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教科書版本及章節 湖南美術出版第一單元課題 我們怎樣鑒賞美術作品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教學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能力分析: 從學習經驗角度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通過媒體、博物館、展覽館等方式接觸一些美術作品,對美術會比較有興趣,這位本節課的展開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從知識儲備和現有的學習能力看,有些學生是淺層次的、零散的了解如何去欣賞美術作品。 學習途徑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文化學習壓力很重,在業余時間會去各類展館去觀看美術作品或者通過網絡獲取知識,所以在教學中采取課堂活動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給學生搭建學習平臺,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學習。 3、問題和興趣分析: 現在的學生對經典美術作品的興趣并不大。究其原因:第一,是對作品的相關內容、背景了解不夠;第二,不知如何了解,不會欣賞作品;第三,學生的文化學習壓力很重,沒有時間對作品做深入了解 ;另外,經典作品所產生的時代和它所表達的精神、內容與現代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也是造成學生沒興趣的原因之一。學習目標確定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美術作品,了解美術欣賞的基本思路,培養從多層面、多角度欣賞美術作品的意識;突破思維定勢和慣常的欣賞態度。學會以一種開放的眼光來欣賞美術作品;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美術欣賞的四種基本方法對作品的形式特征、社會含義、內在精神以及文化內涵進行具體分析和綜合體驗。 過程與方法:學生使用討論與分析、總結與鞏固等學習方法,按感受——分析研究——理解接受——審美獲取——主動表現的學習過程,完成主動的學習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有意義的鑒賞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學會從多角度多層面鑒賞美術作品,以一種開放式的眼光欣賞美術作品,美術作品也成了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載體,人們可以從中解讀內涵豐富的文化、社會和個人信息,可以更多地了解祖國、民族、社會和與我們同在一個地球的其他國度的人們,使我們更加熱愛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認識和尊重外國的優秀文化,優秀的作品是不分國度我們可以盡情的欣賞好的作品,學習別人優秀的地方采取到自己的作品中。學習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如何從多角度去欣賞一幅美術作品 教學難點:四種鑒賞方法的運用學習評價設計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結果學生自我反思課堂參與情況: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與課堂發言;能否積極參加小組活動:能否按時完成作業等。 自評、學生互評、師評(綜合課堂提問、課堂觀察) 表現優秀 表現一般 有待提高 1課堂參與 2作業完成 3知識掌握 4進步方面 5努力方向知識運用情況:能否運用已學知識欣賞美術作品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導入教師活動1 在巴黎的羅浮宮里,它被稱為第779號畫作。它是描寫一位不知名的意大利女士微笑的畫作,它的名字叫做蒙娜麗莎。從它被畫下來的那一刻到現在已有五百年。全世界都受它吸引被它神迷,這位神秘女郎究竟是誰 她為什么會成為今日的超級巨星 她的微笑隱藏著什么秘密 映示《蒙娜麗莎》圖片。 提問1 請學生談對作品的初步印象 提問2 這幅作品表現了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 生:分四人小組討論,發言 提問3 你看到這件作品之后想到了什么 生:討論,發言 提問4 請同學們嘗試著用不同角度欣賞(畫面、構圖、筆法、作品內涵等) 學生活動1 欣賞《蒙娜麗莎》圖片 簡單描述初步印象 結合課本內容回答不同角度欣賞結果: 不同角度欣賞《蒙娜麗莎》名稱《蒙娜麗莎》畫種油畫現藏地法國盧浮宮作者達芬奇畫面一位女子雙手搭在扶椅上等構圖穩定的三角形筆法細膩作者生平研究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之一,杰出的畫家、科學家創新部分打破了中世紀僵硬呆板的肖像畫法,真實地反映了人物的內心動態作品內涵表達了人對于自身的肯定,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活動意圖說明: 通過欣賞蒙娜麗莎這幅作品揭示課題,鑒賞一幅作品絕不止一種方式,不同類型的作品,觀看的方式也不一樣,培養學生們從多方面、多角度欣賞美術作品,以一種開放式的眼光來欣賞美術作品。 環節二:講授教師活動2 共同欣賞《蛙聲十里出山泉》(齊白石) 思考初步印象:畫面上有什么 靜下心來仔細看,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收獲:這幅畫的高妙之處就在于用圖像來表現聲音,讓人仿佛聽到蛙聲。 墨點→蝌蚪→青蛙→蛙聲→悠揚墨團→山石→峽谷→優美墨線→泉水→流動→優美畫面→狹長→水流無限→悠長感悟式鑒賞注重個體感受,蔣思維和激情深切投入到畫面的感性鑒賞方式。要求從自身經驗出發,充滿想象力和無限激情去欣賞作品。這種方法比較適合于寫意性和表現性的作品。因為此類作品追求的不是客觀地記錄對象,而是通過主觀化的形象處理來表達藝術家的情感。 觀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思維與激情隨著畫面各種元素的展開而構建出這樣的意境:畫面內,幾只小蝌蚪隨著幽谷中奔流的山泉一路歡快地順流而下;畫外,蛙聲悠長,泉水叮咚,有著優美的旋律。讓人可以聯想。 展示《吶喊》圖片 請同學們用感悟式鑒賞方法鑒賞:結合運用課本所有內容鑒賞《吶喊》 鑒賞《吶喊》名稱吶喊畫種油畫作者蒙克創作時間1893年 畫的由來一天晚上畫家沿著小路漫步,路的一邊是城市,另一邊在是峽灣。畫家又累又病,停步朝峽灣那邊眺望,太陽正落山,云被染得紅紅的,像血一樣。畫家感到一聲刺耳的尖叫穿過天地間;我仿佛可以聽到這尖叫聲。畫家畫下了這幅畫,畫了那些像真的血一樣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總結:這幅畫中,成功地表達了蒙克自身的體驗和他所承受生活中的痛苦與磨難,對時代的一些敵意,對自我內在的軟弱與現代社會理性、科學取向不相匹配的抗爭,表達了他的絕望與舒緩之道。