻率范圍為85~1100Hz,男低音歌唱家的聲音頻率可以低到65 Hz,女高音歌唱家的聲音頻率可以高達1180Hz。歌曲《青藏高原》中“高”字的音調過高,有些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可以唱出如此高的聲音而普通人卻很難唱上去。知識點三:音色下面是用三種不同樂器演奏的同一首音樂,請你判斷它們分別是由哪件樂器演奏的。古箏薩克斯鋼琴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們根據聲音的音色可以分辨不同人的講話聲與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如圖所示分別是音叉、鋼琴與長笛發出的C調1(do)的聲音的圖像,比較它們的波形有何異同。不同樂器發出音調相同的聲音,波形總體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頻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狀不同,即音色不同。音調超聲波與次聲波定義:聲音的高低影響因素: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波形圖的疏密反映音調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聲音的特性響度定義:聲音的強弱影響因素:發聲體的振幅距發聲體的遠近聲音的發散程度波形圖的振幅反映響度音色聲音的品質和特色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波形圖的形狀反映音色練1 小剛在藝術節上用吉他彈奏優美的樂曲。對于吉他發出的聲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樂曲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B.用力撥動吉他弦可以提高聲音的音調C.撥動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變吉他的音色D.變換手指按壓弦的位置可以改變聲音的響度A練2 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震耳欲聾”主要說明聲音的音調高B.“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音色來判斷的D.“輕聲細語”主要說明聲音的響度小A練3 如圖是敲擊音叉時示波器在相同時間內截取的二列聲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音調比乙的音調低B.甲的響度比乙的響度小C.甲的音調比乙的音調高D.甲的響度比乙的響度大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