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南寧市武鳴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一次會議有如下內容:“定都北平,改稱北平為北京……爭辯數小時,幸有周恩來做主持,能控制,逐案通過……”材料所述會議( )A.體現民主協商原則 B.保障人民代表權利C.做出土地改革決定 D.完成統一全國任務2.某學者稱:“在中國的土地上已經根本改變了舊中國由于帝國主義列強的互相爭奪,由于各個軍閥、官僚集團的互相爭奪,由于國家內部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由于落后的封建經濟而產生的四分五裂的狀態?!痹搶W者所認識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是( )A.民族獨立 B.人民解放 C.國家統一 D.政治民主3.1950年11月,中國政府根據“鄰境戰爭,國內被炸”的情況,決定1951年財經工作的方針是“國防第一、穩定市場第二、其他第三”。1952年6月,中國政府確定編制1952年財政預算要以建設為第一位,軍事為第二位,行政為第三位。以上決策變化的主要依據是( )A.人民群眾的支持程度 B.土地改革的推進情況C.國際環境的日益改善 D.抗美援朝的形勢變化4.“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并爭取光榮的勝利。”該材料中的戰爭總司令是( )A.林彪 B.彭德懷 C.邱少云 D.黃繼光5.土地改革后,某地農民晝夜不停地拉土墊地,把一千多畝鹽堿地變成了良田,這一現象充分說明( )A.土地改革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B.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C.土地改革鞏固了人民政權 D.全國大部分地區完成了土地改革6.下圖是“一五”計劃時期各部門投資比例示意圖。這表明我國當時( )A.各行業建設投資均衡 B.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C.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 D.形成完備的工業體系7.從1953年7月到1954年5月,我國進行了全國范圍的基層人大代表選舉。據統計,全國登記選民總數為3.2381億,占18周歲以上人口總數的97.18%,投票率為85.88%,此次選舉共選出近570萬名基層人大代表。以下對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 )A.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 B.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公平原則C.反映了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特點 D.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8.同仁堂合營后,解放了生產力,經過短短幾年的努力,企業面貌大改觀。生產設備、廠房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初步改變了手工作坊的生產方式。材料反映的是( )A.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 B.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C.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國有企業改革擴大企業自主權9.建隊70年,大慶1205鉆井隊創造了4項世界紀錄、15項全國紀錄,為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和大慶油田有關的時代精神是( )A.長征精神 B.“兩彈一星”精神 C.鐵人精神 D.雷鋒精神10.國家統計局編寫的《新中國五十年》中記載:“ 1976 年同 1966 年相比,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糧食 產量僅增長9.7%,年平均增長不足 1%。工業增加值平均只增長 7.6%。 ”材料反映了( )A.“大躍進 ”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影響B.農輕重比例嚴重失調C.“文革 ”阻礙了我國經濟的正常發展D.國家發展受到的影響很小11.“正是這場輿論戰,突破了撥亂反正的禁區,推動了1979年后全國范圍的平反和解決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的進程?!薄斑@場輿論戰”討論的問題是( )A.檢驗真理的標準 B.計劃與市場關系C.民主與法制關系 D.革命與改革抉擇12.吳曉波在《激蕩三十年》中寫道:“在中國現代史上,1978年是一個十分微妙和關鍵的年代……中國的發展主軸已經向經濟成長轉移?!边@一論斷基于此時中國( )A.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B.將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C.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開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13.下圖為1990年上海第一家鄉鎮股份制企業———上海申華電工聯合公司增發的股票。該股票可以佐證當時中國( )A.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C.對外開放領域逐步擴大 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探索14.在中國社科院公布的2014年度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深圳首次超越香港位列第一。深圳的崛起得益于( )A.1984年中國開放14個沿海城市 B.1985年中國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C.1980年中國設立經濟特區 D.1992年開放沿江城市15.一位學者說:1980年中國打開了第一扇窗,開啟了融入世界的進程,最鮮明的特點是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材料描述的是我國( )A.農村生產力的解放 B.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C.城市改革全面展開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16.20世紀90年代初,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堅定了人們對于馬克思主ス的政治信物和對改革開放的信心,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這指的是( )A.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 B.兩個凡是的方針C.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 D.鄧小平南方談話17.以下資料摘自2023年3月16日04版的《人民日報》。資料的內容說明中國共產黨( )黨的二十大作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大部署 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強調“要著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工作”A.發展經濟 B.重視民生 C.關注環境 D.深化改革18.先進的思想始終引領著我們前進的步伐。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點是( )A.堅持改革命開放 B.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C.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國情出發 D.形成于新民主義革命時期二、綜合題19.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對新中國的優秀藝術作品進行了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任務一:一組同學將收集到的新中國成立后出現的優秀藝術作品進行布展。①《上甘嶺》 ②《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③《秀美人生》該片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愿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這篇長篇通訊,發表于1966年2月7日的《人民日報》。文章詳細記錄了焦裕祿在蘭考縣的工作經歷,特別是他與“三害”斗爭的感人事跡,以及他帶病堅持工作的無私奉獻精神。 該片講述了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 的黃文秀同志,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優越生活和 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 市,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青春之歌。④《春天的故事》 ⑤《開國大典》“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春暉啊暖透了大江兩岸。啊中國,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 該片講述中國共產黨在三大戰役勝利后,為迎接新中國的成立,積極進行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的準備,籌備開國大典。10月1日下午3點,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請把這些作品進行歸類(只填序號)電影作品音樂作品文學作品(2)請按時間順序對這些藝術作品所講述的故事(事件)進行排序,在空格處填寫正確的序號。任務二:第二組同學探究以上優秀藝術作品所講述的故事(事件)的時代背景及其作用,并制作 了以下表格。