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第八章:了解地區章復習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課標要求重點及難點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地區的地理位置。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該特征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課程標準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地區的地理位置,簡要歸納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該特征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以某地區的一種自然資源為例,說出該資源在當地的分布狀況、對外輸出地區以及對當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義。結合實例,說明某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根據南極、北極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特殊性,說明開展極地科學考察和保護極地環境的重要性。知識網絡快問快答1攻克難點3試題精練4頭腦風暴2章節知識大賽任務一:東南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任務二:南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1~4組輪流作答,每次一人,答對的給本小組記一分,答錯的不得分。(注意:每個小組答題的人不能重復)快問快答01任務三:西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任務四:歐洲西部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任務五:極地地區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1)地理位置:全部位于 半球。大部分位于 。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地處亞洲與 、太平洋與 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2)范圍:東南亞包括 半島和馬來群島,中南半島的山河分布特征是“ ”; 中南 要點梳理任務一:東南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東熱帶大洋洲印度洋東南亞地形分布(3)馬六甲海峽:位于 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航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4)湄公河在我國境內被稱為 ,從河流流向判斷,該半島地勢 。 馬來 要點梳理任務一:東南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 瀾滄江 北高南低 東南亞地形分布(5)東南亞大部分地區位于 (溫度帶),中南半島以 氣候為主,馬來群島以 氣候為主。 熱帶雨林 熱帶季風 熱帶 要點梳理任務一:東南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東南亞氣候類型分布(6)農業:熱帶經濟作物:天然橡膠、椰子、棕油(棕櫚油、油棕)、蕉麻等。主要糧食作物: 。泰國、越南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要點梳理任務一:東南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水稻 東南亞主要礦產和農作物分布(4)東南亞是華人和華僑最集中的地區;人口集中分布在 ;中國的陸上鄰國 、、 ;內陸國 。緬甸 越南 老撾 老撾 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要點梳理任務一:東南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1)地理位置:位于亞洲 , 山脈中、西段和 之間,東臨孟加拉灣,西臨 。(2)三大地形區:北部: ;中部: ;南部: 。地勢 高 低。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南北中部要點梳理任務二:南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南部喜馬拉雅印度洋阿拉伯海喜馬拉雅山脈南亞地形分布(3)氣候: 為主,一年分 季月, 季,盛行 季風月, 季,盛行 季風月, 季。圖中為 季。熱帶季風氣候三6-10雨西南11-次年2涼東北3-5熱雨任務二:南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要點梳理南亞1月主要風向、降水量分布南亞7月主要風向、降水量分布任務二:南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要點梳理(4)水旱災害:西南季風從 洋上帶來了豐富的水汽,是農業生產的主要水源。西南季風很不穩定,導致水旱 災害頻發,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5)主要糧食作物: 和小麥。(6)主要河流:印度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脈,注入阿拉伯海; 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脈,注入孟加拉灣。印度水稻恒河南亞氣候類型分布(7)宗教: 教與 教的發源地;(8)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其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速,因此被稱為“世界辦公室”佛印度教印度要點梳理任務二:南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南亞的國家和地區(1)地理位置:主要位于 半球、北半球。 穿過其南部。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溝通印度洋和 ,介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陸湖)之間,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三洲五海之地”)。 大西洋 要點梳理任務三:西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東北回歸線西亞地形分布(3)被稱為“世界油閥”的是 海峽,是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4)西亞地區主要以 氣候為主,終年炎熱干燥,河流稀少。 (5)農業:缺少 資源,主要農業區為沙漠綠洲以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人口: 人, 人種信仰 ,講 語。 熱帶沙漠 霍爾木茲 要點梳理任務三:西亞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 水 阿拉伯 阿拉伯 白色 伊斯蘭教 南亞石油資源及主要產區分布(1)地理位置:指歐洲的西半部,大部分位于 ,南臨 ,西臨 ,北臨 。