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牛頓第一定律——2025-2026學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課時作業一、單選題1.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C.運動的物體合力一定不等于零 D.運動越快的物體所受力的合力一定越大2.如圖所示,勻速向右運動的水罐車內裝滿了水,車內有一浮在頂部的乒乓球A。當水罐車剎車時,小球相對容器的運動情況是( )A.A球向右運動 B.A球向左運動 C.A球靜止不動 D.A球向下運動3.打水漂是人類最古老的游戲之一(如圖),僅需要一塊小瓦片,在手上呈水平放置后,用力水平飛出,瓦片擦水面飛行,瓦片不斷地在水面上向前彈跳,直至下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飛出時的初速度越大,瓦片的慣性一定越大B.飛行時所用時間越長,瓦片的慣性一定越大C.飛出去的距離越長,瓦片的慣性一定越大D.瓦片的質量越大,慣性一定越大4.如圖所示,一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個小車上,在容器中分別懸掛和拴住一只鐵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水和鐵球、乒乓球都處于靜止狀態,當容器隨小車突然向右運動時,兩球的運動狀況是(以小車為參考系)( )A.鐵球向左,乒乓球向右 B.鐵球向右,乒乓球向左C.鐵球和乒乓球都向左 D.鐵球和乒乓球都向右5.伽利略的發現以及所運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如圖,將小球沿光滑斜面左側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小球上升到與出發點幾乎等高的位置。現將斜面傾角逐漸減小,小球到達斜面右側位置分別為1、2、3。比較三次實驗結果,可得到最直接的結論是( )A.如果斜面右側變為水平面,小球將一直運動下去B.如果小球不受力,將一直保持勻速運動或靜止狀態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運動狀態將發生改變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時,質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6.小軍乘車時,觀察列車車廂內的一個正在滴水的水龍頭。他發現在某段時間內,水滴落在水龍頭正下方的右側A點,而之后的一段時間內,水滴落在水龍頭正下方的B點,如圖所示。那么列車在這一過程中可能的運動是( )A.先向左做減速運動,后勻速運動 B.先向左做勻速運動,后減速運動C.先向右做減速運動,后勻速運動 D.先向左做加速運動,后減速運動7.如圖所示,一個劈形物體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其上表面放一個光滑小球B。劈形物體由靜止開始釋放,則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運動軌跡是( )A.沿斜面向下的直線 B.豎直向下的直線C.無規則的曲線 D.垂直斜面的直線8.伽利略在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中,其科學研究方法的核心是A.把提出問題和大膽猜想結合起來 B.把提出問題和實驗研究結合起來C.把實驗研究和邏輯推理結合起來 D.把實驗研究和大膽猜想結合起來9.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不受任何力作用時,一定保持靜止B.物體做勻速運動,一定沒有力作用在物體上C.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時,它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物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一定會發生變化10.打羽毛球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休閑運動,有時取羽毛球時會出現羽毛球卡在球筒里的現象,要將卡在球筒里的羽毛球取出,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案方案一:一手握在球筒中部,另一手用力擊打球筒上端:方案二:手持球筒,使球筒下落,敲擊水平面,假設方案二中球筒與水平面碰后速度立即變為零。關于這兩種方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方案一利用羽毛球所受的重力,使其從球筒上端出來B.方案一利用球筒的慣性,使羽毛球從球筒下端出來C.方案二利用羽毛球的慣性,使其從球筒下端出來D.方案二中球筒敲擊水平面后速度變為零,其慣性隨之消失11.關于乒乓球運動中蘊含的力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乒乓球在空中飛行時受到了向前的推力B.乒乓球的質量小,所以容易被快速抽殺C.空中飛行的乒乓球,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立即停止D.球拍擊球時,只能改變乒乓球的運動方向二、多選題12.以下關于慣性大小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合力越大,慣性越大 B.質量越大,慣性越大C.位移越大,慣性越大 D.慣性的大小與物體所處位置無關13.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一定處于靜止狀態B.牛頓第一定律是以可靠實驗為基礎,通過抽象出理想化實驗而得出的結論C.運動越快的汽車越不容易停下來,是因為汽車運動得越快,慣性越大D.手握鎯頭木柄豎直往硬地上猛撞幾下,使原來松動的鎯頭壓緊是利用了物體的慣性14.關于運動狀態與所受外力的關系,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時,它的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B.物體受到不為零的合力作用時,它的運動狀態要發生改變C.