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07《工業設計的魅力》教學設計課題基本信息課題 工業設計的魅力學科 美術 年級 八年級版本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 冊別 上冊1.教學背景分析1.教材內容分析:本課以椅子設計為載體,通過工業產品設計的欣賞、分析與實踐,引導學生理解工業設計的功能性、審美性與創新性。教材通過經典案例解析(如“叫壺9003”“瑞士軍刀”),滲透人性化設計、綠色設計等理念,培養學生將藝術思維融入生活實踐的能力。2.學生情況分析:八年級學生已具備基礎造型能力,但對工業設計的系統性認知較薄弱。需通過動手設計、合作探究,將抽象的設計理念(如實用性、環保性)轉化為具象創作,強化創新思維與跨學科實踐能力。3.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探究式、互動式、合作學習、學科實踐。4.信息技術(配套課件)準備:多媒體(PPT課件、網絡資源、人工智能等)2.學習目標與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學習目標 評價內容與方式1. 審美感知:欣賞工業設計產品,感受工業設計帶來的美感,學會對工業設計產品進行分析評述,提高審美感知能力。2.藝術表現:采用美術技法創作工業設計作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美術基本素養。3.創意實際:在創作中能通過想象、聯想、重組等方式進行藝術構思,表達出工業設計產品的內涵。4.文化理解:使學生得到美的陶冶與享受,感受世界美術的多樣性,形成開放的心態和全球意識,提高生活審美情趣。 通過小組討論、設計草圖展示進行互評+師評。通過設計提案匯報、作品實踐成果進行自評+互評。通過課堂反思日志、小組協作過程觀察進行師評。3.學習重難點及突破方法學習重難點 突破方法學習重點:工業設計的功能性與審美性融合,設計思維在實踐中的應用。學習難點:將環保理念(如材料循環利用)和創新結構融入設計。 1.案例分析法:對比經典設計與學生作品,提煉設計要素。2.項目式學習:以“為校園設計一把多功能椅”為驅動任務。1.材料實驗:提供可回收材料(紙板、塑料瓶),探索造型可能性。2.跨學科整合:結合物理力學知識優化結構設計。4.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二次備課一、新課導入(3分鐘) 一、情境導入——設計偵探在行動(6分鐘)教師活動展示神秘箱內的經典設計產品(PH燈/戴森風扇等),學生通過觸摸猜測功能與造型特征學生活動分組記錄觸覺信息并繪制推測圖,對比實物揭曉設計奧秘 建立多感官認知通道,引發對"形式功能關系"的思考。二、探究新知(35分鐘) 二、新課講授第一關 初感知工業產品設計師:現在,我們來到了第一關,請看大屏幕,觀看視頻《工業設計的變遷》,結合課本討論后回答獲得線索。問題為:①工業設計以什么為對象?②運用于哪些行業?引導生答:①以工業產品為對象;②運用于輕工、紡織、機械、家具、電子信息等行業。師:對的,沒錯。工業設計是以工業產品為主要對象,綜合運用科技成果和工學、美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知識,所以現在大學有專門開設的工業設計專業,工業設計對產品的功能、結構、形態及包裝等進行整合優化的創新活動,它的核心是工業產品設計,廣泛運用于輕工、紡織、機械、電子信息等行業,對我們來說,工業產品設計無處不在。第二關 椅子的變遷史師:請看大屏幕,(展示任務提示)(1)仔細觀察這些椅子,它們的材質及設計有什么樣的特點?(2)每小組選擇一把印象最深的椅子進行評述(從材質,設計亮點以及功能方面進行評述)。師:每個小組都表現的非常好,都可以獲得一條線索,繼續加油!(切PPT話外音)你們需要再辨別出傳統椅子與現代椅的不同之處!師:同學們,下面任務為單線任務,誰能看出傳統椅與現代椅的不同之處呢? 學生根據材質、結構以及舒適度說明了傳統椅子與現代椅子的不同之處。師:這位同學回答的非常全面,傳統明代梨花椅注重實用性,并且當時的工業制品都是手工組件,而到了現在工業化時代,更加注重產品的材料以及色彩的運用,追求實用與美觀共存,例如說前面的卵形椅、躺椅,按照人體的不同姿勢設計而成,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又突出了曲線的流暢之美,顯示了設計藝術的獨特魅力。