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節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55張,內嵌 視頻)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節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55張,內嵌 視頻)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2019人教新版
第一章 地球的運動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日期
1.22
2.22
3.22
4.22
5.22
6.22
升旗
07:31
06:58
06:15
05:27
04:54
04:46
降旗
17:21
17:57
18:27
18:59
19:28
19:46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日期
7.22
8.22
3.22
10.22
11.22
12.22
升旗
05:03
05:32
06:01
06:31
07:06
07:32
降旗
19:37
19:02
18:12
17:25
16:53
16:52
三、晝夜長短的變化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1.晝夜長短的判斷方法:晝弧和夜弧
A
A
B
圖1
圖2
夜弧
晝弧
晝弧越長,白晝時間越長
夜弧越長,夜晚時間越長
概念:晨昏線(圈)將地球上的緯線圈分為兩部分,位于晝半球的部分叫晝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探究活動:利用晝弧和夜弧判斷晝夜長短的方法
觀察左圖,討論回答下列幾個問題:
1.同一緯線圈上,晝弧和夜弧時間相加有多長?
2.同一緯線上,晝弧和夜弧的長度差異,表明該地晝夜狀況有何特點?
3.在同一緯線上,各地晝夜長短是否相同?
4. 夏至日(左圖)這一天,不同緯線上的A\B\C三點,晝夜長短有何差異?
5.南北緯緯度相同的兩地A\D,晝夜長短有何關系?
1.同一緯線圈上,晝弧加夜弧時間等于24小時。
2.晝弧=夜弧,表示該地晝夜等分;晝弧>夜弧,表示該地晝長夜短;晝弧<夜弧,表示該地晝短夜長。
3.同一緯線上各點,晝夜長短相同;弧長經度每相差15°代表1小時。
4.C晝長24小時(極晝);A晝長16小時;B晝長12小時。
5.A地晝長=D地夜長
A
B
C
夜弧
晝弧
夏至日太陽光照圖
D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2.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2.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以北半球為例)
A
B
春分
3·21
晝夜_____
等長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A
B
春分
3·21
晝夜_____
晝__夜__
晝漸___

長 短
等長
2.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以北半球為例)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A
B
春分
3·21
晝夜_____
等長
晝__夜__
晝漸___

長 短
夏至
6·22
晝最__

2.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以北半球為例)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A
B
春分
3·21
晝夜_____
等長
晝__夜__
晝漸___

長 短
夏至
6·22
晝最__

晝__夜__
晝漸__

長 短
2.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以北半球為例)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春分
3·21
晝夜_____
等長
晝__夜__
晝漸___

長 短
夏至
6·22
晝最__

晝__夜__
晝漸__

長 短
A
B
晝夜___
秋分
9·23
等長
2.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以北半球為例)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春分
3·21
晝夜_____
等長
晝__夜__
晝漸___

長 短
夏至
6·22
晝最__

晝__夜__
晝漸__

長 短
A
B
晝夜___
秋分
9·23
等長
晝最__
冬至
12·22
晝__夜__
晝漸__

短 長

2.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以北半球為例)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春分
3·21
晝夜_____
等長
晝__夜__
晝漸___

長 短
夏至
6·22
晝最__

晝__夜__
晝漸__

長 短
晝夜___
秋分
9·23
等長
晝最__
冬至
12·22
晝__夜__
晝漸__

短 長

晝__夜__
晝漸___
A
B
短 長

2.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以北半球為例)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晝夜_____
等長
晝__夜__

