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自由落體運動——2025-2026學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課時作業一、單選題1.一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落地時的速度為30m/s,取,則它下落的時間和高度分別為( )A.3s、4.5m B.3s、45m C.30s、4.5m D.30s、45m2.下列對自由落體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不受任何外力B.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C.“重的物體下落得快”是伽利略自由落體運動的結論D.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質量越大,下落越快3.一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在λ秒內下落的距離與第秒下落的距離相等,則λ為( )A. B. C.2 D.4.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取,該物體( )A.在前2s內下落的距離為20m B.在前2s內下落的距離為40mC.第2s末的速度為30m/s D.第2s末的速度為40m/s5.為了測某廢棄水井的井口到水面的距離,小王讓一個小石塊從井口自由下落,經過2s后小王聽到小石塊擊水的聲音(不考慮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石塊落到水面時的速度大小為10m/sB.井口到水面的距離為40mC.若考慮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則井口到水面的距離應小于20mD.若考慮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則小石塊落到水面時的速度應大于20m/s6.在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人類終將實現星辰大海的夢想。假如一名航天員在某星球上做自由落體運動實驗,讓一個質量為的小球從足夠高的高度自由下落,測得在第內下落高度為,則( )A.小球在第末的速度大小為B.小球在第內的位移大小是C.該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D.小球在內的平均速度大小是7.A、B兩小球先后從同一高度相隔1.0s自由落下,在兩小球下落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球間的距離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B.兩球速度差隨時間逐漸增大C.兩球的距離在1s末、2s末、3s末之比為1:3:5D.在同一個圖像中,兩小球的圖像不平行8.小球從空中自由下落,與地面相碰后反彈到空中某一高度,其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時刻,小球回到出發位置 B.C.小球的回彈高度為 D.小球從0到時刻的總位移是9.如圖所示,小球甲從距離地面高度為處以速度豎直向上拋出,同時小球乙從距離地面高度為處開始自由下落,小球運動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取,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球乙落地前,兩小球的速度差逐漸變大B.落地前的運動過程中小球甲、乙的平均速率之比為C.至小球乙落地時,甲、乙兩球的位移大小之比為D.小球甲、乙在落地前最后下落的高度乙更大10.蘋果從7.5 m高處的樹上墜落,正下方恰好有人雙手將蘋果接住并以接住前速度大小繼續向下做勻減速運動,到地面時速度恰好減為零。已知蘋果被人接住時離地面大概1.5 m,蘋果可視為質點,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則蘋果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A. B. C. D.11.一小球以的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則經后,小球距拋出點的距離為( )A. B. C. D.二、多選題12.關于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實驗觀察直接得出了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B.讓銅球沿斜面滾下,沖淡重力使得時間測量變得容易C.利用斜面實驗主要是為了便于測量小球運動的位移D.創造了實驗和邏輯推理相結合的科學方法13.下雨天有雨水從屋檐滴下,屋檐到地面的距離為。已知重力加速度,則( )A.雨滴到達地面所需的時間為0.1s B.雨滴到達地面所需的時間為1sC.雨滴到達地面時的速度為10m/s D.雨滴到達地面時的速度為5m/s14.蘋果樹是落葉喬木,自然生長時樹干可高至15m。某棵自然生長的蘋果樹上有顆蘋果(視為質點),從離水平地面高11.25m處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及樹枝、樹葉對蘋果下落的影響,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蘋果在空中的運動時間為1.5sB.蘋果落到水平地面的速度大小為10m/sC.蘋果在落地前1s內運動的距離為10mD.蘋果在空中運動時,相同時間內的速度變化量越來越大15.某升降機用繩子系著一個重物,以10m/s的速度勻速豎直上升,當到達40m高度時,繩子突然斷開,重物從繩子斷開到落地過程(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 )A.距地面的最大高度為45m B.在空中的運動時間為5sC.落地速度的大小為10m/s D.落地速度的大小為30m/s三、實驗題16.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研究自由落體運動。圖乙是實驗中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紙帶上的點是從放手開始打下的連續的計時點,測得從C點開始相鄰兩點之間的距離依次為、、、,相鄰兩計時點的時間間隔為T。電源的頻率為50Hz。(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用的是220V交流電源B.實驗中要用停表測量時間C.實驗時應先由靜止釋放紙帶,然后接通電源(2)根據紙帶,用逐差法求得重物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3)打點計時器打下F點時重物的速度大小________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7.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OD為豎直木板,讓小球從O點右側上方某處由靜止釋放,右側用一束平行光照射小球,小球在下落的過程中在木板上留下影子。用頻閃照相機拍攝小球在木板上影子的位置,圖中O、A、B、C、D點為相鄰的五個影子。測得O點到A、B、C、D點的距離分別為、、、。(1)為了減小空氣阻力對小球的影響,應選擇質量________、體積________的小球來做實驗。(均填“小”或“大”)(2)已知照相機的閃光頻率為f,小球在木板上留下影子C時的速度大小________,當地重力加速度大小________。(均用給定的物理量符號表示)四、計算題18.