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內(nèi)江一中2025秋期開學(xué)適應(yīng)性練習(xí)·初三物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我國自主研制的超微單兵無人偵察機——“蜂鳥”,比一枚雞蛋還輕。下列對“蜂鳥”所受重力大小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A. B. C. D.用水平推力推礦泉水瓶的底部,水瓶會沿桌面滑動,用同樣大小和方向的水平推力推礦泉水瓶的頂部,水瓶會翻到.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A. 力的大小有關(guān) B. 力的方向有關(guān) C. 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D. 受力面積有關(guān)如圖,西紅柿壓紙板,紙板發(fā)生形變。因紙板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是( ?。?br/>A. 西紅柿對紙板的壓力 B. 紙板受到的重力C. 紙板對西紅柿的支持力 D. 木塊對紙板的支持力如圖,一位小朋友用70N的拉力豎直向上提重力為100N的書包。此時書包所受重力與拉力的合力大小為( )A. 0 B. 30N C. 70N D. 170N定期體檢是保證中小學(xué)學(xué)生健康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如圖是體檢時測量身高體重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人對臺秤的壓力就是人的重力B. 人所受的重力和臺秤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 臺秤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 地面對臺秤的支持力和人對臺秤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如圖甲,在水平路面上玩滑板車的人蹬地后站在車上自由滑行,滑板車速度會減??;再次蹬地時,如圖乙,滑板車速度又會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滑板車速度能增大是運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滑板車速度減小,是因為沒有力來維持運動C. 蹬地增大了滑板車的慣性,所以速度變快D. 在減速運動的時候,滑板車的機械能不變。下列四個實例中,為了減小壓強的是( ?。?br/>A. 冰鞋的刀刃較薄 B. 破窗錘的錘頭為錐狀C. 圖釘?shù)尼敿庾龅暮芗? D. 鏡架的鼻托較寬在“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特點”的實驗中,小宋將水平桌面上兩個相同的容器內(nèi)分別裝入甲、乙兩種液體,將同一微小壓強計的探頭依次放入甲、乙兩種液體的相同深度處,如圖所示。若實驗器材完好且操作規(guī)范,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 實驗前應(yīng)先將微小壓強計U形管內(nèi)兩液面調(diào)節(jié)到同一高度處B. 實驗中所使用的液體,甲液體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體的密度C. 探頭的橡皮膜在甲乙兩液體中所受到的液體壓強,甲小于乙D. 若將乙液體中的探頭往上移,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會變小關(guān)于托里拆利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實驗裝置從山下移到山頂,管內(nèi)的水銀面將下降B.若將玻璃管傾斜,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會變大C.若玻璃管內(nèi)存有少量的空氣時,測量結(jié)果會偏大D.若換用更粗的玻璃管,水銀柱的高度會明顯降低如圖所示為小林制做的潛艇模型,將其浸沒于水中后,通過充氣、排氣可使其穩(wěn)定上浮或下沉。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 向瓶中充氣時,潛艇會向外排水,潛艇上浮B. 上浮時潛艇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開水的重力C. 從瓶中抽出空氣,潛艇因所受浮力變大下沉D. 潛艇下沉?xí)r,水槽中的水對螺母的壓強不變如圖,盛滿水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掛一個實心鐵塊,示數(shù)為F1;將鐵塊緩慢浸沒水中(未接觸溢水杯),讓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燒杯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 水對溢水杯底部壓強p甲B. 小燒杯中水的重力G=F1-F2C. 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力F甲D. 鐵塊受到的浮力F?。紽2-F1如圖,是一種上肢力量訓(xùn)練項目“雙杠屈臂伸”。若一個普通中學(xué)生在30s內(nèi)完成12次雙杠屈臂伸,該學(xué)生一次屈臂伸過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br/>A. 600W B. 60W C. 6W D. 0.6W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8分)使用彈簧測力計測某物體的重力前,應(yīng)將測力計放在__________方向(選填“任意”“豎直”或“水平”)上調(diào)零,如圖所示的測力計示數(shù)為________N。如下左圖,汽車的頭枕是為了減小汽車在前進時,因__________(選填“車頂”“車底”“車頭”或“車尾”)發(fā)生碰撞對駕駛員可能造成的傷害;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標(biāo)志牌如圖所示,小汽車最高限速比大貨車更高的原因是小汽車的__________小。2024年3月20日,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將“鵲橋二號”衛(wèi)星送入預(yù)定軌道。如右上圖所示,是火箭發(fā)射升空時的情境,燃氣向下噴出,使火箭獲得上升的推力,該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選填“地球”“火箭”“周圍的空氣”或“噴出的燃氣”)。