長 短
6·22
晝最__

總結: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規律(以北半球為例)
晝__夜__
晝漸__

長 短
晝夜___
9·23
等長
晝最__
12·22
晝__夜__
晝漸__

短 長

晝__夜__
晝漸___
短 長
3·21
晝漸___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總結: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規律
0?
0?
0?
夏半年
春秋分
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北極附近出現極晝。
南半球反之。
夏至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最大,極晝范圍也達最大
(整個北極圈)
全球晝夜等長
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晝越短,北極附近出現極夜。南半球反之。
冬至北半球各地夜長達一年最大,極夜范圍也達最大
(整個北極圈)
結論:1.赤道地區全年晝夜平分。緯度越高,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越大。
2.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至極點四周為極晝。
3.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哪個半球的晝變長,夜變短。
抓“直射點位置”
抓“移動方向”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3.晝夜長短變化的影響
(1)影響日常生活的作息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日期
1.22
2.22
3.22
4.22
5.22
6.22
升旗
07:31
06:58
06:15
05:27
04:54
04:46
降旗
17:21
17:57
18:27
18:59
19:28
19:46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日期
7.22
8.22
3.22
10.22
11.22
12.22
升旗
05:03
05:32
06:01
06:31
07:06
07:32
降旗
19:37
19:02
18:12
17:25
16:53
16:52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2)影響獲得的光和熱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60°10′15″N,24°56′15″E)在當地時間2019年3月31日3:00將時鐘向前調整1小時,變為2019年3月31日4:00,開始夏令時。夏令時,又稱“日光節約時制”和“夏令時間”,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為將時間調快一小時,可以使人早起早睡,減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從而節約照明用電。全世界有近110個國家每年實行夏令時。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3)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
赫爾辛基的夏天很舒適。立夏前后,太陽幾乎就不落山了。每天都能看到碧藍的天空,由于緯度高,沒有炎熱不適感。夏天芬蘭人喜歡隨身帶著一塊野餐布,見到草地就挑個曬太陽的好位置。
冬至左右,赫爾辛基一般早上9點左右天才微亮,下午2點左右天已變黑。冬天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很容易產生沮喪感,因此芬蘭的自殺率很高。這一段時間,食物種類也很少,尤其是水果、蔬菜更少。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4)影響房屋建筑
冰島(64°N)
高大敞亮的玻璃
模擬日光的照明設備
冰島位于北極圈邊緣,冬半年白天短,夜晚長,光照不足四個小時。當地居民為了最大化的利用陽光,建筑設計以光亮為中心,多采用高大敞亮的落地玻璃,戶外設置有模擬自然光的人工照明,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能夠多感受到一點陽光的熱度。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小結
晝夜長短
緯度變化規律
季節變化規律
影響
影響日常作息
影響獲得的光和熱
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
影響房屋建筑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課堂練習
某同學對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時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持續觀測與記錄,繪成下圖。讀圖,完成第1~2題。
1.a~b期間,該地的晝夜長短及其變化趨勢是(  )
A.晝長夜短,且晝漸長、夜漸短
B.晝長夜短,且晝漸短、夜漸長
C.晝短夜長,且晝漸長、夜漸短
D.晝短夜長,且晝漸短、夜漸長
2.該地一年中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約為(  )
A.1小時40分鐘 B.2小時20分鐘
C.3小時20分鐘 D.4小時40分鐘
C
D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課堂練習
下表表示①②③④四地一年中晝長最大差值。據此完成第3~4題。
3.四地按緯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①②
4.④地的最短晝長為(  )
A.8小時31分 B.9小時9分
C.10小時42分 D.11小時22分
C
C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地點




晝長最大差值
2小時26分
24小時
0小時
5小時42分
B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居民住宅樓的采光權(設計規范)以冬至日日照時間不少于1小時(房屋最底層窗戶)為標準。
2018年6月,揚州市(32°N)學生王濤父母看到本市某樓盤廣告宣傳,稱該樓盤每一棟樓房即使是最底層也有超大采光面,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燦爛的陽光與優美的環境,便購買了其中5號樓101室。2018年12月全家入住后發現陽光全被南側的6號樓遮擋住了。王濤一家覺得自己家的采光權受到侵犯,準備狀告開發商做虛假廣告,要求調換房子。王濤家需要采集哪些證據才有可能贏得這場官司?
看房時

入住時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基本概念
太陽高度角:太陽光線與地平面之間的夾角。
正午太陽高度角:一天中太陽高度最大值出現在正午(當地地方時12點),稱為正午太陽高度(角)。
從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在這一天中,太陽高度是否發生了變化?是怎樣變化的?
四、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A
B
C
D
E
F
A
B
C
D
在地球表面表示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的方法: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探究活動一:同一時刻,不同地點正午太陽高度的差異(教材P11圖)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日期
直射緯線
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不同的變化
春、秋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赤道
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正午太陽高度是90°)向南北兩側遞減
北回歸線
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是90°)向南北兩側遞減
南回歸線
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是90°)向南北兩側遞減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1.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不同的變化規律(總結)
①直射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為90°
②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緯線向南北兩側遞減;距太陽直射點距離越近(緯度差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
③以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為對稱軸南北對稱的兩條緯線,正午太陽高度相等。
四、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90?
0?
90?N
90?S
60?
30?
0?
正午太
陽高度
60?N
30?N
30?S
60?S
春分、秋分
夏至
冬至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探究活動二:同一地點,不同季節正午太陽高度的差異
A
C
B
觀察A、B、C三地在不同季節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情況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探究活動二:同一地點,不同季節正午太陽高度的差異
A
C
B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地點
時間
正午太陽高度隨時間的變化
A地
春分日——夏至日
夏至日——冬至日
冬至日——次年春分日
B地
春分日——夏至日
夏至日——冬至日
冬至日——次年春分日
C地
春分日——直射C
直射C——夏至日
夏至日——直射C
直射C——冬至日
冬至日——次年春分日
逐漸增大;夏至日達一年中最大值
逐漸減小;冬至日達一年中最小值
逐漸增大
逐漸減小;夏至日達一年中最小值
逐漸增大;冬至日達一年中最大值
逐漸減小
逐漸增大;直射C時達一年中最大值
逐漸減小;
逐漸增大;直射C時達一年中最大值
逐漸減小;冬至日達一年中最小值
逐漸增大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2.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不同的變化規律(總結)
①在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緯度帶(A為代表),正午太陽高度夏至日達最大值,冬至日達到最小值。
②在南回歸線及其以南的緯度帶(B為代表),情況正好相反。
③在南北回歸線之間(C為代表),一年有2次最大值,發生在直射時。
夏至日
A
C
B
冬至日
A
C
B
達一年中最小值區域
——赤道及其以北
達一年中最大值區域
——南回歸線及其以南
達一年中最大值區域
——北回歸線及其以北
達一年中最小值區域——赤道及其以南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3.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1)公式:H=90°-丨φ ± δ丨
(2)含義
① H :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② φ :所求地的地理緯度;
③ δ :直射點的地理緯度。
④± :兩地在同一半球取減號,兩地在不同半球取加號。
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方法
H
δ
φ
所求地的地理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的地理緯度的差值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大;反之正午太陽高度越小。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計算二分二至日北京(40° N)的正午太陽高度
{BDBED569-4797-4DF1-A0F4-6AAB3CD982D8}二分二至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
春分日

