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測定介質的折射率學 習 目 標 思 維 導 圖1.能制訂測定介質的折射率的實驗方案,確定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2.學會正確使用實驗器材獲取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后得出結論. 3.會分析誤差,用物理語言準確描述實驗結論.知識點一 實驗原理和操作【知識梳理】1.實驗原理:用插針法確定光路,找出與入射光線相對應的玻璃中的折射光線,用量角器測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γ,根據折射定律計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2.實驗器材:兩對面平行的玻璃磚一塊,大頭針四枚,白紙一張,直尺一把或三角板一個,量角器一個.3.實驗步驟(1)先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EE′,代表兩種介質的分界面;再畫出一直線段AB代表入射光線;然后畫出分界面上B點處的法線NN′,如圖所示.(2)把長方形玻璃磚放在白紙上,使它的一個長邊與EE′對齊.用直尺或三角板輕靠在玻璃磚的另一長邊,按住直尺或三角板不動,將玻璃磚取下,畫出直線FF′代表玻璃磚的另一邊.(3)在直線AB上豎直地插上兩枚大頭針G1、G2,放回玻璃磚,然后透過玻璃磚觀察大頭針G1、G2的像,調整視線方向,直到G1的像被G2擋住.(4)再在觀察的這一側豎直地插上兩枚大頭針G3、G4,用G3擋住G1和G2的像,再用G4擋住G3以及G1、G2的像.(5)移去大頭針和玻璃磚,過G3、G4的插點畫直線CD,與FF′相交于C點,直線CD就表示沿直線AB入射的光線透過玻璃磚后的出射光線.連接BC,BC就是玻璃磚內折射光線的路徑.(6)用量角器測出入射角i和相應的折射角γ,從三角函數表中查出它們的正弦值.(7)通過上面的步驟分別測出入射角為15°、30°、45°、60°、75°時的折射角,并查出它們相應的正弦值.狀元隨筆 用截面為三角形或其他形狀的玻璃磚也能完成測定折射率的實驗,基本原理相同.【重難突破】例1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實驗中,先將白紙平鋪在木板上并用圖釘固定,長方體玻璃磚平放在白紙上,然后在白紙上確定玻璃磚的界面aa′和bb′.O為直線AO與aa′的交點.在直線OA上豎直插上P1、P2兩枚大頭針.(1)該同學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有_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A.插上大頭針P3,使P3僅擋住P2的像B.插上大頭針P3,使P3擋住P1、P2的像C.插上大頭針P4,使P4擋住P3和P1、P2的像D.插上大頭針P4,使P4僅擋住P3的像(2)過P3、P4作直線交于O′,過O′作垂直于bb′的直線NN′,連接O、O′.測量圖中角α和角β的大小,則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變式訓練1】 小楊同學在“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磚折射率”的實驗中,在線段ab上正確地插好兩枚大頭針a、b后,插上大頭針c時應采取的正確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確操作后繪出的玻璃磚和三個針孔a、b、c的位置如圖所示.請結合所學的知識判斷出其出射的光線應過________(填“d”或“e”)點.知識點二 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知識梳理】1.數據處理及誤差分析此實驗是通過測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然后查數學用表,找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再代入n=中求玻璃的折射率.除運用上述的計算法之外,還有以下處理數據的方法.(1)單位圓法:在找到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以后,以入射點O為圓心,以任意長為半徑畫圓,分別與AO交于C點,與OO′(或OO′的延長線)交于D點,過C、D兩點分別向NN′作垂線,交NN′于C′、D′,用直尺量出CC′和DD′的長.如圖所示.由于sin i=,sin γ=,而CO=DO,所以折射率n==.重復以上實驗,求得各次折射率計算值,然后求其平均值,即為玻璃磚折射率的測量值.狀元隨筆 用單位圓法處理數據時,實驗器材中的量角器應換成圓規.(2)圖像法:求出多組對應的入射角與折射角的正弦值,作出sin i-sin γ圖像,由n=可知圖像應為過原點的直線,如圖所示,其斜率為折射率.2.注意事項(1)實驗時,盡可能將大頭針豎直插在紙上,同側兩針之間的距離要稍大些.(2)入射角應適當大些,以減小測量角度的誤差,但也不宜太大,入射角太大,在玻璃磚的另一側會看不清大頭針的像.