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高考物理數學法突破《圓錐曲線方程與性質(圓、橢圓、拋物線、雙曲線)》1.拋物線方程【例1】(拋物線方程、積定和最小)如圖所示,一個方向豎直向下的有界勻強電場,電場強度大小為E。勻強電場左右寬度和上下寬度均為L。一個帶正電荷的粒子(不計重力)從電場的左上方O1點以某一速度水平向右進入電場,該粒子剛好從電場的右下方A點離開電場;另一個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q>0)的粒子(不計重力)從電場左下方O2點水平向右進入電場,進入電場時的初動能為Ek0。已知圖中O1、O2、A在同一豎直面內,設O1點為坐標原點,水平向右為x軸正方向,豎直向下為y軸正方向,建立坐標系(圖中未畫出),不計粒子間的相互作用。(1)求帶正電荷的粒子的運動軌跡方程(2)求帶負電荷的粒子運動到“帶正電荷粒子的運動軌跡”處的動能(3)當帶負電荷的粒子進入電場的初動能為多大時,它運動到“帶正電荷粒子運動軌跡”處時的動能最小?動能的最小值為多少?2.橢圓方程焦點在x軸是的橢圓方程:a:半長軸;b:半短軸;c:半焦距。橢圓上的任意點到兩焦點的距離之和為定值,和為【例2】如圖所示,在一個橢圓的兩個焦點F1和F2上分別固定一個帶電量為q0的正點電荷,在圖示坐標系中,橢圓方向為(a>b>0),E、F、G、H為橢圓上關于原點O中心對稱的四個點。已知點電荷Q所激發的電場中某點的電勢公式為,其中Q是點電荷的電量,r是電場中該點到點電荷的距離,k為靜電力常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E點和G點場強相同B.一正的試探電荷沿ABC運動,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C.從B沿直線運動到D,場強先減小后增大D.橢圓上各點電勢的最大值為【例3】(2023年湖南卷)如圖,質量為M的勻質凹槽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凹槽內有一個半橢圓形的光滑軌道,橢圓的半長軸和半短軸分別為a和b,長軸水平,短軸豎直.質量為m的小球,初始時刻從橢圓軌道長軸的右端點由靜止開始下滑。以初始時刻橢圓中心的位置為坐標原點,在豎直平面內建立固定于地面的直角坐標系xOy,橢圓長軸位于x軸上。整個過程凹槽不翻轉,重力加速度為g。(1)小球第一次運動到軌道最低點時,求凹槽的速度大小以及凹槽相對于初始時刻運動的距離;(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求出小球運動的軌跡方程;(3)若,求小球下降高度時,小球相對于地面的速度大小(結果用a、b及g表示)。3.雙曲線方程平面上兩列相同的波形成穩定的干涉圖樣,振動加強(振動減弱)的點呈現雙曲線分布規律。一對等量異性點電荷的電場中,一個平面上的等勢線不為雙曲線,也不為橢圓和圓。《圓錐曲線方程與性質(圓、橢圓、拋物線、雙曲線)》解析1.拋物線方程【例1】(拋物線方程、積定和最小)如圖所示,一個方向豎直向下的有界勻強電場,電場強度大小為E。勻強電場左右寬度和上下寬度均為L。一個帶正電荷的粒子(不計重力)從電場的左上方O1點以某一速度水平向右進入電場,該粒子剛好從電場的右下方A點離開電場;另一個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q>0)的粒子(不計重力)從電場左下方O2點水平向右進入電場,進入電場時的初動能為Ek0。已知圖中O1、O2、A在同一豎直面內,設O1點為坐標原點,水平向右為x軸正方向,豎直向下為y軸正方向,建立坐標系(圖中未畫出),不計粒子間的相互作用。(1)求帶正電荷的粒子的運動軌跡方程(2)求帶負電荷的粒子運動到“帶正電荷粒子的運動軌跡”處的動能(3)當帶負電荷的粒子進入電場的初動能為多大時,它運動到“帶正電荷粒子運動軌跡”處時的動能最小?動能的最小值為多少?【答案】(1);(2);(3)時,【解析】(1)待定系數法。設正粒子運動軌跡方程為粒子過A點,將x=L、y=L代入得則所求的軌跡方程為(2)設負粒子初速度為v0,則經時間t:將正、負粒子的軌跡方程聯立成方程組并解得交點坐標為,由動能定理,得負粒子到達軌跡交點時的動能(3)變形:因為定值則時Ek最小,最小值2.