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時,它一定處于靜止狀態D.物體的運動方向與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伽利略設計了圖甲所示的斜面實驗,得出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伽利略使用圖乙所示斜面進行實驗,證實了小球沿斜面滾下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且加速度大小由斜面傾角和小球質量決定C.丙圖中雞蛋碰石頭,雞蛋破了,而石頭絲毫無損,說明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大,而雞蛋對石頭的作用力小D.丁圖中某同學為了取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著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擊打羽毛球筒的上端,是為了利用羽毛球的慣性使羽毛球從球筒的上端出來三、實驗題16.伽利略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他融會貫通了當時的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在研究工作中開科學實驗之先河,奠定了現代科學的基礎。(1)伽利略曾用如圖所示的“理想實驗”來研究力與運動的關系,他設想的理想實驗中的幾個主要步驟如下:①兩個對接的斜面,讓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②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③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④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將沿水平面做持續的勻速運動在上述的步驟中,有的屬于可靠的事實,有的則是理想化的推論,下列關于事實和推論的分類正確的是( )A.①是事實,②③④是推論 B.②是事實,①③④是推論C.③是事實,①②④是推論 D.④是事實,①②③是推論(2)伽利略科學思想方法的核心:把______和______(包括數學推演)和諧地結合起來。A.實驗 B.邏輯推理 C.微元法 D.控制變量法(3)牛頓第一定律______(填“是”或者“不是”)實驗定律。17.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沿斜面下滑的運動特點,操作步驟如下:①讓滑塊從距離擋板s處由靜止下滑,同時打開水箱閥門,讓水流到量筒中(假設水流是均勻穩定的)②當滑塊碰到擋板時立即關閉閥門;③記錄量筒收集的水量V;④改變s,重復以上操作;⑤記錄測得的數據并填寫如下表格中。次數1 4.50 952 4.00 893 3.50 844 3.00 775 2.50 71根據表中數據得到s與__________(選填“”、“V”或“”)成正比,由此可得滑塊沿斜面向下做__________運動。若保持下滑的距離s不變,僅增大滑塊的質量,水量V將__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實驗允許有誤差)。四、計算題18.請根據下圖中的情景,說明車子所處的狀態,并對這種情景作出解釋。19.牛頓第一定律中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以及“改變這種狀態”通常情況下都是相對什么參考系而言的 20.牛頓第一定律指出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但我們騎自行車時必須不斷地蹬腳踏板,才能維持車的運動,這與牛頓第一定律相矛盾嗎 參考答案1.答案:B解析: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選項A錯誤,B正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所受的合力等于零,選項C錯誤;運動越快的物體速度大,但是所受力的合力不一定越大,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合力為零,選項D錯誤;故選B。2.答案:B解析:水罐車剎車時,由于慣性,水罐車內的水、乒乓球A有想保持原來向右運動狀態的趨勢,但由于乒乓球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即乒乓球A的質量小于同體積水的質量,質量小,慣性就小,所以乒乓球A會被相對于車向右運動的水擠向左邊,故乒乓球A會向左運動。故選B。3.答案:D解析: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D正確。4.答案:A解析:小車突然向右運動時,由于慣性,鐵球和乒乓球都"想"保持原有的靜止狀態,由于與同體積的"水球"相比鐵球的質量大,慣性大,鐵球的運動狀態難改變,而同體積的"水球"的運動狀態容易改變,所以小車加速向右運動時,鐵球相對于小車向左運動。同理,由于與同體積的"水球"相比乒乓球的質量小,慣性小,乒乓球相對于小車向右運動.故A正確,BCD錯誤.5.答案:A解析:比較三次實驗結果,可得到最直接的結論是:如果斜面右側變為水平面,小球為了到達原有的高度將會一直運動下去;進而合理推出如果小球不受力,將一直保持勻速運動或靜止狀態的結論,無法得到CD選項的結論。故選A。6.答案:C解析:水滴下落時,水平方向保持原來的速度,若車靜止或溝速運動,車的水平位移與水滴的水平位移相同,則落在B點;若車向左加速運動,則水滴仍保持下落時的水平速度,而車的水平位移增大,故水滴可落在A處;同理,車向右減速運動,水滴也會落在A處。故選C。7.答案:B解析:由于小球放在劈形物體A上,劈形物體A的上表面光滑,所以在劈形物體A下滑過程中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則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沒有位移,僅沿豎直方向運動。故選B。8.答案:C解析:本實驗是通過提出問題和實驗研究結合起來,再通過邏輯推理而得出的結論,其中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實驗研究和邏輯推理結合起來。