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地理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一.選擇題(共 24小題)1-5 :ADCBA 6-10:ADBAB 11-15:CDDDD 16-20:BCDCA 21-24:BBAB 二.綜合題(共 4小題)25.(6分)(每空 1分)(1)大西;(2)波斯灣;霍爾木茲;(3)白色人種(白種人);伊斯蘭(4)海水淡化;節約用水;發展節水農業;種植耐旱作物;使用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合理即可,任答 1點即得 1分)26.(6分)(每空 1分)(1)日本;(2)本州;緯度因素;(3)國外輸入(進口);照相機(4)日本多火山、地震等地質災害27.(6分)(每空 1分)(1)馬來群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2)馬六甲;印度洋;(3)夏;水旱(旱澇)28(7分)(1)北(2)密西西比;中央平原(中部平原)(3)生產區域專門化(專業化);自然:氣候冷濕,適合牧草生長;社會經濟:該地區人口城市集中,市場廣闊(合理即可,每個角度任答 1點即得 2分)(4)舊金山;高校集中,人才眾多七年級地理答案卷 第 1頁 共 1頁{#{QQABTQQx4wCY0FQACI7aRQmcCggQkIEQLYoOgQASKAQjCBFIBAA=}#}七年級地理答案卷 第 1頁 共 1頁{#{QQABTQQx4wCY0FQACI7aRQmcCggQkIEQLYoOgQASKAQjCBFIBAA=}#}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檢測七年級地理試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1.下列關于亞洲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東半球②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緯度跨度最大的大洲③與北美洲一樣,地跨北寒帶、北溫帶、熱帶三帶,多種氣候類型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④亞洲全稱歐羅巴洲,有面積廣大的內流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亞洲全稱亞細亞洲,其中沒有穿過亞洲的是A.赤道 B.北回歸線 C.北極圈 D.南回歸線3.泰國吸引中國游客的主要原因是①濃郁的熱帶風情②蒼茫的沙漠風光③兩國間旅游政策④較低的旅游費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列關于東南亞地理信息的說法,不符合事實的是A.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B.東南亞東瀕大西洋、西臨印度洋、南接大洋洲、北連亞洲C.東南亞有“十字路口”之稱D.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5.以下有關世界各地農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有A.美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B.我國南北自然條件差異明顯,造成了 “南方面食、北方米飯”的不同飲食習慣C.非洲氣候溫暖濕潤,大部分地區農牧業發達,糧食大量出口D.歐洲西部農業發達,咖啡、香蕉、水稻等農產品大量出口6.美國東北部在工業革命后,農業由傳統的雜耕作轉變為乳畜業為主的專業化農業。造成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市場需求 B.氣候冷濕C.機械化水平高 D.勞動力不足7.有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以黑色人種為主,有“黑種人的故鄉”之稱B.地形以高原為主C.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D.是咖啡、可可、柑橘的原產地8.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著嚴重的人口、糧食與環境方面的問題。下列措施中對解決上述三種 問題都能起到顯著作用的是A.保護森林和草場,嚴禁亂伐和濫牧B.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C.發展農業科技,提高糧食產量D.大量墾荒,增加土地面積9.中東地區石油資源十分豐富,集中分布在A.波斯灣及其沿岸 B.地中海及其沿岸C.里海及其沿岸D.阿拉伯海及其沿岸10.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的北部,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美于俄羅斯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域遼闊,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均有分布B.地形西部以平原為主,東部以高原、山地為主C.輕工業發達,重工業薄弱D.礦產資源匱乏,種類單一11.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沿南部山區修建,主要原因是①南部氣候較溫暖②南部地形更平坦⑧南部礦產資源豐富④南部城市、 人口較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日本地震頻繁,白川鄉合掌村四面環山,水田縱橫,多種植水稻,冬季多雪。其獨特的合掌建筑(木造建筑,屋頂陡峭,呈“人”字形,如同雙手含十,屋頂用稻草覆蓋)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據此完成12 -14題。12.