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廣西南寧市第三中學中考6月質量評估歷史試題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選擇題
1.1986年,房山琉璃河遺址出土的西周克查青銅器,其內壁和器蓋上都有銘文,大意為“周王為表彰召公的功績,封其子克為燕侯,管理燕地的部族。”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
2.《后漢書》記載蔡倫“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與此記載相關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紙術 B.活字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
3.學會歸納歷史發展階段特征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對下列年代尺所示時期階段特征解讀最全面、最準確的是( )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4.南宋時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當時東南地區的賦稅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這表明南宋( )
A.文學繁榮昌盛 B.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C.科技領先世界 D.海上絲綢之路發達
5.治理邊疆是清朝統治者的重大治國策略。清朝前期,為加強對西北邊疆的管理,乾隆帝設置了( )
A.西域都護 B.澎湖巡檢司 C.宣政院 D.伊犁將軍
6.漫畫是對歷史生動的反映,下圖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7.在廣西興安建有一座湘江戰役紀念碑,在貴州仁懷的茅臺鎮建有一座四渡赤水紀念塔,在四川甘孜建有一座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在甘肅會寧建有一座會師塔。它們的修建是為了紀念( )
A.北伐勝利進軍 B.井岡山會師 C.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D.人民解放戰爭
8.據統計,三大戰役時,支前民工高達880余萬人次,出動大小車輛141萬輛,擔架36萬余副,糧食4.25億公斤。支前民工冒著槍林彈雨,將糧食和武器彈藥運送至戰斗的第一線。由此可知,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是( )
A.解放軍戰略戰術的靈活多變 B.國民黨軍隊腐敗士氣低落
C.人民群眾積極支援解放戰爭 D.解放軍開始進行戰略反攻
9.2024年11月28日,我國空軍運—20專機將43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接回祖國。中國人民志愿軍用身軀鑄就的精神是( )
A.抗美援朝精神 B.偉大建黨精神 C.井岡山精神 D.鐵人精神
10.《鄧小平文選》中指出:“用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總要各方都能接受,香港問題就要中國和英國,加上香港居民都能接受。”“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是(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求同存異”方針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一國兩制”構想
11.在非洲沙漠中屹立數千年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孕育了該文明的河流是( )
A.尼羅河 B.底格里斯河 C.幼發拉底河 D.印度河
12.1489年英國一名叫“約翰”的人賬本記錄道:“租用河畔草場20英畝,年付租金30英鎊”“雇12名自由民收割,支付日薪4便士”。據此判斷,約翰的身份可能是( )
A.莊園領主 B.城市市民 C.租地農場主 D.手工工場主
13.對哥倫布抵達美洲,歐洲人稱之為“發現美洲”和“地理大發現”,印第安人稱之為“歐洲人侵略的開端”,梵蒂岡人稱之為“向美洲開始傳播福音”,對這一現象認識正確的是( )
A.上述評價都采用了一分為二的方法 B.上述不同評價均缺乏史料實證
C.同一事件會因立場不同有不同解釋 D.對重要人物的評價應正面評價
14.下圖為英國倫敦市地域的擴展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倫敦市的范圍。該圖可以佐證( )
A.光榮革命的意義 B.工業革命的影響 C.現代戰爭的殘酷 D.城市規劃的完善
15.恩格斯在評價法國19世紀一套名為“人間喜劇”的小說集時說:“他給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變遷史”。這套小說集的作者是( )
A.但丁 B.莎士比亞 C.巴爾扎克 D.列夫·托爾斯泰
16.這一體系因無法消除列強之間的根本利益沖突,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20年危機”或“20年休戰”期間逐漸崩解,最終走向一場新的、更大的世界戰爭。“這一體系”是( )
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B.雅爾塔體系 C.世界多極化 D.兩極格局
17.進入21世紀后,人工智能領域不斷出現技術突破,中外信息科技企業掀起研發熱潮,開啟了全球“AI大模型競賽”。這反映出當代世界( )
A.文化多樣性特征日益明顯 B.社會信息化水平飛速發展
C.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強 D.霸權主義和地區沖突加劇
18.歷史事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選項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18世紀末19世紀初,玻利瓦爾率軍反抗西班牙殖民者
B.1839年,林則徐在廣東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收繳的鴉片
C.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號召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
D.1947年,杜魯門發表國會演說,標志著冷戰的開始
二、綜合題
19.民生是關系社會穩定與發展的大問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唐太宗曾對群臣說:“君依于國,國依于民。刻(壓榨)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即位初年他自覺尊奉儒家節儉美德,削減大型公共工程,減輕民眾的勞役負擔和賦稅,使他大得民心。
——摘編自【英】崔瑞德《劍橋中國隋唐史》
(1)根據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國思想及與此相關的治國措施。
材料二 面對龐大的失業大軍,胡佛總統強調要由私人慈善機構提供基本物資等直接救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反對聯邦政府救濟,但收效甚微。羅斯福新政開始后,聯邦政府第一次大規模承擔了救濟失業者的工作,積極創辦一系列公共工程,以工代賑。
——摘編自萬雪梅《羅斯福新政如何解決失業問題》
(2)根據材料二,概括羅斯福新政前后,美國實施失業救濟的主體及方式有何不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羅斯福政府采取相關措施的作用。
材料三 鄉村振興是關乎億萬農民福祉的民生工程,下表是廣西為推動鄉村振興采取的部分措施。
方面 措施
組織振興 2020年南寧、柳州等地試點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2021年全區推廣。
生態振興 政府啟動“千萬工程”,通過打造千個人居環境示范村形成典型經驗,再推廣至全區。
產業振興 農業農村廳搭建“廣西農業云”平臺,為農業發展提供智能監測、種植指導和產銷對接。
文化振興 文旅廳搭建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利用數字技術保存、管理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人才振興 政府啟動“歸雁”計劃,吸引人才返鄉創業。