(2)地形以 為主。(3) 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最顯著。農業以 為主。要點梳理任務四:歐洲西部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北溫帶地中海大西洋北冰洋平原溫帶海洋性畜牧業 歐洲西部的國家和地區(4)繁榮的旅游業①地位: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②著名旅游勝地: 的峽灣風光,意大利的古羅馬斗獸(競技)場,瑞士的阿爾卑斯山滑雪, 地中海沿岸陽光沙灘,法國巴黎盧(羅)浮宮等。西班牙 挪威 要點梳理任務四:歐洲西部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歐洲西部的國家和地區(1)北極地區:主要位于 以北,包括 洋大部分及其周邊的亞、歐、北美三洲部分地區。(2)南極地區:主要位于南極圈以南,包括 及其周邊的海域。要點梳理任務五:極地地區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北極圈 北冰 南極洲 南極地區北極地區(4)氣候:極地 、多狂風、降水稀少(5)地形:南極地區被稱為 ;(6)極地礦產資源、 、 都極為豐富;代表生物:北極地區的北極熊 ,南極地區的 。(7)北極地區原住民為拉普人和 ;南極地區無定居人口;要點梳理任務五:極地地區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環境酷寒“冰雪高原”淡水資源生物資源因紐特人企鵝南極地區北極地區任務一:東南亞地理特征成因分析每組成員認領題目后,進行組內頭腦風暴,每次選出一人回答問題,答對記一分,答錯不得分!(注意:每個小組答題的人不能重復)頭腦風暴02任務二:南亞地理特征成因分析任務三:西亞地理特征成因分析任務四:歐洲西部地理特征成因分析任務五:極地地區地理特征成因分析東南亞適宜種植水稻的條件任務一:東南亞地理特征成因分析要點梳理(1)自然條件①氣候:全年高溫,降水豐沛。②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人文條件①飲食習慣:居民喜食米飯,稻米需求量大。②生產經驗: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種植經驗豐富。③勞動力: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東南亞主要礦產和農作物分布南亞的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任務二:南亞地理特征成因分析要點梳理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東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孟加拉國西部;自然條件:水稻需水較多,這些地區為平原且降水豐沛;小麥: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區;自然條件:小麥耐旱能力強,這些地區地面起伏和緩,降水較少。要點梳理西亞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對策自然原因:氣候干燥,降水較少,河流稀少,蒸發量大,還有大面積沒有河流的沙漠地區;社會經濟原因:人口增長、經濟發展,需水量日益增加對策:海水淡化(沙特阿拉伯)、發展節水農業(以色列)、跨流域調水(埃及)等.任務三:西亞地理特征成因分析亞洲和歐洲氣候類型分布人文和自然旅游資源豐富;多數國家使用統一的貨幣歐元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較多;《申根協定》簽訂,跨國旅游過境方便;交通發達;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任務四:歐洲西部地理特征成因分析要點梳理1.歐洲西部旅游業繁榮的原因2.歐洲西部乳畜業發達的原因自然原因: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濕冷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人文原因:當地居民喜食乳肉制品,市場需求高。(1)南極地區海拔比北極地區高;同緯度地區,海拔越高,氣溫越低。(2)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同緯度地區,海洋氣溫高于陸地。(3)南極地區覆蓋著厚厚的冰雪,對陽光有反射作用。任務五:極地地區地理特征成因分析要點梳理1.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氣候更寒冷的原因南極景觀2.極地地區最佳科考時間及原因任務五:極地地區地理特征成因分析要點梳理北極地區為每年6—8月,此時為北半球的夏季,此時正值北半球的暖季,白晝時間長。南極地區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此時為南半球的夏季,此時正值南半球的暖季,白晝時間長。(1)存在問題:生物資源破壞嚴重,兩極冰川融化,南極臭氧層空洞等。(2)保護措施①各國加強合作,保護極地環境,簽訂了《南極條約》,并制定了《北極環境保護戰略》。②在極地地區科考、旅游時應將生活垃圾帶回,不亂捕濫殺極地動物。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極地冰川。任務五:極地地區地理特征成因分析要點梳理3. 極地地區的環境問題及保護措施03以下問題為重難點攻關,每項任務均有3分鐘組內討論時間,組員記錄觀點,選出代表,每組依次輪流回答問題,答對的給本小組記一分,答錯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組接替答題!(注意:每個小組答題的人不能重復)攻克難點任務:氣候特征的描述的方法溫帶海洋性氣候(1)氣溫的描述:要指出冬夏季氣溫、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常用詞有炎熱或涼爽、寒冷或溫和。一般來說,最冷月均溫在0 ℃以上為溫和、溫暖,0 ℃以下為寒冷,-20 ℃以下為嚴寒,-30 ℃以下為酷寒。最熱月均溫在20 ℃以下為涼爽,20 ℃以上為炎熱,24 ℃以上為高溫。注意:不同的季節使用不同的氣溫術語。涼爽、炎熱、高溫多用于夏季;溫和、溫暖、寒冷、嚴寒、酷寒多用于冬季。任務:氣候特征的描述的方法要點梳理(2)降水的描述:要指出冬夏季降水量、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節變化,常用詞有多雨或少雨、濕潤或干燥、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小。一般來說,月降水量在100毫米及以上為多雨,50毫米及以上為濕潤,30~50毫米為少雨,30毫米以下為干燥。(3)氣溫和降水配合情況的描述:常用“終年……,冬季……,夏季……”這樣的語句描述。任務:氣候特征的描述的方法要點梳理溫帶海洋性氣候04本輪為搶答題,當教師念完題目發出指令以后方可搶答,第一個站起來的獲得答題權,答對給本組加上相應分數,答錯的扣除相應分數。試題精練1.下列關于東南亞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十字路口”的位置B. 以熱帶沙漠為主C. 山河相間呈縱列分布D. 熱帶旅游的勝地易錯題精練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考點一【解析】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是這個路口的“咽喉”,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東南亞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B項符合題意。