作品中的人物,有一個特殊的寄托,表現了一種特定心理和思維狀態,描述了他自己觀點中的生、死、愛、苦。作品表現的中心,是內在的情感,是心靈的呼喚,是生命的吶喊,是靈魂的印象,生命與現實的頑強抗爭。畫的主體就是在血紅色映襯下一個極其痛苦的表情。顏色雖然與自然顏色的真實性是一致的,表現方式上卻極度夸張,展現出了他自己的感受,畫面里的線條扭曲橋的粗壯挺直形成鮮明對比,作者將畫面中沉悶、焦慮并且孤獨的情感,表現到了一種極致。活動意圖說明 先共同鑒賞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幅作品講解出感悟式鑒賞方法,后用蒙克的吶喊這幅作品讓學生們自行嘗試著用學到的知識點去鑒賞該作品。學會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每一幅作品當中,牢記感悟式鑒賞方法。注重個體感受,將思維和激情深切投入畫面。 環節三:教師活動3 比較式鑒賞方法:有比較才有鑒別。 展示圖片 用比較式鑒賞方式觀看《小龍湫下一角》和《萬松煙靄》 結合課本內容比較兩幅作品的題材、構圖、方法、色彩、畫風有什么不同 小龍女湫下一角萬松煙靄題材雁蕩山小景黃山平天矼望西海門構圖正方形,布滿,“四面包圍”長方形,空靈,“左山右水”方法意筆與勾勒填彩相結合寫意色彩明快、青綠、淺絳相得益彰濃墨,朱砂,石青,石綠點染畫風融山水、花鳥畫意趣為一體,雄強復明麗渾厚華滋、“模糊復燦爛”用比較式鑒賞美術作品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除此之外還可以有很多種比較方法,可以橫向觀察或可縱向展開在不同的時代環境中,藝術家采用的處理手法和表現形式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比較式鑒賞方法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審美判斷力,強化思維聯想能力。 展示圖片 用比較式鑒賞方法鑒賞《麗人行》和《宮女》尋找不同表現手法,并完成填表。學生活動3 欣賞《宮女》與《麗人行》兩幅作品結合所學內容進行填表 麗人行宮女題材公主、宮女出行宮女群像構圖長方形(卷)空靈正方形(靜心)塞滿線條細勁圓轉、舒緩簡練流暢、瀟灑色彩明麗、清雅憂郁、強調冷暗人物面目豐盈,秀美拉長變形,寧靜畫風格調高古典雅抒情比較式鑒賞要在熟悉作品各種形式與內容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完成。并且要根據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加以比較。比較式鑒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但在比較式鑒賞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美術作品的好壞是可以通過比較來確定的;但在很多情況下,作品之間并不存在誰好誰壞的問題,僅僅是表現方式和風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較的內容主要是形式方面的,但根據這些形式方面的差異也可以引導我們去尋找原因,這就需要涉及一些社會的因素了。至于具體對比哪些內容,還需要依靠感覺的指引,所以比較的方法其實是幾種鑒賞方式的綜合運用。活動意圖說明 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的目的也是為了可以更好的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學習比較式鑒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作品分析能力。此外還提高了學生對美術鑒賞方式的綜合運用能力和綜合判斷能力,深化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板書設計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作業1 運用多種鑒賞方式就《蒙娜麗莎》撰寫一篇鑒賞文章。 文章要求: 1、觀點明確、有獨立見解。 2、語言流暢、精煉、結構合理、條理清晰。 3、字數300字左右。 4、文章上方注明年級、姓名 5、提交日期:下節課前 作業2 結合課本內容運用社會學式鑒賞方法鑒賞倫勃朗的《夜巡》后進行填表 社會學式鑒賞名稱《夜巡》畫種油畫作者倫勃朗創作日期1642年現藏地荷蘭國家博物館 作品內容描繪了射擊手們執行任務前即將出發的清潔。 畫面中央柯克隊長和它的副手邊走邊談,其余人顯得相當散亂,左邊有一組人在舉旗,也有人擦槍,右邊有擊鼓的也有正在準備武器者。為了使畫面在內容上協調,畫家在一群男人中間安插了一位看熱鬧的小姑娘,顯得特別突出。 作者生平出生于荷蘭,父親磨坊主,母親是面包師的女兒,他們共同有九個孩子14歲進大學17歲學畫21歲基本掌握油畫30歲成為肖像畫家,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喪妻喪子一生留下600多幅和2000多幅素描1669年貧病中去世。 創作意圖這幅作品是民兵自衛隊的集體肖像畫,是有自衛隊隊員集資請畫家倫勃朗繪制的,這幅作品打破了當時肖像畫呆板的風格,大家都干著自己的工作并未遵循傳統畫法塑造了獨一無二的自衛隊出行場面給人傳遞了一種生動活潑的氣氛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教室內多媒體設備課后說課反思反思 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多種美術教學方式和手段的合理運用是很重要的。適當設置并提出一些能引發學生思考和探究興趣的問題亦不可少。激發學生的想象,激活學生的各種感官,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盡可能地在美術學習活動中獲得愉快和積極的體驗。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十分重要。教師還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主動發展。了解學生,注重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上一節成功課的關鍵。如何形成“多維互動”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相應的發揮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認真思考的。貼近學生,激活課堂,充分展示視覺藝術語言的魅力。 改進 教師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斷實習做個有心人,留意與學科相關的材料并做好積累,這樣才能讓課堂更加有活躍度讓學生們喜歡上古典美術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