作品 時代背景 作用① 中國人民進行抗美援朝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 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 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②③④⑤(3)請你仿照示例,從作品②③④⑤中任選兩部作品寫出其時代背景,再任選兩部作品寫出其作用。20.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艱苦奮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八年級(2)班同學整理了有關資料,請你參與研討。材料 同學們找到了一組圖片,并進行展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 開 小崗村 18 戶農民簽訂的 包干到戶生產契約書 確立“兩個一百年”的奮 斗目標 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1)請為這個展覽擬一個主題。(2)“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為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黨進行了不懈地奮斗。同學們對此開展了探究,準備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成果。請從下面的關鍵詞中任選三個,以《為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而奮斗》為題,寫一篇 150 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三、材料題21.做好對外貿易工作意義重大。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封鎖禁運。正是在對蘇 新國家(指蘇聯及東歐國家)貿易優先的原則下,中國積極發展同蘇聯等國的 貿易關系,蘇聯等國也向中國供應了大量物資??梢哉f,向蘇新國家傾斜的外 貿政策傾向對于當時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封鎖禁運、恢復和發展國民 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合理而正確的必然選擇。 年份 對資本主義國家 貿易出口1950 3.76 億美元1951 2.72 億美元1952 2.45 億美元——選編自歐陽湘、石慧《20 世紀 50 年代中國外貿格局的調適——以發展對資貿易政策為中心的歷史考察》(1)根據材料一回答20 世紀 50 年代中國外貿政策的特點,并分析其原因及影響。材料二 建國之初我國的出口商品結構以農副產品為主,約占出口總額的70%。改革開放以來……第一階段……隨著我國工業生產的發展,在出口商品構成中工業制成品的比重不斷上升,實現了由主要出口初級產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的歷史性轉變?!诙A段,在工業制成品出口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機電產品出口迅速增長,2000年提高到42.3%。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對外貿易發展步入歷史新階段?!瓩C電產品出口在總出口中的比重,2010年達到59.2%出口額,連續16年超過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成為我國最大的出口商品類別。高新技術產品(與機電產品分類有交叉)占出口總額的比重,2010年進一步提高到31.2%。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在我國出口貿易中的主導地位日益顯著。——選編自劉旭《對外貿易發展戰略與對策》(2)根據材料二概括從新中國成立到2010年我國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材料三 1950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僅為11.3億美元,1973年突破百億美元,1978年為206.4億美元。1988年突破了千億美元,之后貿易總額增長不斷加快。特別是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隨著我國參與國際經濟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對外貿易增長迅速,連上新臺階,這一階段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最快的時期。2001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突破5000億美元,2004年突破1萬億美元,2007年又一舉突破2萬億美元。——《新中國 60 周年: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3)根據材料三概括1978-2007 年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材料四 進出口貿易對經濟的貢獻不斷提高。1978年,進出口貿易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7% ,2008 年達到 59.8% ,提高了 50.1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的貢獻率由1978 年的-5.4%提高到2007 年的 19.7%。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極大地緩解了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外 匯資金,使我國從一個外匯極度緊缺的國家躍升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978 年,我國外匯儲備僅有 1.67 億美元,……2008 年達到19460 億美元,為我國經濟建設積累了寶貴資金。進出口貿易成為我國稅收的重要來源,增加了國家財力,2008 年我國關稅和進口環節稅9161 億元,占全部稅收 收入的 16.9%。此外,通過穩步進口能源、資源性產品有效地緩解了國內資源供應瓶頸,通過不斷擴大高新技術產品進口促進了國內技術進步,對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新中國 60 周年: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4)根據材料四分析我國發展對外貿易的意義。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B A C D B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B D C B D B C19.(1)電影作品:①③⑤;音樂作品:④;文學作品:②(2)三個空格依次填入⑤②③(3)作品 時代背景 作用② 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③ 全國人民進行脫貧攻堅工作 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突出貢獻。④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 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開辟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20.(1)主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示例】題目:為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而奮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實行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農民成為了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土地改革后,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引導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到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總之,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的政策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21.(1)特點:對蘇新國家貿易優先(外貿政策向蘇新國家傾斜)原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封鎖禁運;影響:有利于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封鎖禁運;利于接受蘇聯和東歐國家的援助;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對資本主義國家貿易出口不斷減少。(2)變化:先后經歷了從以初級產品為主到以工業制成品為主,以輕紡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到以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的轉變。(3)特點:增長速度快。原因:實行改革開放,經濟實力增強;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參與國際經濟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為新世紀新階段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意義:進出口貿易對經濟的貢獻不斷提高。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使我國躍升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為我國經濟建設積累了寶貴資金。進出口貿易成為我國稅收的重要來源,增加了國家財力。通過穩步進口能源、資源性產品有效地緩解了國內資源供應瓶頸。通過不斷擴大高新技術產品進口促進了國內技術進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