東南亞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東南亞地處熱帶,是熱帶旅游的勝地。【答案】B讀“印度半島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2.德干高原南部河流流向大致是( )A. 由東向西 B. 由西向東C. 由東北向西南 D. 由西南向東北【解析】讀圖可知,德干高原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據此判斷德干高原的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B項正確。【答案】B易錯題精練南亞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考點二【解析】讀圖可知,西高止山脈位于德干高原上,該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每年的6~9月盛行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降水豐富,故6~9月是當地的雨季,C項正確。【答案】C.易錯題精練南亞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考點二3.西高止山脈西側一年中降水較多的時間出現在(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在中國積極斡旋下,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兩國外長于今年4月6日在北京宣布恢復外交關系。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框圖,探究沙特阿拉伯的氣候類型。4.框圖中,各數碼與其填入的內容,恰當的是( )A.①位于南半球B.②地處溫帶C.③各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D.④熱帶沙漠氣候【解析】該地7月氣溫最高,故位于北半球;最低月平均氣溫大于15℃,故屬于熱帶氣候;全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00 mm;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答案】D易錯題精練西亞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考點三5.下列地理現象的形成,與框圖所探究的氣候無關的是( )A.大多居民信仰基督教B.駱駝為傳統交通工具C.墻厚窗小的傳統民居D.寬大的白色長袍為傳統服飾【解析】沙特阿拉伯大多居民信奉伊斯蘭教,且信奉宗教與氣候無關,A項符合題意。駱駝為傳統交通工具、墻厚窗小的傳統民居、寬大的白色長袍為傳統服飾與當地熱帶氣候有關。【答案】A易錯題精練西亞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考點三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為歐洲西部游客境外游的主要目的地。下圖為伊比利亞半島示意圖。6.伊比利亞半島( )A.南部隔直布羅陀海峽與亞歐大陸相望B.地處低緯度,氣候濕熱C.河流多發源于中部,向西、向東注入海洋D.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解析】讀圖可知,伊比利亞半島南部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地處中緯度,河流發源于中部;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答案】C易錯題精練歐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考點四7.夏季,伊比利亞半島地中海沿岸海灘吸引大量英國游客的主要原因是( )A.兩地陸地相連,距離較近B.避暑勝地,旅游活動多樣C.兩地語言相同,文化相近D.光照充足,可進行日光浴【解析】伊比利亞半島與英國隔海相望,緯度位置低于英國,氣溫相對較高,光照充足;伊比利亞半島以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為主,英國為英語。【答案】D易錯題精練歐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考點四2023年4月6日,隨著“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順利回國,歷時163天,行程6萬余海里的中國第39次 南極科考圓滿完成任務。右圖為南極地區示意圖,完成下列題目。【解析】南極地區緯度高、海拔高,氣候特征為酷寒、烈風、干燥,②③正確,B項正確。【答案】B易錯題精練極地地區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考點五8.在南極地區的科考人員需要克服的困難有( )①濕熱 ②嚴寒 ③大風 ④暴雨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9.中國在南極地區建立的科考站中緯度最高的是( )A. 長城站 B. 中山站C. 昆侖站 D. 羅斯海新站【解析】南極地區主要是指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地區;南極點的緯度最高,為90°S;越靠近南極點,緯度越高。讀圖可知,距離南極點最近的科考站為昆侖站,故昆侖站的緯度最高,C項正確。【答案】C易錯題精練極地地區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考點五10.羅斯海新站位于中山站的( )A. 西南方 B. 西北方C. 東南方 D. 東北方【解析】本題組考查的是 南亞的自然地理特征 。第(2)題,讀圖可知,西高止山脈位于德干高原上,該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每年的6~9月盛行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降水豐富,故6~9月是當地的雨季,C項正確。【答案】C易錯題精練極地地區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考點五(2023·云南)中南半島因在中國以南而得名,與我國山水相連。讀“中南半島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鏈接中考全國中考真題【解析】中南半島地形特征為山河相間,縱裂分布;地勢北高南低,部分河流發源于青藏高原,向南注入印度洋。【答案】A1. 詩句“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條條南流水”,反映了中南半島( )A.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B. 地勢特征為南高北低C. 河流都發源于青藏高原D. 河流均向南注入太平洋2. 據圖判斷,影響中南半島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緯度位置 ②地形 ③海陸位置 ④河流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鏈接中考全國中考真題【解析】中南半島受山河相間,縱裂分布的地形影響,人口集中在河流沿岸以及河口三角洲地區。【答案】D章節知識大賽章節知識大賽結束,統計分數最高的小組獲得本次冠軍稱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