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目錄高頻考點精講練真題,悉考點020301中考真題演練專題2 陸地和海洋高頻考點精講知識點1:大洲和大洋★★★(七上P30~P36)一、世界海陸分布1.海陸比例:即“___ _”:海洋面積約占71%,陸地面積約占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2.海陸分布特點:(1)世界海陸分布不均,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____半球,海洋集中分布在南半球和____半球。(2)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積總是____陸地面積。東西大于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基本概念:大陸與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____。)(1)面積由大到小依次為:亞洲、____、北美洲、______、南極洲、歐洲和___ _。大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2)七大洲的主要特點圖3 世界海陸分布(3)大洲分界線大洲 分界線 大洲 分界線亞洲與歐洲 ______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北美洲與南美洲 __________亞洲與非洲 __________、紅海 南美洲與南極洲 德雷克海峽亞洲與北美洲 白令海峽 歐洲與非洲 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烏拉爾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2.四大洋(1)面積: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特點:太平洋約占全球海洋面積的一半。大西洋形狀略呈“S”形。印度洋全部位于東半球。北冰洋跨經度最廣,緯度最高,全部位于北半球。知識點2:海陸的變遷★★(七上P37~P44)一、 滄海桑田實例 原因海洋變陸地 喜馬拉雅山巖石中含有魚、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地殼的變動荷蘭國土約有1/5來自圍海造田 人類活動陸地變海洋 在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人們發現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 海平面的升降二、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1.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2.大陸漂移說的依據:拼合大陸輪廓的吻合性(南美洲大陸凸出的部分與非洲大陸凹進的部分幾乎吻合);拼合大陸幾種________的相似性;大西洋兩岸大陸的________物種分布具有相似性。3.主要內容: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原始大陸才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地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古老地層古老生物三、板塊的運動1.主要內容圖4 六大板塊分布示意(1)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2)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板塊在不斷地 著。六大板塊分別是A 板塊、B非洲板塊、C印度洋板塊、D 板塊、E美洲板塊、F南極洲板塊。(3)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 的地帶。例如,地帶和 地帶。運動亞歐太平洋板塊交界環太平洋地中海—喜馬拉雅2.板塊的運動形式及影響(1) 運動:如果發生在海洋上,海洋的面積將不斷 ;如果發生在陸地上,地殼將不斷隆起,會形成 。(2) 運動:如果發生在陸地上,會形成 ;如果發生在海洋中,海洋面積將不斷 。碰撞擠壓縮小山脈張裂裂谷或海洋擴大練真題,悉要點大洲和大洋1.用口訣法記憶七大洲的位置站在北京向西看,亞歐兩洲連成片。東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陸在西南。站在北京往東看,南北美洲在彼岸。南極洲它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2.用幾何圖形識記七大洲的輪廓、位置和四大洋的位置(2024濱州)下圖為運用皮爾斯梅花投影方法繪制的世界地圖,圖中①~⑦代表七大洲,同一序號代表相同大洲,甲~丁代表四大洋。讀圖,完成(1)~(3)題。(1)圖中菱形的粗線表示 ( )A.本初子午線 B.赤道C.南回歸線D.北極圈B(2)圖中甲、丁對應的大洋依次是( )A.太平洋、印度洋B.大西洋、印度洋C.北冰洋、太平洋D.大西洋、北冰洋B(3)大洲⑥⑦的分界線是( )A.巴拿馬運河B.白令海峽C.馬六甲海峽D.蘇伊士運河D板塊運動的影響(2024新疆)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縣發生7.6級地震,地震導致該地區地殼大幅變動。讀“世界六大板塊示意圖”,完成(1)~(2)題。(1)日本地震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A.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B.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C.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D.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C(2)生活情境當地震發生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①在室內,迅速躲到墻角 ②在高樓,盡快乘坐電梯下樓 ③在室外,迅速撤離到高大建筑物附近 ④在野外,避開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滾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D中考真題演練(2024新疆)天宮空間站是我國自主研發距地400千米~500千米繞地飛行的空間站系統。讀天宮空間站某時刻運行位置和軌跡圖,完成1~2題。1.★對①②③④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亞洲,②是歐洲B.③是非洲,④是北美洲C.②④大洲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D.①③大洲分界線是馬六甲海峽C2.★天宮空間站接下來將飛過的大洋甲是( )A.印度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大西洋D3.(2024齊齊哈爾)我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考察時,發現巖石中含有魚、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喜馬拉雅山在地質時期是海洋。這種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 )A.地殼的變動B.海嘯的作用C.人類的活動D.火山的噴發A(2024桂林)冰島被稱為“冰與火之國”,自2023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冰島西南部已發生了2.4萬次地震。圖1為冰島位置示意圖,圖2為全球板塊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4~6題。4.冰島火山、地震多發,被稱為“火之國”,是因為( )A.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碰撞擠壓B.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C.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張裂拉伸D.非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張裂拉伸C5.下列經緯度最接近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是( )A.(64°N,22°E)B.(64°S,22°E)C.(64°N,22°W)D.(64°S,22°W)C6.當地震發生時,下列避震方法錯誤的是( )A.在公共場所應聽從指揮有序撤離B.在家中可躲避到結實的家具附近C.在高樓內可以迅速從窗戶跳下樓D.在戶外時應及時撤離到空曠場所C(2024安徽)在地球內力的驅動下,印度古陸漂洋過海,經歷了地質歷史上漫長的漂泊,終于到達現今位置。下圖示意2億年以來印度古陸不同時期的經緯度位置。據此完成7~8題。7.圖示印度古陸在漂移過程中,其主體( )A.最初位于南半球熱帶B.從南溫帶漂移至北寒帶C.漂移的速度越來越快D.現今已與亞歐大陸相連D8.2億年以來,印度古陸( )A.呈逆時針旋轉并向東北方向運動B.呈逆時針旋轉并向西南方向運動C.呈順時針旋轉并向東北方向運動D.呈順時針旋轉并向西南方向運動A9.(2024安徽)莫桑比克大型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氣項目,是我國參與建設的海外重點工程。該項目集成先進的超深海液化天然氣技術,可開采海平面以下2 000米內巖層中的天然氣資源。2023年該項目持續穩產增產,不僅促進了該國社會經濟發展,也拓寬了我國能源進口渠道。下圖示意莫桑比克天然氣運往我國的某條海上運輸線。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莫桑比克位于 洲的東南部,其東部的莫桑比克海峽是世界重要的海上運輸通道之一。與紅海—蘇伊士運河相比,莫桑比克海峽通過巨型船只的能力更 (選填“強”或“弱”)。(2)滿載莫桑比克液化天然氣的船只駛向我國,依次經過 洋、馬六甲海峽、中國 海。(3)簡述該工程項目的建設對莫桑比克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非強印度南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10.(2024江西)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約2 000萬年前,原本相連的非洲大陸與阿拉伯半島分離,紅海因此誕生。隨著蘇伊士運河的開通,紅海—地中海航線成為印度洋與大西洋間重要的海運通道,相比于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航線,航程縮短了5 500~8 000千米,運輸成本顯著降低。歐洲西部發達國家眾多,石油需求量大,每年通過上述兩條航線大量進口石油。下圖示意世界局部區域。(1)簡述紅海的形成原因,并說出其面積變化趨勢。(2)簡析歐洲西部國家從波斯灣地區大量進口石油的原因。(3)說出與繞道好望角相比,油輪走紅海—地中海航線的優勢。板塊張裂,逐漸擴大。歐洲西部石油需求量大;波斯灣地區石油資源豐富。航行里程短;航行時間短;消耗燃料少;運輸成本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