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上冊美術(湘美版)知識匯總五年級上冊美術復習第 1 課哆來咪1.音符、形體、色彩(有秩序的)逐漸變化,就構成了一種有節奏的美好旋律。2.顏色的(漸變)是因為在顏料中(有序地)加入了不同比例的其他顏料。3.色彩與形狀的漸變能使畫面產生(起伏感)、(韻律感)。4.漸變的形式有(顏色漸變)、(形狀漸變)、(方向漸變)、(大小漸變)、(位置漸變)。5.俄羅斯套娃是利用(漸變原理)制作的。美國國家銀行廣場雕塑《雙重階梯》。6. 漸變方法如今已被廣泛的運用于建筑設計、服裝設計、工業設計、包裝設計等領域。7.(編鐘)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用青銅鑄成,形的大小漸次變化使青銅器能敲擊出不同的音階。曾侯乙墓編鐘是我國戰國時期的樂器第 2 課家鄉的古建筑1.我國的古建筑多用(磚)、(石)、(木)等材質建造。多以(柱)、(梁)、(枋)、(檁lin)、(斗拱)和(重檐)合理結構,體現出對稱、均衡、節奏的美。2.在用(線描)方式作畫時,不同(疏密)的線條組織,能使畫面有(黑)、(白)、(灰)的層次。3. 古建筑指(清朝及以前)的各類建筑,包括城池、橋梁、工事等,一般指年代較久遠的亭臺樓閣、廟宇祠塔。4.古建筑多以土木結構的(庭院式)最為普遍,另有干欄式、窯洞式和碉樓等樣式。古建筑:故宮-北京 陜西-窯洞 孔廟-山東曲阜 鐘樓-陜西西安 布達拉宮-西藏拉薩 木塔-山西應縣 岳陽樓-湖南岳陽 愛晚亭-湖南長沙古建筑民居:陜西窯洞 北京四合院 云南-傣族竹樓 廣東開平碉樓 四川-羌族碉樓山西平遙老民居 福建老民居 安徽宏村老民居版畫作品:昆明城的故事 現代 萬強麟第 3 課小記者1.(新聞圖片)反映出真人、真事、真景。給人們強烈的視覺和情感的沖擊力。2.(大場景)變現規模和氣勢,(特寫)能突出和強調主體。3. 常見的三種拍攝角度:(平拍)、(仰拍)、(俯拍)。4. (平拍)是指與被攝對象在同一水平線上拍攝。(俯拍)是高于被拍攝者向下拍攝。(仰拍)是指低于被攝對象向上拍攝。5. 可以通過(裁剪)照片,使照片上的主體更加鮮明。6. (期號)、(編者)、(編制時間)是手抄報必須擁有的內容。7. (報頭)是讀者對報紙的第一印象。8. (新聞圖片)和(插圖)能豐富文章的主要內容。9. 裝飾字的方法:(單線)、(雙鉤)、(填字)。攝影作品:大眼睛——解海龍(推動了“希望工程”)北川男孩朗錚——楊衛華(攝于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地震 )我們演出去——余衛士 歡樂季節——鐘志偉 我心飛翔——黃友平 手語國歌——申重第 4 課搭建框架1.生活中運用了搭建框架原理的器具:(書架)、(鞋柜)、(畫架)等。2.建筑與家具中常用的一種節點連接工藝,叫(榫卯結構)。它由(榫頭)和(卯眼)構成。3.距今約 7000 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發掘出了大量結合完好的榫卯結構遺物。4.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建筑結構就是(榫卯結構)的典范。第 5 課深淺變化1.用筆的輕重、皴線的疏密,決定顏色的(深淺)。(重而密)色就深,(輕而疏)色就淺.2. (立體主義)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個運動和流派。 20 世紀初始于(法國)。3.素描:以單純線條或塊面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稱作素描。素描是繪畫造型的基礎,是研究繪畫的過程中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4.明暗:所謂明暗是物體在光照下所產生的強弱、深淺光影視覺感受與效果。光照強則明,光照弱則暗。油畫作品:奧塔山丘上的房子、奧塔水庫——1909畢加索· 西班牙向畢加索致敬——1912格里斯· 西班牙第 6 課水墨動物中國畫用筆:中鋒、側鋒(常用筆法)逆鋒、藏鋒(不常用)。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用墨分為:(焦)、(濃)、(重)、(淡)、(清)中國畫按題材可分為:花鳥、山水、人物。中國畫用墨可分為:干畫法、濕畫法。根據所加水的多少又可分為:焦、濃、重、淡、清。貓、虎、獅都屬于(貓科動物),有著共同或相似的體態特征。7. 畫動物要抓住其(特征),注重(神態變化),著重于(頭部)的刻畫。8. 中國畫的顏料分為(礦物質顏料)和(植物性顏料)。礦物質顏料有(不透明)、(厚實)之感,一般從(礦石)中提取。礦物質色有(石青)、(石綠)、(朱砂)、(石黃)等。植物性顏料有(花青)、(藤黃)等,具有(透明)的特點,一般從(植物)中提取。中國畫作品: 動物池趣——1980吳作人 紅樹雙猿——1929王夢白 壯心1995——湯文選天倫之樂——1992李燕 寶貝睡了媽媽忙——1980崔子范第 7 課布藝溫馨1.