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探究樂音的特征第2節第三章 聲的世界(教科版)八年級上01學習目標1.能從日常生活中的直接感受中知道樂音有音調、響度和音色的區別。2.理解音調的高低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3.響度的大小與聲源振動的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4.不同發聲體發出的音色不同。02新課標要求+課標解讀2022課標要求:2.3.1 了解聲音的特性。了解現在技術中聲學的一些應用。知道噪聲的危害及控制方法。課標解讀:從具體內容來看,“了解聲音的特性” 主要圍繞音調、響度、音色三大維度展開。對于音調,學生需知道它由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像鋼尺伸出桌面長度不同振動頻率不同、發出聲音音調有差異的實驗,就是理解這一特性的經典案例,同時要能結合生活中男低音與女高音的聲音區別,將抽象的頻率概念具象化。 響度的學習則聚焦于振幅與距離對聲音強弱的影響,通過輕敲和重敲鼓面,觀察鼓面上紙屑跳動幅度不同、聽到聲音響度不同的實驗,學生可直觀感知振幅的作用,還要明白離聲源越遠響度越小的生活常識,比如遠處的雷聲比近處的輕柔。 音色作為聲音的 “身份標識”,是學生區分不同發聲體的關鍵,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了解音色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等決定,比如能通過聲音辨別不同樂器、不同人的說話聲,這一特性的學習也為后續理解聲音的應用奠定基礎。03激趣導入樂器能發出不同的樂音:笛子的聲音清脆嘹亮,古箏的聲音柔和圓潤,大鼓的聲音渾厚低沉,二胡的聲音如泣如訴,小提琴的聲音純凈甜美……樂音:有規律的、好聽悅耳的聲音叫作樂音。古箏鋼琴03激趣導入在咱們生活周圍有非常多的聲音, 例如:音樂會上有優美動聽的笛子聲、鋼琴聲、二胡聲;清脆的鳥叫聲;噪雜的集市和街道上的聲音;建筑工地上的建筑機械聲;校園中朗朗的讀書聲和老師講課的聲音等等。為什么這么多聲音都有明顯的區別呢?聲音是由聲源的振動產生的,所以樂音的特征需要從聲源的振動情況去探究。【視頻欣賞】04新課教學一、音調 我們接觸的各種聲音,有的聽起來音調高,有的聽起來音調低,聲音為什么會有音調高低的不同,是什么因素決定音調的高低?04新課教學【活動1】 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1)實驗1:先撥動繃緊的細橡皮筋,再撥動繃緊的粗橡皮筋。聽橡皮筋發出聲音的高低,觀察橡皮筋振動的快慢。觀察結果:細橡皮筋振動得較快,音調較 ;粗橡皮筋振動得較慢,音調較 。高低(2)實驗2:利用鋼尺進行探究步驟1:將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使伸出桌邊的部分較長,撥動鋼尺,觀察它的振動情況。步驟2:逐漸縮短鋼尺伸出的長度,重復前面的操作與觀察。步驟3:分析鋼尺振動的快慢與它伸出的長度之間的關系。04新課教學實驗現象:鋼尺伸出越長,振動越 ,聽到的聲音音調越 ;鋼尺伸出越短,振動越 ,聽到的聲音音調越 。慢低快高實驗結論:音調的高低與聲源振動的 有關。振動得越快,則頻率越 ,音調越 ,聽起來聲音 ;振動得越慢,則頻率越 ,音調越 ,聽起來聲音 。快慢高高尖細低低低沉04新課教學聲音的波形 聲音是一種波,用示波器或計算機觀察聲音的波形,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音調與聲源的振動頻率間的關系。結論:低音調的波形比較稀疏,聲音的頻率較低; 高音調的波形比較密集,聲音的頻率較高。【演示實驗】256Hz音叉的波形512Hz音叉的波形音調低,波形稀疏音調高,波形密集04新課教學 在音樂課上,經常會說到音調,從“1”到“7”,再到“i”,音調是逐漸升高的。 人耳利音調高低的感覺主要與頻率有關。音樂中“C、D、E、F、G、A、B、C”,音調是逐步升高的。如圖所示,中央C的頻率是262Hz,而比它高八度的C的頻率是 523Hz。國際上把A音定義為440HZ,叫作國際標準音調,作為各種樂器調準和演奏的基準。262Hz523Hz該兩個音符相差八度04新課教學長笛的空氣柱越長,音調越低;空氣柱越短,音調越高。豎琴的琴弦越長越粗,音調越低;越短越細,音調越高。編鐘的鐘體越大,音調越低;鐘體越小,音調越高。了解一下04新課教學2.如圖所示,把一部手機放入抽氣盤上的玻璃鐘罩內,用另一部手機對它呼叫,我們可以聽到鐘罩內手機發出的鈴聲,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越來越 ,最后幾乎聽不見,然后逐漸充入空氣,隨著空氣越來越多,聽到的聲音越來越 。結論:聲音在 中無法傳播,聲的傳播需要 。小大真空介質04新課教學活動3 探究固體能否傳聲步驟1:背對同桌,將一只耳朵貼在桌面上,另一只耳朵用手捂住;步驟2:同桌用手指甲輕刮桌子,不要讓附近的同學聽到聲音。你聽到同桌刮桌子的聲音嗎?