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南通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地理試題一、單選題南通某校地理興趣小組研究當地晝長的變化,發現某日與兩個半月前的另一天日出日落時刻相同。如圖為“某日當地日出日落時刻圖(北京時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與該日當地日出時分地球光照圖最接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該日,當地日出與M時刻的地表物影朝向分別為( )A.西北 東北 B.西南 東南 C.西北 東南 D.西南 東北3.該日應在( )A.4月初 B.5月初 C.7月底 D.8月底地層是記錄地球地質演化史的“書頁”。圖1為“河北某地出露的27億年前褶皺構造照片”,該地層巖石為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片麻巖。圖2為“地質循環示意圖(圖中①~④代表巖漿和三大類巖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該地層巖石類型對應圖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5.該地層巖石的特點是( )A.具有流紋結構 B.層理構造清晰C.內部氣孔密集 D.巖性堅硬抗蝕6.該處地層揭示27億年前當地發生了強烈的( )A.火山噴發 B.地殼運動 C.氣候變化 D.侵蝕作用海陸風是指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的具有日變化周期的局地風。圖1為“海南島位置和地形圖”,圖2為“海南島某地2020年7月海陸風日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該地最可能是( )A.臨高 B.東方 C.三亞 D.萬寧8.該地由陸風向海風轉換的時段大約在北京時間( )A.7:00-9:00 B.11:00-13:00 C.15:00-17:00 D.19:00-21:009.該地風速在北京時間15:00左右達一天中最大值,主要因此時( )A.海陸間溫差最大 B.地表摩擦力最小C.地轉偏向力最大 D.夏季風勢力最弱如圖為“北京時間2025年5月8日14時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天氣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0.該日影響我國各地的主要天氣系統是( )A.西北地區-氣旋 B.華北地區-暖鋒C.東北地區-反氣旋 D.南方地區-鋒面氣旋11.此時,符合“天氣轉晴,風力減弱”天氣特征的城市可能是( )A.長春 B.太原 C.重慶 D.杭州12.該日,中央氣象臺發布的災害預警是( )A.山東暴雨 B.寧夏大風 C.北京高溫 D.江蘇寒潮當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域表層水溫距平差值大于0.5℃且持續三個月以上,出現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現象。如圖為“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域表層水溫距平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2024年以來,拉尼娜現象發生的時間段是( )A.2024.1-2024.4 B.2024.1-2024.7 C.2024.12-2025.2 D.2024.7-2025.214.與常年相比,2024年上半年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域( )A.蒸發量較小 B.降水量較小 C.漁獲量增多 D.潛熱輸送多15.我國受厄爾尼諾或拉尼娜事件影響最大的行業是( )A.航空航天 B.農業生產 C.鐵路交通 D.金融服務如圖為“某小鎮平面形態演變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6.影響該小鎮空間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氣候 D.土壤17.該小鎮平面形態演變的驅動因子主要是( )A.人口流動 B.土地價格 C.交通建設 D.生態保護荔枝是熱帶水果,極不耐儲藏。我國荔枝主產區形成了梯次上市的格局。2018年海南引種“科技一號”良種,將荔枝成熟期提早至2月下旬。如圖為“我國荔枝主產區及上市時間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海南荔枝上市最早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熱量充足 B.降水豐沛 C.光照充分 D.溫差較大19.與浙江相比,四川能成為荔枝主產區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地勢 D.盛行風向20.海南引種特早熟荔枝新品種的主要目的是( )A.規避臺風影響 B.擴大銷售范圍 C.拓展種植區域 D.實現錯峰上市2025年“五一”出行高峰期間,某“移動充電航母”項目投入使用,該移動充電車一次攜帶3600度電,能充分滿足100臺新能源汽車的補能需求,可支持8車同時充電,充電速度相比普通充電樁提升一倍。如圖為“‘移動充電航母’充電場景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移動充電航母”投入使用主要考慮的是( )A.市場需求 B.充電成本 C.安全性能 D.綠色環保22.該“移動充電航母”最有可能率先應用于( )A.商業綜合體 B.高速服務區 C.城市體育館 D.高級住宅區二、綜合題2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西亞地區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區之一。圖1為“西亞位置和地形圖”,圖2為“德黑蘭和巴格達兩地多年平均氣溫和降水資料統計圖”。(1)簡述德黑蘭和巴格達兩地氣候特征的共同點。(2)從大氣環流角度,簡析兩地降水共性特征的形成原因。(3)與德黑蘭相比,從緯度位置和下墊面的角度說明巴格達夏季氣溫較高的原因。2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淮河是我國中東部重要河流,多年平均徑流量282億立方米,輸沙量997萬噸。珠江是我國南方最大河流,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匯聚而成,多年平均徑流量3138億立方米,輸沙量6980萬噸。歷史時期,兩條河流洪災頻發。近年來,我國江河治理成效顯著,洪災發生頻率明顯下降。材料二:如圖為“淮河與珠江水系分布示意圖”。(1)指出淮河的主要補給類型。(2)簡述珠江較淮河水文特征的差異。(3)從水系特征角度分析珠江洪災頻發的原因。(4)從工程措施的角度,列舉防治兩河洪澇災害的共同舉措。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地處云貴高原的某地質公園,在地質歷史時期經歷了多次地殼抬升,褶皺、斷層發育,形成眾多峽谷;公園內海拔最高達1900m,最低為760m。為開發旅游資源,當地政府部門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材料二:圖1為“該地質公園內某河流分布示意圖”,圖2為“該河M支流峽谷地貌景觀手繪圖”。(1)據圖1分別描述該河干、支流分布與褶皺構造的關系。(2)與甲處相比,簡述乙處河谷地貌特征的差異。(3)分析地殼運動對M河峽谷形成和演化的影響。(4)簡析該區域地質地貌對公路建設的制約作用。參考答案1.A 2.D 3.C4.C 5.D 6.B7.A 8.B 9.A10.D 11.C 12.B13.C 14.D 15.B16.A 17.C18.A 19.C 20.D21.A 22.B23.(1)氣溫:夏季高溫;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年降水量少;降水集中在冬季。(2)受副熱帶高壓帶影響,盛行下沉氣流;海洋水汽到達少;冬季盛行西風帶來少量水汽。(3)巴格達緯度較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海拔較低;周圍是沙,地表比熱容小,夏季升溫幅度大。24.(1)淮河位于中國東部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且季節變化顯著,其主要補給類型為雨水補給;冬季氣溫較低,部分區域可能有少量積雪融水補給。(2)珠江徑流量遠大于淮河;珠江汛期長,淮河汛期較短;珠江含沙量低,淮河含沙量高;珠江無結冰期,淮河冬季可能短暫結冰。(3)支流眾多,匯水速度快;流域面積廣,地形復雜,上游洪水易快速下泄,下游排水不暢;河道彎曲,泄洪能力弱,加劇洪水滯留風險;珠江三角洲諸河交匯,水量集中,易形成區域性洪澇。(4)通過水庫攔蓄洪水;加高加固河堤,增強防洪能力;拓寬、加深河道,提升行洪能力;利用湖泊、洼地分洪;完善排水管網、建設地下蓄水池等。25.(1)干流沿向斜槽部發育;支流由背(向)斜翼部流向向斜槽部。(2)窄;深;剖面呈“V”形;無河流階地發育。(3)水平擠壓形成褶皺,地表徑流向向斜槽部匯聚:地殼運動形成斷裂:河流沿斷裂帶發育,形成河谷:地殼多次抬升,流水下蝕,河谷加深演化成峽谷。(4)地形崎嶇;地質構造復雜;滑坡、泥石流多發;建設、維護成本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