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目錄高頻考點精講練真題,悉要點020301中考真題演練專題12 中國的自然資源高頻考點精講知識點1: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八上P62~P66)一、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1.自然資源:自然界中對人類活動有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和水能等均是自然資源。2.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類型 可再生資源 非可再生資源劃分依據 能否再生或恢復的特性 特征 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環使用 形成、再生過程非常緩慢,相對于人類歷史而言,幾乎不可再生,用一點就少一點舉例 土地、陽光、森林、水和水能等 煤炭、石油、鐵礦等合理利用 注意保護和培育,實現可持續利用 應當珍惜和節約使用二、我國自然資源特征: ,人均不足。三、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節約用水用電;綠色消費(減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綠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亂扔垃圾;植樹造林等。總量豐富知識點2:土地資源★★(八上P67~P74)一、類型齊全,耕地比重小1.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圖1)2.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劣(1)優勢:總量豐富、____齊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林、牧、漁、工礦業生產和城鄉建設。(2)劣勢:我國土地資源人均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各類土地所占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____少,________________較多,后備耕地不足。類型耕地難以利用的土地二、地區分布不均圖2 中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治理措施(1)城市用地快速擴張,占用了大量的耕地。(禁止亂占耕地)(2)放牧的牲畜越來越多,草場退化嚴重。(合理放牧,建設人工草場)(3)亂砍濫伐,加劇了水土流失。(植樹造林,嚴禁砍伐樹木)(4)污染物不當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嚴禁亂排污水、填埋垃圾)2.基本國策: 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知識點3:水資源★★(八上P75~P82)一、時空分布不均空間分布不均 時間分配不均特點 南豐北缺 夏秋多,冬春少,年際變化大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1)南北方農業土地利用方式差異明顯(南方水田為主,北方旱地為主); (2)西北干旱地區水資源不足制約其社會經濟發展 水旱災害頻繁,農業生產不穩定解決措施 ____________(如南水北調) ________(如三峽工程)跨流域調水興建水庫二、合理利用與保護水資源1.南水北調工程: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 和 地區。圖3 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華北西北【重難突破】華北地區缺水原因及緩解措施2. 、 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具體措施有:(1)農業:改變灌溉方式,廢棄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廣噴灌、滴灌技術;改變作物品種,種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2)工業:工業用水重復使用、循環使用;降低生產耗水,提高利用效率;污水處理,達標排放。(3)家庭: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少使用洗滌劑和清潔劑。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練真題,悉要點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2024漳州)下圖示意中國與世界人均農業用地面積的比較,讀圖完成(1)~(2)題。(1)下列說法符合我國農業用地狀況的是( )A.農業用地類型多樣B.各類農業用地面積相當C.人均耕地面積大于人均林地面積D.人均草地面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A(2)下列措施有利于農業用地可持續發展的是( )A.牧區增加載畜量B.林區大規模伐木C.牧區擴大耕地面積D.農耕區加強基本農田保護D解決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措施(2024陜西)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引江濟漢”工程是湖北省境內的一條連接長江與漢江的人工水道。