(3)操作時不要用手觸摸玻璃磚的光滑光學面,更不能把玻璃磚界面當尺子畫界線.(4)在實驗過程中,玻璃磚與白紙的相對位置不能改變.(5)玻璃磚應選擇寬度較大的,一般要求在5 cm以上,若寬度太小,則測量誤差較大.(6)入射點應盡量靠近玻璃磚上界面的左側,使之在玻璃磚的另一側能夠找到對應的出射光線.狀元隨筆 大頭針G2、G3應靠近玻璃磚,同側兩針之間的距離稍大些,可使實驗作圖誤差更小.【重難突破】例2 在利用插針法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中:(1)甲同學在紙上正確畫出玻璃磚的兩個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磚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許,如圖甲所示.則他測出的折射率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乙同學在畫界面時,不小心將兩界面aa′、bb′間距畫得比玻璃磚寬度大些,如圖乙所示,則他測得的折射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變式訓練2】 在測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實驗中,某同學由于沒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圖后,以O點為圓心、10 cm為半徑畫圓,分別交線段OA于A點,交線段OO′的延長線于C點,過A點作法線NN′的垂線AB交NN′于B點,過C點作法線NN′的垂線CD交NN′于D點,如圖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 cm,CD=4 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隨堂自主檢測1.(多選)測定玻璃的折射率時,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注意的是( )A.玻璃磚的厚度宜大些B.入射角應盡量小些C.大頭針應垂直地插在紙面上D.大頭針P1、P2及P3、P4之間的距離應適當大些2.在用三棱鏡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中,先在白紙上放好三棱鏡,在棱鏡的一側垂直白紙插入兩枚大頭針P1和P2,然后在棱鏡的另一側觀察,調整視線使P1的像被P2擋住,接著在眼睛所在的一側垂直白紙插兩枚大頭針P3、P4,使P3擋住P1、P2的像,P4擋住P3和P1、P2的像,在紙上標出的大頭針位置和三棱鏡輪廓如圖所示.(1)在本題的圖上畫出所需的光路.(2)為了測出棱鏡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測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在圖上標出它們.(3)計算折射率的公式是________.溫馨提示:請完成課時素養評價21第二節 測定介質的折射率知識點一重難突破[例1] 解析:(1)該同學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有確定P3大頭針的位置,方法是插上大頭針P3,使P3能擋住P1、P2的像;確定P4大頭針的位置,方法是插上大頭針P4,使P4能擋住P3和P1、P2的像,B、C正確,A、D錯誤.(2)根據折射定律可得玻璃的折射率為n=.答案:(1)BC (2)【變式訓練1】 解析:為了測量玻璃磚的折射率,先在白紙上放好玻璃磚,在玻璃磚的一側插上兩枚大頭針a和b,然后在玻璃磚的另一側觀察到a和b的像,當a的像恰好被b像擋住時,插上大頭針c,使c透過玻璃磚后擋住a、b的像;分別連接dc和ec,由于出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平行,由圖可知,其出射的光線應過e點.答案:透過玻璃磚后擋住b、a的像 e知識點二重難突破[例2] 解析:(1)如圖甲所示,甲同學利用插針法確定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后,測得的入射角、折射角沒有受到影響,因此測得的折射率將不變.(2)如圖乙所示,乙同學利用插針法確定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后,測得的入射角不受影響,但測得的折射角比真實的折射角偏大,因此測得的折射率偏小.答案:(1)不變 (2)偏小【變式訓練2】 解析:由題圖可知sin ∠AOB=,sin ∠DOC=,OA=OC=R,根據n=知,n==1.5.答案:1.5隨堂自主檢測1.解析:玻璃磚厚度大些,可減小測量誤差;大頭針垂直插在紙面上以及大頭針P1、P2及P3、P4之間的距離適當大些,可減小確定光路方向時的誤差,A、C、D正確;入射角較小時,測量誤差較大,B錯誤.答案:ACD2.解析:(1)如圖所示,畫出通過P1、P2的入射光線,交AC面于O點,畫出通過P3、P4的出射光線交AB面于O′點.則光線OO′就是入射光線P1P2在三棱鏡中的折射光線.