制作布藝小品一般利用(捆扎)、(填充)、(剪切)、(縫紉)、(裝飾)等方法制作。2.制作布藝時,實線為(裁剪線),虛線為(縫合線)。3.虎的形象在民間布藝中的應用有很多,如(虎頭帽)、(虎頭鞋)等。4.由于紡織品的軟體特性,用它制作出的立體藝術形象,形成一種特殊的藝術語言,一般被稱為軟雕塑。5.布藝通過色彩、圖案、形態、質地、大小、重疊等不同的表現方法,可以鮮明的體現居室主人的個性風格、興趣愛好。6.服裝的色彩搭配一般采用:對比色搭配和協調色搭配 。 7.衣服的款式非常多,但是一般都有:衣領、衣袖和衣身。第 8 課飛行夢工廠制作飛機模型的材料多種多樣。制作方法有切削、插接、雕刻等。飛機是一種有動力裝置的航空器。主要由機翼、尾翼、機身、起落裝置、動力裝置和操作系統等部分組成。1908 年美國(萊特兄弟)研制并試飛成功世界上第一架有動力的飛機。直升飛機是科學家根據仿生學模仿(蜻蜓)制造的。飛行器手稿 1488 達·芬奇(意大利)第 9 課快樂陶吧1.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黃)、(褐)、(綠)為基本釉色。2. 唐三彩器物的種類豐富多彩,有生活用具、動物、人物等,其中尤以(動物)居多。3.陶藝徒手成形的基本方法:(1)泥塊成形;(2)泥條盤筑成形;(3)泥片輔以點、線、面成形;(4)泥板拼接成形;(5)內挖外雕成形;(6)骨架支撐輔助成形;(7)轱轆拉肧成形。4.陶藝制品中常用的裝飾方法:刮畫法、粘貼法、壓印法、彩繪法、刻肧法、絞泥法、施釉法、綜合法。5.彩陶:是指我國新石器時代繪有黑色、紅色、白色等色的裝飾花紋的陶器。“仰韶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文明生活的體現。陶藝作品:漁人、吹奏者——謝躍 神獸——梅文鼎 牛——周國楨第 10 課水墨畫風景1.水墨畫樹:先畫(樹干),再添加(枝葉)。起筆自(頂上)往(下)畫,用筆以(中鋒)為主,可適當結合使用(偏鋒)。2.水墨畫石:石分(三)面,(山)如擴大了的石頭,與石頭的畫法較接近。石分三面(上面、前面、側面)、樹分四枝(前后左右)。3.(留白)可以表現畫面中需要的水、云霧、風、等景象。4.山水畫要有(空間感)。5. (“三遠法”)是指中國山水畫傳統的透視法。包括:高遠法、平遠法、深遠法。(高遠法)畫的是從(仰視)的角度看到的景色。(深遠法)畫的是(俯視)所看到的景色。(平遠法)畫的是(平視)所看到的景色。溪山行旅圖(中國畫) 紫芝山房圖(中國畫) 石濤詩意圖(中國畫)宋代 范寬 元代 倪瓚 現代 亞明(高遠) (平遠) (深遠)水墨畫作品:山水畫《山水》 現代 黃賓虹 ; 《秋牧》 現代 陳子莊 ;《秋塘》 現代 張朋 《石濤詩意圖》 現代 亞明; 《黃山松月》《才》《雨中漓江》 1972 李可染 《水上漁家》 1961 李可染 ; 《瀟湘奇觀圖》 宋代 米友仁 《雨過新晴》 1974 黃秋園 ; 《山村小景》 1972 陳子莊 《溪山行旅圖》 宋代 范寬 ; 《紫芝山房圖》 元代 倪瓚 第 11 課皮影1.皮影戲又叫“影子戲”,人們還把皮影親切地稱為“一擔挑”藝術。2.傳統皮影是用(獸皮)或(紙板)制作成的透明道具。經過(制皮)、(雕刻)、(上色)、(縫綴)、(涂漆)等幾道工序。3.皮影一般染(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4.皮影的兩種制作步驟:(1)勾畫外輪廓—鏤刻—浸染 (2)勾畫外輪)—折剪—點染5.皮影一般采用(陽刻)和(陰刻)的方法實現人物造型。6.皮影中女性發飾多用(花、草、云、鳳)為圖案,男性多以(龍、虎、水、云) 為圖案。7. “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說的是(皮影)藝術。8.京劇是我國傳統的戲劇,稱為“國粹”。人物扮演的角色分別叫生、旦、凈、末、丑。 9.我國著名的幾個皮影產地:河北皮影、陜西皮影(纖巧秀麗,色彩鮮艷)、甘肅皮影、山東皮影、北京皮影(臉譜京劇化,富有京味文化)。第 12 課青花瓷1.華夏文明曾以“瓷國”聞名遐邇。2.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因用鈷礦在陶瓷坯上描繪紋飾,經高溫燒制后呈(藍色)而得名。3.青花瓷的紋樣由(主紋)和(輔紋)組成。青花瓷的主圖或主要紋飾內容常根據器物的類型或用途而定,輔圖置于器物邊緣或主圖上下,常以(二方連續圖案)為多。4.青花瓷各部位的名稱常用(擬人)手法,借用人體名稱加以命名。如:(口)、(頸)、(耳)、(肩)、(腹)、(脛)、(足) 。青花瓷的紋飾多為(山水人物)、(龍鳳花鳥)、(鳥蟲走獸)、(魚蟲走獸)、(詩文圖畫)等。、日用青花瓷的器型可分為(罐)、(碗)、(瓶)、(壺)、(杯)、(盆)、(洗)、(盒)等。7. 著色時可以通過顏色疊加的(次數)和調水量的(多少)而獲得濃淡深淺不同的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