通過這條水道可將長江水補給漢江,避免了漢江因南水北調工程而導致下游水位降低,進而產生影響兩岸農田灌溉和流域生態的問題。該水道水流平穩,1 000噸級的船舶可以自由穿行其中。圖1為湖北省及周邊區域地形圖,圖2為“引江濟漢”工程景觀圖。(1)描述湖北省的地形、地勢特征。地形:西部以山地為主,東部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西部高,東部低(自西部、北部、東部三面向中部逐漸降低)。(2)比較長江在宜昌以西、以東河段流速和流量的差異。宜昌以西流速快、流量較小;宜昌以東流速慢、流量大。(3)“引江濟漢”工程選址在圖示位置具有諸多優勢,請從地形和距離兩方面說明。地形平坦,有利于引水和輸水工程的實施;距離近,工程量小,成本低。(4)從生態、航運、經濟等方面,簡述“引江濟漢”工程的意義。該工程具有生態補水功能,可改善漢江下游河段的生態條件;提升了航運能力,縮短了運輸距離,節約了運輸成本;緩解漢江中下游河段因南水北調中線調水與河道需水之間的矛盾,促進經濟的發展。中考真題演練(2024齊齊哈爾)近幾年來,許多中、小學對部分教材推行課本循環使用政策,每年可以少訂課本十萬余冊。據此完成1~2題。1.課本的循環使用,可直接保護的資源是( )A.煤炭資源B.森林資源C.土地資源D.石油資源B2.讀上圖,這種資源在我國主要分布位置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⑤B(2024廣安)下圖為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土地面積、水資源總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標對比圖。讀圖完成3~4題。3.★圖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標分別是( )A.水資源總量、耕地、人口、土地面積B.土地面積、人口、耕地、水資源總量C.耕地、土地面積、人口、水資源總量D.人口、水資源總量、耕地、土地面積A4.★北方地區資源的配置現狀會導致( )A.大量開墾耕地B.缺水問題突出C.人口急劇增加D.水資源浪費嚴重B生活情境(2024濱州)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水價政策。讀“北京市和上海市2022年居民用水價格表”,完成5~6題。北京市和上海市2022年居民用水價格表行政區 階梯 每戶年用水量/米3 綜合水價/(元/米3)北京 第一階梯 0~180(含) 5第二階梯 180~260(含) 7第三階梯 260以上 9上海 第一階梯 0~220(含) 3.45第二階梯 220~300(含) 4.83第三階梯 300以上 5.835.北京市綜合水價比上海市高,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比上海( )A.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B.降水量小,水資源短缺C.水污染、水浪費嚴重D.人口多,需水量大B6.我國大部分地區實施階梯水價政策的目的是( )A.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B.提高城市經濟發展水平C.逐步推進全國水價相統一D.調節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A(2024安徽)晉、陜、內蒙古三省區能源資源充足,而南方地區水資源豐富。我國將晉、陜、內蒙古能源南運的同時,充分利用鐵路返程空載運力,并通過研發的“火車集裝箱裝卸水系統”,將南方地區優質水資源輸送至北方鐵路沿線城市,實現“雙向運輸,兩地共福”。據此完成7~8題。7.從晉、陜、內蒙古運往南方地區的能源資源可能是( )A.鐵礦石B.煤炭C.金礦石D.木材B8.利用鐵路運輸實現能源和水資源南北雙向運輸的主要意義有( )①減輕南方地區鐵路沿線洪澇災害②緩解南方地區的能源不足③提高北方鐵路沿線居民生活質量④改善北方水資源短缺狀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9.(2024福建漳州)2023年12月引江濟淮一期工程(安徽段)正式開啟試調水。“引江濟淮”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流域,以城鄉供水和發展江淮航運為主,實現灌溉補水和改善淮河生態環境。圖1示意引江濟淮工程,圖2示意1961年~2021年淮河流域年降水量變化,下列表格為安徽省內淮河流域及長江流域部分數據。讀圖表,完成下列問題。項目 淮河流域 長江流域流域面積占安徽省的比重(%) 48.0 47.3水資源量占安徽省的比重(%) 26.0 63.4耕地面積占安徽省的比重(%) 68.0 30.0(1)淮河流域降水年際變化大,原因是 。(2)安徽省內,淮河流域水資源與耕地資源的配置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3)安徽省內,長江流域比淮河流域水資源更豐富,是因為南部地區(長江流域) 。夏季風不穩定水、土資源不匹配降水更豐富;長江上游水量更大(4)從地形角度,分析建設“引江濟淮”工程線路的優缺點。優點:地勢南高北低,水可向北自流,減少輸水工程量;江淮分水嶺以北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起伏小,工程建設難度小。缺點:南部多山地、丘陵;穿越江淮分水嶺,修建成本高。(5)簡述“引江濟淮”工程對安徽省區域協調發展的作用。該工程實現了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滿足了皖北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改善水運條件,降低了貨物運輸的成本,有利于南北物質交流;有利于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