如圖所示,一攀巖運動員在崖壁上攀爬,踢落距海面80m的一個石塊,石塊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求:(1)石塊在空中運動的時間;(2)石塊落入海水瞬間的速度大小。19.如圖所示,一滴雨滴從離地面20m高的樓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5m時,到達窗口上沿,再經的時間通過窗口,,問:(1)雨滴落地前瞬間的速度大??;(2)窗口的高度h;(3)該雨滴最后1s內下落的平均速度大小。20.鋼球由靜止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不計空氣阻力,落地時的速度為30m/s,,求:(1)它下落的高度是多少?(2)它在前2s內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它在最后1s內下落的高度是多少?參考答案1.答案:B解析:由自由落體運動速度與位移關系式知代入得由速度與時間關系式知代入得故選B。2.答案:B解析:ABD.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初速度為0,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下落的快慢與質量無關,所以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D錯誤,B正確;C.“重的物體下落得快”是亞里士多德自由落體運動的結論,故C錯誤。故選B。3.答案:D解析: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在λ秒內下落的距離為與第秒下落的距離為由題意可知聯立解得故選D。4.答案:A解析:AB.在前2s內下落的距離為故A正確,B錯誤;CD.第2s末的速度為故CD錯誤。故選A。5.答案:C解析:A.小石塊落到水面時的速度大小為故A錯誤;B.井口到水面的距離為故B錯誤;CD.若考慮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則小石塊在空中運動的時間小于2s,根據AB選項的速度時間關系和位移時間關系可知井口到水面的距離應小于20m,小石塊落到水面時的速度應小于,故C正確,D錯誤。故選C。6.答案:D解析:C.小球在星球上下落的加速度,選項C錯誤;A.小球在第2s末的速度大小為選項A錯誤;B.小球在第2s內的位移大小是選項B錯誤;D.小球在2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是選項D正確。故選D。7.答案:C解析:AC.設A球經過時間t,下落高度為,B球下落時間為,下落高度為,則有所以兩球的距離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兩球的距離在1s末、2s末、3s末之比為1:3:5,A錯誤,C正確;BD.設A球經過時間t,速度為,B球下落時間為,速度為,則有所以兩球的速度差不隨時間變化,由兩球的速度表達式可知,兩球的圖像斜率都是g,所以在同一個圖像中,兩小球的圖像是平行的,B錯誤,D錯誤。故選C。8.答案:D解析:A.由圖像可知,時刻,小球反彈到最高點,選項A錯誤;B.由圖像可知,,可得,選項B錯誤;C.小球的回彈高度為,選項C錯誤;D.小球的下落高度為,,小球從0到時刻的總位移是,選項D正確。故選D。9.答案:B解析:A.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小球乙落地前,甲球與乙球的速度差為保持恒定,故A錯誤:B,對甲球,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對整個過程,有解得甲球運動的總時間甲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為則甲球運動的總路程為整個過程平均速率為對乙球,根據得乙球落地用時間為乙球經過的路程為落地前的運動過程中小球乙的平均速率為落地前的運動過程中小球甲、乙的平均速率之比為,故B正確;C.小球乙落地時,甲球剛好回到出發位置,位移為零,至小球乙落地時,甲、乙兩球的位移大小之比為0,故C錯誤:D.對甲球,根據公式解得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下,跟乙球落地時的速度一樣,由于加速度相同,所以小球甲、乙在落地后1s下落的高度相同,故D錯誤。故選B。10.答案:B解析:蘋果下落的運動可分為兩個階段,先是自由落體運動,下落高度為6 m,然后減速了1.5 m到速度為0,根據運動學公式得,下落段設減速階段的加速度大小為a,減速段蘋果向下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故選B。11.答案:B解析:由豎直上拋運動公式代入數據解得小球距拋出點的距離為故選B。12.答案:BD解析:A.是從實驗的基礎上經過邏輯推理得出了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故A錯誤;BC.讓銅球沿斜面滾下,是為了沖淡重力使時間測量變得容易,故B正確,C錯誤;D.伽利略創造了實驗和邏輯推理相結合的科學方法,故D正確。故選BD。13.答案:BC解析:雨滴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可得雨滴到達地面所需的時間為則雨滴到達地面時的速度為故選BC。14.答案:AC解析:A.蘋果做自由落體運動解得蘋果在空中的運動時間為故A正確;B.蘋果落到水平地面的速度大小為故B錯誤;C.蘋果在落地前1s內運動的距離為故C正確;D.蘋果在空中運動時,相同時間內的速度變化量為可知相同時間內的速度變化量不變,故D錯誤。故選AC。15.答案:AD解析:物體上升過程,根據速度位移關系公式,有:,解得;故物體距離地面的最大高度為45m,故A正確;根據位移時間關系公式,有:,代入數據得:,解得:或者;故B錯誤;根據速度時間關系公式,有:,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16.答案:(1)A(2)9.6(3)0.96解析:(1)A.電火花計時器工作時的電壓是220V交流電壓,A正確;B.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計時儀器,不需要秒表計時,B錯誤;C.為了避免紙帶上出現大量的空白段落,實驗時,應該先接通電源打點,然后釋放紙帶,C錯誤。故選A。(2)根據紙帶,用逐差法求得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代入數據得(3)勻變速運動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打點計時器打下F點時重物的速度大小為17.答案:(1)大;小(2);解析:(1)為了減小空氣對小球的阻力,應選擇質量大、體積小的小球來做實驗。(2)小球在木板上留下影子C時的速度大小由可得當地重力加速度大小18.答案:(1)4s(2)解析:(1)石塊做自由落體運動代入數據得(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可知代入數據解得19.答案:(1)20m/s;(2)2.2m;(3)15m/s解析:(1)根據速度—位移公式,代入數據可得雨滴落地的速度為(2)設雨滴在到達窗口上沿時的速度為,有則窗口的高度為(3)雨滴前1s的位移為雨滴落地需要的時間為則雨滴落地前最后1s內的位移等于可得平均速度20.答案:(1)45m;(2)10m/s;(3)25m解析:(1)設鋼球下落的高度為H,則據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得(2)鋼球在前2s內的平均速度為,則據平均速度的定義得(3)設鋼球自由下落到地面時所用時間為t,根據可得則它在最后內下落的高度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