日本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措施不包括A.提高生育率B減輕育兒負擔C.保障老年人的生活D.加強基礎設施建設13.對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表述不正確的是A.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B.資源匱乏C.氣候為偏海洋性的季風氣候 D.河流長且湍急14.判斷“合掌建筑”屋頂厚且陡的特點深刻反映了日本的哪項自然地理特征A.日本森林資源豐富 B.日本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頻發C.日本山地眾多,平原面積小 D.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豐富,積雪深厚15.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發達,被稱為“世界辦公室”,其軟件外包產業的發源地是A.新德里 B.孟買 C.加爾各答 D.班加羅爾16.印度的城市中,最適合發展麻紡織工業的是A.孟買 B.加爾各答 C.班加羅爾 D.新德里17.澳大利亞大陸有許多特有的生物,使這些特有生物得以保存的最主要原因是A.澳大利亞有著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B.澳大利亞的地形復雜多樣C.澳大利亞大陸較早與其他大陸分離,且氣候暖熱,又無大型的肉食動物D.澳大利亞大陸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陸讀圖“美麗山特高壓輸電二期工程線路示意圖”完成第18-19小題。18.美麗山水電站所在河流水能資源豐富,因為其流經區域A.降水季節變化大B.氣溫較高,無結冰期C.植被多,含沙量小D.地勢落差大,流速快19.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難有①炎熱潮濕 ②高寒缺氧 ③蚊蟲叮咬 ④淡水不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4年新年伊始,遠在南極有這樣一群建設者,他們克服南極惡劣的環境影響,正在加速建設我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秦嶺站。讀南極地區略圖(如圖),完成第20-21題。20.建設者需克服的惡劣環境不包括A.高溫 B.酷寒 C.暴雪 D.干燥21.下列活動適合科考人員在南極開展的是A.捕撈海洋生物 B.考察冰川變化C.大力發展旅游 D.開采礦產資源22.地理“知識樹”可以幫助我們建構知識體系,拓展地理思維,提升動手能力。讀圖“玲玲繪制的世界某地區知識樹”,根據“樹”上信息判斷該地區為A.東南亞B.歐洲西部C.南亞D.西亞23.位于歐洲西部的荷蘭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近1/5的國土由人工圍海造陸形成,荷蘭人在500多年前發明了木鞋,木鞋防潮、易洗。木鞋的特點反映了荷蘭地理環境的特征是A.潮濕多雨,地面泥濘B.光照強,熱量充足C.終年寒冷,積雪深厚D.河流多,水流湍急24.近幾年來極地冰雪消融加快,企鵝、北極熊等生存空間縮小,主要原因是A.填海造陸B.全球氣候變暖C.企鵝、北極熊數量增D.極地礦產資源的開發二、綜合題(4小題,共26分)25. (6分)讀中東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中東地處“兩洋三洲五海”之地,間接溝通了印度洋和 洋。(1分)(2)該區石油資源豐富,有“世界石油寶庫”之稱,豐富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② 及其沿岸,石油資源通過海運向外運輸需要經過A 海峽。(2分)(3)中東氣候干旱,水資源匱乏,人種以 為主,此地居民主要信仰 教。(2分)(4)水資源短缺是導致該地區沖突不斷的原因之一,為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可采取的措施有: 。( 1 分)26.(6分)日本是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根據下列材料,回答有關日本的問題:(1)讀圖1,日本東臨太平洋,西臨C 海。(1分)(2)日本最大的島嶼A是 ;每年B島嶼的櫻花開放時間明顯晚于南部的九州島,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2分)(3)分析圖2可知,日本礦產資源絕大部分依賴 。圖3中世界出口商品比重中,日本產品占比最大的是 。(2分)(4)日本的傳統民居大多為輕質的木質結構,主要的原因是 。(1分)27.(6分)右圖為中國臨近的國家和地區,閱讀地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東南亞由A 和中南半島兩部分組成。由圖可知,中南半島地形呈現 的分布特點。(2分)(2) 一艘貨輪從曼谷駛往孟買,最短航線必經過東南亞的 海峽,該海峽連接了太平洋與 洋。(2分)(3)當印度盛行圖示箭頭方向的風時,此時為印度的 季,降水豐沛,但因該季風不穩定,易導致印度 災害頻繁,威脅糧食生產。(2分)28.(8分)讀下圖,回答有關美國的問題:(1)讀圖2可知,美國本土地處西半球, 半球。(1分)(2)圖2中①河為 河,該河流經 (地形區),地勢平坦,水流平緩,航運條件較好。(2分)(3)圖1中反映出的美國農業生產特征是 。美國農業發達,北部五大湖附近的農業帶是乳畜帶,從自然和社會經濟角度分析其發展乳畜業的優勢條件(每個角度各答一點)。(3分)(4)美國的 (城市)被稱為“硅谷”,該地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的關鍵原因是 。(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地理參考答案.pdf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