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9章 壓強液體的壓強第2節01知道液體壓強的產生原因及特點02理解液體壓強公式,并能夠運用液體壓強公式進行計算03知道連通器的特點04了解生活、生產中形形色色的連通器觀察并思考在裝有水的塑料袋周圍用牙簽扎幾個小孔,觀察現象并思考。水為什么會向各個方向噴出?潛水員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潛水服?結論:同種液體內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_______。【活動1】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一、液體壓強的特點相等實驗1:保持探頭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U形管中探頭的方向,觀察并記錄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看看液體內部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壓強的關系。如圖:【活動1】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越大實驗1:保持探頭在水中的方向不變,增大探頭在水中的深度,觀察并記錄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看看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深度有什么關系。如圖:結論:同種液體內部壓強,深度越深,壓強_______。【活動1】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結論: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內部壓強________。越大實驗1:保持探頭的方向、深度相同,換用不同液體,觀察并記錄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看看在深度相同時,液體內部的壓強是否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如圖:【活動1】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結論(液體壓強的特點):(1)同種液體內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______;(2)同種液體內部,深度越深,壓強________;(3)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內部壓強________。相等越大越大【活動1】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交流評估:(1)實驗中用到的研究問題的方法有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2)實驗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具體做法是:用手輕按橡皮膜,看壓強計U形管兩側高度差是否發生變化,如果_______,說明氣密性良好,如果________,說明裝置漏氣,則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變量轉換變化不變化取下橡皮管重新安裝(2024春 河北石家莊期中)學習壓強知識后,小星同學找來了四個礦泉水瓶,在它們側壁上戳了三個洞用來探究水的壓強。他得到了如圖所示的四種水流噴出時的情景,你認為正確的是( )A B C DC2. 如圖所示,容器中間的隔板將容器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圓孔用橡皮膜封閉,若在容器的左側裝酒精,在容器的右側裝有等高度的水,已知ρ水>ρ酒精,則橡皮膜( )A.向右側凸起B.向左側凸起C.保持相平,沒有凸起D.無法判斷向哪側凸起B閱讀教材第50頁,了解液體壓強公式的推導過程,并完成下面的填空。1.液體壓強公式推導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體壓強公式的理解:(1)單位:P:______,ρ:_________,g:_________,h:_________(2)關于深度h:指所研究的點到______的______距離,與容器的形狀等因素無關。(3)由公式可以看出,液體壓強大小只與液體的______與所處的______有關,與其它因素無關。二、液體壓強的大小Pakg/m3N/kgm液面垂直密度ρ深度h思考:如圖,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用一個密閉的裝滿水的桶,在桶蓋上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子,從樓房的陽臺上向細管子里灌水。結果只用了幾杯水,就把桶壓裂了,桶里的水就從裂縫中流了出來。你能解釋這個現象嗎?閱讀教材第48頁例題,了解液體壓強的計算方法,完成下面的題目。1. (2024 湖北模擬改編)“海斗號”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發,如圖,其最大潛深達10767米。“海斗號”稱為我國首臺下潛深度超過萬米并進行科考應用的無人自主潛水器,“海斗號”總質量為35t,體積為60m3。(ρ海水≈1×103kg/m3,g=10N/kg)(1)當“海斗號”下潛到海底1×104 m的深度時,求潛水器受到海水的壓強;解:(1)當“海斗號”下潛至1×104m深度時,此時潛水器受到海水的壓強:(2)在8000米處,海斗號所受海水的壓強:由p=可得,觀測孔所受海水壓力的大小:F=p′S=8×107Pa×50×10-4m2=4×105N。(2)“海斗號”在我國首次萬米深淵科考航次中,累計下潛七次,其中五次下潛是深度大于8 000米的深淵科考應用。“海斗號”第一次下潛到8 000米后打開探照燈,攝像頭通過觀測孔窺得了8 000米處深海的秘密,假設觀測孔的面積為50 cm2,求此時觀測孔所受海水壓力的大小。觀察并思考水壺花瓶下水道管觀察下面三張圖片,它們在結構上有什么共同點?