結論:聲音能在 中傳播。固體4.把一根長管的一頭插入水中,另一頭放到耳邊,就能聽到遠處船只航行的聲音。結論:聲音能在 中傳播。液體04新課教學二、響度1.定義:物理學中,聽覺上感到的聲音強弱程度叫作響度。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演示實驗】振動幅度小響度小振動幅度大響度大結論:鼓面振動幅度越大,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大。04新課教學【活動3】 探究決定響度的因素步驟1:用細線把乒乓球吊起來,使乒乓球靜止在豎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個叉股接觸。輕敲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步驟2 :重敲音叉,使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步驟3 :比較音叉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時,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有什么不同。大有大小實驗結論:越用力敲打,物體振動幅度越 ,響度與振幅 關,振幅越大響度越 ,振幅越小響度越 。04新課教學2.振幅: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做振幅。04新課教學3.用波形圖表示響度的大小當我們用力敲音叉時,音叉振動的幅度大,聲音就強,這表明響度是與聲源振動的幅度相關的。振動幅度大,響度就大;振動幅度小,響度就小。【演示實驗】響度大響度小聲音圖像振幅大聲音的響度較大聲音圖像振幅小聲音的響度較小04新課教學響度還跟人與聲源的距離有關。聲音的能量從發聲體向四面八方傳播,越到遠處能量越分散,所以人們距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小。【視頻欣賞】欣賞視頻注意聲音響度大小的變化?響度大響度小距離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響度越小。04新課教學三、音色聽音樂辨樂器以下《小星星》兩個片段,你能判斷分別是由哪件樂器演奏的嗎?04新課教學1.定義: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即便音調和響度相同,而由于其材料和形狀的不同,會構成自己特有的聲音特色,叫作音色,音色也叫音品。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周筆暢鄧紫棋陳雪凝聽聲識人04新課教學2.不同樂器聲音的波形圖如圖分別是吉他、鋼琴與薩克斯發出的C調1(do)的聲音的圖像,比較它們的圖像有什么相似和不同。從波形可知:三者的波形整體上疏密程度相同,即音調相同,振幅也相同,即響度相同,但波的形狀不相同,即音色不同。吉他鋼琴薩克森【視頻欣賞】04新課教學1.(2024·南充)“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這描寫的是琵琶的聲音,從詩文中可以看出琵琶聲是由琴弦 產生,轉軸可以改變琴弦的松緊度,進而改變聲音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振動音調2.(2023·欽州欽南區期末)如圖所示,醫生通過聽診器來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況,聽診器運用的物理原理是( )A.由空氣傳播變為固體傳播,使響度變大B.增大振幅,從而增大響度C.減少聲音的分散,從而增大響度D.縮短人耳與發聲體之間的距離,使響度更大C04新課教學3.將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重做上面的實驗,用力重擊音叉,使音叉發出響度更強的聲音,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實驗表明:當音叉越響時,乒乓球被彈得越____(選填“遠”或“近”),說明響度與 的關系, 越大,響度越大; 越小,響度越小,這是物理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 。遠振幅振幅振幅轉換法05課堂小結聲音的特性音調音調:聲音的高低頻率: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響度音色人的聽覺頻率范圍:20Hz~20000Hz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響度:聲音的強弱振幅:物體振動的幅度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聲音的品質與特色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