——摘編自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等
(3)根據材料三,概括廣西鄉村振興措施的特點。
(4)請你談談上述解決民生問題的做法給我們的啟示。
20.2025年是電影藝術誕生130周年。某班開展項目化學習,邀請你一起探究“光影世界”。
【光影·源流初現】
材料一 早期中外電影的里程碑
電影 簡介
《火車進站》(1895年) 用黑白無聲膠片、50秒的時長記錄了火車駛入車站的現實場景。是法國第一部無劇本、無表演的紀實影片,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電影。
《定軍山》(1905年) 運用黑白無聲電影技術,記錄了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的舞臺表演過程,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時長約30分鐘。
《浮華世界》(1935年) 根據英國小說加工創作,講述出身低微的貝基攀附貴族卻引發悲劇的故事。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有聲電影,時長94分鐘。
(1)根據材料一,指出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誕生地,并概括早期電影發展變化的趨勢。
【光影·歷史記憶】
材料二 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歷史題材影視作品
《頓巴斯交響曲》(1931年) ②《生產與戰斗結合起來》(1942年) ③《紅色威脅》(1949年) ④《無窮的潛力》(1954年)
展現了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蘇聯許多重工業生產和工業化的產品受到慶祝等建設場面。 講述1941年中共中央號召根據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墾南泥灣的行動。 是好萊塢政治宣傳電影,通過虛構情節展現蘇聯對美國的意識形態威脅。 講述我國東北某鋼廠工人通過技術改造,突破蘇聯專家設定的生產指標。
(2)仿照以下示例,從材料二中任選一部影視作品(示例除外)進行介紹。
【示例】選擇:電影③。
介紹:該片以冷戰初期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為背景,反映了當時美國與蘇聯意識形態對立的時代特征.是美國為宣傳冷戰政策而拍攝的。
【光影·文化新程】
材料三 《哪吒2》匯聚了138家動畫工作室的共同努力,用現代的價值觀重新詮釋了中國民間傳說中叛逆少年的故事,采用自主研發的“動態水墨渲染引擎”“粒子系統算法庫”,展現了中國電影工業和文化軟實力的成熟。該片陸續登陸澳大利亞、北美等院線,向全球觀眾展現中國神話的獨特魅力。
——摘編自新華網
近五年全球年度票房冠軍榜(截至2025年5月)
電影名稱 上映年份 制片地 全球票房(人民幣/億元)
《蜘蛛俠:英雄無歸》 2021 美國 141.60
《阿凡達:水之道》 2022 美國 168.25
《芭比》 2023 美國 104.93
《頭腦特工隊》 2024 美國 123.19
《哪吒2》 2025 中國 158.70
(3)根據材料三,概括《哪吒2》目前在全球電影產業發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并參考《哪吒2》的成功經驗,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提出兩條發展性建議。
21.唯物史觀是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觀和方法論。某班開展了運用唯物史觀研究歷史的專題活動,請你一起完成。
【活動一】某同學圍繞“人類社會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視角搜集了以下素材:
①農民簽訂“大包干”生死狀 ②瓦特改良蒸汽機 ③羅馬共和國頒布《十二銅表法》④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⑤西歐莊園普遍流行
(1)人類社會分為五大形態。結合所學知識,請按社會形態標準對以上素材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或現象進行分類。(要求:填寫序號即可,多寫少寫不給分)
原始社會:④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低級階段):
【活動二】從唯物史觀的其它視角下看待歷史
視角 解析
階級斗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階級斗爭是解決對立階級之間矛盾的基本手段,如被壓迫階級通過革命推翻舊制度,建立新社會形態,由此推動社會向更高階段發展。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生產力是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包括生產工具和勞動者等要素。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生產組織形式、經濟制度等。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一定時段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的反映。
——摘編自蕭前等主蝙《歷史唯物主義原理》
(2)請你從以上材料中任選一個視角,結合所學知識,撰寫一篇200字左下的歷史小短文。(要求:自擬標題,觀點明確,至少選取兩個史實,史論結合,邏輯清晰,有總結提升。)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B D C C C A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C B C A B D
19.(1)
治國思想:以民為本(或民本思想)。
治國措施:輕徭薄賦、提倡節儉、減輕勞役負擔。
(2)
主體不同:新政前由私人慈善機構主導,新政后由聯邦政府主導。
方式不同:新政前是直接救濟,新政后是以工代賑。
作用:美國經濟緩慢復蘇,工業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開創了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
(3)
特點:多領域協同推進(組織、生態、產業、文化、人才全面振興);試點先行,逐步推廣;運用科技手段(如數字技術);注重吸引人才。
(4)
啟示:民生問題需政府主導,多措并舉;以民為本,因地制宜;注重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20.(1)誕生地:法國
趨勢:由無聲到有聲;由黑白色到彩色
(2)選擇②。
介紹:該片以抗日戰爭時期敵后抗日根據地遭到日、偽軍的封鎖,展開自救為背景,講述了中共中央號召根據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墾南泥灣的行動,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帶領根據地軍民為了打破日、偽軍的封鎖,不畏艱難,積極抗戰的精神面貌。
(3)成就:自主研發先進技術;票房較領先;
建議:加強新技術研發;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等
21.(1) 奴隸社會:③ 封建社會:⑤ 資本主義社會:② 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低級階段):①
(2)
標題:生產力進步推動社會變革。
史實:瓦特改良蒸汽機、鐵器牛耕的普及
論述:工業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機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推動資本主義制度在全球確立。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普及,私田開墾增多,促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可見,生產力的革新直接引發生產關系調整,推動社會形態演進,印證了唯物史觀的核心觀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