故選C。9.答案:C解析:A.物體不受任何力作用時,可能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A錯誤;B.物體做勻速運動,物體可能受到力的作用,但物體所受合外力為 0 ,故 B 錯誤;C.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變運動狀態的原因,當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時,它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故C正確;D.物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如果物體還受到其它力作用,且物體所受合外力為 0 ,則物體的運動狀態不會發生變化,故 $D$ 錯誤。故選C。10.答案:C解析:AB.方案一中用力擊打球筒上端,球筒向下運動,而羽毛球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方案一利用羽毛球的慣性,使其從球筒上端出來,故AB錯誤;C.方案二中球筒下落,敲擊水平面,球筒與水平面碰后速度立即變為0,而羽毛球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向下運動的狀態,方案二利用羽毛球的慣性,使其從球筒下端出來,故C正確;D.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屬性,只由質量決定,與速度無關,故D錯誤。故選C。11.答案:B解析:A.由于慣性,乒乓球在空中飛行。并沒有受到向前的推力。故A錯誤;B.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乒乓球的質量小,慣性小,所以容易被快速抽殺。故B正確;C.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空中飛行的乒乓球,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D.球拍擊球時,不但可以改變乒乓球的運動方向,而且還可以改變乒乓球的速度大小。故D錯誤。故選B。12.答案:BD解析: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與受力情況、運動情況及所處的位置等都無關,故選BD。13.答案:BD解析:A.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可能處于靜止狀態,可能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A錯誤;牛頓第一定律是以可靠實驗為基礎,通過抽象出理想化實驗而得出的結論,故B正確;運動越快的汽車越不容易停下來,是因為汽車質量大,慣性大,故C錯誤;D.手握鎯頭木柄豎直往硬地上猛撞幾下,使原來松動的鄉頭壓緊是利用了物體的慣性,故D正確。故選BD。14.答案:BD解析:A.物體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時,它的運動狀態會發生改變,A錯誤;B.物體受到不為零的合力作用時,它的運動狀態要發生改變,B正確;C.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時,它可能處于靜止狀態,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C錯誤;D.物體的運動方向與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成任意的角度,D正確。故選BD。15.答案:AD解析:A.伽利略設計了圖甲所示的斜面實驗,得出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選項A正確;B.伽利略使用圖乙所示斜面進行實驗,證實了小球沿斜面滾下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且加速度大小由斜面傾角決定,與小球質量無關,選項B錯誤;C.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和雞蛋對石頭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錯誤;D.一手拿著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擊打羽毛球筒的上端,羽毛球筒在力的作用下向下運動,而羽毛球由于慣性而保持靜止,所以羽毛球會從筒的上端出來,故D正確。故選AD。16.答案:(1)A(2)A;B(3)不是解析:17.答案:;勻變速直線;不變解析:在表格中計算出、,如表次數1 4.50 95 9.75 90252 4.00 89 9.43 79213 3.50 84 917 70564 3.00 77 8.77 59295 2.50 71 8.43 5041從表格數據可以得出s與成正比,由由于水流均勻穩定,則量筒中收集的水量V和時間t成正比,所以由此可得滑塊沿斜面向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s與體積V的二次方是成正比,與滑塊的質量無關,所以若保持下滑的距離s不變,僅增大滑塊的質量,水量V將不變。18.答案:見解析解析:第一輛車應該是行駛過程突然剎車的狀態,乘客下半身隨車要停下,而上半身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乘客向前傾倒;第二輛車應該是突然啟動加速的狀態,乘客下半身隨車要加速,而上半身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故乘客向后傾倒。19.答案:牛頓第一定律中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以及“改變這種狀態”,通常是以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為參考系而言的。解析:20.答案:不矛盾。因為自行車運動時受到來自地面的向后的摩擦力、空氣阻力等阻力作用,如果不蹬車,車的速度將減小,運動狀態就要改變。不斷地蹬腳踏板,就是為了克服阻力,從而保證自行車持續運動。解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