(2)過O點作AC面的法線,在所畫的圖上注明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用量角器量出θ1和θ2.(3)n=.答案:見解析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7張PPT)第二節 測定介質的折射率學 習 目 標 思 維 導 圖1.能制訂測定介質的折射率的實驗方案,確定需要測量的物理量.2.學會正確使用實驗器材獲取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后得出結論.3.會分析誤差,用物理語言準確描述實驗結論.3.實驗步驟(1)先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EE′,代表兩種介質的分界面;再畫出一直線段AB代表入射光線;然后畫出分界面上B點處的法線NN′,如圖所示.(2)把長方形玻璃磚放在白紙上,使它的一個長邊與EE′對齊.用直尺或三角板輕靠在玻璃磚的另一長邊,按住直尺或三角板不動,將玻璃磚取下,畫出直線FF′代表玻璃磚的另一邊.(3)在直線AB上豎直地插上兩枚大頭針G1、G2,放回玻璃磚,然后透過玻璃磚觀察大頭針G1、G2的像,調整視線方向,直到G1的像被G2擋住.(4)再在觀察的這一側豎直地插上兩枚大頭針G3、G4,用G3擋住G1和G2的像,再用G4擋住G3以及G1、G2的像.(5)移去大頭針和玻璃磚,過G3、G4的插點畫直線CD,與FF′相交于C點,直線CD就表示沿直線AB入射的光線透過玻璃磚后的出射光線.連接BC,BC就是玻璃磚內折射光線的路徑.(6)用量角器測出入射角i和相應的折射角γ,從三角函數表中查出它們的正弦值.(7)通過上面的步驟分別測出入射角為15°、30°、45°、60°、75°時的折射角,并查出它們相應的正弦值.狀元隨筆 用截面為三角形或其他形狀的玻璃磚也能完成測定折射率的實驗,基本原理相同.【重難突破】例1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實驗中,先將白紙平鋪在木板上并用圖釘固定,長方體玻璃磚平放在白紙上,然后在白紙上確定玻璃磚的界面aa′和bb′.O為直線AO與aa′的交點.在直線OA上豎直插上P1、P2兩枚大頭針.(1)該同學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有_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A.插上大頭針P3,使P3僅擋住P2的像B.插上大頭針P3,使P3擋住P1、P2的像C.插上大頭針P4,使P4擋住P3和P1、P2的像D.插上大頭針P4,使P4僅擋住P3的像(2)過P3、P4作直線交于O′,過O′作垂直于bb′的直線NN′,連接O、O′.測量圖中角α和角β的大小,則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BC 【變式訓練1】 小楊同學在“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磚折射率”的實驗中,在線段ab上正確地插好兩枚大頭針a、b后,插上大頭針c時應采取的正確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確操作后繪出的玻璃磚和三個針孔a、b、c的位置如圖所示.請結合所學的知識判斷出其出射的光線應過________(填“d”或“e”)點.透過玻璃磚后擋住b、a的像e解析:為了測量玻璃磚的折射率,先在白紙上放好玻璃磚,在玻璃磚的一側插上兩枚大頭針a和b,然后在玻璃磚的另一側觀察到a和b的像,當a的像恰好被b像擋住時,插上大頭針c,使c透過玻璃磚后擋住a、b的像;分別連接dc和ec,由于出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平行,由圖可知,其出射的光線應過e點.(1)單位圓法:在找到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以后,以入射點O為圓心,以任意長為半徑畫圓,分別與AO交于C點,與OO′(或OO′的延長線)交于D點,過C、D兩點分別向NN′作垂線,交NN′于C′、D′,用直尺量出CC′和DD′的長.如圖所示.2.注意事項(1)實驗時,盡可能將大頭針豎直插在紙上,同側兩針之間的距離要稍大些.(2)入射角應適當大些,以減小測量角度的誤差,但也不宜太大,入射角太大,在玻璃磚的另一側會看不清大頭針的像.(3)操作時不要用手觸摸玻璃磚的光滑光學面,更不能把玻璃磚界面當尺子畫界線.(4)在實驗過程中,玻璃磚與白紙的相對位置不能改變.(5)玻璃磚應選擇寬度較大的,一般要求在5 cm以上,若寬度太小,則測量誤差較大.(6)入射點應盡量靠近玻璃磚上界面的左側,使之在玻璃磚的另一側能夠找到對應的出射光線.狀元隨筆 大頭針G2、G3應靠近玻璃磚,同側兩針之間的距離稍大些,可使實驗作圖誤差更小.【重難突破】例2 在利用插針法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中:(1)甲同學在紙上正確畫出玻璃磚的兩個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磚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許,如圖甲所示.