橢圓方程焦點在x軸是的橢圓方程:a:半長軸;b:半短軸;c:半焦距。橢圓上的任意點到兩焦點的距離之和為定值,和為【例2】如圖所示,在一個橢圓的兩個焦點F1和F2上分別固定一個帶電量為q0的正點電荷,在圖示坐標系中,橢圓方向為(a>b>0),E、F、G、H為橢圓上關于原點O中心對稱的四個點。已知點電荷Q所激發的電場中某點的電勢公式為,其中Q是點電荷的電量,r是電場中該點到點電荷的距離,k為靜電力常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E點和G點場強相同B.一正的試探電荷沿ABC運動,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C.從B沿直線運動到D,場強先減小后增大D.橢圓上各點電勢的最大值為【答案】BD【解析】A:E點和G點電場方向不同,A錯;B:設橢圓上某點P到F1、F2的距離分別為r1、r2,則P點的電勢由不等式性質知,r1+r2=2a為定值,則r1=r2=a時r1r2積最大,電勢φ最小而A、C兩點,r1與r2相差最大,r1r2積最小,電勢φ最大沿ABC運動,電勢先減小后增大,正電荷的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則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B對;C:若橢圓接近于圓,則兩焦點靠近中心O場強最大的點P在橢圓內部,從B到O,場強先增大(到P點時最大)后減小(到O點時為0),從O到D,場強先增大后減小。所以C錯;D:由B的推導可知,橢圓上A、C兩點電勢最大。按圖中A點計算,D對【例3】(2023年湖南卷)如圖,質量為M的勻質凹槽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凹槽內有一個半橢圓形的光滑軌道,橢圓的半長軸和半短軸分別為a和b,長軸水平,短軸豎直.質量為m的小球,初始時刻從橢圓軌道長軸的右端點由靜止開始下滑。以初始時刻橢圓中心的位置為坐標原點,在豎直平面內建立固定于地面的直角坐標系xOy,橢圓長軸位于x軸上。整個過程凹槽不翻轉,重力加速度為g。(1)小球第一次運動到軌道最低點時,求凹槽的速度大小以及凹槽相對于初始時刻運動的距離;(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求出小球運動的軌跡方程;(3)若,求小球下降高度時,小球相對于地面的速度大小(結果用a、b及g表示)。【答案】(1),;(2);(3)【思維】(1)人船模型→水平方向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定律→凹槽速度大小→凹槽相對于初始時刻向右運動的距離(2)橢圓標準方程→人船模型→小球運動的軌跡方程(3)→小球運動的軌跡方程→小球軌跡為半徑為b的圓→水平方向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定律→小球相對于地面速度大小【解析】(1)小球第一次運動到軌道最低點的過程,水平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mv1=Mv2,由機械能守恒定律,mgb=+聯立解得:v2=根據人船模型,mx1=Mx2,x1+x2=a解得:凹槽相對于初始時刻向右運動的距離x2=(2)小球向左運動過程中凹槽向右運動,當小球的坐標為時,凹槽水平向右運動的位移為,根據上式有則小球現在在凹槽所在的橢圓上,根據數學知識可知此時的橢圓方程為整理得()(3)將代入小球的軌跡方程化簡可得即此時小球的軌跡為以(a b,0)為圓心,b為半徑的圓則當小球下降的高度為時如圖,此時可知速度和水平方向的的夾角為60°小球下降的過程中,系統水平方向動量守恒系統機械能守恒聯立得3.雙曲線方程平面上兩列相同的波形成穩定的干涉圖樣,振動加強(振動減弱)的點呈現雙曲線分布規律。一對等量異性點電荷的電場中,一個平面上的等勢線不為雙曲線,也不為橢圓和圓。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