夏至日
23°26′N
秋分日

冬至日
23°26′S
50°
73°26′
50°
26°34′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①確定地方時:
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的最大值時,此時日影最短,當地的地方時是12時。
4.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應用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②確定房屋的朝向:
為了獲得更充足的太陽光照,確定房屋的朝向與正午太陽所在位置有關。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太陽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應用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③判斷日影長短:
日影方向總是背向太陽。
距離太陽直射點越近,太陽高度角越大,物體的影子越短。
4.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應用
地面
直射點
無影子
影子較長
影子更長
1
2
3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④確定當地的地理緯度:
根據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可判斷該地區緯度大小。
4.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應用
例:已知某地春分日正午太陽高度為30°,求當地的緯度度數,并說出當地的所處的緯線。
H=90°-丨φ ± δ丨
30°=90°-丨0° ± δ丨
丨φ ± δ丨=60°
當地的緯度度數為60°。
當地可能位于北緯60°緯線,也可能位于南緯60°緯線。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⑤確定樓距、樓高:
為了使樓房底層獲得充足的太陽光照,我們以當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陽高度來計算樓間距。一般來說,緯度較低的地區,樓距較小;緯度較高的地區,樓距較大。南樓高度為h,該地(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H,則最小樓間距L為:L=h×cotH。
4.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應用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2018年6月,揚州市(32°N)學生王濤父母看到本市某樓盤廣告宣傳,稱該樓盤每一棟樓房即使是最底層也有超大采光面,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燦爛的陽光與優美的環境,便購買了其中5號樓101室。2018年12月全家入住后發現陽光全被南側的6號樓遮擋住了。王濤一家覺得自己家的采光權受到侵犯,準備狀告開發商做虛假廣告,要求調換房子。王濤家需要采集哪些證據才有可能贏得這場官司?
看房時