則他測出的折射率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不變解析:如圖甲所示,甲同學利用插針法確定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后,測得的入射角、折射角沒有受到影響,因此測得的折射率將不變.(2)乙同學在畫界面時,不小心將兩界面aa′、bb′間距畫得比玻璃磚寬度大些,如圖乙所示,則他測得的折射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偏小解析:如圖乙所示,乙同學利用插針法確定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后,測得的入射角不受影響,但測得的折射角比真實的折射角偏大,因此測得的折射率偏小.【變式訓練2】 在測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實驗中,某同學由于沒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圖后,以O點為圓心、10 cm為半徑畫圓,分別交線段OA于A點,交線段OO′的延長線于C點,過A點作法線NN′的垂線AB交NN′于B點,過C點作法線NN′的垂線CD交NN′于D點,如圖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 cm,CD=4 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1.51.(多選)測定玻璃的折射率時,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注意的是( )A.玻璃磚的厚度宜大些B.入射角應盡量小些C.大頭針應垂直地插在紙面上D.大頭針P1、P2及P3、P4之間的距離應適當大些答案:ACD解析:玻璃磚厚度大些,可減小測量誤差;大頭針垂直插在紙面上以及大頭針P1、P2及P3、P4之間的距離適當大些,可減小確定光路方向時的誤差,A、C、D正確;入射角較小時,測量誤差較大,B錯誤.2.在用三棱鏡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中,先在白紙上放好三棱鏡,在棱鏡的一側垂直白紙插入兩枚大頭針P1和P2,然后在棱鏡的另一側觀察,調整視線使P1的像被P2擋住,接著在眼睛所在的一側垂直白紙插兩枚大頭針P3、P4,使P3擋住P1、P2的像,P4擋住P3和P1、P2的像,在紙上標出的大頭針位置和三棱鏡輪廓如圖所示.(1)在本題的圖上畫出所需的光路.答案:如圖所示,畫出通過P1、P2的入射光線,交AC面于O點,畫出通過P3、P4的出射光線交AB面于O′點.則光線OO′就是入射光線P1P2在三棱鏡中的折射光線.(2)為了測出棱鏡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測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在圖上標出它們.(3)計算折射率的公式是________.解析:過O點作AC面的法線,在所畫的圖上注明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用量角器量出θ1和θ2.θ1θ21.(6分)(多選)某同學用“插針法”做測量玻璃折射率實驗時,他的方法和操作步驟都正確無誤,但他處理實驗記錄時,發現玻璃磚的兩個光學面aa′和bb′不平行,如圖所示,則( )A.AO與O′B兩條直線平行B.AO與O′B兩條直線不平行C.他測出的折射率偏大D.他測出的折射率不受影響答案:BD2.(10分)用“插針法”測定透明半圓柱玻璃磚的折射率,O為玻璃磚截面的圓心,使入射光線跟玻璃磚的平面垂直,如圖所示的四個圖中P1、P2、P3和P4是四個學生實驗時插針的結果.(1)在這四個圖中肯定把針插錯了的是________.(2)在這四個圖中可以比較準確地測出玻璃磚折射率的是________,玻璃磚的折射率的公式為______________.AD解析:垂直于半圓柱玻璃磚的平面射入的光線,經玻璃磚折射后,折射光線不會與入射光線平行(過圓心的入射光線除外),故A錯誤.3.(12分)某實驗小組用插針法測量玻璃的折射率.(1)操作過程中為得到更好的實驗效果,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________.A.選用兩光學表面間距大一些的玻璃磚B.入射角應選擇盡量小些C.可以將玻璃磚界面當尺子畫界線D.改變入射角的大小,多做幾次實驗AD解析:為了便于確定折射光線,實驗中應選用兩光學表面間距大一些的玻璃磚,A正確;為了便于確定折射角,實驗中入射角應選擇盡量大些,B錯誤;為了避免影響透過玻璃磚看到像的清晰程度,實驗中,不能夠將玻璃磚界面當尺子畫界線,C錯誤;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實驗中應改變入射角的大小,多做幾次實驗,D正確.(2)在白紙上放好玻璃磚,aa′和bb′分別是玻璃磚與空氣的兩個界面,如圖甲所示.在玻璃磚的一側插上兩枚大頭針P1和P2,用“+”表示大頭針的位置,然后在另一側透過玻璃磚觀察,并依次插上大頭針P3和P4,在插P3時應使其擋住P1與P2的像,在插P4時,應使其擋住________________.P3和P2、P1的像解析:為了精準確定折射光線,實驗中,在插P4時,應使其擋住P3和P2、P1的像.