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蚌埠市2026屆高三調研性監測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6910111213141516答案ABCADBBACDBCCDA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其中17題25分,其中18題15分,19題12分,共52分)17.(1)特點:注重道德啟蒙:種類豐富:受學者重視。(4分,任答2點)》背景:政府重視文治;程朱理學發展;印刷術的進步;科舉制不斷完善。(6分,任答3點)(2)趨勢:出版制度從零散譯介到規范出版:童書選擇與民族命運深度綁定;引進童書來源趨向多元化:內容由趣味故事漸變為思想啟蒙導向。(6分,任答3點)】(3)成就:數量大幅度增長:內容豐富多元:出版產業國際化。(4分,任答2點)意義:豐富了少兒文化;利于兒童價值觀的養成;推動圖書出版業的發展。(5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18.(1)特點:以門羅主義為基礎:階段性明顯;意識形態色彩濃厚。(4分,任答2點)原因:歐洲國家與美國對拉美地區的爭奪;國際環境的影響;美國實力的變化;拉美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6分,任答3點)(2)影響:阻礙拉美獨立發展:加劇國際局勢緊張:助長霸權主義。(5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19.參考示例(12分)論題:政治制度是一個有機體,隨著經濟基礎與社會結構的變遷呈現動態演進特征。閘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統治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漢末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基于士族門閥控斷的九品中正制成為維系政權的重要制度。這種以門第為核心的選官體系,與當時莊園經濟主導、豪強割據的社會結構相適應。但隨著隋唐大一統王朝建立,均田制推行瓦解了土族經濟基礎,寒門庶族地主勢力上升。為適應這一變化,隋煬帝創立進士科,科舉制度的推行打破了世族門閥對官職的垡斷,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促進了社會的流動,使政治制度更具活力。宋朝進一步改革科舉,實行糊名、謄錄制度,確保考試公平,科舉制不斷完善。至明清時期,君主專制走向頂峰,禁錮思想,科舉制逐步走向僵化。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度,宣告其終結。綜上,中國古代選官制度呈現動態演進特征,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蚌埠市高三年級歷史參考答案第1頁(共1頁)姓名座位號(在此卷上答題無效)蚌埠市2026屆高三調研性監測歷史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務必擦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考古學家對仰韶文化不同時期的遺址做過系統統計:早期代表半坡遺址中農、漁、獵、伐木工具比例接近,衣著材料多用獸皮,彩陶紋飾以寫實魚紋為主;中期代表廟底溝遺址中農業工具占比顯著提高,衣著材料則多用植物纖維,彩陶常見回旋花瓣紋。據此可知,當時A.農業技術進步推動社會分工擴大B.長江流域多元一體文化格局形成C.彩陶紋飾差異源于圖騰崇拜不同D.私有制的確立促使階級分化加劇2.表!漢唐時期關于地方律令制定的部分記載出處內容《漢書·刑法志》(漢初)那縣毋得擅為律令縣道官有請而當為律令者,各請屬所二千石官,二千石官《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上相國、御史,相國、御史案致,當請,請之,毋得徑請諸郡國凡有立條制、改律令者,必先申尚書省,由八座參議《唐六典》可否,然后奏聞表1記述集中反映了A.家國同構模式的變革B.行政運行規范化趨勢C.基層管理方式多樣化D.地方立法權逐漸增強蚌埠市高三年級歷史試卷第1頁(共6頁)3.考古工作者在洛陽發現景龍三年(709年)遷葬的唐定遠將軍安菩及其夫人的合葬基。墓志稱安菩“其先,安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地區)大首領,率部歸唐,授定遠將軍”。墓中出土文物百余件,包括一枚東羅馬的金幣。這可用以佐證,唐代A.絲綢之路的全面繁榮B.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C.開放兼容的社會風氣D.華夷共祖敘事成為共識4.朱熹在《勸農文》中指出,宋代社會“佃戶既賴田主給佃生借以養活家口,田主亦藉佃客耕田納租以供贍家計,二者相須方能生存。今仰人戶遞相告誡,佃戶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擾虐佃戶”。這可以說明宋代A.主客戶間關系更加緊密B.賦稅標準以人丁為主C.階層流動契合社會發展D.土地所有權轉換加速5.清康熙初,有官員奏言:“部院臣工大率緘默瞻顧,外托老成慎重之名,內懷持祿養身之念…廉靜者斥為矯激,端方者詆為迂腐。間有讀書窮理之士,則群指為道學,誹笑詆排,欲禁錮其終身而后已。”此類現象根源于A.吏治腐敗嚴重B.陽明心學盛行C.軍機處的設立D.君主專制強化6.1906年5月,清廷奏準頒行《破產律》規定:破產案不再牽扯商人的兄弟伯侄和妻子擁有的以及代人經營的財產,而且在償還各債前,要給破產商人留下“贍家之費,約敷二年用度”。這一規定A.延續了重義輕利的傳統B.利于工商業管理近代化C.突破了中體西用的限制D.推動晚清經濟全面發展7.圖1是1920年5月1日《新青年》雜志第七卷第六號的部分目錄:十十十十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四三上海勞動狀況北京勞動狀況長沙勞動狀況唐山勞動狀況南京勞動狀況巴黎華工會香港罷工記略上海厚生英國勞動組合及其最近的趨勢日本近代勞動組織及運動美國勞動運動及組織勞動者底覺悟勞動問題是些什么九年巴黎五五一運動史內廠湖南女工問題容運動這說明,當時中國先進知識分子A.聯合工農反抗北洋軍閥B.運用馬克思主義看待社會問題C.組建政黨領導工人斗爭D.發動工人階級參與國民革命運動蚌埠市高三年級歷史試卷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三歷史答案.pdf 高三歷史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