第三關 創意來源師:剛剛我們了解了椅子的變遷史,請各位同學觀察老師展出的這張圖片,圖片上的椅子像什么呢?師:對,像花瓣,這張椅子是用人造纖維做成的面料,褶皺拼合在碗狀的樹脂基座上,自然的皺褶和鮮艷的顏色,宛如一朵綻放的鮮花,這張椅子的設計模仿的就是花朵的形狀,看來,設計師們設計產品時的創意與我們身邊的事物緊密相連。下面進入第三關,觀察下列燈具產品圖片,以小組為形式討論,說一說設計師的創意來自于哪里?這個創意給產品增加了什么亮點? 師:各小組回答的都非常的棒,我們發現,工業設計的產品創意采用聯想的方式進行設計,將生活中的動植物進行變形融和到產品的實用性上去,使產品變得更加實用,更加具有裝飾性。除了可以有創意的聯想,還可以對產品進行拼接重組,也能讓產品變得更加美觀。再接再厲。第四關 欣賞評述師:除了使用聯想的方式來設計產品,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還關注產品的什么呢?接下來,我們來到了第5關,加油!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設計師作品。請看美國設計邁克爾 格雷福斯設計的水壺叫壺, ,這個水壺是后現代主義風格的第一次嘗試性的產品,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它造型簡潔,對材料的使用適度,是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的佳作,壺嘴上非常有創意的添加了一只小鳥,在水燒開時,會唱起歌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師:水壺將實用性與裝飾功能性完美的合二為一,大家請看,你認識這輛車嗎? 對,沒錯,就是觀光巴士。這是倫敦街頭的“路線大師”,它是倫敦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也成為了英國的標志性代表。這輛雙層巴士外觀設計遵循了什么色彩原理呢?請小組討論后小組推選代表作答。師:恭喜A小組獲得線索一條,看來A小組關于美術的知識面非常全面,這輛“路線大師”的紅色熱烈自由,對比色彩突出,體現了個性化和人性化的特點,非常具有復古的風格,體現了藝術與科技的設計理念。第五關 學做產品設計師師到了最后一關了同學們,這也是最難的一關,生活中的工業產品設計隨處可見,但千人千思,每個人審美情趣不同,請同學們將課前收集的工業產品實物或者是圖片資料準備好,以小組為形式,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描述產品本身的設計,然后對產品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將你的改造用馬克筆畫下來。(多媒體展示范畫 )要求如下:(1)描述產品的設計(2)發現產品設計的不足之處并提出建議(3)根據改進建議將產品用畫筆畫下來學生以小組為形式開始設計產品。師:各小組都已完成,接下來,我們進行產品投標大會,小組推選代表講述自己產品,為自己拉票,勝利小組將會獲得三條重要線索,請你為喜歡的產品設計打call。 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工業設計作品,使學生了解工業設計的表現題材及表現形式。讓學生欣賞不同的工業設計作品,從而引發其對城市環境及人文方面的思考(引導學生盡可能呈現多元化解讀)?!驹O計意圖】通過創意設計,培養學生的思考與判斷力,學會觀看之道,進而激發學生的工業設計創意。三、課后拓展(4分鐘) 1.社會調研:拍攝社區中設計不合理的公共設施,提出改進方案。2.虛擬設計:使用SketchUp軟件建模,優化課堂設計方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于所在工業設計的調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探究能力(對傳統文化與地域文化精神的認識),進而提高學生在工業設計和環境藝術方面的審美品位。四、課堂小結(3分鐘)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生:暢談收獲,開展自評和互評。 通過總結整理,讓學生對工業設計有更清晰的認識。5.板書設計6.教學反思與改進亮點:以真實情境驅動設計實踐,學生從“被動欣賞”轉為“主動創造”。改進:可邀請工業設計師線上分享,增強職業體驗深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