(3)甲同學在畫完邊界 aa′時,不小心將玻璃磚向上平移了一小段距離,然后畫出下邊界bb′,導致兩邊界間距略小于玻璃磚的寬度,如圖乙所示.則他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不變”或“無法確定”).偏大解析:實際的下邊界應該處于圖乙中bb′的下側,如圖所示,入射角相同,折射角的測量值偏小,則他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偏大.4.(8分)在“用插針法測量玻璃磚的折射率”的實驗中,取一塊半圓形玻璃磚,O為圓心,如圖所示,點P1、P2、P3、P4依次分別為四個插針位置,其中O、P1、P2三點在同一直線上.(1)在某次測量中,測得∠P1OF=45°,∠P4OE=60°,則該玻璃磚的折射率為________. (2)實驗時,若在插P3處的大頭針時,不小心將玻璃磚逆時針轉動一個角度(O點不變),則折射率的測量結果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偏大5.(14分)如圖所示,某同學為了測量截面為正三角形的三棱鏡玻璃的折射率,先在白紙上放好三棱鏡,在棱鏡的左側插上兩枚大頭針P1和P2,然后在棱鏡的右側觀察到P1像和P2像,當P1的像恰好被P2像擋住時,插上大頭針P3和P4,使P3擋住P1、P2的像,P4擋住P3和P1、P2的像.在紙上標出的大頭針位置和三棱鏡輪廓如圖所示.(1)畫出對應的光路圖.答案:畫出光路圖如圖所示.(2)為了測出三棱鏡玻璃材料的折射率,若以AB作為分界面,需要測量的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圖上標出它們.(3)三棱鏡玻璃材料折射率的計算公式是n=________.入射角i折射角γ解析:為了測出三棱鏡玻璃材料的折射率,若以AB作為分界面,根據折射定律可知,需要測量的量是入射角i、折射角γ. (4)若在測量過程中,放置三棱鏡的位置發生了微小的平移(移至圖中的虛線位置,底邊仍重合),則以AB作為分界面,三棱鏡玻璃材料折射率的測量值________真實值(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于6.(14分)用圓弧狀玻璃磚做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時,先在白紙上放好圓弧狀玻璃磚,在玻璃磚的一側豎直插上兩枚大頭針P1、P2,然后在玻璃磚的另一側觀察,調整視線使P1的像被P2的像擋住,接著在眼睛所在的一側插兩枚大頭針P3和P4,使P3擋住P1和P2的像,P4擋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紙上標出大頭針位置和圓弧狀玻璃磚輪廓如圖甲所示(O為兩圓弧圓心,圖中已畫出經過P1、P2點的入射光線).(1)在圖上補畫出所需的光路.答案:連接P3、P4與CD交于一點,此交點即為光線從玻璃磚中射出的位置,又由于P1、P2的連線與AB的交點即為光線進入玻璃磚的位置,連接兩點即可作出玻璃磚中的光線,如圖所示.(2)為了測出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測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請在圖中的AB分界面上畫出這兩個角.解析:連接O點與光線在AB上的入射點即為法線,作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如圖中i、γ所示.(3)多次改變入射角,測得幾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據測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畫出了如圖乙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1.57.(8分)某同學為測量玻璃磚的折射率,準備了下列器材:激光筆、直尺、刻度尺、一面鍍有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磚.如圖所示,直尺與玻璃磚平行放置,激光筆發出的一束激光從直尺上的O點射向玻璃磚表面,在直尺上觀察到A、B兩個光點,讀出OA間的距離為20.00 cm,AB間的距離為6.00 cm,測得圖中直尺到玻璃磚上表面的距離d1=10.00 cm,玻璃磚的厚度d2=4.00 cm.(1)請在圖中作出到達B點光線的光路圖.答案:作出光路圖如圖所示.(2)玻璃磚的折射率n=________(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粵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四章光及其應用第二節測定介質的折射率學案.docx 粵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四章光及其應用第二節測定介質的折射率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