入住時

導入問題回顧:
樓高、樓間距、揚州市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⑥太陽能熱水器的傾角調整:
為了更好地利用太陽能,應不斷調整太陽能熱水器與樓頂平面之間的傾角,使太陽光與受熱板成直角。
4.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應用
α + H=90°
熱水器仰角和正午太陽高度角互余
H = 90°- 緯度差
α= 90°- H
緯度差=90°- H
α = 緯度差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正午太陽高度
緯度變化規律
季節變化規律
影響
確定地方時
確定房屋的朝向
判斷日影長短
確定當地的地理緯度
確定樓距、樓高
太陽能熱水器的傾角調整的依據
小結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讀“某地正午太陽高度角年變化折線圖”,完成1~3題。
1.根據該地正午太陽高度角年變化規律,判斷該地點可能位于(  )
A.北溫帶 B.南溫帶 C.0°~23°26′N之間 D.0°~23°26′S之間
2.在圖中C處所表示的這一天,該地(  )
A.夜長最短 B.正午旗桿的影子最短 C.氣溫最高 D.受太陽活動影響強烈
3.當海口(20°N)陽光直射井底時,該日(  )
A.白晝達到一年中最長 B.海口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最大
C.該日過后太陽直射點將向北移 D.該日過后太陽直射點將向南移
D
B
B
課堂練習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課堂練習
下圖為某游客于2018年6月22日在北京郊區(約40° N)某光伏發電產業園區一角拍攝的照片,該產業園通過租借農田,將農業生產和光伏產業有機結合。讀圖,回答4~5題。
4.拍攝者位于太陽能集熱板的(  )
A.正南方 B.正北方 C.東南方 D.西北方
5.拍攝當日,太陽能集熱板的傾角最接近(  )
A.17° B.23° C.35° D.49°
C
A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五、四季更替
夏季:氣溫高
冬季:氣溫低
春秋季:氣溫適中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思考:
1.從春分至秋分
太陽直射哪個半球?
南北兩半球哪個獲得的熱量多?
為什么?
2.從秋分至次年春分
太陽直射哪個半球?
南北兩半球哪個獲得的熱量多?
為什么?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從春分至秋分
太陽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晝長于夜
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較大
北半球獲得的熱量多
北半球:夏半年
南半球:冬半年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從秋分至春分
太陽直射南半球
南半球晝長于夜
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較大
南半球獲得的熱量多
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五、四季更替
1.天文四季:
夏季是一年內白晝最長、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
冬季是一年內白晝最短、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
春秋季是冬、夏季節的過渡季節。
2.氣候四季:
為了使季節劃分與氣溫變化相符合,北溫帶許多國家在氣候統計上把:
3、4、5三個月劃分為春季;
6、7、8三個月劃分為夏季;
9、10、11三個月劃分為秋季;
12、1、2三個月劃分為冬季。
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正好相反。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導入情境回顧
東方智慧——指導農事的二十四節氣
幾千年前,黃河流域的先民,以農耕為基礎,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黃河流域四季分明,在知識相對貧乏和技術水平低下的時代,人們如何確定何時播種不同種類農作物呢?
我們知道,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轉運動造成的。地球的公轉軌道稱為黃道,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周,在地球上看來,就是太陽在星空背景中通過黃道一周,季節的變化與地球在黃道的不同位置密切相關。黃道的一周是360°,把春分點定為0°,按地球公轉的方向,每隔15°定為一個節氣,共有24個節氣。二十四節氣可以作為農事安排的科學依據,在人類文明史中閃耀著東方智慧。不僅黃河流域,我國各地的農事活動多依據二十四節氣,直至今天。這種節氣制度還推廣到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國。鑒于對科學、歷法、農事指導乃至中華文明的重大意義,2016年,二十四節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六、五帶劃分
寒帶,有極晝極夜
溫帶,無極晝極夜,也無直射
熱帶,有太陽直射
等量
等量
A
B
緯度低,溫度高
緯度高,溫度低
面積




1.五帶形成的原因:太陽輻射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六、五帶劃分
2.五帶界線和特征
熱帶:地面獲得的熱量最多,終年炎熱,有陽光直射現象。
五帶的特點
北寒帶
南寒帶
熱帶
北溫帶
南溫帶
溫帶:地面獲得的熱量比寒帶多,比熱帶少,四季變化比較明顯。
寒帶:地面獲得的熱量少,終年寒冷。有極晝、極夜現象。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如果黃赤交角變大……
熱帶、寒帶變大,溫帶變小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如果黃赤交角為0……
太陽始終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無極晝極夜現象,無五帶劃分。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課堂小結
晝夜長短變化
緯度變化
季節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緯度變化
季節變化
四季
更替
五帶
劃分
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自轉
赤道面
公轉
黃道面
黃赤交角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課堂練習
1.以上四人所在地從北到南的排列順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2.當天可能是(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某日,小明在互聯網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當天發來的信息:
甲:溫暖的海風夾著即將到來的夏天的味道撲面而來。
乙:冬季臨近,金黃的落葉鋪滿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敗了,這還是我四季分明的家鄉嗎?
丁:又是黑夜漫長的季節,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極光如彩色帷幕般掛在夜空。
據此回答1~2題。
B
D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
課堂練習
甲、乙、丙、丁四圖中的①②③分別表示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的太陽光線,讀圖完成5~7題。
5. 有關甲、乙、丙、丁四圖對應的地區正確的是(  )
A.甲—南寒帶   B.乙—北溫帶 C.丙—南溫帶 D.丁—北溫帶
6. 四地中,一年有兩次直射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乙、丁 D.甲、丙、丁
7. 四地中,季節變化最明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B
D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 隆德县| 盘锦市| 黎平县| 松阳县| 安顺市| 武清区| 盐池县| 金平| 吴堡县| 黎平县| 浏阳市| 文成县| 丰镇市| 咸阳市| 江北区| 勃利县| 锡林郭勒盟| 平阴县| 汾阳市| 长沙县| 台北市| 宜兴市| 连平县| 永宁县| 兴安盟| 盐城市| 垦利县| 佛山市| 双桥区| 天等县| 万源市| 柳州市| 蕉岭县| 漳浦县| 台东市| 宁津县| 保靖县| 和政县| 红桥区|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