在加速升空的過程中,衛(wèi)星的機械能__________(選填“可能”“一定”或“不會”)增大。觀察如下左圖中汽車的外形可知,若汽車在水平路面上急速行駛,由于車上、下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不同,會使車與地面之間的壓力變__________,“失去抓地力”而失控。為了避免發(fā)生上述意外情況,有的汽車會在車尾增加“尾翼”,這樣能夠__________汽車對地面的摩擦力。如右上圖所示,小凱中緊握住一只水杯不動,當(dāng)手對杯子的壓力增大時,杯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大小將____________(填變化情況);如圖所示是小凱寫毛筆字的情形,此時紙面所受筆尖摩擦力的方向為水平向____________。如圖,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小文把同一只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按照兩種方式放在同一塊海綿上,這是為了控制________相同,此現(xiàn)象說明壓力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_大小有關(guān)。如圖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在其內(nèi)部充入氦氣就可以依靠__________(選填“浮力”或“升力”)升空。若充入密度為0.2kg/m3的氦氣后懸浮在空氣密度為0.4kg/m3的9052m高空,此時其總體積為9000m3,則它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____kg。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0分)小華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了實驗。(1)實驗中,為了保證小車在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同,小華將同一小車多次從此斜面的相同高度釋放,小華放手時需保證小車的速度為____________m/s;(2)若想要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①則需要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判斷小車所受摩擦力大??;②根據(jù)乙丙丁三圖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到結(jié)論:在其它條件相同時,阻力越小,小車的速度變化得越__________________(選填“快”或“慢”);(3)小華利用此裝置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是否與速度有關(guān)”,她選擇了同一輛小車和相同的毛巾面,進行了多次實驗,她應(yīng)該通過_______________判斷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的動能大??;(4)小華調(diào)試實驗裝置時,將小車從斜面最高處由靜止滑下后。小車總是滑出水平木板,為讓小車不滑出木板,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如圖-甲,一人正用輪椅推著他年邁的母親,通過無障礙通道進入單元樓。為了解在通道上推輪椅所用力的大小,小紅和小華來到該處進行模擬實驗探究。(1)他們首先選用實驗室小車,進行了如下操作:①已知小車受重力為3N;②將彈簧測力計與斜面平行放置并進行____________,然后沿斜面方向勻速拉動小車,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0.4N;③他們讓小車沿斜面向上運動1m,小車升高的高度為10cm,此過程中所做的有用功為 J,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___;(2)他們又選用另一輛車輪與輪椅相同材質(zhì)、花紋的小車,逐漸添加車載重物,測出小車的總重G,測出沿斜面勻速拉動小車需要的力,計算出小車從A點到B點拉力所做的功W1;豎直向上將裝貨的小車從水平地面勻速提升到B點所做的功W2,建立如圖丙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作出W1和W2與小車總重G的關(guān)系圖像,分別如中的線段a和b。①用該斜面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與物重_______________(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②若這位母親的質(zhì)量為75kg,所坐的輪椅質(zhì)量為15kg,則中年人用沿著通道斜面方向的力推輪椅勻速上坡時,推力的大小為_______________N。(g取10N/kg)四、作圖題(每題2分,共4分。)如下左圖,一盛水的燒杯靜止在斜面上,有一個小球懸浮在燒杯內(nèi)的水中,請在圖中畫出小球所受浮力及燒杯對斜面壓力的示意圖;如右下圖甲所示的鋼絲鉗,圖乙為單側(cè)鋼絲鉗及相連部分示意圖,請在圖乙中畫出鋼絲鉗剪鋼絲時的動力臂和阻力。五、計算題(每題6分,共12分。計算題在解答時應(yīng)寫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成都繞城綠道不僅是騎行愛好者的天堂,更是感受田園生態(tài)與城市活力的絕佳窗口。小李騎自行車以18km/h的速度,用時10min在繞城綠道勻速直線經(jīng)過一段路面。若小李質(zhì)量60kg,整車質(zhì)量為20kg,每個車輪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為8×10-4m2,g取10N/kg。求:(1)小李靜止時所受重力。(2)小李在騎行過程中自行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潛艇為增強國防力量、維護國家安定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潛艇的截面如圖所示,通過向水艙中充水或從水艙向外排水使其下沉或上浮。我國某新型號潛艇的總體積為2×104m3,水艙未充水時,潛艇的質(zhì)量為1.6×104t,最大下潛深度為650m。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1)達最大下潛深度時,海水對潛艇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2)潛艇懸浮在海水中時,水艙中充入海水質(zhì)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