【活動2】觀察演示實驗,并結合閱讀教材第49頁,完成下面的填空。(1)上端_______、下端_______的容器叫作連通器。(2)如果連通器內裝有_______的液體,液體_______時,連通器各部分容器中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三、連通器開口連通相同不流動閱讀教材第52頁,了解連通器特點,完成下面的題目。(1)連通器底部豎直方向的液片靜止時,根據 可知,其兩側受到的壓力F1 F2。(2)思考:如果連通器內裝有不同密度的液體,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是否還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力平衡=不相同;裝有密度小的液體的容器液面高你能舉出生活中利用連通器的實例嗎?它們是怎樣利用連通器的特點來實現自己的功能的?水位計你能舉出生活中利用連通器的實例嗎?它們是怎樣利用連通器的特點來實現自己的功能的?自來水供水系統你能舉出生活中利用連通器的實例嗎?它們是怎樣利用連通器的特點來實現自己的功能的?水壺1.如圖所示,甲、乙兩容器間有一斜管相通,中間由閥門K控制,容器中裝有水,且兩容器中水面相平,則( )A.打開閥門K以后,水將從甲流到乙B.打開閥門K以后,水將從乙流到甲C.打開閥門K以后,水不會流動D.打開閥門K以后,a處壓強變小C2. (2024春 山西晉城陽城縣期末)在裝修房子時,工人師傅用一根灌有水(水中無氣泡)且足夠長的透明軟管的兩端在墻面不同地方做標記(如圖所示),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兩點在___________,裝水的軟管相當于一個_______。生活中利用此原理的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列舉一例即可)。同一水平面連通器茶壺1.關于液體的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對容器側壁沒有壓強B.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和深度無關C.同一深度,液體向下的壓強大于向上的壓強D.液體產生壓強的原因是液體受重力作用和具有流動性D2.如圖,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特點”的實驗中,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入鹽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明顯增大的是( )A.將探頭水平移動一段距離B.將探頭向下移動一段距離C.將探頭在原位置轉動90°D.將探頭放入在同樣深度的水中B3.(2024·汕頭潮南區二模)如圖所示,將盛有適量水的試管由豎直位置緩慢移至傾斜位置,在此過程中,水對試管底部的壓強( )A.變大 B.變小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B4.(2024·濟南鋼城區模擬)如圖的裝置中,兩端開口的U形管裝有一定量的水,將A管向右傾斜,穩定后A管中的水面將( )A.高于B管中的水面B.低于B管中的水面C.與B管水面相平D.以上三種情況均有可能C5.(2024·天津河西區期末)如圖甲,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橡皮膜兩側壓強不同時,其形狀會發生改變。在隔板兩側分別裝入兩種不同的液體,靜止時如圖乙,此時隔板左、右兩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p左______p右;隔板左、右兩側液體的密度ρ左______ ρ右。(均選填“<”“=”或“>”) >>6.(2024·昭通期末)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如圖所示是茶壺的簡易示意圖,茶壺的壺嘴與壺身構成了一個 。已知茶壺的內底面積為40 cm2,壺內裝有一定質量的水,水面到壺底高度為12 cm,則水對壺底的壓力為 ____N。(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連通器4.8解析 將探頭水平移動一段距離,深度不變,橡皮膜受到鹽水的壓強不變,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不變,故A錯誤;將探頭向下移動一段距離,深度變大,橡皮膜受到鹽水的壓強變大,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變大,故B正確;液體內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壓強是相等的,將探頭在原位置轉動90°不會影響壓強的大小,則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不變,故C錯誤;將探頭放入同樣深度的水中,液體的密度變小,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變小,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變小,故D錯誤。解析 由題圖可知,當試管由豎直位置緩慢移至傾斜位置的過程中,玻璃管中水柱的長度不變,水的深度變小,由p=ρgh可知,水對試管底部的壓強變小,故選B。解析 A、B兩管上部開口,下端連通,屬于連通器,連通器無論管子的粗細、形狀如何,只要水不再流動,兩管中水面始終相平,故選C。解析 題圖乙中橡皮膜是向右形變的,說明左側液體壓強大于右側液體壓強。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左側深度較小,其壓強較大,故左側液體的密度應大于右側液體的密度。解析 茶壺的壺嘴和壺身上端開口,下部連通,構成了一個連通器,當里面的水不流動時,壺嘴和壺身內的水面保持相平。水對壺底的壓強p=ρ水gh=1.0×103 kg/m3×10 N/kg×12×10-2 m=1 200 Pa,根據p=得,水對壺底的壓力為F=pS=1 200 Pa×40×10-4 m2=4.8 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